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

2022-02-27 00:20
中共党史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想发展

石 仲 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1)《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年,第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使这些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时代课题有了科学答案。习近平对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正确分析,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因此,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他在党中央的核心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后,十九大修改的党章就将回答上述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冠以习近平的名字——因为他是这个思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怎样认识这些新的飞跃呢?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所作的概括之中。这几个文献概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很多。笔者综合这些概括,对所包含的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纳比较,找出重中更重、新中更新的思想,特别是对那些原创性思想进行分析,通过了解它们创新性的程度,就能更加具体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怎样形成整体性系统性全局性飞跃的新度和高度。这里,主要论列下述13个方面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一、“两个结合”思想的创新性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两个结合”,是习近平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讲话中首次公开提出的。“决议”在论述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分别说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时都没有讲“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没有“两个结合”这层意思。“决议”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部分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时,沿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讲话中的“两个结合”思想,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45—46页。。

“两个结合”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源的一个重要定位。二十大报告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部分论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时,有两段文字分别讲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可视为对“两个结合”的解读。在讲到“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时写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3)《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14页。这段话,实际上说明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由。这也凸显当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之源的原创性。“两个结合”可视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新的飞跃”的传统文化依据。

我们知道,自毛泽东思想创立以来,讲党的指导思想的形成,长时期是讲“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即“一个结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以来讲“两个结合”,无疑是对“一个结合”的丰富和发展。“两个结合”包括三方面内容,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具体实际(或中国具体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历史上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及上述三者的,始于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他说,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49页。。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创新理论,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这样,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后新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也包括上述三者内容。“决议”讲毛泽东思想等创新理论的形成,为什么没有作“两个结合”的概括而只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这样的定位呢?拙文以为,这与习近平的个人特质,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他的深刻影响和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评价有密切关系。二十大报告就此所论,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系列论述的集中概括。习近平还说过:“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0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14页。“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0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党各个创新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都有深刻影响,特别是对毛泽东的影响尤为厚重。他一生酷爱优秀传统文化,善于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化古为今、点石成金;他的著作浸润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墨香。但是,他本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和评价没有像习近平这样作系列表述。毫无疑问,毛泽东思想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丰富内容。但是,他没有作“两个结合”的理论表达。笔者以为,这很可能是“决议”没有对毛泽东思想等创新理论作这样定位的重要考量。

从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论述看,“两个结合”是他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创造性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博大精深文化资源来解决现实问题的必然结晶。这将成为进一步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条重要创新路径。

二、“党的全面领导”思想的创新性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作为党的总书记,始终牢记“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这一要旨,殚精竭虑地思考怎样加强党的领导。“决议”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内涵,第一个“明确”就是党的领导,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党的二十大报告论列新时代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所采取的16项战略性举措中,在讲了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后,就讲“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系统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全党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8)《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5页。。这里的表述比“决议”更加展开,其创新性思想,最重要的为这样四条:

一是关于党的全面领导的三个重大政治论断。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三个重大政治论断的前两个论断是习近平在2016年庆祝建党95周年讲话中提出的,第三个论断是习近平在2015年2月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的。他说:“在当今中国,没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9)《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0页。这三个政治论断是确立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依据和精神砥柱。

二是明确提出“党的全面领导”概念,并展开作了阐释。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完善保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10)《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257页。。习近平在这次全会的讲话中强调: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国家事业。”(11)《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75—276页。在党的重要文献中,对党的领导强调得这么实在具体,异常罕见。

三是辨析党政关系,纠正关于“党政分开”的不合适说法。习近平在这次全会讲话中指出:“党政关系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实践问题。”处理好党政关系,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在这个大前提下才有分工,而且无论怎样分工,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权力是不可分割的。不能简单讲党政分开或党政合一,而是要适应不同领域特点和基础条件,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增强党的领导力,提高政府执行力”。(12)《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77、278页。这个辨析澄清了一个时期的不正确认识。

四是关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最早是在2016年1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来的。随后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1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55—356页。坚定“四个自信”,是在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自信”基础上,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讲话中首次提出的。此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成了固定话语。“两个维护”源于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同志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这次全会制定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已经专节提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全党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424页。这已经蕴含“两个维护”思想。从公开出版的中央文献看,明确提出“两个维护”概念是在2019年初。习近平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87页。此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就成为规范性话语,使广大党员铭记在心了。

三、“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创新性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习近平在2014年底提出的,从此形成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新时代以来经受住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起了重要作用。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创新性异常丰富,最重要的有三项:

