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瑞莹 蔡育楠
摘 要:2020年庚子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也考验着各国的国家治理。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了抗疫大考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此,以回顾中国抗疫历程为着力点,通过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大考中所充分彰显的七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包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组织优势、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优势、具有强大精神感召力的文化优势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主义优势等,无疑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抗疫背后的强大的制度力量,从而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抗疫大考;制度优势;制度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4-0018-05
Abstract: In the Gengzi Annual Festival of 2020, the COVID-10 outbreak has had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all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nd has also tested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of all countries.In the face of the sudden serious epidemic situation, our Party united and led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across the country to undergo the anti-epidemic test and achieved important results. Therefo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reviewing the course of China's anti-epidemic, and guides students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seven significant advantages fully demonstrated in China's anti-epidemic examination, including the political advantages of adhering to the party's centralized and unified leadership, the system advantages of concentrating on major affairs, the value advantages of taking people as the center,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s of closely connecting with the masses, the economic advantages of taking public ownership as the main body, thecultural advantages with strong spiritual appeal and internationalism advantages in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which are undoubtedly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guide students to fully feel the strong institutional forces behind the anti-epidemic, so a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ir institutional confidence.
Keywords: anti-epidemic examination; system advantage; system confidence
從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分别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再到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围绕着我们要“坚持巩固什么”以及“完善发展什么”这一时代主题,在对国家制度以及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三步走的总目标及构建十三个方面的制度体系等,所有这一系列重要论断和重要举措的提出,不仅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励精图治的历史担当,同时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
如果说这些重要论述是从思想、理论、理念、原则的层面阐明了我国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优势的话,那么,2020年初一场涉及全人类的惊心动魄的“抗疫战争”,则是用最具有说服力的事实,不仅让人们清晰地看清了世界各个国家政府在应对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领导能力、治理水平、社会动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世界各个国家的制度比较优势等。更是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并体会到党和国家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背后的强大的制度力量。基于此,用能够充分地体现制度优势、彰显制度力量的抗疫大考这一鲜活素材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提升政治觉悟,切实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激发起学生爱党、爱国以及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毫无疑问,成为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承担起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一、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彰显的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
李世民认为,“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1]”对中国而言,治国之本根其实就是指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深刻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2]”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望近代中国的艰辛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一艘扬帆起航的小船,到屹立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巨龙;从开始只有50多人的党,到现在拥有9 0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经历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伟大历程,我们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党的领导不仅是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战胜一切风险的定海神针。正是因为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华民族才能一次次在困境中崛起,并创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长期保持稳定的两大奇迹;也正是因为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华民族才能在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一系列风险挑战中取得胜利。
2020年庚子年,正值举国团圆,辞旧迎新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地。疫战当前,生死时速,生命重于泰山。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华儿女再次进入了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非常时期。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等会议,从不同角度对如何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作出了重大的战略决策部署。
