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对00后大学生素养提升的影响

2022-02-26 04:36那书琦
公关世界 2022年22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素养

文/那书琦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人们较为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及培养,应试教育的教育观念很难短期内转变,因此在社会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高等教育活动更加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就业能力的提升,忽视了学生的美育素养的培养。[1]高校长期对于美育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部分人将美育教育的缺失误解为不需要,对于美育素养培养活动重视程度较低。办学活动之中功利性较大,功利主义理念影响下的教育活动将会使得学术教育实效性较低,素质教育活动难以全方位地推进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艺术能力并未置于教育阶段的理念之中,忽视了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要求。[2]00后大学生成长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受新媒体文化的影响,在生活及学习的过程中正面临着复杂及变化的网络环境,网络平台信息的自由性及开放性使得学生价值取向及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又由于现阶段在功利主义及实用主义的理念指引之下,大学生普遍心理较为浮躁,缺少较高的审美理想。00后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亟待提升,大学生美育素养培养活动中审美教育是主要途径之一,现阶段高校的美育教育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增强趣味性和创新性。

一、关于美育的基本认识

美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康德认为美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而是“主观表现为客体”,是“以客观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观的东西”,本质的特征是超功利非概念无目的的主观普遍性。[3]审美判断联系于主体而不是客体,也就是主体感受到美的时候,相对于这个主体来说才是审美对象,也才是美的。审美活动的意义是通过诉诸人们的“共通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交流传达情感,使个别人意识到自己特殊的心灵所具有的人类的普遍性,而鉴赏力就是一种不通过概念而能够普遍传达的能力。通过审美教育对学生审美观念与对美的感知能力进行培养,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加强00后大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如今光有高学历在社会上是远远不够的,大部分城市的招聘要求对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吸纳程度非常高,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00后大学生以后就业、生活来说十分重要。美育教育对于各大高校来说就是培养大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有效桥梁。它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情商、智商。如今社会压力大,美育的学习还能舒缓学生们的内心焦虑,同时还能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其想象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加强高职学生的美学修养,可以增强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因为接受美育教育的人内心会特别平和,待人接物会很有亲和力,与人沟通会特别顺畅,到社会上会很快适应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淡化过于功利化的浮躁情绪,促进他们由内到外的和谐发展。

2.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和寝室文化氛围

美育教育的学习是可以渗透到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去的,它通过向学生们展示美的事物,传递美学相关内容,使学生们产生共鸣,从内心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让学生们相互之间融洽相处。因为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他们可以利用学校的图书音像资料、教学设施、社团活动来规划校园生活。美育教育的相关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思想、行为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可以促进学生们的友好交流,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慢慢地在整体融洽、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学生们会不知不觉受到美育氛围的感染,这种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在硬件上,也表现在软件方面。寝室又是大学生主要生活的场所,良好的寝室氛围对于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积极的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愉悦感,促进寝室和谐的氛围。

3.美育促进德育的发展

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它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以美育人,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教育为本。在系统的教育体系中,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来传递美的素养,将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德育和美育之间并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它们处于同一层次,是教育的不同方面。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和墨子的两个主张,即“尽善尽美”与 “务善则美”,都体现了美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虽然美育和德育是同一层次教育的不同方面,但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不论开展哪方面教育,都能带动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

4.提高00后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网络素养,是运用电脑及网络资源的能力来定位、组织、理解、估价和分析信息。网络素养是一种适应网络时代的基本能力,在信息技术和网络不停地高速发展的当下,网络素养是一种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基本能力,对网络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辩证思维能力。培养信息素养可以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方面来加以培养。其中一方面是增强大学生的信息意识。网络成了美育活动的新场所,校园网络活动是一种新型活动形式,它的优势在于学生的参与性、交互性强,没有人数、规模、时间、地点的限制,活动成本少,易于管理。但是在开展网络活动时,应该注意对于网络不利一面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活动,不宜过分沉溺于网络之中。网络世界应该成为美的世界,成为美育的课堂,成为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舞台,网络美育也成为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5.提高00后大学生职业素养

美育对于帮助00后大学生实现职业的内在价值,提高职业追求动力非常有效。美育不是一种单独枯燥的教学培育形式,它包含着许多内容,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健全情感便是美育的一项重要职责。有情感作为支持,学生更容易形成完整的职业思想,同时,美育也能不断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感,使之形成真正独立完整的人格,推动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阐述了五种需求,同时他认为,人们追求职业、热爱职业是为了实现个人需求,人们热爱自己的职业,在这个情感中,人们所热爱的不是职业本身,而是职业所产生的价值。

三、00后大学生的审美特征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在大众文化不断普及发展背景下,学生将会对于社会的流行时尚盲目跟风,想象力及创作力将无法得到锻炼及提升,因此影响高校审美教育活动目标的实现。