一是“全面从严治党”本身就是个重要的新思想。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也是我们党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区别。习近平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向了新阶段。他解读这个思想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关键少数”。“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就是从党中央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不只是字面上的变化,更是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16)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3日。。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最大推进器,是执政党建设理论带有标志性的重大创新。它既是我们党的伟大创造,也是我们党安身立命的法宝。只有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品格。也只有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长期执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与中国共产党始终共生共存。

二是提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发展。“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思想是习近平在2014年10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时明确提出的。他说:“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思想教育要结合落实制度规定来进行,“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1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94、95页。这个“紧密结合”思想,不是将毛泽东的思想建党理论和邓小平的制度治党思想简单相加,而是在科学综合中赋予了新内涵。它包括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紧密结合。依规治党是制度治党的深化和扩展,要求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做到有规在先、抓早抓小,使全体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党规党纪,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强化巡视监督,充分发挥从严治党利剑作用;健全和完善监察制度,成立各级监察委员会,推进了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的形成。以德治党是思想建党的具体化,强调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作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强调抓好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强调抓好作风建设,进行“三严三实”教育,使党不但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在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又提出弘扬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鼓起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进一步丰富了思想建党内容。

三是提出勇于自我革命,找到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了保持它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百年奋斗征程中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自我革命,并以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但是这个思想的明确提出却是在新时代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除采取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巡视砺党、监察督党等措施外,还非常强调作风强党和反腐固党。十八大闭幕后不到一个月,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就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此后,党中央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整治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特别是以雷霆万钧之势,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勇于自我革命的伟大斗争精神不断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事业向前发展。习近平高度评价这场自我革命的伟大斗争指出:“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541页。这个答案,对破解历史周期率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使我们党获得了长期执政须臾不可或缺的安身立命之宝。

四、“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的创新性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一个非常突出的理论亮点。“中国式的现代化”理念,是邓小平首先提出的。新时代以来,特别是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习近平非常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新思想。他在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12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多处论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思想。它的创新性可以归纳为三点:

一是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统领性的战略部署,囊括了过去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许多带有根本性的内容。报告论述新时代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第三个战略性举措,就是这一条。习近平指出:“我们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20)《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6页。报告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提到这样的高度,它实际上成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别称。

二是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有五大特征。这“五大特征”,最早也是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讲的,二十大报告论述得更加充分、更突出了重点。报告对第一大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没有再讲它“将彻底改变世界现代化的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而是强调它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这个修改彰显了党的底线思维。报告对第二大特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报告对第三大特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里突出两个文明建设,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久盼的心愿。报告对第四大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特征突出了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报告对第五大特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强调“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21)《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17、18页。这一特征概括了非常耀眼的党的外交工作特色。这“五大特征”论,是对我们党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三是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22)《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18页。。这里有一个怎样认识“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关系。如果说“五大特征”论主要着力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样的现代化,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蓝图;那么“本质要求”论则着重说明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规划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要求和目标路径。这也充分说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是个总揽全局的创新思想。

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的创新性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新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习近平多次强调这个新理念。无论十九大报告还是第三个历史决议,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都有这个现代化。二十大报告在总结新时代十年来的工作成就和对未来五年规定的目标任务,也包含它。仅此,足以说明它的分量。

应当怎样把握这个新理念、新思想的创造性呢?笔者看来,至少有三点:

一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要求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习近平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认知。他在2014年2月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会议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04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过去很少听说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个出乎人们意料的重大决策,即邓小平说的那种“大政策”。也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非同小可。习近平指出:“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历程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24)《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63页。习近平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这个评价始终未变,即使将十八大定位为新时代的开端后也没有改变这个评价。仅此,就说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思想具有特别的分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能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

二是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旨在深化全面改革而不只是经济体制改革,但又要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同时,“决定”又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2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512、513页。因此,“决定”讲了15个方面和领域的改革,属于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不仅放在前面领衔,而且论列了5个方面和领域的改革,占要深化的全面改革的1/3。这就充分体现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的用意。但不少人的认知多看重经济改革,乃至将它与全面深化改革简单地画上等号,对“决定”作了片面理解。为此,习近平对“决定”的解释,将全面深化改革论述得非常全面、很有力度,不仅使人们对“决定”能正确理解,而且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有更深刻认识。他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因此,“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2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548、509、547、494页。这个导向完全正确,体现了系统思维的辩证性。

