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现状与对策

2022-02-27 08:01:03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8期
关键词:红色文献图书馆

梁 斌

(重庆市渝中区图书馆,重庆 400014)

红色文献主要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由中国共产党机关或各根据地所出版发行的各种文献资料,其中包括党的领袖著作、党组织各类文件及根据地出版的各种书籍和报刊等[1]。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作为革命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红色文献,真实记录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史,具有独特的政治、经济和史料价值。如何重温革命初心,弘扬红色文化,引导大众阅读红色文献已成为图书馆的重要课题。

1 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现状

为了了解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现状,笔者通过百度、读秀、超星等对红色文献阅读推广进行了网络调研,以“红色文献”“苏区文献”“根据地文献”等为题名或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以下几种阅读推广方式。

1.1 开展红色文献展览

展览是最为常见和直观的阅读推广方式。红色文献展览多集中于“七一”“十一”等节假日开展,其内容以馆藏红色文献为主。

1.2 组织红色文献讲座

策划推出讲座,普及红色文献知识,是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重要途径。

1.3 红色文献诵读会

红色文献诵读会,一般是纪念活动、诗词朗诵会等必不可少的节目,通常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突出展现红色精神和革命意志的经典篇章、红色经典诗歌、红色家书等引导读者感悟红色文化,感受到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激发大家的爱国情怀。

1.4 书目推荐

一般都是以红色经典书目出现,或者开辟红色文献专架、专区进行阅读推荐,集中展示一批红色文献,方便读者系统地了解及查阅红色文献。

1.5 红色绘本阅读推广

绘本是最适合少儿阅读的图书形式,绘本阅读可以激发少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少儿良好品格的塑造。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个图书馆纷纷推出了《红色故事绘——连环画里的中国共产党100周年》专题阅读服务。

2 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2.1 分布广泛,无联合目录

众所周知,红色文献在战争年代出版发行,因为时代环境和印刷质量等条件限制,能够留存下来的数量并不多。在时间分布上,红色文献历史跨度大,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等几个阶段。正如收藏界所说红色文献是“四十年代的常见,三十年代的少见,二十年代的罕见。”年代越远越稀缺。在空间分布上,红色文献呈现出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和红色根据地所在地的图书馆,借助地域优势,经过长期搜集、加工、整理,红色文献相对存量较多。如上海图书馆对外公布的红色文献6 800多种,15 000册[2]。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收藏了以遵义会议为核心的相关红色文献约10 000种/册[3]。所以,以往的红色文献开发实践与研究大部分集中于一些大型图书馆以及红色文献资源较多的图书馆。而从全国范围来看,收藏红色文献的单位主要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私人收藏家等等,机构类型多,各自为政,资源分布较为分散,缺乏统筹管理。在文献整理工作上,红色文献目录散见于革命文献、抗战文献、地方文献、民国文献等目录里未做专业区分独立出来,实现独立分编入藏。同时,由于编制年代跨度大、文献类型杂、数据库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等原因,造成现在未有完整的全国性的红色文献联合目录,缺乏红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4]。

2.2 文本枯燥,阅读意愿低

当前,消费主义的兴起,直接渗进大众的日常阅读过程之中,导致阅读呈现出重“网络化”“快餐式”“感官化”阅读,而轻“文本化”“经典化”“深度化”等现象[5]。红色文献是一种特殊的文献类型,版本多、体裁多、类型杂、内容主要集中于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著作,以及革命斗争经验、工作部署和中国共产党的施政纲领与政治主张等。因为时代环境巨变后,文本理解困难,使人产生距离感和疏离感。因此,处于社会功利化和浮躁化裹挟下的读者,很难对红色文献内容产生深入阅读的兴趣,选择阅读意愿较低。

2.3 保护和阅览的矛盾

红色文献面临着纸张的酸化、老化、脆化,整体保存情况不容乐观,具有稀缺性,被誉为“现代文物”“新善本”。根据《公共图书馆法》,馆藏红色文献应该要按照文物来进行特殊加工、分类及保护[6]。所以,在有些馆,红色文献被当作镇馆之宝,遵守有关文物保护的规定,实行不对外开放阅览或者实行非接触式阅读模式,读者基本难以亲身接触到。不论是把红色文献作为特色馆藏还是地方文献,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学习、研究和推广普及,以便实现其价值和意义,但就红色文献而言,“藏”与“用”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2.4 开发利用程度低,阅读推广实践不足

目前,图书馆对红色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处于搜集、整理以及建立数据库等初级阶段,而后来的深度利用则主要是为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业。在阅读推广方面,推广力度薄弱,红色文献的服务育人价值未得到足够重视,图书馆缺乏责任意识和制度保障。曾有学者调查发现,中国前10所高校图书馆均未举办过有关红色文献的阅读推广活动,只在几家图书馆的新书推荐专栏,有红色文献的踪影[7]。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层次也较浅,在笔者调研其现状时,分析得出图书馆基本上是沿用传统方式,时节性的、硬性的推广,缺乏深刻和系统的呈现方式,“雨过地皮湿”,读者参与性、体验性不强,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的阅读推广实践不足。

3 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服务策略

阅读推广的核心目标是让更多的人通过阅读来汲取文献中的智慧和精华,即最终都指向对文献及其所含价值的推广[8]。红色文献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价值,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支撑,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加强红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和阅读推广,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当务之急。

