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意蕴内涵解析

2022-02-27 02:58吴余青朱奕苇
湖南包装 2022年6期
关键词:造园意蕴山水画

吴余青 朱奕苇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文化包括了社会意识的所有形式,文化的社会本质在于它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意蕴作为中国文化精彩的一部分,也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自身鲜明的个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需求,从中国园林的角度来看,园林从简朴到精致、从私有到公共,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对其认识的深入而产生了变化[1],而这些变化并没有离开一个宗旨,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美好生活环境和理想的生活状态。研究中国园林传统审美意蕴的内涵是探究中国古代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和生态观,为今天的环境建设和生态发展提供一个具有本土化和民族化经验的借鉴方案。本文将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园林审美意蕴中的体现、中国山水画审美在园林审美意蕴中的再现和中国文学诗词对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的作用3 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意蕴内涵。

1 近20 年学界关于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意蕴研 究概况

对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意蕴展开的研究是围绕园林审美相关的具有历时性和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和艺术的研究[2]。从中文论文数据库检索到近20 年间与中国传统意蕴相关的文献约650 篇,分别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园林意境营造、传统园林组成要素和造园技法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美学影响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学界普遍认为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意蕴是以道家为主、结合玄学与禅宗等多种哲学思想的产物[3]。园林的意境属于美学的深层次范畴[4],是传统园林艺术审美的最高追求和标准,在分析传统园林审美思想和创作时主要从意境的产生和营造从“言”“象”“意”[5]几个方面展开,同时阐述意境理论对过去的传统园林的作用和对现代园林建设的意义。在园林意境研究方面主要是通过园林理水、植物、山石营造、园林建筑和题咏等案例来进行分析研究;也有通过对造园者个人的审美情趣以及景观处理方式进行总结来阐述传统园林的审美意蕴;还有从诗文、书画、戏曲等方面的姊妹艺术对园林审美意蕴营造方面的影响以及审美意蕴追求上的相通之处的角度来叙述传统园林审美意蕴。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兴起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乡村振兴等国家倡议和政策的提出,学界对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意蕴的研究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研究者们从传统园林的审美意蕴中提炼精华,指导现代景观营造,补充现代公共空间设计的研究理论。本文将在此基础上,从哲学、文学、中国绘画多视角来解析传统园林的审美意蕴。

2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生态观在园林审美意蕴 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儒释道三家,由于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古代先民是靠天吃饭,因此无论哪一家都蕴含着生态审美智慧。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畏,排第一畏的是“畏天命”表达的是对自然的敬畏。儒家经典《周易》主要讲述的是“生生为易”和“中和之美”的生态智慧,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生命链,歌颂生命健康之美,追求美好生活和诗意家园,并体现在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道家学派里的老庄哲学认为人类和宇宙都来自于“道”,提出人类与万物同源,道是“天地万物之母”,“道为万物之本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主张尊重自然,万物齐一。佛家代表性的生态思想是众生平等,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讲究在自我关照中达到人与自然万物的统一,通过现世的改造实现净土。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生态观指导了中国园林的营造,并体现在其审美意蕴中。

2.1 “天人合一”“君子比德”和“礼乐精神”

“天人合一”的理论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6]14-15,起初只是对政治伦理主张的表达,后经历代哲人和文人的发展和演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从中国思想史上来看,儒家和道家学派都表达过“天人合一”的观点。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史》中提出“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二为一”[7]。是中国思想史上总结得较早的“天人合一”论。道家学派中“天人合一”观点则更为突出,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8]5-6”。《周易》中也有“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经·咸卦》)”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述。而“天人合一”一词正式首次出现是在张载的《正豪·乾称》中:“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9]。“天人合一”作为中国造园的指导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园林美学的核心,在“天人合一”观念影响下造园有了“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标准,追求天人和谐的造园景观。中国传统园林审美在道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心与物的和谐和儒家的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哲理影响下,将自然美和技术美和谐统一[6]41,保持着顺应自然的“纯自然”的形式和状态[10]16。在天人合一的理念指导下,园林呈现3 个特征:首先,园林范围较大;其次,主要再现自然景观;三是“天”统摄一切,园林主要景观中都有高台楼阁[11]。

