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对医务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03-01 05:24戚蒙莎刘淑芸王润中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负荷状态

戚蒙莎,刘淑芸,王润中,胡 莹

1.成都医学院 心理学院(成都 610500);2.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科教科(成都 611135);3.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疾病预防控制所(成都 610081)

截至2021年3月8日,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已超过1.163亿[1]。面对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疫情),全国范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2]。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对疫情防治做出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超负荷的工作挑战和直面病毒的危险,易出现心理障碍[3]。医务人员在面对疫情和巨大的卫生服务需求,这样一个强大且持续的特殊心理应激源时,对其提供心理援助的实际意义愈发重要。现有研究[4-6]大多采用问卷调查疫情期间某一地区、某家综合医院或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质性研究部分一线医务人员代表或某医院感染新冠肺炎护士心理体验,缺乏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间的路径分析。因此,本研究拟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医务人员心理状态的主、客观因素间的路径关系,以期在新冠疫情及未来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早期识别医务人员心理障碍高危风险,为心理专家做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年2月9—22日,面向全国对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行政科室人员等医务人员发放网络问卷。共回收来自全国12个省、32个市的问卷647份,其中有效问卷603份,问卷有效率93.2%。纳入标准:1)医院在岗人员;2)参加疫情防治工作时间≥1周;3)具备正常的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4)半年及以上工作年限。排除标准:1)进修、实习和规培人员;2)发生疫情前已存在心理问题者;3)退休、离职、休产假者。

1.2 量表

量表选择原则:针对疫情下的心理状态及躯体反应;能反应医务人员在疫情下的工作强度;具有广泛的信效度。本次问卷共确定4个部分。

1.2.1 医务人员基本情况 包含医务人员人口学特征、工作特征、对新冠病毒的接触度、新冠肺炎对自身影响的认知。

1.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 高延等[7]主持编制,主要包括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常见的民众心理行为反应,包括抑郁、焦虑、强迫、恐惧、疑病5个维度,共25个条目,总分0~100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越高者不良心理倾向程度越高。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均在0.76~0.80,信效度已通过验证。

1.2.3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 庄琦等[8]编制,共20个条目,其中躯体化症状因子包含9项用以描述心血管、消化、神经、呼吸、泌尿等多个系统的不适感;焦虑症状因子包含5项用以描述紧张不安、易激动烦躁等征象,强迫和疑病等癔症现象;抑郁症状因子和焦虑抑郁症状因子分别为4项和2项。总分0~80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越高者不良心理、生理状态越严重。量表各维度效标效度均在0.55~0.74,Cronbach′s α系数=0.89,信效度已通过验证。

1.2.4 任务负荷指数量表 美国航天局编制,梁丽玲等[9]汉化。包括脑力要求、体力要求、时限要求、自我表现、努力程度、受挫感6个条目,总分0~24分,得分越高, 自我表现越失败, 任务负荷越高。量表S-CVI/Ave=1.00, Cronbach′s α系数=0.707,信效度已通过验证。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AMOS 24.0软件对医护人员基本情况、心理状态、新冠肺炎认知情况、工作负荷等进行路径分析,并构建相应的结构方程模型[10]。拟合、评价和修正模型以确立研究用最终模型。检验水准α除特别说明外均设定为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被调查医务人员年龄17~59(34.14±9.34)岁,涉及临床、行政后勤科室共44个(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2.2 调查对象心理状态影响因素路径分析结果

2.2.1 路径分析 模型显变量之间的路径分析由前期变量筛选结果决定,再拟合、评价后得到模型(图1)。但时间需求、脑力需求对后续显变量无路径;自己和他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前后均无路径,故删去时间需求、脑力需求、自己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身边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这4个显变量,经修正后,得到最终模型(图2)。

图1 新冠疫情下医务人员心理状态影响因素修正前路径分析模型

图2 新冠疫情下医务人员心理状态影响因素最终路径分析模型

2.2.2 模型的配适度分析 在Amos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中,采用最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检验,χ2自由度比2.139<3,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43<0.08,可得该模型拟合良好,而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后拟合优度指数(AGFI)、增值适配指数(IFI)、非规范拟合指数(TLI)、比较适配指数(CFI)均>0.9,可认为模型的拟合效果达到理想标准[11](表2)。

表2 最终模型的拟合指数

2.2.3 影响因素各路径系数分析 由模型各路径分析结果可见,共38条显著的回归路径纳入模型(P<0.05)。性别、工作年限、文化程度影响工作岗位、行政职位,性别影响职称。工作年限、工作岗位、职称影响与新冠肺炎患者的接触度。与新冠肺炎患者的接触度影响医务人员工作负荷中的体力需求、时间需求、受挫程度、脑力需求。体力需求影响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是否威胁生命的认知;受挫程度影响新冠肺炎是否威胁生命、自己是否可能感染新冠病毒、身边人是否可能感染新冠病毒、防控措施是否足够、防控知识是否足够的认知。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是否威胁生命的认知影响强迫焦虑、疑病和恐惧程度;对新冠肺炎是否威胁健康的认知影响神经衰弱、恐惧程度;对防控措施是否足够的认知影响恐惧、疑病程度;抑郁、神经衰弱、强迫焦虑、性别、行政职位对躯体化症状程度有直接影响(表3)。