3.1 资源整合,共建共享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之本,图书馆应该拓展思路,有序开展红色文献资源整合。①要摸清家底,做好红色文献捐赠、征集、分类编目工作。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挖掘本地红色文献资源,积极编撰二次、三次文献,同时注重适当地将有关红色文献的回忆录、口述史、史料汇编、年谱等归属于红色文献范畴。②积极介入本地的红色文献目录的整理和出版,要与档案馆、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等单位和私人收藏家密切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打造本地区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平台。③借助国家图书馆“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参与全国性的红色文献数据库建设,促进红色文献全国性联合目录的完善。④加强引入、购买红色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共建共享平台,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浏览、检索和咨询,推动红色文献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阅读和传播。

3.2 立体阅读,增强推广效能

在推广模式上,图书馆要传统与创新并举,积极实践立体阅读新模式,增强阅读推广效能。在立体阅读形式上,可以进行资源整合,红色文献导读、展览、讲座、演出、视频直播、文创等多种形式融为一体,动静结合,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系列活动,转变过去刻板的推广方式。在立体阅读内容上,要分门别类,脉络清晰,形成系列专题,比如法律文献,诗词、新闻文献、军事斗争文献等,内容要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形成品牌化。在立体阅读载体上,充分利用文字、画面、光影、声音等载体,构建集读、看、听、演、触和思考等多维立体的场景,调动读者多种感官,全面强化读者的阅读体验。在立体阅读技术手段上,要大胆使用内容表现力表现强的新媒体技术,创造出一种模拟的、信服的“现实”,通过AR、VR光影呈现,实现跨越时空距离对话,消除过去和现在之间的隔阂,起到良好的文献阐释效果。立体阅读还要讲究跨界互动,图书馆不能仅从红色文献本体进行单一地、孤立地阅读服务,而是要从有关于文献的人物和事件以及相关的名人故居、纪念馆、遗址(旧址)等多个方面进行设计考量,加强与相关机构的交流协作,从而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阅读场所。

3.3 分类推广,精准服务

3.3.1 文旅融合,面向游客。红色文献通常与革命遗址、纪念地、革命文物、革命战争遗迹等被归为物质红色文化资源,是研究党史的重要依据,也是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载体。当前,红色旅游持续火爆。图书馆应紧紧抓住红色旅游的历史机遇期,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与博物馆、红色景区、陈列馆等通力合作,将文献阅读与实地游览相互印证,在中青年人中扩大影响。一方面,联合建设红色文献馆,打造特色的旅游阅读空间,在红色景区景点布设电子书借阅机,游客通过扫描图书二维码即可借阅红色文献,或收听有声图书。还可以将红色文献的概念融入图书馆的文创产品,作为游客通过参加打卡自拍或有奖问答活动的小礼品;另一方面,通过文献展列、遗迹观瞻以及红色剧场结合,还原历史情境,再现风云激荡的革命历史,营造沉浸式现场观感,脱离对红色文献的抽象模糊概念,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让中青年人觉得红色文献有料、有趣、有温度,激励他们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3.3.2 走进校园,建设红色书香校园。习总书记指出要帮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课堂上,图书馆要与学校的历史课、思政课紧密结合,开展“红色故事”进课堂活动,再通过知识问答、征文比赛等,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深化对红色文献的理解和认知。大力举办校园读书活动,开展名师领读,充分发挥名人的引领示范作用,播撒红色种子,传递阅读的力量。积极拓展课外服务,在寒暑假,图书馆可以组织研学旅行,“寓教于游”。研学旅行被称之为“移动的课堂”,图书馆要规划特色鲜明的主题线路,引导学生在寻访红色足迹时,主动阅读红色文献,感受不同主题的红色革命精神,树立正确的三观。由此,图书馆将思政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励志教育相结合,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有效促进校园红色书香建设。

3.3.3 深入社区,服务居民。发挥图书馆总分馆作用,深入社区,建设红色阅读驿站,营造红色书香氛围。①在社区成立红色文献读书会,推荐共读一本书,举办图书漂流活动,鼓励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红色读书活动,通过阅读分享、学习交流,进一步对红色文献的主旨思想理解透彻,理解到位。②开展红色文献讲座、亲子绘本故事会、红色诗词朗诵、红色话剧等活动,进一步夯实图书馆的红色阅读引领功能。③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开通红色文献网络直播。目前,抖音上红色文献仅有3个话题“红色文献”“赤峰红色文献”“红色历史文献”,播放量还不到7 000人次,红色文献推广潜力还很大。

3.4 培养人才,组建专业团队

①红色文献的收集、整理、保护需要专业人员,这是红色文献阅读推广能够顺利实施的必要前提。②红色文献涉及的知识学科多,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工作需要“真功夫”,专业人员必须“又红又专”,既要具备阅读推广方面的理论、方法和策略,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准确把握红色文献的核心价值和精神,从而保障阅读推广质量和服务水准。③红色文献阅读作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内容,应吸纳党史专家、文博学者、红色作家和收藏家,组建专业的阅读推广团队,众人拾柴火焰高,才会形成规模效应,覆盖更多的人群。

4 结束语

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要与时俱进,积极整合融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新手段,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开展多元化阅读推广活动,接地气,聚人气,让红色文献走进景区,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全面提升红色文献的独特魅力和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红色文献图书馆
红色是什么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红色在哪里?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