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豪,肖建国
(1.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杨浦 200433;2.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实践性活动,任何时期的社会对个体提出的思想品德要求总是由那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形式在社会实践的打磨下不断发展并革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新时代青年在高校中接受教育。高校作为对广大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必须创新其形式以应对新任务、新形势和新要求。
体验是个体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活动,强调的是亲身经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体验,通过感知周围的一切事物而获得认知。当然体验也存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主动和被动的区分。体验的结果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呈现出的影响也是具有差异性和复杂性的。《荀子·修身》中讲道:“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1]20这强调了有意识且积极主动的体验可以带给人正面的影响。体验式教学中的“体验”是带有明确指向性的积极体验,其主体是学生。体验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实践活动,脱离具体环境的体验在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体验式教学运用在课堂中,教师需利用各种环境和条件营造出特定情境,并引导学生在此情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由此,体验式教学可以被定义为,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特点和需求,将其带入创设好的情境当中,积极引导学生体验,从而使学生产生知识、情感、意志和情感有机共鸣的教学方式。
早在20世纪初,以一系列教育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就在西方被率先提出。进步教育运动的发起者杜威(John Dewey)创造性地提出儿童的生长就是积极地学习社会、适应社会的观点[2]。20世纪末,美国、日本以及法国等重视教育发展的国家先后将体验教育纳入教学改革的内容中[3]。我国在历史上也存在着大量与体验教育相关的教育思想,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农耕文明更懂得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世界。从先秦荀子的“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4]1到南宋朱子的“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4]无不体现出这种文化基因。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对体验式教学理念的引入和研究,但对其的应用大多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英语口语、写作与阅读等教学中[5]。近些年来,随着教育实践的检验和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体验式教学活动在高校中展开,越来越多的专业学科也开始应用体验式教学。
新时代大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面临新任务、新形势和新要求,势必需要有新的教学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关键、找准重点、阐明规律,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6]打造新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课堂已然势在必行。
高校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认知的过程,而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揭示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认识的真理性也必须在实践中验证。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教育者全面系统地总结和概括教育内容后对其进行的集中的、有计划的教学。因此,学生的认知大部分来自间接经验,即已然被他验的理性认识。由于思政课的特殊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内容体系不容易在短时间内被系统吸收并深刻理解。这一方面是因为思政课的内容具有抽象性和深刻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受实践时空的约束,缺乏亲身体验的机会和经验。
体验式教学是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变的大前提下,通过改变教学形式来改变学生认知过程的。体验式教学中,学生被教师引入特定的情境当中,在教师的引领下实现“主体—客体—主体”的体验和反馈过程,改变原有的“灌输—接受”的学习架构。学生由此减少对教师的过分依附和紧张关系,在自我体验中获取认知。学生在此基础上获取的认知转变为直接经验,这样的认知带有个性化的思考和感性的理解,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参与兴趣,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带着问题接受教师的指导。经历多轮的体验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实践中被获取和检验,学生原有的感性认知逐渐转向理性,从具体特殊上升到抽象一般。有过这样的经历之后,学生在将所学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时不但不会有陌生感,而且还会激发其原有的体验记忆并深化理解。
思想政治教育从来都是实践中的教育,脱离社会实践的思政课也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实效性,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与其他实践活动的结合与渗透,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显著的本质属性[7]。毛泽东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8]高校思政课教育的是社会实践中现实的人,为的是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并指导其实践活动,以满足新时代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观之,高校思政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不能脱离实践,教学的过程亦是不能。
体验式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高校思政课中的体验式教学可以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体验、参观考察、社会实践和旅游活动等实践活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让渡其传统的中心位置给实践活动,教师从被依附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学生也从被动思考转变为主动思考。被动式的教学方式由于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入,学生会在现实性体验中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身心带入其中,以已知探未知,将“知”“情”“行”生动交织。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通过体验式教学展现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启发式的教学也刺激学生再次将所学运用于实践活动,从而形成长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一定的心理机制上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根据学生学习“内化—外化”与“建构”的两个心理过程进行教学,其心理学基础主要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体验式教学的产生依托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应用必然也是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
