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画展览的现状与思考

2022-02-26 04:37吕欣静
书画世界 2022年12期
关键词:特展策展书画

文_吕欣静

安徽博物院

内容提要: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博物馆推出的传统书画展览,结合安徽博物院的展览工作实践,对传统书画展览的现状和困境进行归纳与思考,并提出针对性的创新举措,以期推出更丰富多元的精品书画展览。

我国传统书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代书画作品不仅是作者直抒胸臆的艺术化表达,亦是记录古人起居游玩、宗教祭祀等文化生活的载体,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特点及演变轨迹。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传统文化,是当代博物馆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展览无疑是观众直观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最佳途径之一,博物馆库房里收藏的书画作品,理应在合理的保护下展示于大众视野之中。

近年来,各大博物馆书画展览的热度直线上升。如2015年故宫博物院策划“石渠宝笈特展”,展出北宋经典之作《清明上河图》全卷;2017年,故宫博物院策划“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众多书画爱好者前来参观,展厅门口排起长龙;2018年底,上海博物馆推出“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据统计,共接待参观人数60万人次,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2022年,南京博物院策划“万水千山——南京博物院藏历代山水画迎春特展”,遴选历代山水画佳作,大家云集,观者众多。可即使这类声势浩大的特展,仍有一定比例的观众认为得到的信息不够全面,“看不懂”,从而影响了观展体验。

客观来说,大部分参观者对书画艺术的认知还停留在个别名家、名作,书画展览并不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展览类型。相较于工艺类文物兼具艺术与实用价值,书画类文物的纯艺术性或许在无意之中成为它的“参观门槛”。普通观众对书画艺术的了解不多,艺术欣赏、美术史等相关知识又涉猎不足,参观时容易失去兴趣,在展厅走马观花之后匆匆离场。

如何提高观众的观展积极性,是书画展览的策展团队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结合安徽博物院书画展览实践,深入剖析展览策划与设计中存在的困境,探索书画展览如何在专业与亲民中做到平衡,从而完成继承、传播、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公众文化艺术素养的社会使命。

一、近年来博物馆书画展览的现状

书画展览的蓬勃发展,对传统书画艺术的普及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此类型展览的困境也渐渐浮现:譬如选题角度的趋同化、展览语言的学术化、展陈方式的单一化等。

(一)选题角度的趋同化

近年来博物馆内的书画展览层出不穷,但梳理后不难发现,展览选题的角度及题材相似性较高,展览不免大同小异。

以“吴门四家”为例,过去几年,以沈周、文徵明、董其昌、张大千等名家为题材的展览频频出现,围绕“吴门四家”这一主题就有多个展览。2012年至2015年,苏州博物馆策划“吴门四家”系列学术展览。2016年天津博物馆推出“画与书归——明代中期吴门书画特展”。2020年广东省博物馆策划原创展览“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重点展出了“吴门四家”的书画作品。2021年,南京博物院推出“江南风华——明代吴门绘画特展”“江左流韵——明代书法吴门书法特展”[1]。

优质的展览选题与展览预案,可谓精品展览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而书画展的选题却时常相似或重复。随着女性主义浪潮的涌起,策展人的目光又开始聚焦女性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表1)。女性题材虽可引发共鸣,但趋同化的选题角度,不免使人审美疲劳。构思精巧、角度新颖的展览主题,才能迅速抓住大众眼球,吸引观众前来观展。

表1 近三年来部分女性题材书画展统计

(二)展览语言的学术化

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决定了其定位,展览应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将学术成果充分研究与转化,阐释为通俗易懂的展览语言。书画作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展示手法相对较少,学术成果转化、阐释、传播的难度也相对较大。策展团队必须认识到,书画展览离不开学术研究和专业理论的加持,专家学者对文物的研究是观众参观展览获取知识的前提条件。现阶段,博物馆里的策展人或内容设计人员通常是某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拥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但展览并不等同于学术研究,学术成果在转化为展览语言时若过于学术化,离开专业讲解人员的导览,观众在理解与吸收时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展览语言表述中的难点不止于此,如何解读纯粹的艺术作品也是学术讨论的焦点。剔除对作者生平、作品概况、绘画技法的学术性阐释,对书画作品的艺术赏析,如何以中立的角度组织文字做出相对客观的表达呢?解读过多害怕过于主观、失之偏颇;解读过少又担心无法引导观众欣赏,这或许也是策展团队都曾面临的困惑。其实对于艺术欣赏而言,“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个体自有不同的角度,这种主观且私人的独特感受,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三)展陈方式的单一化

书画类文物质地脆弱,只能于展柜中展示,且对展厅环境的要求较高。依据GB/T 23863—2009《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书画属于对光特别敏感的展品,展出时照度标准值需小于等于50lx[2],温度应控制在20℃,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60%,并且不能过长时间展出,需要定期回库房休养。