三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伟大成果。仅仅6年时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领导人民在新中国70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等作了系统总结。它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构筑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首先勾勒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宏伟格局,它包括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达13个类别,遍及治党治国治军的各个领域,集40多年来探索制度改革和建设成果之大成,初步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其次,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方方面面的显著优势,不仅使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了更为全面的依据,而且使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有了强力理论支撑。再次,构筑的13个类别制度不是平列的,党的领导制度被定位为最重要的根本制度,对其他制度建设具有统帅意义,是“1+12”制度格局。所谓“1”,即将 “党的领导”定位为“根本制度”,并将其明确为“制度体系”,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首要制度。其他12个方面的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制度和体制机制,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党的领导作用贯穿于这些制度之中,凸显了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对其他各方面制度建设的统帅意义。这些制度的功能各异,组合在一起,就使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使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有铜墙铁壁的制度保障。

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和“江山就是人民”思想的创新性

这三条关于“论人民”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毛泽东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阐发和引申,但从其提出的视域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来看,具有原创性。习近平本人非常重视这三个关于“论人民”思想。十九大报告和第三个历史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概括都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新思想后,无论在第三个历史决议中还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都论及了这个思想。这也足以说明三个“论人民”思想的创新性!

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创新性。这个新思想是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建议”提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六条原则,在头条中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789页。。此后,习近平不断强调这个思想。它的创新性可从第三个历史决议和二十大报告对它的表述来认识。“决议”将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三个内涵,指出:“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第46页。。二十大报告有三处讲到它:一是论述新时代十年成就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的第10项,就是“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二是在论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把握重大原则的第三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三是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部分讲到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29)《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8、9、21、34页。从上面所引论述不难看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创新性,归根结底在“发展”二字,重点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二十大报告三处具体内容,都是旨在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泛指的表述,而是有具体指向的用语。如果将上面所引论述换用别的话语,显然会感到不合适、不精准。这就是它的不可替代的创新性。

关于“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创新性。这是习近平在2020年春武汉发生重大疫情时提出的。他在这一年5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讲到怎样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介绍了提出这个理念的情况: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但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这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我们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53—54页。此后,他对这个理念的认知度愈益提高。在第三个历史决议中,有两处突出这个理念。一是在论列党中央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时,指出:“二〇二〇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果断决策、沉着应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概括我们党百年奋斗十大历史经验的第二条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3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第74、95页。二十大报告在论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部分讲到怎样坚持理论创新时,头条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32)《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14—15页。。就上面所引习近平对“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论述言,应当说有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引申和提升之意。它的创新性就在“至上”二字,将唯物史观的“人民”地位提到至高无上的高度,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范畴。它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的“论人民”思想。

关于“江山就是人民”思想的创新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个重要思想,不少读者是从习近平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讲话中第一次听到的,当时就产生了轰动效应,纷纷赞颂这个新思想讲得好,站位高。其实,这个思想是在2021年6月25日的讲话中提出的:“我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而言,没有比忘记初心使命、脱离群众更大的危险。只要我们始终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人民就会铁心跟党走,党就能长盛不衰。全党同志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不断体悟初心使命,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3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63页。这段话充满了对人民热爱的炽烈之情。我们虽然难以考察习近平何时感悟的这个思想,但《习仲勋传》中的一段话可以作为了解习近平这个思想的历史渊源。该书讲到习仲勋在1999年10月1日出席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时对江泽民谈他的激动心情说:“这个盛况、这种场面,充分显示了人民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34)《习仲勋传》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658页。习仲勋的这个思想是否对习近平讲过,不得而知,但可以作为研究习近平何以有这个思想的参据。习近平始终将人民视为我们党的生命之根、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他在许多讲话中是这么说的,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是这么展开论述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第二条讲“坚持人民至上”也强调了这个思想。该条指出:我们只要“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3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第96页。。在二十大报告第九部分讲“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领衔语就用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36)《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35页。。从以上所引习近平的论述不难看出,这个思想是立论性、统领性、理论性很强的话语。它的创新性就在“江山”二字。它将“江山”与“人民”画了等号,即将两者一体化了,从而也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思想提升到了极致。这在马克思主义的辞典中很难再找到同等内涵的词语。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言,“江山就是人民”可看作将古代的“江山社稷”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范例。