同时,党中央还专门成立了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任组长的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向疫情严重地区派出由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任组长的中央指导组,各地也先后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的领导小组,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大量基层党组织纷纷成立党员先锋活动岗、后勤保障队,成为地毯式网格化管理防控的组织保障。据统计,疫情发生后,全国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迅速站在了防疫一线,承担起社区村庄的防疫宣传、交通管控、物资配送等工作,让党旗在防疫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堡垒和旗帜,我们才能较快地形成疫情防控的制度合力,并在短时间内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成果。而这些成果,也进一步彰显了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二、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彰显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作为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和优良传统,集中力量办大事不仅是中国能够成功破解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的难以突破劣势困境的独特经验,同时也是中国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这一跨越发展的重要法宝。邓小平同志曾经就这样说道,“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3]”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4]”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明确将“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可谓意义重大。正是依靠这一优势,我们攻克了“两弹一星”的科技难关,成功研制抗疟药物,完成了南水北调工程、三峡水利工程,成功让高铁飞驰在神州大地,完成了蛟龙入海、神州飞天,建成了被英国《卫报》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所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以及所应对的一个个风险挑战,都一次又一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大地上的肆虐,再次给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带来了一场严峻的考验。面对这场猝不及防的新型病毒,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迅速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对数万名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集中收治,全力救治,对数以千万计可能存在风险人员进行医学观察,暂停一切大型活动。为了彻底阻断病毒传播,拥有1 000多万人口的武汉全城封闭,全国人民自觉克服种种困难,不聚集少出门,有效地防止了疫情的快速蔓延。为了举全国之力及优质资源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在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号召下,继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等中国医疗界四大天团首次会师武汉后,各地医疗队和医护人员也尽锐出战。为了有效缓解收治患者紧张状况,武汉紧急开工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几百台大型机械,数千名工人同时作业。经过10天左右日夜奋战,两座可收治超过2 000名患者的临时医院建成使用。与此同时,还新建了16座方舱医院,改扩建一批定点医院,改造一批综合医院,从而使得短期内新增床位9万多张,实现了从人等床到床等人的重大转变。
除此之外,无论是从城市到乡村,还是从内陆到邊疆,各个地方各个领域以及各条战线上也都迅速动员起来,迅速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之中。就连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都感叹道,其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中国速度令世界各国望尘莫及。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这场气壮山河的疫情阻击战中,我们不难发现,正是有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全体中华儿女才能上下同欲,众志成城,从而牢牢筑起了保卫人民的铜墙铁壁。
三、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彰显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所应该长期坚持的根本政治立场,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回望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从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提出的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興,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从江泽民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等,我们均可以从中发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直是我们党始终秉持传承的执政理念。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这也就回答了为什么当新冠肺炎疫情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时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要求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原因。
封城市、阻道路、少集会,不仅武汉,一个个曾经生龙活虎的城市,仿佛按下了暂停键,这是为了谁?为了人民。拨专款、派支援、保安全、保供给,最美逆行者们争分夺秒,仿佛按下了快进键,这又是为了谁?为了人民。爱人利物之谓仁,疫情无情人有情。“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可以说,在抗疫斗争中,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决策,到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一位病患者,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再到把最优秀的人员、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向武汉和湖北集结,中国举全国之力实施的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生命安全重于泰山。
四、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彰显的密切联系群众的组织优势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这场战疫定义为人民战争,并作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的重要指示。从优化调整隔离政策到不断更新诊疗救治方案;从倡导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到武汉依托大型场馆设施改建方舱医院的金点子,党中央始终坚持向人民群众问计……正是由于始终依靠群众,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我们党作出的疫情防控各项决策,才能周密科学,也才能在实践中发挥出强大效能。
为什么我们在疫情面前可以岁月静好,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他们,默默地为我们在负重前行。他们,是用古稀之躯撑起患者的避风港,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幸福感的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86岁的董宗祈教授;他们,是号召大家“共产党员跟我上,要做出自己应有的样子”的59岁的张文宏医生,是以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和希望的张定宇院长,是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的ICU病房里永不知疲倦的胡明医生,是用生命践行医者誓言的夏思思,是最美的95后印痕女护士陈颖;他们,是承担湖北省人民物资供应任务的最可爱的解放军战士,是奋战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地上的建筑工人;他们,是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公务员和人民警察,是保障我们食品供应的超市工作人员,是保障我们出行顺畅和安全的司机和后勤人员,是坚持帮我们送菜的快递小哥,是每天坚持提醒我们防疫的社区大妈,是每天帮我们清理垃圾的环卫工人……他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里;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他们用实际行动,汇聚成击溃任何敌人防线的奔腾洪流。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由此可见,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攻克艰难险阻,创造人间奇迹,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力量。踏平坎坷成正道,不忘初心再出发,始终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国号巨轮就能在亿万人民的齐心协力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五、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彰显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指出,制度优势始终是我们党和人民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信心和底气所在。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又是所有制度的经济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5]。
疫情发生后,24小时拿出设计方案,60小时出炉整套完整的施工图纸,大型机械数千名工人同时作业,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核酸检测试剂盒快速研制,新冠肺炎病毒灭活疫苗加快研发并进行临床试验,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应用,央企大国重器投入战疫,企业率先复工复产,减税降费政策即时出台,急老百姓之所急,想老百姓之所想,悟老百姓之所需,有效应对这一场猝不及防新冠肺炎疫情的底气不仅仅来自我国雄厚的工业能力和科技能力,同时更是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优势。可以说,没有北斗的精准测量,一天完成设计是天方夜谭;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是痴人说梦;没有掌握着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和基础性行业的公有制经济所发挥的资源集中的优势,在重大疫情面前政府迅速调拨大量物质资源用于急需的领域是不可能的。而这种巨大的制度优势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根本无法比拟的。可以说,正是由于完备的产业体系,基础雄厚的经济制度优势,才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防疫医疗器械和生活物资供应;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还有药箱子才得到了充足的供应。而所有的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也是人民群众都能切实感受到的中国实力和中国情怀。