书画展品也没有立体的造型或复杂的工艺,仅以立轴、手卷、册页、扇面等二维形式展示,展品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展陈手法的相对单一。立轴类书画展品尺幅通常较大,一般以通柜悬挂展示;手卷类则多以定制斜面展架展示;册页和扇面通常放置于斜面或制作辅助展品固定在背板展示。书画展览通常大量使用通柜,展厅空间布局也大多规整而少变化。相对直白的展陈方式,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观展过程平淡乏味。

为了使观众目光聚焦于展品自身,配合水墨晕染的缥缈意境,书画展览通常以典雅得宜的浅色调为主,较少使用强烈的对比色,视觉上也很难引起观众注意。此外,书画展常配套设计书房陈设、笔墨纸砚等场景,书架、案几、太师椅等元素的高频使用,使展览场景趋于雷同,缺少了趣味性与新鲜感。若展出的并非名家作品,展柜内外的平面设计再平庸普通些,展览确实难以引起观众的观展兴趣。

二、策划精品书画展览的创新举措

针对目前书画展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展览缘起、深度与广度、相关配套、展示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针对性的创新举措,对策划精品书画展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打造地域文化品牌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推动及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意识到,展览在于质而不在于量。与其纠结某部分馆藏展品的数量不足以支撑声势浩大的特展,不如另辟蹊径。立足区域文化与馆藏精品,深度挖掘展品的内涵及外延,拓展相关知识,从观众实际需求出发,调整策展角度,打造专属的地域文化展览品牌。坚持精益求精,相信每个博物馆都能做出专属于自己的“爆款”展览。

仍以安徽博物院为例,安徽山清水秀,古往今来孕育了光芒夺目的徽州艺术及新安文化。明清之际,江南画派林立、名家辈出,徽州地区以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为代表画家的“新安画派”独树一帜。超凡脱俗的艺术格调,传承和丰富了中国文人画的内容,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策展团队可立足馆藏,加强“新安画派”的相关学术研究,深度挖掘新安地区绘画的艺术面貌和风格特点,则既使观众欣赏到中国传统绘画笔墨神韵,又可传播徽风皖韵的文化魅力,甚而推动区域文明互鉴、促进文化交流。

(二)学科融合与跨界合作

单调的书画展陈已无法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观展需求,唯有积极拓宽展览的深度与广度,尝试挖掘展览的各种可能性,例如多学科融合及跨界合作,才能促进展览的推陈出新。

首先,丰富展览内容,在展览中加入其他类别的展品进行组合展示,譬如陶瓷、玉器、金银器等。一方面可以营造展示的微场景,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书画与其他展品的融合,推出综合性主题展览。

其次,策展团队不应只局限于博物馆内,可以尝试加入外界的声音,如高校教授、专家学者、专业收藏爱好者等[3]。借助所在地区的学术优势,更能发挥当地专家所长。或者换位思考,与观众互换角色,若观众是策展人,会以什么样的角度作为切入点,策划出什么样的书画展览呢?

最后,拓展展览外延内涵,以扩大其影响力。如举办围绕展览主题的学术论坛及专业讲座,还可通过排演舞台剧、历史剧等多种举措来吸引观众流量。2021年河南春节晚会上的《唐宫夜宴》取得成功,曼妙舞姿生动地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呈现于舞台之上。节目运用“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AR(增强现实)”的技术,以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将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营造出博物馆奇妙夜的感觉。结合博物馆传统文化元素,将厚重的历史与现代艺术手段相结合,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身临其境,更能触动人心。

要让文物活起来,必须以更为创新的手段,全方位提高审美体验,拓展观众对历史的认知。

(三)合力社教与文创

展览的推广传播还须依托社教与文创,积极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和宣传功能。针对书画展览,社教可以开展主题性活动,如书画鉴赏沙龙、国画书法小课堂等;同时增加讲解场次,扩大志愿者队伍。此外,关注传统节气、假日的周期,可配合开展在线问卷、夜游博物馆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拉近观众与书画艺术的距离。

2016年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下发《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书画文物最具中国风格、民族特色,通过书画与文创产品、文创活动架起文化桥梁,可以积极有效地强化本土意识与文化认同感。围绕展览主题研发周边文创,既能丰富观众对于博物馆文化的体验,又能实现“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的愿望。

(四)精心打造形式方案

任何类型的展览,形式设计都是相当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展览内涵最直观的外化表现,也是观众接受展览信息的直观方式。针对书画展览的特性,本文认为形式设计的提升或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打造序厅美感

