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霞霞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十四五”规划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新阶段、新需求、新任务,我们必须着力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准确把握建设要义、深刻领悟使命担当。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根本指向和着力点在于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其中,这也是衡量高校工作质量的关键指标,对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全面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统一”的具体方法。“八个统一”为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以及思政课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
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首要前提。因此,要提高道德认识、确定行为准则依据、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就需要先从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上下功夫。具体来讲,就是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所谓政治性,是国家意志的根本体现,代表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和高校社会主义办学的根本方向。坚持政治性是高校开展思政课的第一要求和首要任务。这就要求高校要理直气壮地开好办好讲好思政课、党委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讲原则、教师要责无旁贷地讲政治讲理论、学生要义无反顾地守原则遵法纪。所谓学理性,即“科学的原理或法则所具有的性质、特点,反映的是这些原理或法则的构成要素及其活动的关系属性,通常表现为分析透彻、逻辑严密和思想彻底等”[1]。思政课的学理性恰恰就体现在扎实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和立场以及系统专业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知识。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而彻底的理论往往体现在科学和真理层面,这也是讲好思政课的立足之本。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意指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价值通常指的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效益关系。所谓价值性,展现的是“主客体之间一种特殊的质态关系,是以客体自身固有的内在规定性为基础,由主体的行为活动及其需求所决定并表征出来的属性,其实质是事物的属性在主体尺度中的投射与转换的统一”[3]。基于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思政课的价值性主要体现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所谓知识性,指“事物所具有的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形成的观念和意识的属性”[4]。作为价值存续的载体,高校思政课所传授知识的本质在于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提高其科学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落脚点聚焦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上。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揭示了思政课肩负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双重功能,同时也为思政课的守正创新指明了具体的任务和目标。
思政课不是大道理满堂灌,更不是对着教材大段背诵,而是通过文本的解析和语言的重组,真正唤起受教育者的情感认同,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是一个持久地、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用真情传递真情、引起情感共鸣,才能使内化的思想道德外化为道德行为,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个过程需要借助方法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即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灌输即输送、注入,体现了一种正面强化的传授方法。列宁认为灌输的核心议题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灌注和输送到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头脑中,以培养和提高其自觉的阶级意识和社会主义意识”[5]。其实质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值得一提的是,灌输不是简单生硬的填鸭式讲授,而是基于更合理的方式方法,即通过正向的理论讲授和有目的的情景教学,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即开导其心,使之领悟。苏格拉底曾说,教育是点燃,而不是给予,这也告诉我们教育工作就是一个予以点拨、循循善诱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抽象,更需要教师由浅入深、触类旁通的侧面引导式教育。教师采用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启发诱导式教学,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科学的灌输是理论知识的强化,有目的的启发是教育意义的价值升华。只有真正做到灌输中有启发,启发中有灌输,达到正面强化和侧面引导的相辅相成,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目的。
显性教育是“充分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6],主要依靠思政课这一主渠道在大众场合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经常见到的有:正面的课堂讲授、专题的理论讲座等。其特点体现在“教育目标明确化、外显化;教育主体客体固定化、主次化;教育形式公开化、强制化;教育内容整体化、系统化;教育行为快捷化、直接化”[7]等方面。可见,显性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更为直接、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这一主渠道作用,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尽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应尽的责任、守一个思政工作者应守的职责。所谓隐性教育主要指:“寓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焦点关注(甚或不为受教育者明确感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类型。”[8]这更为形象地体现了“润物细无声”之意。而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包括融教于境和融教于情两种方式。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通过思政课堂和思政课本来进行,还可以借助教师自身、校园环境、专业课程以及学校规章制度,这就构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新模式。“三全育人”模式更好地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以及高校办学的根本任务。故,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殊途同归,从本质上来说都为了更好更快地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二者相统一构筑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新体系。
恩格斯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9]贝尔认为意志代表了“人对自身的驾驭,集中体现了人类自主精神的焦点,是生活中推动着人们朝向某个目标和方向前进的动力”[10]。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意志是实现教育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道德力量和自制力,在知情意行中起着动力源泉的作用。既然“意”是思政教育的保障,那么如何有效调动、优化配置教学资源以及因材施教锤炼学生坚强的意志显得尤为重要。这既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坚持保证思政课的价值取向,又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具体到方法论层面,就是既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又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变”与“不变”。统一性亦称同一性,含有一致、整体之意,体现的是“不变”。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主渠道、主阵地和灵魂课程,思政课肩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任。那么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就要坚持价值导向的一元性。正因为思政课代表了党和国家的统一意志而性质特殊,更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严格的课程设置、权威的教材编写以及科学的教学管理作为重要保障,从而从顶层设计来加强统一并实现其共同育人目标。