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颖
在作文中,开头具有理清思路、突出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文章开头巧妙,才能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兴趣。
一、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对于大多数初学写作的同学来说很实用。它的特点是在一开头就切入正题,把文章所要呈现的内容直截了当地写出来,让读者能够快速明白这篇文章描写的主要对象、主要事件和主要活动,让自己所写的内容可以高度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确保文章的写作不会跑题、偏题。例如,《课间十分钟》的开头:
下课铃声响起来了,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走出教室,按照学校的要求到操场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校园里顿时变得热闹起来,教室里,只有少部分不爱说话的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动不动,羞涩得不敢走出教室。
这位小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点明了这篇文章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下课了”,地点是“操场上和教室内”,主要人物是“同学们”,做的事情是“课间活动”。用开门见山的方式,通过简短的文字巧妙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能够快速地了解主要内容。这种开头的方法更好地贴合“课间十分钟”这个主题,能够让写作的思路更加清晰,有效突出写作的线索。
二、中心提示法
中心提示法就是在作文开头就点明写作的中心,从而使写作的内容和目的更加清晰,快速打开写作的大门。例如,《生活在温暖的集体里》的开头:
生活在集体中是幸福的。两年前,在平凡的星期五,我突然流鼻血,血流不止,这时候,同桌毫不犹豫地背起我就朝着学校医务室奔去。这件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在文章中,作者写了同桌在“我”流鼻血时毫不犹豫带我去医务室的故事,表现了班集体成员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的精神,生活在集体中是多么温暖和幸福的中心。用中心提示法开头,不但能够很好地阐明文章的中心,还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确保文章写作的内容紧扣主题。
三、描写引入法
描写引入法就是把人物和景物的描写作为开头。一种是在文章开头对人物的肖像、神态、服饰等进行详细描写,展现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另一种是以景物描写作为开头,也就是文章的开头对故事情节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描写,从而起到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故事氛围、突出故事中心的作用。例如,《秋天的挫败》的开头:
这是一个凉风习习的秋天,在公园的长椅和人行道上,铺满了金黄色的银杏叶,而随风散落的叶子,就像我那低落的心情。我缓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仿佛秋天的天气都开始凝固了。
小作者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渲染自己心情低落,为后续写“我”考试失败这件事埋下伏笔,也在环境的创设中,让故事的情节更加曲折。
四、设置悬念法
在写叙事类文章时,通常可以把事情的结果或文章中的某个片段放在开头,采用插叙或倒叙的方法引起读者的疑问,之后再续写故事的起因和经过。这种开头的方法就是设置悬念法,能够有效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与众不同。例如,《与奸商斗智斗勇》的开头:
放暑假的第二天早上,我和表姐一块到菜市场买菜。刚走到门口,我就看到前面围着很多人。我和表姐加快了走路的速度,也凑了上去。
小作者交代了整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时点明了“我和表姐”凑了上去,而故事的起因和经过并没有交代,激起了读者接着读下去的欲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对比论述法
在文章的开头部分,通过不同的人或事物以及同一个人和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方面的情况的比较,能够使描写的对象的形象更加突出,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确保文章内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例如,有位同学开头这样写道:
相比公园里娇嫩欲滴的樱花,道路两旁的景观树却显得有些粗糙,树干上还挂着尚未清理的枯枝败叶,而公园里那些被呵护的花朵,却在这美好的春天穿上了五颜六色的“防晒衣”。
作者通过对比公园里的樱花树和道路两旁的景观树,让公园樱花树的形象更加鲜明,表现了环卫工人对公园绿色植物的爱护,而缺少对道路景观树的重视。文章的侧重点更加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回忆联想法
回憶联想法,就是在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对过去所经历的事进行回想,从而找到落笔之处,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得事情的细节更加突出,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有效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让文章的内容更有生命力。例如,这篇文章的开头:
让时光回到6年前,7岁的我穿上整齐的校服,第一次迈进了学校的大门。那时候的我,内心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交朋友的向往。在上小学的六年,我一直保持着当初的那份热情,并努力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小作者通过回忆六年前自己第一次步入校园的情景,表现了一名小学生六年来求学的心路历程,让整个故事情节逐渐浮出水面,使文章充满活力,同时引人入胜。
七、对话开头法
在写作中,为了准确地刻画人物形象,对话的描写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不同人物之间的对话,能够更好地推动故事的情节,帮助读者加深对人物形象的了解,灵活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清晨的呼喊》的开头:
“书包都收拾好了吗?还有25分钟,上学就要迟到了,你想在同学心里留下没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印象吗?”“再等我5分钟,我把作业放到书包里,否则今天就要被罚打扫卫生了。”
小作者描写了自己与妈妈的对话,表现了妈妈严厉的性格特点,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性子慢、害怕被批评的性格特点。这样描写,不但能够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突出,还能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又如,《我和书的故事》开头:
我非常喜欢看书,是名副其实的“小书迷”“书呆子”。就连妈妈也拿我没办法,我呢,怎么也离不开书。书,简直就和我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在作文中,小作者开头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爱读书的“我”比喻成“书呆子”,更好地体现了“我”对书的热爱;接下来,作者还直接发出了“我呢,怎么也离不开书”这样的感慨,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最后,用“书,简直就和我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作为结尾。赋予书以人的形象,更好地拉近了“我”与书之间的距离,再次强调了“我”对书的喜爱之情,给接下来的叙述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