“君子比德”是在先秦儒家理性主义精神的影响下,将自然美和人的精神道德情操相联系,用大自然的美来象征、比喻君子美德,表达自然美所具有的人格意义[12]。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将山水作为人格的象征,有智慧的人喜欢水,懂得变通,通达事理,像流水一样悠远淡泊,因而快乐。有仁义的人喜欢山,心境平稳,安于义理,像大山一样崇高安宁,因而长寿。将智者和仁者的品质用山水的特征来比喻,这种拟人的“自然人化”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影响了人们对待山水景观的审美态度,值得强调的是这种中国式的审美不仅是对形式美的欣赏,而更注重的是对其文化内涵的欣赏。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礼乐精神”对中国园林的审美有着深远的影响。礼,伦理规范;乐,诉诸情感的艺术与审美。《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乐精神其实是强调秩序与和谐,中国传统园林在营造过程中运用的对称、均衡、尺度和韵律等形式美手法中都凝结了礼乐精神[1]41,强调了尊卑秩序,满足了天理与人欲。如园林布局和园林建筑中体现等级制度的“礼”:“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这种礼乐思想在中国园林艺术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神仙思想”和“道法自然”

神仙思想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思想,最早来自古人认为灵魂不死的观念,其核心内容是长生不老。闻一多先生在《神仙考》中认为灵魂不死向神仙思想转变是在春秋时期。在秦汉时期,在儒、道思想文化影响下,创造了一些仙人形象,有着超然世外的绝对精神自由[13]。神仙思想体现了古人观察世界的角度和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对生命的渴望。当时民间流行神仙与仙界的传说,认为海上有仙山5 座。据《列子·汤问》里描述,海上原本有5 座山,有两座飘走不知去向,剩下了方壶(方丈)、瀛洲和蓬莱3 座山。除此之外,民间认为还有来自九天之外的昆仑山,山上有西王母居住的“别有洞天”,“别有洞天”里有一瑶池。在神仙思想影响下,人们对仙山和瑶池的向往也直接影响了园林的审美。汉武帝最早在他的建章宫里参照天体星象,对民间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环境进行摹仿,挖掘了太液池,并在其中设置了“蓬莱”“方丈”“瀛洲”3 座岛,开启和奠定了中国传统园林“一池三山”的求仙模式,这种营造方式成为了此后皇家园林造园的常用方法。汉代道学家认为“仙人好楼居”,神仙都住在高楼之上,所以这一时期无论是人工山水园还是天然山水园,多筑台登高,以求得“远观以取势”的效果[6]775,这与“仙人好楼居”的神仙思想不无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以道家思想为依托,探索人的深层次情感,在隐逸山林的世界里找寻人生的价值,发现自然之美,这一时期属于“人的自觉”期,人们的神仙思想淡化消失,道家思想中追求天然审美成为当时的美学追求,影响了一些上层社会人群[14]。作为道家哲学思想重要著作的《道德经》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断。“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的精华,以自然天道为主旨,这种“道法自然”在中国园林中表现为对自然的崇拜和模拟,通过对熟悉的“自然”进行模拟的方式,建造相似的人工自然,在造园过程中以自然天地为法则,适应自然并合理、适当地补充(改造)自然,将自然的景观和园林造园艺术结合,形成时空流动统一的整体[15]。文人对园林表现出“自然美”的美学审美,讲究营造园林时景观努力呈现自然而然的、非人为的最高境界,人们对“自然美”的鉴赏成为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6]115-119,中国园林景观由再现自然到表现自然、从摹仿自然到提炼概括自然的方向发展[6]169。

2.3 “隐逸思想”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道教、佛教的流行,园林营造也受到了道家避世和儒家隐逸思想影响,园林选址趋向于远离城市的山野,因山就水,架岩跨涧,布局上讲究曲折幽致、高低错落[6]162。文人受老庄和玄、佛的影响,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思想在名士之间传播,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士人追求“顺应自然”,认为只有大自然山水才是最“自然”、最“真”的,才是他们心中真、善、美的寄托与化身。文人士大夫通过直接鉴赏自然,或借助园林、山水画等山水艺术的间接手段来享受山水风景之乐趣。