七、“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思想的创新性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重要新思想。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有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但是改变过去所作的重大历史判断和理论认识的,只有这一个。就新时代十年言,它也是改变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一些全局性论断分量最重的一个。实践证明,这个新的主要矛盾思想的提出是正确的、适时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由“八个明确”扩充为“十个明确”,但对主要矛盾的表述一字未改。二十大报告论及“主要矛盾”也坚持十九大的规范性表述,只是将其目标指向由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升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怎样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思想的创新性呢?体悟它的创新性的维度很多,笔者讲三点:

一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适时反映了我国社会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十九大前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位,最早是党的八大讲的。1956年党的八大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是符合那时情况的正确论断。改革开放以后基本恢复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但与时俱进地作了新的表述。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7)《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39页。从那以后直至十九大前,一直沿用这个论断。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不断变化,再固守40多年前的认识,与我国的现实情况反差太大。从社会生产端看,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根本改变。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据此,再简单地讲“落后的社会生产”显然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社会需求端看,习近平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38)《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页。据此,再只讲“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不能真实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多元化追求。因此,必须改变对原来主要矛盾的表述。这是其一。其二,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全国来看,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讲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地区各领域的发展不平衡;讲发展不充分,主要指在一些地区、领域还有发展不足、存在许多短板。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需要改变40多年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新的论断完全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二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断,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宏大历史方位。当历史进入21世纪我国实现总体小康后,学界就提出是否改变主要矛盾的表述问题,党中央也在思考之中。除了条件和时机的考量之外,还有一个顾虑是涉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否要跟着改变。这是一个涉及对我国基本国情认识的更宏观更长远的重大政治判断。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固化思维,就是将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与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紧紧地捆在一起,似乎一改就得都改。十九大报告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解开了长期存在的这个“死结”,将两者“松绑”,只改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改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论断。这是思想的一大解放,也是理论认识的重要创新。为什么不改变而要坚守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论断呢?因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面貌尽管有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但还没有完全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许多特征,只能说在继续改变过程之中。比如,十九大报告中所讲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等。党和国家解决这些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还需要相当长时间。习近平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39)《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9页。

三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目标指向有了很大升华。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目标指向的表述,由十九大报告讲的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为“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理论认识的一大跨越。什么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讲话中首次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4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三个历史决议进一步强调它的世界意义,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4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第93页。从习近平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以上论述来看,它比“共同富裕”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泛,它的境界更高一些、意义更宏大一些。二十大报告将“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目标指向,显然有提升意味。这也是其创新性所在。

八、“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思想的创新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无论在阐述十九大后五年的重大成就还是新时代十年来的历史性变化,以及在分别讲各领域、各方面的情况时,凡经济建设的“引领语”都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三个概念是新时代以来根据实践需要和总结实践经验提出的。下面分别论之。

(一)关于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党中央在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习近平解释道:“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这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这次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全党同志一定要提高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4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773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197、200页。

此后,习近平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十九大报告不仅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概括中包含有新发展理念,而且在报告第五部分专讲“贯彻新发展理念”。2021年1月,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4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170—171页。第三个历史决议进一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党中央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4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第58页。2022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坚持五条“必由之路”,又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到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的新高度。还指出:“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4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34—35页。基于以上认知,二十大报告多处论述新发展理念,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它。报告在讲新时代十年来取得的16项重大成就时,第5项就是“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整个报告共15部分,其中第4部分就是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核心,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标题,专章论述经济建设问题。这说明它成了统领经济工作的纲。正因为它的分量非同一般,二十大报告在最后总结强调包括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内的五条“必由之路”时指出:“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46)《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53页。“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经济建设方面原创性思想的重要标识。

(二)关于新发展格局

这个新概念比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晚五年。它是2020年4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首次讲的。一个月后,他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联组会上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4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184页。这个巨大潜力非常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少人对此缺乏足够认识,他在多个场合强调这个思想。在是年10月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他指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4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154页。

它的创新性主要在于:一是体现了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自觉把握,牢牢地掌控着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习近平指出: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客观上早有调整要求。“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立足国内、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4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156页。二是有利于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这就需要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有利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50)《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25—26页。。三是加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我国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世界大国,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习近平指出:“要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快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逐步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实现自主可控”(5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158页。。四是推进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在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形势下,习近平多次表示,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我国会更加开放,扩大高水平开放。“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5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238页。两年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等一系列扩大开放战略,我国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三)关于高质量发展

这是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它的重要性,第四部分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题,专章对它论述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53)《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21页。这样一个实践创新思想,对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由经济大国加快走向经济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和政府关系”思想的创新性