多样性是矛盾的特殊性,体现的是“变”。环境在变,时代在变,学生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那么教学过程就需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思政课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群体和个性化差异的个体,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比如,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灵活(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方式);依据教学内容设置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如统一的闭卷考试可以适当地改成小组汇报、个人展示等形式),从而使思政教育尊重差异、契合青年学生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解决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使思政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确保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坚持思政课的统一性可以确保其方向正确、育人目标统一,而坚持思政课的多样性可以尊重差异、因势利导。在思政课教学中,必须在落实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尊重教育对象多样化、选择具体的实现途径,实现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从而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主导是统领并推动全局发展的一种控制力和方向性的作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和社会政治集团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立场和观念,进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实践活动”[11]。夸美纽斯认为:“教者就是指导者,学习者就是被指导者。”[12]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也可定位为指导作用,其具体体现在“调动学生自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起着方向性和主导性的作用。主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自我教育中,把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满堂灌’方式转变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供与课程学习有关的研究课题并指导学生的研究”[13]等方面。作为思政课的施教者,教师肩负着方向性的引领作用,这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中之重。既然教师是起着引导性和方向性的作用,那么教育的最终效果还得通过学生的表现行为来衡量,这就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4]主体性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思想和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15],而“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16]。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受教育的过程就是知情意行逐步转化的过程,而意志力是其关键一环。这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提供和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学生参与进来,例如可采取情境式、探究式、问题式等教学法,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潜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实现自觉认同,提升幸福感、获得感。因此,主导性和主体性是不能完全分离的,只有掌舵者把握好方向、划桨者齐心协力参与进来,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这艘大船行稳致远,两者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这些话更进一步强调了好高骛远行不通,大而化之不可行,践履、躬行才是王道。这也是提高思政课实效的关键所在,因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如何归根到底还得依据其行为表现来衡量和判断。那么,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行”得通呢?可在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上下功夫。
建设性是指对事态的正常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性质,作为一种思维品质和行为品质,它是“一种能在实践活动中有所发现、勇于革新、善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更是一种提出新理论、成就新事业、创造新成果的正能量”[17]。思政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国家培根铸魂的主渠道和主干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而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那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武装学生头脑、弘扬国家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就是思政课教师坚持建设性原则的职责所在。于国家而言,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于社会而言,引导舆论,维护稳定,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个人而言,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坚定“四个自信”,这是思政课的立身之本和思政课教师的本职所在。如果建设是传递真善美,那么批判就是揭露假恶丑。“批判”一词与质疑、反思、辨别画上了等号,是对错误的思想或言行进行批驳否定。思政课教学中的批判性“既体现在对来自外部的企图解构思政课建设、与思政课正能量相博弈的种种错误思潮的辨析和抵制上,也体现在对思政课建设自身存在的‘短板’‘缺弱环节’的评析和校正上”[18]。为此,我们一方面需要与各种来势汹汹的错误社会思潮作斗争、敢于亮剑;另一方面需要从思政课自身寻找问题,通过遏制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问题来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作用在于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19]课程性质需要坚持建设性,外部环境需要坚持批判性。只有坚持建设性,才能保证旗开得胜;只有坚持批判性,才能更好地保证旗杆永立不倒。
理论性更多强调抽象性、逻辑性、系统性。正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以强大的理论逻辑性和感召力而更为科学。思政课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一门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其理论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以及教学方式的学理性、系统性、深入性,指向于理论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和阐述性……”[20]其逻辑主线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一以贯之,体现课程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我们了解国家方针政策、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建设改革的科学总结和概括,这些理论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可以更好地坚定信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开阔眼界,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撑。思政小课堂的成效往往需要社会大课堂的检验,这就是实践的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1]理论性较强的思政课怎样才能让学生消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行动呢?答案很明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就是在保证理论科学的前提下无限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将时政新闻、社会热点、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入课堂,即“引进来”。再者,可“走出去”,如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走进红色纪念馆、走进生活,通过走近伟人、走近历史、走近现实,才能有更贴切的感受更直观的理解,也就有更强烈的认同。正是因为“理论与实际脱节或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成为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22],所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属性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不能分离,必须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