到了隋唐时期,园林发展进入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儒、道、释互补,有三教合流的态势,但儒家仍居正统地位[6]172。以“中隐”为代表的隐逸思想流行于文人士大夫圈层,促进了文人园林兴起,文人造园家将儒、道、佛禅的哲理融于造园思想中,使园林审美更注重清雅格调和意境含蕴[6]257。中唐时期禅宗美学兴起,将审美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情感等作用提高,将禅宗思想融入园林创作中,将“画境”提升到“意境”[16]。中晚唐时期,杜牧在他的《答庄充书》中提出“文以意”为主的主张,突出了个体的“意”在艺术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从此中国美学开始了重“意”不重“道”的美学潮流[10]39。中唐到北宋,佛教的禅宗逐渐兴起,艺术创作和鉴赏逐渐转化为“以意求意”,从而促进了园林艺术对意境的审美追求[6]771。

中唐到北宋,儒、道、释发生蜕变,儒学转化为理学,佛教衍生出禅宗,道家成为士大夫道教[6]261。禅宗的兴盛、隐逸思想的转变促使作为“人化的自然”的园林成为禅境的重要载体,使园林更为注重园林意境的营造,强调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意境,追求平淡天然之美[10]39,此时的园林表现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的审美特征[6]322。

明朝中后期,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文化兴起,园林逐渐蜕变为凸显社会地位和炫富的载体。当时的文人选择了“中隐”生活,强调“本心”的意义,只要心在仕途之外,人是在哪里都无关紧要。文人推崇“中隐”生活,人们不再刻意选择山野郊外建园筑舍,闹市一样可以“隐逸”,审美也因此由俭入奢。明代传统的隐逸思想发展,使园林成为文人生命意义转换的最佳途经,也体现了当时整个社会对物质文化的追求,此时的审美趣味已极度世俗化,不再是以前的雅正气象。园林造景中使用奇异名贵的花木,建造华丽高大的园林建筑,饰以繁复的装饰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体现出当时社会浓烈的物质欲望[17]。

清中叶到清末,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思想基本淡薄,同样也影响到园林的审美。园林由“娱于园”替代了“隐于园”,园林的社交娱乐功能变得尤为突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的园林逐渐消失,园林审美过于追求“形式美”,失去思想的内蕴而拘泥于技巧层面[6]457,这时的园林审美更为侧重欣赏技巧美,园林逐渐从自然化走向了人工化。

3 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观在传统园林审美意蕴中 的再现

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上经历了3 个阶段:从追求客观的物镜到主观的意境,再到注重笔墨本身。中国园林也经历了3 个不同阶段:从自然山水到意境美,再到程式化的形式美。唐代以前的传统园林着眼于气势庞大的接近自然的风貌,宋代园林开始既有自然山水气派又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明清时期的园林营造讲究材料的肌理质感等,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阶段十分相近[18]。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范本,是让园林得以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设计稿,而美的规律就是“人与自然以及人文观、生态观与审美观的统一”,山水画中的审美观在园林审美意蕴主要表现在:气韵生动、师法自然、虚实相生、意境等几个方面。

3.1 气韵生动

童寯在《园论》中指出:“中国造园首先从属于绘画艺术。”中国传统园林因为中国山水画的缘故而创造出了如诗如画般的境界[19]。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中提到“造园综合性科学、艺术也,且包含哲理、观万变与其中。浅言之,以无形之诗情画意,构有形之水石亭台”[20]112。

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独立的山水画,而不是作为背景的形式出现。文人士大夫对自然美的追求促进了山水画向自由创作的方向发展,是文人画的开始[6]120,也是中国传统园林从写实向写意过渡的阶段[10]24。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总结了中国画绘画法则的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的重要美学原则,其重点在于“气韵生动”,讲究画面的精神气质,达到了神似就可气韵生动,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画的灵魂,一幅画的意境由气韵而来,同时一座园林的营造法则与中国画法则相通,园景既是画境。按照宗白华先生的理论解释“气韵生动”是一种“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而六法中的“经营位置”也就是造园的布局,“随类赋彩”对园林的“色彩美”有着深刻的影响,山水画中水墨淡彩的色彩风格符合文人士大夫的审美,也影响了传统园林的“色彩美”[10]186。

3.2 师法自然

山水画在唐宋时期成为了独立的画科,画家们直接参与造园活动,开始出现了山水园林借鉴山水画和山水画渗透于山水园林的局面[6]774。唐宋时期的文人画家陶醉于山水之间,寓情于景,将生活诗化,自建园林以隐居[19]。此时的园林以诗词为主题,山水画为设计稿,促进了唐宋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形成[21]。唐代画家张璪在《绘境》中提出了中国美学史具有代表性的创作思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言论,“造化”即为自然,是绘画中“师法自然”的体现。和中国山水画一样,中国古典园林的根本精髓就是自然[22],受中国山水画的影响园林审美表现在对自然美的追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进而成为中国艺术包括造园艺术创作所遵循的原则[10]34。中唐以后,园林艺术与诗画有意识地融糅,园林达到了园中有诗、园中有画的艺术境界,从美学宗旨到艺术手法都进入了成熟阶段[10]34,园林审美向诗情画意的方向发展[6]173。

