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源 陈开燕 李宝玲
浅谈法育理念下高校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J大学为例
陈佳源 陈开燕 李宝玲
[集美大学]
探究高校法治教育的策略和有效途径,对于实现“法治中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访谈和调查,结合J大学的法治教育现状,积极寻找法治教育的根本规律,分析并提出法育理念下的J大学法治教育建设思路,以求探索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法治教育改革途径,在实践中对现有方式进行改进,增强思政创新力。
法育理念;高校;法治教育;校园法治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1]。普法工作要与时俱进,抓好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法治素质,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规范。法治教育主要是指通过组织团体学习活动或个体学习方式,对广大学习者进行全面、系统、有效的法治教育,使他们能够有效掌握相关法治知识,树立正确、科学的法治观念,并在日积月累下形成崇高的法治信念[2,3]。新时代大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法律素养对未来社会全民法律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探索并发展科学有效的法治教育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今年是“八五”普法的第二年,从“一五”普法[4,5]起,我国高等学校便开始设立法律基础课。虽然目前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在侧重点、课程形式等方面较1986年初设立法律基础课时有较大的改进,但距离达到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规范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法治教育相较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地位不足,[6]基础课程针对性稍弱,教学过程学生主体作用的不明显,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理论联系实际不足等问题,这是高校法治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重复性、附属性的教育内容偏多,而法学知识的严谨性和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中,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区别开来、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剥离以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分离等特点,也是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的重要原因。
结合J大学法治教育的现状,笔者以问卷发放的形式,随机访谈了180名在校大学生和20名任课教师。我们发现,教师对于法律课程比较重视,而持重视观点的学生占总样本数的75%左右。但与学生进一步访谈发现授课教师的知识传授大多来源于课堂之上,而重视法治教育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课时压力、课程开课的要求。52%的学生从小学开始接触法律知识,到了大学阶段,对于法律课程的内容兴趣不高,很喜欢法律相关课程的人仅占19.9%,反映出大学生法律学习的动机不足。与任课老师交流得知,我国目前的法治教育除了法学专业学生有专业性的课程之外,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治教育85%以上都是依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来进行。这说明除了该课程作为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的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高校开设基础普法类课程措施不到位。一方面,从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抽样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这门课程属于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上更侧重于思想道德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的位置也在道德修养教学之后。另一方面,从学生访谈结果看,高校对于法治教育内容的设置,75%的大学生认为课上的学习内容仅仅涉及基础的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法律规范等枯燥乏味的知识点,缺少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易于运用到实实在在事件中的法律知识。在法治教育方法的调查中发现,59%的学生是在课堂上了解到法律,但很少关注校园中的制度、评选等行为,侧面反映出目前大学生了解法律主要是通过课堂进行的,法治教育方法单一。
坚持法制教育理念,探索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法治教育途径,对现有方式进行改进,首当其冲就是学生这个学法者的角色定位。大学生是学法者,是守法者,同样也是参与者,甚至我们的目标可以是将学生培养成法治教育的组织者、引导者。其次在于为更多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法氛围和法育环境。
课堂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最重要的渠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愈来愈多的高校教师开始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育教学理念,通过课程思政实现法治教育理念的渗透。教学方式既要能够使学生展现出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对“法治”有更多自己的思考与探究。目前,许多高校教师的课程内容缺少与实际联系,未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缺少内化所学知识的动力。高校应推进法治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法治教育模式,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氛围营造,首要任务是创新教育思想。坚持“紧贴时代发展,紧贴学生实际,立足现有资源”这一要求,积极寻找法治教育规律,在实践中进行创新。要使学生学会从法律的角度处理日常事务,自觉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法治观念内化于心。
加强法治教育,最重要的是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全民普法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巩固建设法治社会的影响力和认同感,积极建设校园法治文化。高校辅导员要将法治意识、法治思维等融入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中,积极开展法治教育主题活动,使大学生在第二课堂、宿舍生活、社团工作中受法律知识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培育学法、知法、守法意识,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实际行动践行法律的要求。具体而言,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模拟法庭、“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重要节日普法宣传和法律辩论赛等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旁听现实法庭庭审,以及学术研究、交流探讨,邀请法律行业专家作为顾问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工作等活动,强化师生法治意识,推动法治校园建设。
当今社会思想意识多元,信息传播媒介简易化,传播方式多样化。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更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腾讯、新浪、知乎、抖音等平台几乎与大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网络的便捷和丰富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道德取向、价值观念。必须利用好新媒体手段。可以通过热门APP和新媒体平台,采用新闻案例、小视频等方式打造法制(法治)专题栏目,以简单明了的方式普及生活中的法律知识,对校园或社会热点事件进行专业的法律分析,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要培育师生勇于通过网络发出正面积极的声音,发挥舆论“定向导航”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要科普真理,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大学生的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营造良好法育环境,实现大学生法治教育空间实践由一元多样到多元立体的转变。破除育人空间的壁垒,发挥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关键平台的优势,积极拓展第二、第三课堂。一方面,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是法治教育最直接最基础和最不可忽略的一环,家庭教育观念的树立是学生法治观念形成的标杆。学校在推进全面法治教育工作时,不能忽略家庭教育。通过家庭氛围的影响加上学校的教育,孩子一定会形成“公平正义”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加强社会联系。完善院地共建机制,与当地人民法院、司法局等单位和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深化交流与合作,建设法学教育实习实践基地,达成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科研合作的共识,使专业法治机构和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形成良性互动。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将法治化的内生动力转化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恒久外部力量。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对社会整体的法律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深入推进法治教育体系改革,探索法治教育建设思路,增强思政创新力。
[1]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1-18.
[2]姚建龙, 朱奕颖.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特殊性:理念,内容与方法[J]. 教育发展研究, 2021,41(06):33-42.
[3]刘旭东. 学校法治教育的概念与性质辨析[J]. 青少年犯罪问题, 020(05):5-12.
[4]马钰. 新中国70年高校法治教育的回顾和展望[J]. 当代教育科学, 2020(03):92-96.
[5]黄佳. "法治中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31(01):86-88.
[6]崔靖晗. 现阶段大学生法制教育模式探析[J]. 科学大众:科技创新, 2020(02):156-157.
集美大学“奉法行至”辅导员示范工作室(项目编号:C11353)集美大学学生工作特色创新项目:推进发育实践,构建法治校园(项目编号:C061440)
(责任编辑:张宝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