陈 黎,陈 赛,李 涛,陈 秒,2△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 华西护理学院(成都 61004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采血作为最常见的侵入性医疗操作之一,是临床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助诊断和治疗疾病最常用、最主要的操作[1-2]。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使用简易真空采血针,如头皮式真空采血针,由护帽、穿刺针、针座(兼单翼片手柄)、软管、连接座、集血针座、集血针、阻血套组成。这种真空采血针因其成本低、操作简单,被广泛使用,但这种采血针在采血过程中存在相应的职业暴露风险[3]。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在使用该采血针的同时,需搭配使用持针器。有研究[4]显示,使用持针器采血能大大降低采血发生针刺伤、针头脱出、漏血的概率。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内护士静脉采血时,持针器使用现状以及静脉采血的职业暴露情况,本研究通过自制调查问卷,以网络问卷的形式对国内护士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8-9月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发起,覆盖多家三级甲等医院,涉及科室有急诊科、门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和五官科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本调查采用的是非概率抽样,因此没有明确的计算样本公式,根据既往研究[5-6]报道,调查样本设定为200~400人。纳入标准:无工作年限要求但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并注册;自愿参与本调查;调查期间均在职在岗。排除标准:从未进行静脉采血操作的护士。
1.2.1 调查工具 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包含一般资料(科室、性别、文化程度、职称、职位、年龄及工作年限)、采血时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和持针器的使用情况。该问卷信度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15(其值>0.8表示量表信度很好),效度Kaiser-Meyer-Olkin(KMO)系数为0.864,且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值>0.8表示量表效度良好)。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星(https://www.wjx.cn/)制作电子调查问卷,生成二维码,研究对象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1.2.3 质量控制 问卷不涉及姓名等隐私信息,避免敏感性语言,采取自愿原则,特别强调问卷内容的回答无关对错,只要能真实地反映被调查者的想法和做法就能达到调查目的,从而保证问卷真实性。
调查问卷覆盖国内多家三级甲等医院,本调查发放问卷共33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305份,问卷有效率92.42%,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情况(%)
305名调查对象在静脉采血时,有62名护士发生职业暴露,发生率为20.33%,其中针刺伤发生率为9.84%(30/305)。采血时使用持针器的频率是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表2)。
表2 影响静脉采血时发生职业暴露的单因素分析 [n(%)]
问卷结果显示,305名护士静脉采血时,自己发生职业暴露的同时,其同事发生职业暴露的比例会更高(表3)。在静脉采血职业暴露的环节中(多选题),无论是自己暴露还是同事暴露,“集血针漏血”是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表4)。
表3 自己对同事发生静脉采血职业暴露的影响[n(%)]
表4 静脉采血职业暴露环节[n(%)]
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血时使用持针器的频率为静脉采血时发生职业暴露发生率的保护性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6)。
表5 变量赋值情况
表6 静脉采血时发生职业暴露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5.1 护士较少使用或从来不用持针器的原因及人群组成 305名调查对象中,有144名护士较少使用或从来不用持针器,调查其原因为:1)装卸麻烦,浪费时间;2)不习惯,感觉不好用;3)科室没有提供;4)其他原因(图1)。该144名护士的组成:科室以内、外科为主,年龄以26~30岁为主,工作年限以6~9年为主(图2)。
图1 较少使用或从来不用持针器的原因
图2 较少使用或从来不用持针器的人群组成
2.5.2 持针器使用的其他相关调查 305名调查对象中,有90.82%的护士认为使用持针器会更有安全感(图3);有72.13%的护士认为虽然组装持针器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但还是愿意使用;有48.20%的护士认为静脉采血时无论采集多少根,都愿意使用持针器。然而,与此同时,有51.48%的护士认为自行组装及拆卸持针器时麻烦;有66.89%的护士认为组装及拆卸持针器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静脉釆血时使用持针器的频率超过50%以上,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明显降低(χ2=11.122,P=0.011)(图4)。虽然持针器的使用频率有所不同,但是发生暴露的环节相对一致,即“集血针漏血”(图5)。
图3 持针器使用频率与其带来的安全感情况
图4 持针器使用频率与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
图5 持针器的使用频率与职业暴露的环节
本研究显示,调查对象在静脉采血时针刺伤的发生率(9.84%)低于相关研究[7-8]报道,说明随着国内针刺伤管理制度日趋完善,静脉采血的培训增高及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增强,静脉采血时针刺伤的发生率有所下降。本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的科室是妇产科、外科、急诊科和内科,女性比男性的发生率高,这与张绮萍等[9]研究结果相似。而拥有本科生、研究生学历的护士及职称为护师、主管护师的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1)本研究调查对象为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其学历多为本科及以上;2)三级甲等医院中,承担大部分临床工作的护士拥有护师或主管护师的职称。另外本研究显示,护士自己发生职业暴露的同时,其同事发生职业暴露的比例会更高,说明暴露不是个案而是群体现象,需要通过群体教育改善现状。在静脉采血职业暴露的环节中,最易发生的职业暴露环节是集血针漏血,其本质原因是集血针在与负压真空管连接时,由于集血针的乳胶护套松动或针头刺出乳胶护套而导致漏血[4],针头刺出乳胶护套常是因同一患者需抽取多管血标本,反复多次穿刺后乳胶护套不能有效回弹[10]。这说明静脉采血时,需要使用持针器进行保护,以有效避免集血针漏血时血液直接暴露于护士手上。
有报道[1,10-12]显示,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主要环节之一是静脉采血,且静脉采血导致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已成为我国医务人员首位危险因素。采集血液时针头内携带大量血液,医务人员一旦发生意外针刺,较其他锐器更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血源性疾病[12-16]。基于上述研究,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采血操作时,应加强预防职业暴露的意识。与此同时,对护理在校学生和岗前培训护士应增加预防职业暴露的培训。本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4,17]结果一致,护士在静脉采血时,应积极使用持针器,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本研究显示,护士较少使用或从来不用持针器的主要原因是“装卸太麻烦,浪费时间”和“科室没有提供”。因此,医院管理者应该给护士配备足够的持针器,强化护士静脉采血时的防护管理理念,制定规范化的防护流程,建立严格的防护制度。在培训护士规范静脉采血操作的同时,制定操作考核制度,以便让护士严格遵守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操作,避免针刺伤的发生,减少职业暴露[18-19]。本研究还发现,职业暴露发生率高的护士以年龄26~30岁、工作6~9年为主,说明工作6~9年的护士可能在预防职业暴露的意识上有所不足。其可能原因:1)该层次护士的静脉采血技术相对更成熟,自我感觉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低;2)该层次护士被强调预防职业暴露的次数相对更少。这提示要加强对工作6~9年护士的预防职业暴露宣教。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较少使用或从来不用持针器的最主要原因是科室没有提供持针器,而持针器的使用频率为静脉采血时发生职业暴露的保护性因素,说明有些科室并不重视预防静脉采血时的职业暴露风险。然而,护士组装及拆卸持针器也会增加职业暴露的风险。文献[10、17]指出,提供充足的安全针具可有效减少护理人员由于回套针头、徒手分离污染针头等造成的针刺伤发生,减少职业暴露。有文献[3,20-21]报道,目前已研制出新型静脉采血器、回缩式防针刺静脉采血针、新型手指安全采血针等产品。医院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给护理人员配备静脉采血安全针具,同时也可鼓励护理人员自主创新,开发运用简易实用的安全针具,既节约成本又有利于护理人员深刻理解并掌握针刺伤及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减少针刺伤发生。
综上所述,静脉采血时使用持针器的频率越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就越低,持针器可以在静脉采血过程中起到有效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