3.3 虚实相生

宗白华先生认为虚和实是个哲学的宇宙观,无论是老庄还是孔孟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这种宇宙观表现在艺术上就要求艺术必须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才可以真实地反映生命的世界[23]122。因而“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中国山水画重要的表现技法,也是体现画面气韵生动的因素[19]。笪重光《画筌》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叶朗在《中国美学大纲》中提到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虚”和“实”的统一。没有虚实,就谈不上“气韵生动”,中国诗歌、绘画的意境就不能产生[24]29。在山水画的画面上,景物是实,空白是虚;黑是实,白是虚;有色为实,无色为虚[25]。画家们对山水画画面景物的一虚一实有节奏的空间表现手法也影响了园林空间意境的营造,即通过空间、景物的虚实营造园林空间的意境,表现在园林空间审美上的虚实对比美[26]110。在园林中以山为实,以水面为虚;近景为实,远景为虚;景物为实,倒影为虚等,充分体现了虚实相生而呈现生机勃勃的第二自然的环境。

传统山水画的构图利用疏密关系进行虚实处理,所谓“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就是指山水画中画面虚实的处理,并以此强化观者的视觉冲击。中国传统园林的营造也是通过空间疏密的安排以及藏露等营造手法来创造出在有限的空间中体现无限的园林空间效果[27]。园林景物的布置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疏密有致,扩大了观赏者心理上的空间感的同时,将园林意境提升到更丰富的审美意境[28]。中国园林还吸收了中国山水画“含蓄”有致的创作方法,主张使用抑景的手法,反对一览无余,讲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和朦胧,“随意名笔,默以神会”,创作“境皆天就,不类人为”的园林空间意境。

3.4 意境

山水画在宋代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因为当时重文抑武,文人画家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从北宋到南宋出现了大量描绘园林景色和园林生活题材的山水画[6]267,“文人画”异军突起,诗文与绘画得到更高层次的融合。这一时期郭熙的《林泉高致》中提出了与“意境”同义的“境界”,同时他还提出不仅要“可望、可行”还要“可游、可居”的理念,认为在表达美好自然景致时还要表达人生的理想,让人们在欣赏绘画美的同时去发现更丰富的审美内涵,从而到达可以更为持久地欣赏画的目的。文人画家在山水画作品中对意境的追求也影响了宋代园林审美,园林中对诗画意趣的追求超过了唐代,园林的审美更倾向于园林意境美的营造[6]268。北宋有名的艮岳园在建造时突破了秦汉以来“一池三山”的范式,以典型概括的山水画创作为主题,将诗情画意移入园林,这在中国园林史上是一次重大突破,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园林对画境的追求。

“画论”成为了指导园林创作的“园论”,使得园林设计语言呈现为“画化”的表述,画中的意境与园林的意境异曲同工,绘画的审美也直接影响了园林的审美[6]323。此时的山水画创作转向了以主观为主,用山水表达文人的内心世界,画面出现简洁概括的笔触,留白较多,山水画逐渐走向成熟。受文人山水画的影响,当时文人园林也讲究意境的营造,在规划设计中直接依照山水画论来进行,山水画的主题经常用于园林造景中。例如,南宋马远、夏珪的山水画经常成为园林意境塑造的参考,马远素有“马一角”之称,他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以小见大,留白较多,突出近景和主体,画面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其意境辽阔空旷而深远。夏珪称“夏半边”,他的画多取边角,不取全景,遮遮掩掩地产生悠远的空间感。这种突破了全景式的山水设置使空间更丰富,景观设置更灵活。这种边、角取景而产生的深远、有层次的方式和北宋郭熙提出的“三远”理论运用于园林空间营造时,让园林更具空间美和意境美。此外,宋代艺术中产生的“壶中天地”“须弥芥子”等审美观念也影响了园林,导致宋代园林规模的“小而精”[6]774。此时的园林延续了写意山水画的宗旨,掌握了自然山水的特征和规律,提炼其美的本质,在特定的空间里展示出来,如用一块石头体现山峰的精神,用一池湖水体现江河之势,以少总多的造园方式将自然山水之美集中体现于人工山水之中[29]。