美的感受是关乎对象的美丑的,而非关乎对象的真假和善恶,判断对象真假的活动是认识,它产生的感受是理智感。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上的存在。审美也就是有“审”有“美”,审美就是人和人、人和物建立的一种共通感。[4]所谓的“美”有不同的形式表现,00后大学生群体相对来说更想要去传达出自己对美的认识,短视频、微信短文等,他们更加渴望显示出来自己的特性和情感,寻求更多的共通感,通过这种形式来进一步认识自己。

美感是对象化了的情感,也就是说审美是情感的传达。对象化是方式,传达才是本质。正是为了传达情感,才必须将情感对象化。[5]如果不通过传情的媒介,不通过情感的对象化,情感就不能得到传达或共鸣。当今世界已经有了很多表达情感的媒介,传达的媒介可以是一首歌、一首诗、一支舞等,可以通过艺术,艺术又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着情感,00后们所处的世界,网络缩短了审美活动的距离,也让忙碌的学习之余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进行审美的活动,他们有了更多的渠道和媒介传达以及接收美感。

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通过学习艺术技艺的方式,更好地去体会艺术传达的情感, 提升共情能力,00后大学生在过去的成长经历里已经有了很多接触艺术,学习艺术,建立审美能力的基础,等他们步入大学后,很多的同学在坚持艺术技艺的发展。

美是具有普遍性的,同时也是能够带来快感的,也有一些同学会陷入误区,当今时代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很多学生容易通过游戏陷入短暂的生理快感之中,但是生理快感是没有普遍性的,这方面没有普遍性标准可言。有的学生在进行审美的活动后的结果是丑,那么它虽然可以广义地被称作审美活动,但这种“审美活动”本质上是未完成和不现实的,因为审美其实不同于认识,它没有什么“客观结论”,而是一种“期待”。

四、高校的审美教育促进00后大学生素养提升

审美教育是通过多种美的形式来塑造美的形象、传递美的意蕴、凝结美的情感、营造美的环境,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身修养和精神素养。[6]许多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东西,其实往往可能最有用。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要学习专业的知识,成为专门的人才,还要拓展知识面,人既要有智慧,也要有体验。人需要全面的发展,培养共情能力,正是可以通过艺术的熏陶和审美的教育来进行实现。教育者将美育引入课堂教学,采用美好的事物,形象、鲜活的教学内容,高雅的情操格调教育和引导00后大学生,使美育成为陶冶00后大学生的情操,丰富00后大学生的情感,增强00后大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励00后大学生寻求人生目标的不竭动力与途径。

学校的学风、教风、校风、办学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高校要加大对美育教育的投入力度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德育教学重点,深入挖掘美育教学的科学内涵,优化美育和德育的契合点,把握好00后学生从众和追求个性的矛盾心理,创造支持性的氛围,明确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密切寻找两者之间的有效切入点,不断加强高校美育的软硬件建设,尤其是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史馆的日常管理维护、校内人文景观设计、美学课程研发、美育课题研究等的支持力度,不能局限于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既洞悉科学思维,又兼顾人文主义精华,既注重科技发展与应用,又强调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的美育思想。

网络世界应该成为美的世界,成为美育的课堂,成为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舞台,网络美育也成为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7]网络的相对自由化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电子版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参与美育的活动,而且作为一个源代码,可以不断地由参与者续写下去,这种超越传统艺术品影响力和创造性的特点是网络以外的世界无法比拟的。网络美育可以与00后大学生网络素养进行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美学

明确美育教育目标。 高校要重视人文素质的培育,将艺术课程渗透在各门学科中,优化美育实践活动,构建科学的美育教育体系,并开设符合学生个性需求的校园活动,使之可以主动创造美、接受美。 高校管理者要打破传统意义上 对美育存在的误解,通过选修课程来培育学生的艺术课程特长,开拓他们的人文视野,增强校内的美育氛围,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

创新美育教育课程。 美育课程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将教育与娱乐之间相互结合,做到寓教于乐,积极推行美育实践类选修课程,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弘扬美育精神,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美育氛围。

优化美育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发挥出理论教育的效果,需要将理论、实践之间深度结合,美育教育也是一样。 美育实践活动是高校必须要关注的重点内容,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要为其提供美育实践活动的契机,让学生通过各类渠道获取理论知识,感受独特的韵味和审美内涵,将思政内容和美育实践之间深度结合,以取得理想的实践成效。

六、结语

情感是思想工作的精髓所在,仅仅依靠理论支持的思想工作,很难充分的感化人、教育人,还需要教育工作者根据不同内容题材和基调来挖掘情感元素,将饱满的情感渗透在思想工作中。结合美育素材,彰显思想内容理论美。具有诗意化的语言,让00后大学生能够更乐于接收思想工作,充分吸收文化精髓,将现代美、古代美等融入到思想工作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在网络和新媒体发展中成长起来的00后大学生特别需要一种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熏陶。教育工作者要投入足够的热情和重视度,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渲染,用饱满的热情讲解知识,体现出思想工作的生动性和人文性,让学生可以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素养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