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书学理论与写法分析(二十一)

2022-02-27 07:36
老年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书谱行笔连带

□ 杨 勇

4.断笔与连带

(1)断笔

断笔是《书谱》中比较典型的笔画,是草书中笔画与笔画之间一种特殊的连笔方式,即“笔断意连”。虽然笔迹没有连在一起,但笔意上比较流贯,上一笔的收笔与下一笔的起笔遥相呼应。我们在临写时要把重点放在点画转换的细微痕迹上,同时还要明白这些痕迹是无意中产生的,所以要经过刻意的训练上升到自然生成。在书写时,很多人对这些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交代得不是很清楚,甚至一带而过,笔法上显得比较粗糙。而衡量一幅作品的质量如何,这些细节部分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不”“小”“作”“善”“闲”“仙”“取”“会”等字,笔断而意连。

《书谱》中内外结构的字,基本沿用王羲之的书写方法,一般不完全封闭,而是采用“断”的方式。如“图”“圆”“四”等字,外框都以两笔写成,互不连接,且外框的线条不方不圆,活泼自然。

(2)连带

牵丝连带是把点画间的联系直接表达出来,让人一目了然。牵丝连带是草书中较难的技法,它的难点不在笔法,而在于牵丝与点画的区分。牵丝毕竟不能算是点画,它只是两个点画之间的连接部分。所以,笔画之间的连带,特别是字与字之间的连带要考虑到轻重含蓄,不能喧宾夺主。如“闻”“事”“能”“还”“知”等字笔画之间的连带。

字与字之间的连带,如“非专精也”四字一气呵成。“吾乃”“历代”第一字的末笔顺势而出,引出下一笔,字势完足。而“乐志”“真大”的连带比较特殊,连中有断,“乐”的末笔连带出“志”字的横画,连接紧凑,但“志”字本身的上下两个部分则采用“断”的方式。“真大”两字的连带与此类似,只不过“真”字是上下两个部分采用“断”的方式,而“真”字末笔与“大”字横画连带而书。这类连带方式在《书谱》中比较常见,反而是“非专精也”这样的“一笔书”比较少见。

5.劲速与迟留

孙过庭说:“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劲速与迟留都是针对行笔速度而言。草书固然讲求流便,但也不都是一挥而就,而是有快慢变化。“劲速”是表现爽利和飞动之势的方法;“迟留”是表现从容优游意味的方法,特别是在转折及收笔时,行笔速度会稍微放慢。如“遏”“遁”“诞”“回”等字中的“辶”,在圆弧形笔势的结尾处稍作停留后向上收挑,写得比较沉着。

《书谱》属于小草范畴,既然是草书,笔着纸便不可停滞,以保证笔动墨活,但行笔也不会像怀素《自叙帖》及张旭《古诗四帖》那样快速。行笔速度的快慢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而是要根据个人的书写习惯。总之,《书谱》的行笔速度应以从容不迫为好,即“心闲手敏”方能表现出丰富的笔法。

笔法是书法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人由于其书写的形式及内容不同,所表现出的笔法形式也各有特点。孙过庭的《书谱》是一种稿本形式,所以他在书写时比较注重腕的作用,形成“振迅天真”的特点。如“人”“可”“札” 等字第一笔的写法及“身”字最后一笔的写法,下笔干净利落,手腕一抖,书写过程就结束了。

笔法多变是《书谱》具有无限魅力的原因所在,掌握好这些表现方式对深入了解《书谱》的艺术特色至关重要。除上述五组用笔方法外,还要注意笔画入锋及出锋的方向。《书谱》多露锋取势,主要取决于入锋的角度,而入锋的角度又决定了之后用笔的起伏。点画之间的用笔换锋亦是如此。“草贵流而畅”的前提是运笔有力度。虞世南《笔髓论》中说:“覆腕转蹙,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起伏连卷,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覆腕转蹙”“柔毫外拓”,指运腕的翻转及运笔的向外拓张,这样的连续运动即草书使转的精髓。《书谱》笔法精熟、灵动多变,使转中线条俊爽劲健,字势欹侧多变、跌宕有致。学习《书谱》,把握住这些笔法至为关键。

猜你喜欢
书谱行笔连带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连带债务人实现追偿权的现实困境分析
摘《书谱》孙过庭句
临帖孙过庭《书谱》
临帖孙过庭《书谱》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神秘错综的连带感觉
爱屋及乌
王忠义教你写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