文人画家在明中期参与造园比以往时期更为普遍,有些甚至成为专业造园家[6]355。以山水画作为造园设计图已成为惯例,如苏州园林基本都与画家有关,“壶中天地”“须弥芥子”等审美观念与文人画的创作方法直接引进园林的规划设计中,使园林审美向“小中见大”“咫尺山林”的方向发展[6]775。“小中见大”“咫尺山林”是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手法,把自然山水浓缩在有限的画面。这种手法体现在园林景观营造时就有了“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空间效果。而中国山水画的视点运动鸟瞰的方式将观赏者的视线引入无限的空间中,有“一览众山小”的视觉效果。这一绘画手法运用于园林营造中时,让狭小的空间呈现出了辽阔空间感。这一时期追求雅致和书卷气的园林意境美成为园林艺术创作的最高标准。

山水画的核心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山水画所描绘的山水不是对自然的描摹,而是寄情于山水,追求天然之趣的同时将内心对世界的看法融入其中。由于文人画家参与造园或主持造园,将山水画中的审美运用到园林造景中,在园林中再现山水画中的情景,体现中国画中的意境美,将二维图像中的意境用三维空间的形式来体现。童雋先生就曾经精辟地表述过中国园林是“三维的中国画”,其对意境美的追求与中国山水画如出一辙。

4 中国文学诗词在中国传统园林意境中的作用

意境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格》中,清末民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意境论,把意境作为评价诗文的重要标准,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更是构成园林艺术美的重要因素。

清代书法家钱泳在《屡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从诗文而来的中国园林是固体的诗,是立意深邃的“主题园”,其置景构思大多出自于诗文。从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山水审美观的发展,西周时期《诗经·小雅》中人们将自然景观作为品赏的对象,而《庄子》做为道家学派的经典,对中国的文学和审美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园林创作中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园林中的主题以及景点构思多采用《庄子》中的意境。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一词已出现在诗文中。山水风景成为文学创作的素材,文学诗词成为山水风景开发的能量[6]120。陶渊明作为中国田园诗流派的开创者,他的诗词对中国园林的意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园林以他的诗文作为造景依据,将诗文意境融入园中景观中[10]142。以诗入园,因画成景,诗情画意影响了隋唐时期的园林审美,园林中的景点题名出现了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题名[10]42。两宋时期文人主题园大量出现,主题思想更为明确,园中的匾额、楹联等更加注重文学渊源和园主的品格,是“画龙点睛”,从而提升了园林的意境,赋予了园林诗化的特征,“寓情于景”深化了园林意境的内涵[6]350。园中的题名、诗词将观者带入诗画的意境,借景生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

“中国园林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者,实以诗文造园也”[30]。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文人的思想和诗文是园林及园中景点立意构思的主要艺术蓝本,即造景依据[10]140。在文学诗词的影响下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状写、寄情、言志、象征、寓意、点题等,使园林意境更为深远,从而赋予园林本身更浓郁的诗情画意[6]355。文学诗词作用于中国园林意境美主要有:一是画龙点睛,用诗词来点景、题刻和楹联,突出主题;二是寓情于景,将文学诗词中的内容作为园林创作的内容,提供创作叙事手法,托物言志;三是“借景生情”,给审美主体心理暗示,使之体会园林景观的意境,情景交融,将物的景象提升到精神的高度。

4.1 画龙点睛

中国文人画家参与造园活动以来,文学经典诗词广泛使用于园林中的题名、匾额和楹联,“园林中的题名、匾额、楹联,或提示点拨,或启发诱导,或深化拓展,或由景入情,或迁想妙得;或追虚捕微,或兴会感神……”[8]242园林中的题名、匾额、楹联成为抒发文人画家和原主审美情怀和感受的重要媒介,而这些经典优美的文字又能引发观赏者的诗意联想,体会“象外之境、境外之景、弦外之音”,体会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从而产生意境的审美体验,在有限的空间中获得无限想象的空间,使园林呈现出哲理美、理想美、人格美、人伦美、朴野美等审美意蕴[10]151-156。例如退思园的命名,“退思”来自《左传·宣公十二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而藕园来自苏轼的《浣溪沙》“何时收拾藕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篙艾气如熏”。《诗经》中有“十千维耦,播厥百谷”“千耦其耕”; 《论语·微子》有“长沮、桀溺耦而耕”的记载[31]151。