我国提出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整整30年。但是直到二十大召开前还有不少噪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怀疑乃至否定态度。这里很有必要重温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予高度评价的一段论述。他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二十多年来,我们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推进经济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5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551页。习近平用“三个实现”和“三个极大”来高度评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是极其罕见的,至今还振聋发聩。

二十大报告第四部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55)《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22页。。显然,这是在充分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前提下,才提出并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什么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怎样构建它呢?报告对它作了充分说明。就创新性思想言,笔者讲三点:

(一)关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这是进入新时代后,全面深化改革首先碰撞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难题。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在当时是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具有惊世骇俗意义,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究竟怎样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却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予以科学定位的问题。从十四大到十八大,党和政府都在不断强化和扩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正是有了20多年逐步深化和扩展的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才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党的理论认识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习近平解释党中央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考量时指出:“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5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99页。

(二)关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在讲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时,往往加个限定语“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这是指政府的作用。怎样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呢?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制订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要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和维护平等竞争,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57)《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61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在总结20年来实践经验后对怎样“宏观调控”作出的更为明确的规定。它指出:“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5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500页。这里讲的八个方面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升到新境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是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体。市场和政府各自明确职责,各就其位,各展其长,就能形成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关于“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二十大报告要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2条要求的最后一条就是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资本市场不规范是最近几年凸显的一个新问题,也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指出:这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他敏锐地及时地抓住资本市场的无序扩张进行治理,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最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一是加强新时代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深化对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指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既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然会产生各种形态的资本。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固然有很多不同,但资本都是要追逐利润的。”“我们要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近年来,由于认识不足、监管缺位,我国一些领域出现资本无序扩张,肆意操纵,牟取暴利。这就要求规范资本行为,趋利避害,既不让‘资本大鳄’恣意妄为,又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5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211页。

二是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为资本设置“红绿灯”。现阶段,我国存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混合资本等各种形态资本。习近平指出:“各类资本都不能横冲直撞。要防止有些资本野蛮生长。要反垄断、反暴利、反天价、反恶意炒作、反不正当竞争。要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正确处理不同形态资本之间的关系,在性质上要区分,在定位上要明确,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健康发展。”同时,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继续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为各类资本发展释放出更大空间”。(6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211、219、220页。

三是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加强资本领域反腐败。习近平指出:要探索创新,增强资本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健全事前引导、事中防范、事后监管相衔接的全链条资本治理体系。“加强资本领域反腐败,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打击以权力为依托的资本逐利行为,着力查处资本无序扩张、平台垄断等背后的腐败行为”。“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共同发展,发挥其发展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6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221、219页。

这些思想都是原创性的,是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

十、“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思想的创新性

二十大报告第一部分回顾过去五年工作的开头语讲到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的工作成就,就是用的“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表述。报告在论列新时代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时,也强调:“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62)《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7—8页。据此,讲讲“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思想的创新性。

(一)关于“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2019年11月初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讲的。他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21年他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6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这段表述已将它作为解决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内容了。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并且,在讲中国式现代化时,还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一个“本质要求”。(64)《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28、18页。习近平对其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就可见它的创新性达到何等程度。对它的创新性可以从多个维度分析,这里也讲三点:

一是它体现了对我国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道路认识的升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等根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丰富和拓展其体制机制,形成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起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6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260页。

二是它是我们党创造的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的体现,凸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属性。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著名讲话中,提出了这个重要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也确实创造了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制度。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6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260—261页。

三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这是习近平很强调的一点。他指出:人民民主的真谛是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我国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6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260页;《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7页;《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29页。

综上所述,全过程人民民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二)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思想的创新性

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依法治国是十八大以后不久提出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此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和第三个历史决议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时,都将“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列入其中。随着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任务越来越紧迫,也愈益要求开拓创新。目前,新时代十年来,全面依法治国已经有许多创新,最主要的创新性为这样四点:

一是明确和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核心内容,不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指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有一条贯穿全篇的红线,这就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但“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6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113、118页。他还明确指出:“我们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决不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走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我们说不存在“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是把党作为一个执政整体、就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而言的。“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6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290、288页。这就指明了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正确方向。

二是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展现全面依法治国重要特点。习近平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7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133、134页。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我国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又一个重要特点。习近平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辅相成,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就是要“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法律化”。(7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293—294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42页。