序厅设计的好坏可谓决定展览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观众走入展厅,不仅需要从序厅获取展览的主题信息,更要由此获得美的享受及继续参观的兴趣。安徽省美术馆的开馆特展——“新安画派”,可谓重在表达安徽本土艺术文化的展览典范。新安画派领袖人物多为明末遗民,他们标榜气节、寄情山水,画作笔法尖峭、用墨枯涩、气质悲壮,凝结出孤冷荒寒的艺术风格。基于新安画派的作品气质,整体展厅以米白色调为主,配合墨绿色打造清冷之感。序厅(图1)选取渐江所作的《晓江风便图》高度还原场景,仿画卷的背景配合立体的山石,同时在画面的左下角以多媒体投影出一只晃晃悠悠前进的小船,动静结合,虚实之间让整体格调高级,十分耐人寻味。书画展的序厅理应如此,充满艺术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

图1 安徽省美术馆“新安画派”展览序厅

2. 丰富设计层次

值得欣慰的是,不论博物馆还是美术馆,形式设计者已经开始进行有益的尝试。在空间布局上,通柜和立柜开始交替使用,多用矮墙或软性隔断划分区域。手卷或在定制平柜中展示,或以斜面展架展示。通柜亦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底色,或用底纹,或配色彩,柜内的L形背板也开始根据展览形式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与改变。有的展览还配合主题,以盆景、珍玩、案几等在柜内搭建迷你造景,让观众的视觉感受日渐丰富,整体观展体验持续优化。

安徽博物院推出的“绿鬓朱颜——明清时期女性题材绘画展”,正是由文本脉络出发,设置了赏心游园场景(图2):组合展示的古典人物立牌、绿竹、棋局、石凳,表达出古代闺阁生活的文雅情趣,吸引观众驻足停留、打卡拍照;同时提炼出书画作品中歌咏女性的诗词,印刷于纱帘上,装饰展厅内容较少的墙面,既丰富了形式的表现手法,又增加了展览的空间层次,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图2 安徽博物院“绿鬓朱颜”展览中的场景设计

3. 营造艺术氛围

如果是非艺术专业的观众,日常能够接触到艺术欣赏、美术史的相关课程不多,并不能快速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而书画展览设计的目的正是让更多的参观者欣赏、看懂中国书画这种艺术形式,因此展厅内艺术氛围的营造就显得至关重要。

结合书画作品本身特点,围绕书画艺术的“意境”“气韵”等追求,色彩运用上应该要淡雅宁静,有利于营造纯粹的观展环境。设计可以从内容、空间构图、皴法、颜料等多个角度出发,使书画作品与展厅环境相呼应,观众置身展厅感受传统艺术之美,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水平(图3)。

图3 安徽博物院“集千古智——方以智文物特展”展厅内景

平面设计也是重要一环,通常作品的说明文字不宜过多,以避免引发阅读时的疲劳感。设计上需要对信息的传递做好筛选与过滤,通过对字体、字号、图案的把控与运用寻求内容与形式、知识与趣味之间的平衡。

书画作品与音乐相结合,在各空间环境中选取不同的背景音乐,就可对展览节奏进行把控,如古琴、古筝等传统乐器能更好地烘托出高山流水的艺术氛围。此外,还可根据展览主题,适当引入现代艺术品装置,古今艺术的碰撞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展示效果。多手段合力推动传统书画艺术传播形成良性循环,力求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观赏诉求。

4. 科技赋能展览

毋庸置疑,当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博物馆事业也带来的新的机遇与挑战。科技赋能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的心理距离,有效增加了展览的互动性。在科技的加持下,从全息投影技术到“5G+AR”的沉浸式体验,文物开始“会说话”。

低反光展柜玻璃与LED(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加持,不仅加强了对书画展品的保护,也优化了观众的观展体验。同时,书画展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尝试从单一的视觉体验逐渐转向听觉、触觉等多位一体的复合型体验。

香港艺术馆日前推出的“想识·赏析中国山水画”展览,正是将古人的书画作品辅以科技特效,以艺术科技为媒,解构传统山水画中大师的创作过程。展览通过多种沉浸式的互动数码体验,让传统山水画不再局限于平面,观众仿佛置身山水世界,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不可否认的是,科技手段的应用还取决于展览的需求和目的。结合博物馆的自身特性,“因馆制宜”,才能真正解决展览制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结语

从理论出发,书画类展览的策展方向与设计手法或许有迹可循,但在实际工作中,展览的策划方向、大纲文本、展厅环境、宣传推广等细节都直接决定着展览的成败。策展团队必须紧跟时代脚步,调整自身状态,加快提升能力,以展览项目积累实践经验。本文提出的探索与思考只为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博物馆工作者共同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彰显传统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特展策展书画
新春特展《笔筒文化耀古今》在客博开展
关于策展
万紫千红 中国古代花木文物特展
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
现代化之路:共和国70年特展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
小小书画廓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