匾额是我国建筑物上特有的装饰,悬挂于门上,有寓意、有抒情、有理义,这些匾额言简意赅,虽然着墨不多,但很经典地传达了人们追求幸福、吉祥美好的意愿和情趣,同时还有一种教育和启迪的作用。它既是一种标记,也是一种装饰,在园林中的点题作用尤为明显。如苏州网师园中的濯缨水阁,“濯缨”一词与园中另一景点沧浪亭中“沧浪”共同来源于《楚辞·渔夫》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句诗词意为表达园主避世隐居,清高自守,是园主隐逸思想的体现,这两处匾额既作为构园之魂、立景之意、赏景之眼,是网师园“诗境文心”的核心,又与网师园的“渔隐”主题相呼应,有着点明园林主题的作用。楹联是古代文人览景抒情之作,有写园林景致的,有抒发园主的情感和理想追求的,还有蕴涵着具有教育意义的深厚哲理的。这些楹联既有形式美,又有韵律美、意境美和哲理美,是园林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10]157-160。如苏州园林沧浪亭中有一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上联引自欧阳修的《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买四万钱”,而下联则来自苏舜钦《过苏州》“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虽取自两首诗词,但巧铸新意,对仗工整,十分巧妙,既概写了沧浪亭的自然景观,又咏叹了沧浪亭的借景之美,赞赏沧浪亭中自然风月意境美的同时抒发了园主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融写景、抒情于一体,为园林增添了别样的审美意境。

4.2 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赋予园林以“诗化”的特征,在体现园林诗画情趣的同时也深化了园林意境的含蕴[6]350。造园者将文学诗词典故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作用于园林造景中,直接影响园林的意境,使园林成为一种寄托、赞颂、纪念、比喻或追求。将现实生活中不能得到的情感和理想通过诗文写意的方式表达于园林景观中,体现了抒情写意的审美情趣,似乎造园的目的不是表现客观世界,而是表达主观世界里由自然引发的主观情感,与中国山水画和诗文一样重在抒情而不是描摹自然景观,而园林景观也因此得到增值[32],如藕园素有写在地上爱情诗的美称。传说沈秉成夫妇二人“静好缘从翰墨来”,伉俪情深,精心设计了藕园。“藕耕”是文人归田园的一种符号,是原始时期的耕作模式,藕园是二人“握月担风好藕耕”的地方。园内有“藕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的对联;有二人的书房“鲽砚庐”。沈秉成著有《鲽砚庐金石款识》,夫人严永华著有《鲽砚庐诗钞》,夫妇二人合著《鲽砚庐联吟集》[31]149-164。步入藕园的游人,在其中处处都能体会到各种爱情诗意的意境。

4.3 借景生情

借景生情是借眼前的事物而生出思想和情感。中国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来造园,文人擅长绘画写文章,因而中国园林具有诗文造园的明显特征。园中有题咏,有楹联,有匾额,有园记诗文等。每个进入园林观赏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诗情画意的意境,赏园时可以咏前人之诗文,甚至再作出几首诗词来,画家或许也能画出几幅好画来,这是园林借诗文造景,使人观景生情。如狮子林,公元1341 年,天如禅师到苏州讲学,感觉此地“古树丛篁,幽辟可爱”。弟子们“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狮子”和“林”都是佛教用语。元代画家朱德润在《师子林图序》中记载了他和维则的一段表明维则造狮子林的真实意图的对话:面对“世道纷嚣”,其禅意可以“破诸妄,平淡可以消诸欲”;以“无声无形”托诸“狻猊”以警世人。佛教中比喻佛说法震慑一切外道邪说的神威叫“狮子吼”,狮子也是护法神兽和文殊菩萨乘坐的神兽;九九重阳的法会也称为狮子会。林,为丛林,唐僧称“寺院”为“丛林”。步入狮子林的燕誉堂半亭西侧假山洞“佛角印”门,假山群一共有21 个洞口,9 条路线,洞穴里面如迷宫,象征着从迷茫到豁然开朗的开悟过程[31]53-60,在曲折的假山中体会禅宗的境界,禅门清规,感受佛教的精神追求,生出一种托物感怀情感。