三是强调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健全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2014年设立国家宪法日,2015年实行宪法宣誓制度,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创。习近平指出: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可以说,宪法是国家布最大的公信于天下。”(7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281页。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我们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维护宪法法律权威。针对一种糊涂观念,他特别指出:“我们讲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同西方所谓‘宪政’有着本质区别,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7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291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40页。这十年来,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日趋完善。

四是民法典的编纂完成和颁布实施,是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末发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它从1954年首次启动算起,编纂之路长达66年。习近平指出:民法典共7编1260条、10万多字,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7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281页。。

新时代十年来,全面依法治国的上述新思想新举措,对我国法治建设起了巨大作用。目前,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

十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创新性

这一部分涉及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内容。二十大报告是在四个专题分别论述的。但是,它们都属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追求目标,有不少共同点,因而合在一起讲这些思想的创新性。

(一)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创新性

二十大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没有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放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分别论述,而是单独列出一章专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个改变本身就具有创新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75)《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25—26页。这段引论,实际上说明了为什么作创新安排的考量。这个安排强调“三个第一”和“三大战略”,旨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短板比较突出。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就是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就是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个创新设计,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开辟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开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的新局面。

(二)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创新性

习近平非常看重文化自信,在2014年2月下旬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提出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两年后,他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讲话中首次将文化自信与此前讲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一起并列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四个自信”。这是一个与“四个全面”同样具有战略性的重大创新。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6)《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9页。这说明了提升“文化自信”的理由。二十大报告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题,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其创新性不少,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强调,意识形态是一项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极端重要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削弱。“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7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4页。新时代十年来,不断培育壮大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二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升华到新境界。他指出:我们“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7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309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引领文化建设的 “头雁”。

三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这是新时代以来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也是习近平亲自抓的一个重点问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世界上提高了国际话语权,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影响力传播力显著增强,富有魅力的中国形象、中国故事愈益闪亮。

四是倡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7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122页。新时代以来,那些文艺乱象得到根本性转变,我国文艺园地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得到很大丰富。

(三)关于增进民生福祉思想的创新性

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伊始就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铭记初心,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旨在在发展进步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此,习近平大力推进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并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增进民生福祉的新理念新思想也很多,这里着重讲三点:

一是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十九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成为党中央的优先考量。习近平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80)《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2页。新时代十年来,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4亿多人跨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国家。

二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民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指出:要抓住这些问题“实打实地做,循序渐进地推”。“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8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62页。十年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高度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健康中国战略有序推进。人民群众享受改革红利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长期以来,确保社会稳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工作称为社会管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积累了进行社会管理的丰富经验。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提出“社会治理”全新概念。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虽然是一字之变,却体现了党对社会运行规律认识的深化,展示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的新理念。习近平指出:“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8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338页。十年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得到有效遏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续写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开创了“中国之治”新局面。

(四)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创新性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把它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而且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列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创新性思想主要为: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不小成绩。但是由于多年的粗放发展,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也较多。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多次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我们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8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208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361页。坚持这样的指导思想,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二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引领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原创性理念。它凝聚了习近平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长期思索,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党中央紧抓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包括这样一些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认知,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是为了民生;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践行这样全新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愈走愈宽广。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让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造福各国人民。历史进入21世纪,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已成国际潮流。习近平指出: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的大国博弈十分激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我们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8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363、364页。这些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不断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等多项制度,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已初显格局。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目标,体现负责任大国的时代担当。

新时代十年,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所发生的显著变化,是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

十二、实施“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 的创新性

二十大报告共15个部分,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各为一部分。同时,报告论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时又将“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列在一起,说明它们内容比较接近。这里,讲它们的创新性也并为一题论之。

(一)关于实施“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思想的创新性

十九大报告未专列一部分讲维护国家安全问题,而是放入社会建设部分作为一个“目”论述的。二十大报告将其提升单独讲,这本身就是创新。习近平在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建议说明”中指出:“建议稿”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方面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一条就是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实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等方面内容。据此,“建议稿设置专章对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作出战略部署,强调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筑牢国家安全屏障”(85)《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785页。。这应当是二十大报告将其设置专章的由来。这里讲四个创新性思想:

一是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理念。2014年4月中旬,习近平在新成立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就提出:“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8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200页。十九大报告将这个创新理念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呢?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87)《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40页。这就是对它的科学概括,但它不是抽象的空泛概念。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8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第84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早已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保证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是推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思想。习近平在2020年12月一次讲话中提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时指出:“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法治思维,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不断增强塑造国家安全态势的能力。”(8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391页。这些年来,党中央着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以及法治体系、战略体系和政策体系,建立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同时,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注重防范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风险,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顶住和反击外部极端打压遏制,开展涉港、涉台、涉疆、涉藏、涉海等斗争,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是强调牢牢把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进入新时代以来,粮食安全一直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习近平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指出: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确保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党委和政府要负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饭碗要一起端、责任要一起扛。此乃国之大者!”他还强调:“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要“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切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9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395、397、399页。这些年来,党中央把加强粮食安全和生物安全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国家安全战略,颁布实施生物安全法,出台国家生物安全政策,积极应对生物安全重大风险,举全党全国之力打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生物安全取得历史性成就,“舌尖上的中国”安全有了充分保障。

四是坚持构建大安全格局,牢牢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新时代以来,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习近平指出:“认清国家安全形势,维护国家安全,要立足国际秩序大变局来把握规律,立足防范风险的大前提来统筹,立足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大背景来谋划。”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我们要“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9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82页。面对严峻复杂形势,我国加快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同时,坚持推进共同安全,推动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提出了中国方案。面对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二)关于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创新性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紧紧围绕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的战略思想,形成习近平强军思想。这是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强军思想明确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开拓了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开创了强军兴军新局面,是引领军队现代化踏上新时代新征程的科学指针。它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对于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内容丰富,创新量大,这里只能论述几个宏观性的新思想:

一是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这是对新时代人民军队建设的定位。这个定位是习近平讲中国梦也是强军梦三个月后讲的。十九大报告和第三个历史决议都将这个强军目标列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涵。为什么这样定位?习近平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全军要准确把握这一强军目标,用以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9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220页。这个目标定位,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新飞跃。

二是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的战略思想。习近平就任军委主席以来,始终强调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锻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要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我军根本职能是打仗,战斗力标准是军队建设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政治工作必须保障战斗力标准在军队建设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贯彻落实。”(9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417、404页。这样,政治建军方向十分明确,政治建军内涵有了新的升华。改革强军,是决定军队未来命运的关键一招,要求建立起新的领导管理体系和作战指挥体系,实现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的整体性、革命性重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这次强军改革,在近百年建军史上也具有里程碑意义。科技强军,最重要的是加快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和武器装备现代化。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首要的是深刻领悟贯彻习近平军事战略思想,发展具有我军特色、符合现代战争规律的先进作战理论。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打造更多克敌制胜的战略“铁拳”,牵引带动武器装备建设实现体系跃升。人才强军,就是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着力集聚矢志强军打赢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加紧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军事人员现代化。依法治军,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加强法治精神教育,加快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全军政治军事素质显著提高。

三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这是二十大报告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勇毅奋进而提出的要求。新时代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日新月异,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习近平指出: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把握强国强军时代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9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379页;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二十大作出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安排,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世界一流军队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十三、“坚持胸怀天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思想理论的创新性

二十大报告在论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时讲的第六个“必须坚持”,就是“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95)《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16、47、48页。如果要讲“天下观”,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的天下观。习近平新时代天下观的核心理念能作多种概括。笔者以为“坚持胸怀天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三者可作主要代表。这三个理念都有原创性思想要素。

(一)关于“坚持胸怀天下”理念的创新性

“胸怀世界”,这是相当长时期的惯用话语。2017年9月初,习近平到38年前在福建工作第一站的厦门参加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他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以“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立论,阐述了要有像“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那样天下观的“金砖合作发展”篇。从“胸怀世界”到“胸怀天下”,看起来是概念表述之变,但却更加凸显中华民族“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独特的精神标识,更加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

2021年7月上旬,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将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持胸怀世界的战略作了深刻论述,可以视为其天下观的要义。他指出:“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9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424页。怎样担当起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他强调了五点:一是担负起引领方向的责任,把握和塑造人类共同未来。二是担负起凝聚共识的责任,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三是担负起促进发展的责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四是担负起加强合作的责任,携手应对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五是担负起完善治理的责任,不断增强为人民谋幸福的能力。他表示,“中国共产党愿继续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一道,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9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429页。这里虽然是讲世界政党的历史责任,但也是他代表我们党讲的天下观的根本内核。

(二)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性

习近平任总书记不久,就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〇一三年,我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98)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510页。这一倡议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赞同,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同时也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外交工作的着力点。在十九大报告和二十大报告中,凡讲对外关系的用语乃至标题,前缀语都有变化,但后缀语都落脚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九大报告和第三个历史决议,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时,都表述为“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十大报告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入其中。这充分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的主题曲,也是习近平天下观的核心内容。