以桑代克(EdwardLee Thorndike)和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人的行为和引起行为的刺激作为研究的对象,关注个体被刺激后的行为反应和个体自发的行为,通过刺激、强化和保持的过程进行学习。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政课的应用,正是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刺激,教师运用此理论下操作性条件原理及时对学生进行积极且持久的强化,从而加强学生出现符合社会思想道德要求的行为反应或态度倾向,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以布鲁纳(Jerome S.Bruner)和奥苏贝尔(D.P.Ausubel)为代表的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主动性的发挥,认为学习是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9]。无论是布鲁纳所强调的发现还是奥苏贝尔所强调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肯定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都认为在既定的教学情境下学生需要自主选择外界信息并主动加工,而不是机械性地被动反映。在高校思政课的体验式教学中,虽然创设的教育情境已然使学生处于被动性学习中,但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经过教师的引导和自我兴趣的萌发,可以转变为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学生激活知识经验系统,将新知识和旧认知进行主动对比,在选择、迁移和理解之后更新认知结构。
杜威(John Dewey)作为人本学习理论的代表,提出了著名的“学生”“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和“做中学”论。在杜威的观点中,学校教育的重心应当集中在学生的本能和活动上,教科书“是过去的学问和智慧的主要代表”[10]75,而“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机体,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实施行为准则的代人”[10]13。在此标准下,学生学习的自觉和自我体验的感知变得尤为重要,教师也转变为学生实践活动中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体验式教学的在高校思政课的应用在操作中高度贴合了杜威的观点,认知的主体与认知的对象活性结合,认知者因为非被动的参与而不再是“旁观者”和“局外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汲取养分并内化吸收,才能真正成为品德健全的人。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必须经历一个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即社会化的过程。青年社会化是青年在同年社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接受社会文化,掌握该社会畅行的行为规范,获得社会成员资格的社会性发展过程[11]。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青年社会化的关键时期,高校思政课理应帮助他们逐步转变社会角色,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杜威(John Dewey)也认为,德育应当贯彻到社会生活中,“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的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得来的”[10]5。既然大学生的社会化对思政课与社会情境相交融有客观要求,那么体验式教学无疑成为在高校思政课上向学生展现社会情境的不二选择。以启发式的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预演、感受并思考,有助于学生在宏观上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社会的微观细节。体验式的学习和训练后,学生便会产生将所学运用于实际的欲望,从而间接培养了学生自我社会化的动机。
综上,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出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心理学基础、大学生社会化的客观要求,从学理角度为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效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支撑。
既然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和厚实的学理支撑,那么其在实现阶段就必然有可以参照的实践路径。体验式教学有其应用在各种教学领域的普遍适用性,高校思政课也有其教学内容、目的、要求等要素的特殊性。想要将高校思政课和体验式教学有机结合并付诸实践就必须遵循高校教学的一般规律,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再设计教学环节,最后分析实际情况以选择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
新型教学模式的实现是建立在教育者充足的教学能力之上的。体验式教学的内核是情境,而不同情境触及的具体范畴是千差万别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想要掌握体验式教学就必须在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升情境选择和设定能力、课堂组织和引导能力。
1.情境选择和设定能力
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和首要因素就是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教学情境,创设情境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具备对教学情境的选择和设定能力。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和设定教学情境,使情境与知识体系得到关联度恰到好处,确保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能够在各个环节通过感染性或启发式节点领略到知识体系。这既要求教师对知识体系了然于胸,又要求教师有丰富社会活动参与经验和活动立体感。教师要比学生早实践、早掌握,在分析各种活动的道德情感渲染力和理性思考触发点的差异后,才能选择究竟是创建历史虚拟情境、重现社会新闻情境等还是直接带领学生实地学习。其次,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选择和设定教学情境。大学生已是半入社会的成年,其利用新型媒介参与社会活动的经历是丰富的,教师就要避免情境设定的幼稚化和过时化倾向。学生也是有个体差异的,教师选择和设定的情境就要照顾学生个体的需求和平均领悟能力。在面对民族、家庭和个人敏感问题时,教师要避免刺激性情境,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汇入情境和实训。
2.课堂组织和引导能力
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体验式教学中所担当的角色不仅是情境的创设者,还是学生体验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高校思政课教师提高在体验教学中的组织和引导能力,依靠的是个人魅力、技巧应用以及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了解度的提升。这里的个人魅力指的是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积攒的学生信任和口碑。教师在思政课中,除了依靠外在表现给学生增加记忆点之外,道德情感的共鸣是提高学生对教师道德依托和情感信任的重要方式。相关组织技巧的应用则是指促进学生参与、交流并积极互动的技巧的施展。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感烘托到位后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去起到体验活动催化剂的作用,例如抛出课程的核心问题、在学生中寻找示范个例、情感线索的穿插、导向性语言的应用等技巧对于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和零碎问题的集中化有不俗的效果。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了解度是决定思政课堂体验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当教师足够了解学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迁移点,就像把握一颗炸弹的引信一样,也能明确在哪个节点烘托气氛或提出问题来“点燃”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同样,当教师足够了解课程内容,就能敏锐分析出情境中每个环节学生反馈出的道德行为和价值导向应该如何应对和指引。