园林中借诗文既可以点题,又可以引导观者进入联想之境,还可提升园林的传播效应,经典的诗文可使园林名闻遐迩。园林流传千古、名噪一时,不是因为规模大、景致好,而是因为诗文题咏。如果实体园林难以保存,记载和描述的园林诗文使园林的精神成为永恒。历史上流芳百世的名园均凭借诗文为后人知晓[32]。如独乐园,凭借园主司马光撰写的《独乐园记》声名远播,《独乐园记》中不仅记录了独乐园的园名由来,还描绘了园中的景致,同时还抒发了园主的人生感悟等。独乐园之所以闻名遐迩,不是因为园中景致秀丽,也不是园主地位显赫,而是在于司马光为独乐园所作的诗文。即便是现在独乐园已不复存在,人们仍能通过《独乐园记》中的记载一窥当时的园林景致,感悟园主造园时的心境。除了《独乐园记》外,还有《上林赋》《兰亭集》《沧浪亭记》等,都是以诗文为载体记录了园林风貌以及精神,这种通过诗文记述的园林不仅在当时名声大噪,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空的限制,使园林得以“永久保存”。

5 结语

中国园林的营造过程讲究“三境合一”,三境指的是生境、画境和意境,园林的审美与三境有着紧密联系。“生境”是创造自然美和生活美,这是在中国哲学思想指导下创造的生活环境;“画境”是指通过进一步的艺术加工上升到艺术美,这是中国山水画的布局理论影响下的造园技巧;“意境”则是通过触景生情达到理想美,这是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文人和造园匠人通过三境合一来完成园林营造[10]425。

意境美既是中国人衡量艺术美的标准,也是园林审美的极致追求。综上所述,意境美从秦汉开始孕育,于魏晋萌芽,成熟于唐朝,鼎盛在宋元时期。“意”是人类意识的范畴,“境”是物质环境,是一个客观的范畴,“美”是和谐统一,意境美则是主观意识和客观物质的和谐统一,是情感和想象的产物。园林的意境美是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指导下,与以中国山水画和文学诗词所创造的诗情画意相结合,通过绘画创作和诗文创作的艺术手法给园林空间带来意境美。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意境美”是观赏者将情感、修养和眼前场景融合在一起而产生的美感。

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意蕴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思想基础,受到道家、儒家和禅宗等的影响,道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是心与物的和谐,儒家讲究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情与理的和谐,在传统园林的营造过程中,追求自然美。在中国传统哲学影响下,可以看出中国人在看自然山水和人工山水时都有着精神上的享受和寄托。随着时代的发展,哲学思想上的发展也影响着当代的园林审美意蕴的发展。在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两山论”并做出了全面表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34]。“绿水青山”是指人类活动的自然环境,“金山银山”是指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由“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就是一个“人化自然”的过程[35],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中国传统园林中将“天人合一”作为营造的指导性审美观念,是将人看做自然的一部分,在建造园林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道法自然”,认识自然的复杂性、规律性和整体性,并向自然学习,力求与自然和谐共存。这种传统的自然生态观与现代习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谋而合,“两山论”是“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现代诠释。

中国传统园林代表了中国人对自然诗意生活的向往,其中包含了中国人的哲学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的代表,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现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美好生活“具有和谐与完美充实的特点,包含自然美、文化美、社会关系以及雅致的生活方式”[36]。“人民美好生活”标准的具体体现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特别是对幸福感的追求[37],而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环境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与传统园林的意境美大同小异,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环境是传统园林意境美的现代解释。

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意蕴中包涵了中国人对待宇宙世界的态度,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体现了中国式的生态观;“君子比德”“礼乐精神”“神仙思想”和“隐逸思想”体现了中国人解决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工自然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将中国绘画的审美和创作手法“气韵生动”“师法自然”“虚实相生”和“意境美”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空间中,将意境从二维带入三维空间中。借鉴语言文字中的意境美,通过“画龙点睛”“寓情于景”和“借景生情”造园技巧,从虚到实地体现在现实空间中。在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意蕴的内涵中完整地展现了中国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为解决现代环境和城市乡村建设的生态和谐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纯粹的中国式方案。

猜你喜欢
造园意蕴山水画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壹 造园·纳瑞集祥
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咏史诗的哲学意蕴(外三则)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关于“园理”研究的点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