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给学生“贴标签”

2022-02-28 07:48黄健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贴标签内向学生会

黄健燕

“贴标签”简单理解就是“扣帽子”。它与普通的评价不同,是指片面地、重复地以某种特质来形容一个人,或把人归于某个类别。“标签理论”的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贝克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更倾向于成为标签所框定的那种人。

先说负面标签的影响,它通常会让人不自信、自责或羞愧,让人对自己的价值视而不见。

L女士是我的好朋友,她说她小时候胆小,不爱说话,因此老师都说她“内向”。长大后向人做自我介绍,她也总会说自己是个内向的人,因为她从心里面觉得自己就是“内向”的。直到大学实习的时候,她结交了新的实习老师,实习老师发现跟L聊天的时候,她侃侃而谈,很有个性而且很开朗。那一刻,L女士才开始意识到,多年来她深受“内向”这个标签的影响:我不怎么敢于表达我的想法,因为我“内向”;我很不自信,因为我“内向”;我不爱表现自己,因为我“内向”。自此以后,L女士有意识地努力去改变自己,她不想再被“标签”框定。虽然那个“内向”的标签对她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从她意识到的那一刻,她已经在改变了。

有时候我们只是随口一说,或者只是逗逗学生,但当我们把“标签化”当成语言表达习惯的时候,学生会当真。学生会记在心里,并且内化为行为。学生不知道“标签”不一定准确,也并不全面。他们听到自己“懒”,就会心理暗示自己“懒”,于是他的行为真的比较“懒”。

既然负面标签对学生的成长有消极影响,那是不是正面的标签就能起到正面影响呢?不一定。有些正面的标签会让学生形成“虚无的高自尊”,当这种“高自尊”被挑战的时候,学生便会自卑和不安。

比如学生被教师贴上了“厉害”的标签,就会觉得自己很“厉害”,自己必须表现出“厉害”。如果有些时候学生遇到了挫折,失败了,他就会想:其实我也没那么“厉害”,我为什么不能每次都做到老师说的“厉害”呢?学生心里会忐忑不安,开始自我怀疑。他会觉得,既然自己不“厉害”了,老师以后是不是会不那么喜欢我了?为了继续保持“厉害”这个正面标签,学生可能以后只挑自己做得来的事情去做,不敢做有难度的事情,因为害怕再次展示自己的“不厉害”。这样学生可能一次次失去挑战的勇气和进步的机会。

有些正面标签也有益处,比如有些标签对学生的努力和成长进行了肯定。如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你可以说学生是“勤劳的小蜜蜂”“可爱的小助手”;为了引导学生保持好奇心,多提问,你可以称赞学生是“为什么小能手”。

至此,我们知道,不同的标签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影响,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就要慎给学生“贴标签”。学生做得不够好的时候,不要以偏概全地把他归类为“某一类人”,而是实事求是地指出他哪里做得不够好,帮助他改正。比如指出“你刚才在地上吐了一口痰,这个行为很不卫生,以后请你去洗手间吐”,而不是说学生是个“很不讲卫生的人”。学生做得好的时候,不要盲目地表扬他,而是实事求是地指出他哪里做得好,鼓励他继续保持好的行为。可以说:“你每天坚持做计算题30分钟,你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进步很大,这是个好习惯,继续保持。”而不是泛泛地说:“哇!你好厲害哦!你真聪明!”总之,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应是多元的,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为此,教师应慎贴标签。

编辑/张国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贴标签内向学生会
内向的你
A song in his heart 心中的歌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对内向人的8个误解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我给酸奶贴标签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
贴标签
谈对青少年“贴标签”的现状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