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碧染
(南京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18)
人类社会发展推动了图书馆的更新迭代,每一次变革都是对图书馆的重新定义和创造,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为图书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图书馆作为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其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不断适应来实现其根本目标,因此,后疫情时代势必推动图书馆新一轮的发展与创新,图书馆要紧跟时代节奏,走出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智慧空间再造是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图书馆空间设计形式与其服务、功能、管理息息相关,通过空间再造推进传统服务转型升级是图书馆发展大势所趋。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大背景下,图书馆应迎合新形势下的用户需求,利用好现代技术手段,创新空间再造,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促进知识、信息的交流[1]。
意大利举办的国际图联会议中提出了“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的命题,给图书馆空间建设与空间服务理念均带来深远影响。吴慰慈[2]提出,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建设信息资源传递共享平台的虚拟图书馆,即“无墙图书馆”。刘小凤[3]将图书馆虚拟空间服务划分为虚拟阅读空间、网络交互社区、新媒体服务空间。单轸等[4]引入图书馆“智慧空间”概念,同时指出图书馆智慧空间是图书馆空间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义图书馆智慧空间是多技术融合的,立足客户体验,整合资源、设备、技术、服务及整个图书馆网络,由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用户感知空间等构成一个立体化的空间体系。李娇等[5]指出图书馆是一个支持多元化服务概念下的,具有复合型功能的空间与包容性的文化设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带动下,智慧空间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界主要研究优化的空间形态,其拓展了图书馆的空间范畴,实现了用户之间的交互式体验,完成了服务模式范围的智慧化延伸,推动了图书馆空间系统的自我完善。
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助推下,图书馆智能化数字感知空间逐渐增强,数字孪生为图书馆构建互融互通、全域感知的孪生空间提供了新的思路。孔繁超[6]认为数字孪生技术与其他智能技术的整合运用将促进图书馆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融合,促进图书馆空间智慧化发展。李林[7]认为利用5G+VR/AR为代表的技术实践体系,搭建智能服务平台、虚拟阅读场景,优化图书馆服务方式、内容和模式,对当前图书馆空间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技术彰显了包容性、创新性、开放性、智能化的特征,逐步构建出新的服务体系,呈现出用户中心的智慧化多元化服务形式,带来了知识环境的深刻变革,信息资源全面数字化,知识内容的关联化、智能化、共享化,为图书馆智慧空间服务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
疫情防控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减少出行、避免聚会等,给工作、生活、社交等带来了影响和生活习惯转变,而诸如减少社交、避免交流的行为方式转变与图书馆社区合作和社群分享的职业使命与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因此,图书馆在空间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一方面,为疫情稳定后社交需求的增加作好准备,拟定好服务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为疫情常态化下人们对虚拟空间、线上平台社交需求的激增在图书馆空间建设领域作出应对,提供线上平台、虚拟空间等模式下的服务路径。
疫情下居家办公群体激增,弹性工作制成为主要方式,通过在线会议、跨地域办公、远程研发合作,在生活上去服务化的消费模式占据主导,网络娱乐产业、在线教育培训等形势大好。疫情驱动下,远程办公、网络直播、线上购物,以互联网技术为中介的生活模式转变在生活、工作、娱乐等方面均体现了出来。图书馆在未来空间建设中要充分重视这一转变,就用户习惯改变而做出对应,重视资源信息渠道构建与融合空间建设。
疫情期间,相关卫生防护知识成为关注热点,例如疫情科学防护、疫情心理建设等相关内容。此外,特殊群体的需求,例如老年群众对线上购物、电子支付的知识需求,对智能手机的知识及操作辅导,疫情后再就业的群体对劳务技能、专业知识、就业信息的需求等,都是当下图书馆空间服务面临的新命题。
疫情时期呈现出的生活特征和方式,有的可能是特殊时期的表现,但习惯可能被保留,对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也将对未来图书馆各项事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针对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的实际情况,图书馆应关注疫情常态化下催生的新服务需求,发现疫情下存在的社会问题,对空间服务理念再思考与总结定位。