表3 新冠疫情下医务人员心理状态影响因素最终模型的各路径分析结果

2.3 新冠疫情对医务人员心理状况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对显变量路径分析的结果进行观察,做出结构假设。以工作负荷为外衍潜在变量,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和心理状况为内衍潜在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经修正后,得到最终的结构方程模型(图3)。

图3 新冠疫情对医务人员心理状况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

2.3.1 模型的配适度分析 采用最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检验,RMSEA<0.08,GFI、AGFI、IFI、TLI、CFI均>0.9[12],除χ2自由度比外,其他统计量均达到配适标准(表4)。

表4 新冠疫情对医务人员心理状况影响的结构方程最终模型拟合指数

2.3.2 模型中各潜变量间的效应关系 工作负荷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有直接效应(γ=-0.184);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对心理状态有直接效应(β=-0.368);工作负荷对心理状况有直接效应(γ=0.129),并通过对新冠肺炎的认知间接影响心理状态(γ=0.197)(表5)。

表5 潜变量间的效应关系

3 讨论

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体力透支和挫败感是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疑病会导致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的错误认知和不良的心理状态。因此,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和体力消耗,提高对该病诊治水平减轻挫败感,以及加强自身防护、定期检测排除被感染的可能,对保障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医务人员心理状态主客观因素间的路径关系发现,体力需求和受挫程度是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疑病是重要的中介变量。从图1到图2的修正过程可知,工作负荷中的时间需求和脑力需求对医务人员心理状况及新冠肺炎的认知无影响,产生影响的是体力需求和受挫程度。本研究结果表明,受挫程度直接影响新冠肺炎是否威胁生命、防控知识和措施是否足够的认知。与新冠肺炎患者的接触度会直接影响受挫程度,而对于新冠肺炎的认知直接影响疑病、恐惧、强迫焦虑、神经衰弱和抑郁;同时,疑病作为中介变量,加强了新冠肺炎的认知对于医务人员其他不良心理状态的路径作用。因此,可认为疑病是医务人员不良心理状态的重要变量。本研究结果表明,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对心理状况有直接影响,并且在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认知的中介作用下,间接加强了工作负荷对于心理状态的影响,使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有近20%贡献率来源于工作负荷。结合路径分析结果可知,在新冠疫情下,工作负荷中受挫程度和体力需求是导致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认知和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

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患者及疑似患者的激增使我国的医疗资源面临着严重的供需紧张,大量医务人员面临着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消耗了医务人员的大量体力。因此,医院应当完善调休和轮休制度,并在工作区域附近提供方便的休息场所,减少个体与新冠肺炎患者的长时间接触,使医务人员身心有调整的时间和空间[13]。新冠疫情在全球迅速传播和死亡人数的不断上升说明其治疗难度大,目前仍无特效药,难免会给医务人员带来严重的挫败感。因此,寻找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对患者和维护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医务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对该病认知及诊治水平,可减轻工作挫败感。在目前的治疗情况下,更需高度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医疗机构要全力支持保障,医务人员要及时自我调适[14]。疑病即怀疑自己被感染,是医务人员不良心理状态的重要变量。因此,对一线医务人员应加强自身保护措施;定期检测核酸、按需行影像学检查排查被感染的可能,可减少疑病等不良心理状态。

本调查还发现,性别对于躯体化症状的路径系数为正数,女性的躯体化症状较高。性别通过行政职位影响躯体化症状时路径系数减少,说明行政职位更低的女性倾向于更严重的躯体化症状。这些低职位女性大多是一线的医生护士。在医疗系统内,女性医务人员比例较大,一线女性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中女性占多数。许多女性医务人员站在了抗疫一线,因女性有其独特的生理期,且在多数情况下体力较男性弱,严峻的疫情对女性体力的考验更大。这提示医院要理解和重视一线女性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在女性医务人员的特殊生理期(如经期、孕期、哺乳期等)尽量不安排一线工作。如果不得不在一线,应给予适当的女性用品(如卫生巾)和相对私密的空间(如母婴室),并且尽量缩短其工作时间。完善轮岗轮休制度,防止体力透支;重视对女性医务人员的心理调适,女性医务人员同时应做好自我心理调适。

综上所述,在新冠疫情下,工作负荷中的体力透支和挫败感是影响医务人员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疑病是导致医务人员对新冠错误认知和不良心理状态的重要变量;行政职位更低的女性倾向于更严重的躯体化症状。应注重女性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一线医务人员应加强自身防护、定期检测核酸等排除被感染的可能。提高对该病认知及诊治水平,可减轻工作挫败感;轮岗轮休,防止体力透支,对保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仅收到来自全国12个省、32个市的有效问卷603份,样本量相对全国医务人员的比例来说仍显不足,所涉及的部门科室人数比例也不完全均衡,后期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负荷状态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中央出台措施进一步关爱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生如夏花
智珠二则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