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回访对根管治疗患者完成冠修复的复诊率及满意度评价*

2022-03-01 05:24周,卿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根管依从性口腔

陈 周,卿 萍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口腔科(成都 610031)

烤瓷冠修复又称“牙冠修复”,指使用特定的材料制成的人造牙冠,粘接在经过特殊制备的牙齿上的过程。牙齿经根管治疗后,其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等物理机械性能均有明显降低,牙体组织会变薄弱[1-2],极易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折裂而无法保留。有学者[3]对折裂牙统计时发现,有65.8%~82.1%均为根管治疗未戴冠患牙,说明临床上根管治疗后患牙未行冠修复而发生折裂发生率较高,因此尽早进行冠修复是保护根管治疗后患牙的一种有效常规方法。

微信回访是目前医患交流主要互动平台之一,其具有时效性、方便性、快捷性等优点,在医疗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4]。借助微信平台,医护人员可关注患者治疗后的情况,及时回答患者各种口腔健康问题;可对患者进行阶段性口腔健康指导、卫生宣教;还可提供复诊预约功能。有研究[5]表明,微信平台的运用可提高种植患者术后口腔自我维护水平及延续护理的应用。目前关于微信回访是否会影响根管治疗患者完成冠修复的复诊情况相关研究还鲜少报道。因此本文就通过微信平台的应用,对根管治疗患者完成冠修复的复诊率及满意度方面作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1—6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根管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在医院完成根管治疗后需要冠修复的牙体缺损患者;2)能掌握基本微信操作的患者;3)愿意接受微信回访的患者。排除标准:1)患牙无法保留,无法做根管治疗患者;2)只愿意接受基本治疗的患者。纳入患者年龄20~60岁,平均40岁;男58例,女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根管治疗结束后,牙体牙髓科医生告知患者冠修复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他常规医嘱,对复诊患者完成冠修复进行计数。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微信平台对患者进行管理,成立微信回访小组,由1名工作3年以上的口腔修复专业医生担任组长,全科护士为该群工作成员,负责整理患者个人资料,并标明患者姓名及回访日期。具体方法如下:1)在根管治疗完成后第2天、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微信回访,询问患者根管治疗完成后有无不适,再次告知患者及时行冠修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预约相应的治疗时间,同时进行常规口腔卫生指导;2)利用微信提前向患者发布未来2周口腔修复专业医生门诊时间,提供预约门诊服务;提前1 d对预约患者给予微信或电话提醒;3)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口腔修复相关专业知识,口腔自我保健、巴氏刷牙法、口腔科普知识等口腔健康宣教,每周至少推送2次。4)提供在线咨询,每天17∶00后安排相关医护人员针对患者问题进行及时解答;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给患者提供更多技术帮助及相关心理指导,减少患者口腔就诊的紧张感。

1.2.3 观察指标 冠修复完成后,两组均填写门诊满意度调查表。门诊满意度调查表采用数字评定法,0~60分为不满意,60~100分为满意,满意度以满意患者数占调查总数的百分比表示[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定性资料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除特别说明外均设定为0.05。

2 结果

2.1 两组冠修复复诊率比较

根管治疗完成后1周,两组冠修复复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治疗完成2周及1、3、6个月后,试验组冠修复复诊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冠修复复诊率比较[n(%),n=50]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根管治疗完成后1周,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治疗完成2周及1、3、6个月后,试验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 [n(%),n=50]

3 讨论

临床上因龋坏面积大或根管探寻困难等原因,口腔诊疗行为常会造成过多的牙体组织破坏,导致无活髓的牙齿脆性增加,使牙齿折裂的可能性增加,因此根管治疗后应尽早进行冠修复。但受经济或侥幸认知心理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不愿意行冠修复。有研究[7]发现,术后24个月内,患牙因未采用冠修复造成牙齿折裂拔除的比率更高。有研究[8]表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根管治疗后患牙的存留率。因此如何提高患者依从性,让完成根管治疗的患者尽早复诊行冠修复,是口腔科医生应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3.1 微信平台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及复诊率

临床研究[9]发现,患者依从性受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医患关系等影响,其中医患关系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数患者缺乏对口腔医疗知识的正确认知,导致患者口腔医疗保健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较低。大部分患者治疗完成后,由于自我口腔护理方式不正确,会导致口腔内卫生状况发生明显改变。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不够重视,患者配合度不佳、舒适度不理想,导致投诉事件多[10-13]。微信平台的广泛运用为医生与患者之间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因其不受时间、地点限制[14],医生可随时对患者进行微信回访,及时解决患者疑问,反复强化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使术后健康教育具有连贯性,同时也可提高医护人员责任心及服务质量[15]。本研究发现,通过微信平台增进了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让更多患者及时复诊完成冠修复,提高了患者依从性。

3.2 微信平台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健康教育

有研究[16]显示,约68%的患者对口腔疾病治疗感到非常紧张、十分焦虑。在以往工作中,医护人员对患者最常见的健康教育方式是治疗当天口头解答患者的一些问题,并进行口头宣教。这种方式流于形式,宣教内容受时间、地点的局限,导致患者没有足够的时间详细了解注意事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忽略患者的参与意识、主观能动性及个体差异[17]。

本研究发现,采用整体性、连续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冠修复复诊率影响明显优于单一口头宣教。因此在口腔健康教育中,利用多种渠道为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在患者微信交流群、科室微信公众号中发布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科普知识,实施全方位的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可促使患者及时复诊。

3.3 微信平台对优质护理延伸的作用

优质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提倡在各项服务的实施过程凸显人性化,充分考虑患者自身的意愿与需求,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诊疗全过程中确保患者获得高效、有序的护理服务[18]。同时规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从而减少护患纠纷,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9]。

口腔诊疗过程中,复诊率高、周期长、治疗时间长,患者不仅希望医生提供良好的治疗,护士提供温馨的服务,更需要在复诊间隔期间,得到服务的延伸。微信平台工作的开展,可促进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同时护士可从微信文字中发现患者的心理活动变化,从而及时进行干预,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健康教育[16]。

3.4 微信平台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指患者的期望与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实际得到的期望之间的感知差异[20],与患者对疾病期望、自身健康状况、个人特征等有关。随着微信平台的广泛应用,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对微信的使用频率高[21]。研究[22]表明,护士通过微信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尊重患者主观感受,耐心讲解专业知识,患者满意度高。本研究在微信群内定期推送科普文章或视频。例如,将根管治疗后冠修复的重要性制作成科普动画,让患者直观了解什么是冠修复?为什么要做冠修复?这些科普知识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帮助,提升了患者在口腔就诊过程中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微信平台回访可提高根管治疗患者完成冠修复的复诊率及满意度。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随访时间过短,因此,本研究不能完全反应临床实际情况。在后期工作中,项目负责护士需认真担负起工作职责,主动对患者进行有效回访,进一步提高口腔门诊复诊率及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根管依从性口腔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口腔CT支架的设计与分析
关于根管治疗,你应该了解这些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三减三健”之健康口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