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变绘本 激趣又增效
——《大象的耳朵》教学例谈

2022-02-28 06:11徐素艳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31期
关键词:小羊小兔子图画

徐素艳

(滦州市横渠实验小学,河北 唐山 063700)

“双减”背景下,建构更加丰富、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尤为重要。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做到减负不减质呢?这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统编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图文并茂,里面的插图生动形象、富有童趣,是一种形象化了的课程资源,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教师巧妙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课程资源,可以助力学生乐学、善思、释疑,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下面就以《大象的耳朵》为例,谈谈如何巧妙利用课文插图,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大象的耳朵》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对话与叙述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充满童趣。课文配有一幅对开的插图,插图中的大象、小兔子、小羊等小动物表情丰富,栩栩如生。在教学时,笔者巧妙地把这一幅插图改造为多幅图画,变“插图”为“绘本”,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绘本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既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乐学”问题。绘本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阅读读物,而《大象的耳朵》中只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这些小动物,按照故事中小动物面对大象的出场顺序依次排列。如果把它整幅出示的话,不仅不能详细呈现每个阶段的故事情节,而且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因此,教学时,笔者将这一幅插图拆分重组成五幅图画,即大象分别和小兔子、小羊等这些小动物面对面交流的图画,每幅图画中都有对话泡泡框,里面却没有文字。这样就将课文插图巧妙变身为“绘本”。上课伊始,笔者利用这“无字绘本”创设情境,极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片段如下: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绘本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象的耳朵》,想看吗?

生:(兴奋地)想

(师投影出示大象和小兔子的图画)

生:(疑惑)咦,怎么没有字呢?

师:再往下看看。(依次出示大象和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面对面交流的图画)咦,还是都没有文字,这是怎么回事?你猜这些小动物可能在和大象说什么呢?

生:依据题目猜想。

师:我们猜想的对不对呢?大象告诉我,答案就在课文中,因为绘本中的文字都跑到课文中去玩,迷路回不了家了。你们想知道故事内容,帮文字回到绘本中吗?”

此时,学生了解故事内容的阅读欲望被充分点燃,“帮文字回到绘本中”的任务驱动也使得他们学习热情高涨。就这样,“无字绘本”故事情境的创设,不露痕迹地引领学生积极地、快乐地开始探究学习中。

二、想象绘本内容,突破教学难点

《大象的耳朵》课后问题“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提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同时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笔者利用绘本叩开学生想象之窗,有效将绘本与文本联结起来,化难为易,获得了语言与思维训练的双丰收。

课文第二至八自然段写了大象改变想法的原因。几个小动物对大象耳朵的评论是导致大象的思想、行为改变的根本。但文中只写了小兔子和小羊对大象耳朵的评论,没有直接描写小鹿、小马和小老鼠的评论。所以笔者首先借助改编后绘本的前两幅图帮助学生理解“耷拉”“竖着”以及小兔子、小羊所说话的意思,指导朗读之后进行下面的教学环节:

师:(出示无字绘本图画)小鹿、小马、小老鼠见到大象,又会说些什么?

生:想象这几个小动物的语言。

师:(将小鹿、小马、小老鼠的话填充到绘本泡泡框中)你怎么知道它们会这么说的?

生:因为它们的耳朵也都是竖着的,所以和小兔子、小羊的看法是一样的。

师: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小动物们都认为他的耳朵出毛病了,大象的想法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画出大象说的话,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大象一开始不在意,后来也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真的有毛病,想把耳朵竖起来。

师:出示绘本图画,指导朗读大象说的话。

师:你们愿意分角色把这部分内容演一演吗?

这样,将图画与文字建立逻辑联系,学生在为绘本配相应文字的有趣情境中,借助想象、朗读、表演等形式,轻松理解了故事内容。

课文第九至十三自然段写了大象的改变过程和结果,文中没有插图,笔者通过让学生读文想象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出学习任务如下: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9~13 自然段,想象一下,根据课文这部分的内容,你会画两幅什么样的图画?你是根据哪些句子想象出图画的?给这些语句做上记号。

学生通过朗读思考、汇报交流,再加上教师引导、朗读训练,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两幅图画——图画1:大象站着睡觉,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图画2:大象耷拉着耳朵。学生想象之后教师再相机呈现绘本画面,最后引导学生说一说“大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

此环节的教学设计,变单纯的“思考问题、寻找答案”为“想象画面、寻找依据”,避免了琐碎、枯燥的分析,学生乐学乐思,兴趣盎然。在有趣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将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的训练与培养蕴涵其中,理清了故事的前因后果,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可谓一举多得。

三、拓展创编绘本,促进学生发展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续编故事是一种创造性的讲述,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二年级学生具有想象思维和感性思维优势,为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开发和发展,笔者在本课教学的最后环节进一步创设机会,设计了创编绘本环节——大象把耳朵又耷拉下来了,如果让你接着创编这个绘本故事,你想象一下,大象又会遇到哪些小动物?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对话?

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拓展式再创作。在创编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对原有故事情节了解得更加清晰与明确,对大象“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以及对整个故事的理解和认识进入更高更深的层次。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与提升。

总之,变静止的插图为活泼生动的绘本,寓教于乐,润物无声。通过对教材插图的创造性使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猜你喜欢
小羊小兔子图画
软萌小羊诞生记
毛茸茸的小羊
狼和小羊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小兔子的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