疫情减缓了从家到图书馆的脚步却不能阻断信息需求,图书馆的代际更迭,实现了从“书中心图书馆”向“人中心图书馆”的发展变革。空间服务更加注重人的需求、开放性、共享性,以用户感知为中心,完成了向利用资源提供知识服务为中心的转变。知识服务应该始终处于图书馆功能的核心地位,其空间服务的重中之重必然围绕知识服务型空间建设,根据原有空间基础,合理布局空间资源,整合数字化技术、机器设备、智慧平台,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创新服务模式,促进知识流通,重构交流平台,推动信息传递。图书馆知识服务型智慧空间建设,不断完善知识服务,最终实现多向互动的知识交流。因此新一代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的目标始终应以知识服务为导向,在对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智慧化建设基础上,不断深化图书馆智慧空间再造与知识服务协同相济,融合发展。
根据奥登伯格(Ray Oldenburg)的“第三空间”理论,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具备了社交体验功能,充分体现了公共空间以人为本、开放共享、自由包容的特征。空间体验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图书馆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新兴的技术手段、深刻的文化内涵、优质的借阅服务等营造良好的体验空间,为用户创造互动交流的服务场所,通过开放的公共空间传递知识信息,实现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图书馆空间功能在不断发展中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功能模式,正逐渐发展为知识交流的城市第三空间。图书馆在空间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实现从“书本位”向“人为本”的理念转化[8],始终将人放在一切工作开展的核心地位,根据人的需求完善图书馆空间建设,优化服务形式,尊重读者、关怀读者,创造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促进资源流通,促成服务效能升级,让人文关怀相关服务成为图书馆智慧空间再造切实有效的内容支撑。
面对危机,图书馆如何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服务空间,以何种形式开展空间服务,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对目前形势下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的研究思考,提出基于现状和未来可能性的图书馆智慧空间再造的实施策略,可为实现智慧空间的科学、有序建设提供参考。
疫情影响下,用户对图书馆空间建设如安全管理、公共卫生、设施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与社交、接触相关的设施设计,通过技术手段减少人与人、人与物的接触,通过声光温控设备的优化使用建立起无接触借还渠道,提供“一键获取”或“即停即走”服务,有效减少借还、阅览等过程中的直接接触。其次是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广泛使用诸如智能机器人、智能识别、智能安检等技术,实现图书的分拣、盘点、搬运、上架等信息资源的智慧化管理,利用现代监控手段完善用户数据获取分析,了解用户偏好,实现精准荐读优化服务体验,减少不必要的冗余操作。最后,通过传感器、感知系统,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创造具有深度交互、感知和创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空间,为用户构建更加人性化、专业化的智慧环境。
技术进步给图书馆带来诸多改变,从作为纸质书存储的物理空间功能逐步向多种信息共享的载体发展,向无限空间延伸,提供泛在化的服务。与此同时,图书馆作为信息交流和知识分享的场所始终没变,不能忽略传统意义上图书馆空间构建,营造舒适、明亮、动线明确、标识准确的知识服务空间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兼具休闲、交流、娱乐的空间属性,表现为空间形态越来越开放、共享、自由,同时依托数字化技术、活动组织、文化参与等带给读者丰富生动、形式多样的立体化空间体验。
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现代化图书馆还承担了跨学科交流、创新学习、知识共享等空间服务。一方面,满足不同需求,设置独立学习思考的封闭式空间和交流学习、研讨、娱乐的开放式空间,以及举办学术报告、各类讲座、学术会议、艺术展览、影音播放等需求的特定空间场所。另一方面,应着重于社交共享、创意孵化、就业帮扶等功能的空间建设,将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嵌入空间服务理念中,不断提升空间服务质量,彰显图书馆人文关怀与服务社会的理念与思想。以人为本,向用户中心的学习交流为主要特征的知识交流中心转型升级,其作为公共空间的价值属性越来越突出,了解需求、关注民生,以此为基础提供多元化的空间服务。
疫情期间很多图书馆通过线上渠道开展活动,利用线上平台进行各类借阅服务、阅读推广、信息推送,实现了线上教学、讲座、研讨等知识服务,突破了空间和时间制约,创新了服务范式,适应了新的生活节奏。这些创新与尝试加速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空间服务模式发展。与此同时,新的用户需求使得图书馆对自身空间形态不断革新,空间即服务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型共享空间,通过技术手段打通物理屏障、通信载体、内容分类的界限,提供资源信息知识一站式服务,打造了平行空间概念下的虚拟空间模式,丰富了知识交流和信息共享型空间建设,创新驱动与技术发展,共同助力图书馆事业发展,建设以用户中心、数据驱动为核心的图书馆智慧空间,为图书馆智慧空间再造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计算机技术发展推动现代社会进入了网络化、数字化和智慧化发展的新时代,对于图书馆而言,除了大量数据资源,还有用户需求、信息模式和服务方式的转变,疫情下用户习惯的养成和改变倒逼图书馆行业转向对线上服务空间、智慧虚拟空间、数字孪生图书馆空间建设的关注和思考。
疫情常态化下的图书馆空间服务建设,看似是公共危机中图书馆新技术发展的偶然促成,实质是图书馆基于用户需求的发展必然。作为一个生长的有机体,图书馆只有在社会、需求、技术的变革中不断调整、创新和适应,创新发展全新理念的空间服务范式,才能更好体现自身价值,实现社会服务功能,注入新的发展理念,实现图书馆智慧空间再造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