当然,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所依靠的不仅仅是这两种核心能力,还需要临场应变、互动交流、技术操作、总结概括等基于上述两种核心能力的技巧性能力来面对各种教学中的具体状况。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1.情境进入
体验式教学中的情境一般是事先精心设计的,当然也有根据课程现实需要而临时插入的。但想要开展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首要环节必然是依靠一定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与学生共同进入情境。高校思政课中的情境一般涉及道德伦理、家国情怀以及社会哲学理论等相关问题,所以生硬的情境导入不可能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根据情境性质的不同,进入情境的方式也有多种选择。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就可以开门见山,直接获取学生的初始回答为下一流程展开做准备。如果是社会案例的课堂重现,教师便可以在进入情境前先依托教材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做好情感铺垫和知识准备。如果是室外的零距离情境,需要的就是教师将物质环境和情感交流相融合,以启发学生进入情境。
2.情境体验
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情境体验。高校思政课的内容有概念性的东西,但绝大多数是感性的价值观,因而单维度的情景体验绝不能满足体验式教学的需要。在教师扮演组织者和引领者的情境中,如果说情境是一堂精彩的晚会,教师就应当是主持人和导演,真正在舞台上表演的是学生,在台下观赏的观众也应当是学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生在思政课的体验活动中既要在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有序地参与体验,也要观察他人之体验,从而在双视角下达到立体体验。思政课是一门要求知行合一的课程,情境中的思想道德理论和社会政治信息可以通过主观的体验去形成认知,只有让学生运用这些认知在课堂中再现情境,才能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使之变得理性而丰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也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不能成为学生情境体验的旁观者,要实时地观察学生动态和情境的演变,“情境”的遥控器要紧握在手。
3.体验反馈和评述总结
大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在思政课体验式教学中不可能只体验而无反馈;大学生是有个性的青年群体,他们在思政课体验式教学中经历同样的情境不可能得出一样的反馈。在情境体验之后,教师必须及时接收学生的体验反馈并与之前在情境中学生体验时的观察相结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以达到最终教育效果。这个环节,教师要回溯到情境设定的初衷和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思政课上的体验活动一般会因为不同学生在情境中的情感宣泄和行为表达而到达不同深度、不同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而不像某些课程最终的结果是共识性的公式结果或模型框架。因此,教师不能被学生表现的随机性而偏离课程的教学中心,而应该在单独评价个体学生后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共性的体验反馈进行总结,通过学生情感的共鸣和知识构建的结束将整个体验式教学带入高潮。
上述的三个环节设计仅仅是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的一般性教学环节,在不同的教学需求和条件下,教师可以将这三个环节进行交叉式的重新编排或加入其他环节,也可以在一堂课上重复进行不同情境前提下的体验式教学,也可以在多堂课上将这三个环节延长从而进行一个长时间段的体验式教学。
以往的高校思政课往往采用说理教育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个过程中也会采用事例讲解、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但这些含有体验因素的教学方法还称不上是体验式教学。这是因为缺少立体情境的教学活动,尽管有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也难以高度调动学生深度学习的积极性。缺少主动性契机的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就难以达到体验式学习的标准,也就不可能全面触发重新构建认知的机制。我们认为,体验式教学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只要把握住“体验”这个中心点,根据实际情况营造情境、组织教学就是“好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以下是对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列举。
事例讨论法是在体验式教学中最常使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因为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要求的施展条件较为简单。在高校思政课上,教师可以根据所讲授的具体内容导入一个代表性和时效性强且具有吸引力的社会现象或新闻案例作为情境背景,要求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发言,在引导下发现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内容。
历史重现法适合在高校思政课进行“四史”教育和理论来源讲述。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我国近现代历史相关内容,例如展示文献、视频或邀请当事人讲述等方式,尽力为学生营造出历史氛围感。学生以这种方式体验历史,重塑对史实的认知,发现历史中包含的精神文化与思想品德,在此基础上深刻把握历史的客观规律。
模拟辩论法是将思政课的情境设置在一个特定的场所或活动中,例如法庭辩论、社区民事调解或各类政府会议等模拟场景。学生在以往第三人称的视角下往往对于某些制度和事例缺乏深刻体会。这种方法可以将高校思政课中有关政治社会生活的部分重现于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模拟真实现场,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其中,以当事人的视角体验全过程。
旅游考察法是将思政课转移到教师之外的一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有目的地游览某一特殊地点,通过实地体验学习其中有价值的知识内涵。在高校思政课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场所移到教室之外,带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或非物质文化教育基地等场所实地考察、体验。此类实践活动最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事实证明,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效性和必要性有深厚的学理支撑,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有着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基础以及大学生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共同证明,高校思政课有必要应用体验式教学将实践活动引入课堂,以启发式的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德育,以直观经验助力其社会化过程,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加强其情境选择和设定、课堂组织和引导等一系列能力,并按照上述教学环节根据课程需要施展具体的教学方法就可以生动有效地进行体验式教学。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启示我们,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想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学习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多适合高校思政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