在这场疫情防控斗争的大战大考中,广大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充分发挥着大国重器顶梁柱、国家队作用。他们用一个企业的担当,在金钱与责任之间选择了责任,擦亮了中国特色的金字招牌,响亮地诠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向西方国家大声宣告,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叫中国国有企业,不是所有的经济都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正是因为依靠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为这次抗疫过程中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六、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彰显的具有强大精神感召力的文化优势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6]。中国是5 000多年灿烂文明孕育滋养的国度,当我们翻开他厚重的历史,似乎每一页都在抗爭与求索、奋斗与崛起的交相辉映中奋勇前行,磅礴不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中华民族,更是让全世界看到了东方雄狮觉醒的后发力量。当我们探究这力量背后的源头,不难发现,那是一种深邃的文化自信,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扶危济困的功德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而这些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回顾并总结了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惊心动魄的中国抗疫斗争所创下的一系列“之最”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伟大的抗疫精神归结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这不仅是对拥有5 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日渐形成的特质禀赋以及所内蕴着的文化基因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诠释并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
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我们看到了在万家团聚的日子里,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医务工作者;我们看到了不惧风雨,守护人民安全的公安民警;我们看到了任劳任怨,把服务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我们看到了来自祖国各地驰援武汉的蔬菜水果;我们看到了比亚迪、格力等民营企业全力生产的口罩;我们也看到了14亿中国人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祖国最深沉的爱和忠诚。
基辛格曾在《论中国》中说过,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众多按上鲜红指印请战出征的白衣天使,为火神山雷神山通宵鏖战的能工巧匠们,从天而降的人民子弟兵们,为疫区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他们有科学家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他们勇敢无畏,挥别家人一路逆行,没有谁就该冲锋陷阵,就该抛家舍子。他们不过是普通人披上了战袍,弯着腰咬着牙守护着我们;没有什么是他们必须做的,但他们做了。这就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和守望相助,这就是中华民族千年不朽的民族精神和不屈的民族脊梁,这也是我们能够打赢这场战役的底气所在。而对于青年学子而言,更应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誓言,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和涵养,以不负韶华地敢于担当的意识,成为像他们一样为14亿中华儿女创造岁月静好的自己。愿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
七、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彰显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主义优势
当今,世界多极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以及文化多样化的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产业革命的孕育成长,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也前所未有[7]。世界经济增长的乏力,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的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以及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持续蔓延以及发酵,都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面对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从深入思考到底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以及该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未来走向的重大课题出发,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而中国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更是践行者。“一带一路”倡议、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G20长效治理机制、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等一系列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更是使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国际社会的合作共赢。
2020年,面对百年来全球所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中国与世界各国再度携手合作,共战病毒,共克时艰。疫情发生后,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我国采取了最彻底最严格的防控措施,用中国速度为防止疫情全球蔓延赢得宝贵时间,不仅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其他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同时还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曾称赞道,中国人民为防控疫情作出了巨大牺牲,他们正在为全人类作出贡献。而在我国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国际社会也以各种方式向我们提供了物质上的帮助和道义上的支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而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后,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中国更是尽己所能地发起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经历的援助时间最集中,同时也是涉及范围最广的一场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不仅先后向32个国家迅速派出了34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以及4个国际组织紧急提供了283批抗疫援助,同时还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火速提供和出口了急需的防疫物资,同各个国家毫无保留地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从而帮助其挽救了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命。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毕嘉宏评价说,中国是成功控制疫情的典范,而且中国在基本控制疫情之后便立刻向其他国家提供抗疫物资,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体现。而对于当代中国青年而言,更应该放眼看世界,尊重时代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在深刻认识这场抗疫成果所充分彰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主义优势的基础之上,深刻地感悟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自觉地“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用青春告白祖国。
参考文献:
[1]夏振彬.在疫情大考中淬炼“中国之治”[J].黄金时代,2020(2):71-72.
[2]张小明.党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四大基因[J].人民论坛,2020(19):29-3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
[4]王钰鑫.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的科学内涵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9(12):26-35.
[5]《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6]窦岩平.太行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17.
[7]郝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与道德基础探析[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5):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