习近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性,最重要的有三点:

一是明确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内涵。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后,对这个理念作过多次简明通俗解释,并不断深化其内涵认知。他的简明解读,最有代表性的,一次是2014年3月下旬,他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说:“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99)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80页。再一次是2017年12月初,他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讲话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100)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510页。对构建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在联合国总部作了两次演讲,可视为对其内涵认知深化的代表。第一次是2015年9月下旬在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成立70周年峰会时,他系统阐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布局和路径,提出“五位一体”的本质要求,即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他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101)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258页。第二次是2017年1月中旬,他在联合国日内瓦万国宫的演讲中,进一步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他说,我们一起“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命题”,就是“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102)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414、416、426页。他全面阐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大内涵,指出:一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二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三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四要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五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五大理念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描绘了宏伟蓝图。两个月后的3月17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二十大报告重申了这五大内涵。

二是提出“一带一路”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2013年秋,习近平先后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他本人后来说:“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四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有关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的巨大合作平台。”(103)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510页。2017年5月和2019年4月,在习近平主持下,我国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10年来,“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发展成为实实在在的国际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22年7月底,我国已经同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三是已推动构建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久,在涉外的多个场合,无论是出国访问还是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上,都与友好国家和国际组织构建这样那样的命运共同体。他多次指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且强调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104)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335、206页。。经过不断努力,在国家间,我国同巴基斯坦、柬埔寨、老挝、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构建了命运共同体;在地区间,我国已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等;与国际组织合作方面,我国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等。这样,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区域性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这亦诚如他在日内瓦万国宫所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105)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426页。

(三)关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思想的创新性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106)《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第47—48页。随后在率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新征程上, “我们将同各国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07)《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上,在党代表大会这样庄严场合和率领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与广大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这样稀有时刻,他连续讲“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开创了历史纪录,也开启我们党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高度解放思想的风气之先。

曾几何时,我们党严肃批判“普世价值”论。习近平在2013年8月揭露“普世价值”论的政治图谋指出:“敌对势力在那里极力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这些人是真的要说什么‘普世价值’吗?根本不是,他们是挂羊头卖狗肉,目的就是要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最终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108)《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27页。这个批判非常深刻,一针见血地将西方敌对势力的险恶用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弘扬了时代的正能量。但是,广大人民群众不知底里。“普世价值”是“阴谋论”,世界上还有没有人类共通的价值观呢?若没有,各国人民怎么往来交流形成共识呢?这是一个时期以来人们深感困惑的疑问。时隔两年后,习近平回答了这个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科学之问。他在2015年9月美国纽约举行的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讲话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109)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253—254页。这样,人们的思想困扰消除了,许多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不解之惑得到化解。

此后,习近平多次讲述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甚至可以说是在普及这个非常基本但一个时期以来却深深避讳的价值观念。2021年7月,他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讲话中坚定明确地指出: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1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5天后,他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讲话作了展开论述,指出:“我们要担负起凝聚共识的责任,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要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111)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人民日报》2021年7月7日。第三个历史决议作了简明概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11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第88页。2022年5月,他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又从中国历史角度继续论述这个问题,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13)《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人民日报》2022年5月29日。

习近平这样反复地宣传“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主要是拥据三个制高点,使其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支撑。一是拥据科学真理的制高点。他指出:“纵观历史,任何国家试图通过武力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最终都是要失败的,历史上那些不可一世的帝国如今都成了过眼烟云。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114)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191页。中国正是基于这条历史铁律,坚定不移地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遗余力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拥据人类道义的制高点。他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讲话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人民币援助,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其中700多名好儿女为他国发展献出了宝贵生命。中国先后7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无息贷款债务。中国积极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的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先后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供援助。但是,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为此,他代表中国政府重申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坚定承诺,继续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115)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269—270页。中国这样长期对欠发达国家的无私援助,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就拥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从而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精神力量。三是拥据历史文明的制高点。他说,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116)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89页。这样,中国就拥据以“和平”为首要内涵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制高点。这也是驳斥“中国威胁论”的有力历史依据。

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个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理论宝库。它的上述创新性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巨大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硕果。

历史车轮滚滚奔驰。实践发展没有止境,时代前进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新征程上,增强历史主动,坚定理论自信,一定会继续谱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瑰美华章。

猜你喜欢
思想发展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