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不夜天,元宵嘉节舞翩跹

2022-02-26 01:48陈虎岳思聪
新华月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百病花灯

陈虎 岳思聪

“月出皎兮”“月出皓兮”(《诗经· 陈风·月出》),早在近三千年前,一轮皎洁的皓月,就已成了先民们心目中美满、团圆的象征。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夜在古代又被称为“宵”,正月十五作为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故被称之为“元宵”。元宵节最初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月望”,隋以后称“元夕”“元夜”,唐初受道教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自宋以后也称“灯夕”,清朝又别称“灯节”。唐代以后,元宵节成为一年之中特别热闹的节日,并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活动,如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舞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走百病等。多情善感的历代文人墨客此时总是浅吟低唱,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吟咏诗词。

元宵佳节之时,唐代京城“龙衔火树千重焰,鸡踏莲花万岁春。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皇帝每每“彩仗移双阙,琼筵会九宾”(孙逖《正月十五日夜应制》)。如唐中宗“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文士皆赋诗一章,以纪其事,作者数百人,惟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郭利贞、殿中侍御史崔液三人为绝唱。味道诗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利贞曰:‘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液曰:‘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鳷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唐刘肃《大唐新语·聪敏》)。像唐文宗的“上元高会集群仙,心斋何事欲祈年。丹诚傥彻玉帝座,且共吾人庆大田”(《上元日二首》其一);王维的“奉引迎三事,司仪列万方。愿将天地寿,同以献君王”(《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酺宴应制》);杨炯的“万物睹真人,千秋逢圣政。祖宗玄泽远,文武休光盛”(《奉和上元酺宴应诏》)等,均为元宵君臣唱和的佳作。北宋宣和年间的一个元宵之夜,徽宗皇帝大宴群臣,左丞范致虚赋《满庭芳慢》上宋徽宗,歌颂太平盛世。徽宗和其韵以赐:“寰宇清夷,元宵游豫,为开临御端门。暖风摇曳,香气霭轻氛。十万钩陈灿锦,钧台外、罗绮缤纷。欢声里,烛龙衔耀……灵鳌,擎彩岫,冰轮远驾,初上祥云。照万宇嬉游,一视同仁。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从兹庆,都俞赓载,千岁乐昌辰。”(《满庭芳》)以夸张富丽文辞,描绘了宫廷内外元宵节日的盛况。元宵节与友朋“花边把酒”、诗酒唱和,也是文人的一大乐事。徐凝的《正月十五夜呈幕中诸公》以及陈去疾的“兰焰芳芬彻晓开,珠光新霭映人来”“此时月色同沾醉,何处游轮陌上回”(《元夕京城和欧阳衮》),均属此类之作。晚唐徐商镇襄阳,段成式、温庭皓、韦蟾皆其从事,各有上元唱和诗三篇,段成式的“风杪影凌乱,露轻光陆离。如霞散仙掌,似烧上峨嵋。道树千花发,扶桑九日移。因山成众像,不复藉蟠螭”(《观山灯献徐尚书三首》其一),节日的喜庆气氛跃然纸上。宋人丘崈在元宵节宴上即席而成的《如梦令·元宵席上口占》,“绮罗如绣”“华灯如昼”“连宵歌酒”,洋溢着元宵节的繁华与喜氣。

正月十五作为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宋王安石《上元戏呈贡父》),元夜良宵,月光如水,自古相传就有元宵佳节之夜“闹元宵”习俗。至隋朝,京城与地方州府上元灯火已开始兴起,诗人薛道衡即有“京洛重新年,复属月轮圆”“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元宵节里,唐帝京长安“千门开锁”,“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月光、彩灯之下,“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顾况《上元夜忆长安》)。车马喧阗,歌声盈耳,“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家家户户,倾巢出动,“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犹喜路旁歌舞处,踌躇相顾不能归”(其六)。宋代的元宵节,官家放灯先要搭建一座高达数丈的棚架,披红挂绿,缀满琉璃灯、牛角灯、万眼罗、各色纱灯,远望似小山一般,名曰“鳌山”。于是“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向子諲《鹧鸪天》)。街头巷尾“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向晓色、都人未散。盈万井、山呼鳌抃”(柳永《倾杯乐》),元宵狂欢盛况空前。像欧阳修的“纤手染香罗,剪红莲满城开遍”(《蓦山溪》);梅尧臣的“轣辘车声碾明月,参差莲焰竞红颜”(《上元从主人登尚书省东楼》);曾巩的“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上元》);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青玉案·元夕》);张萧远的“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观灯》);王同祖的“鼓吹喧喧月色新,天街灯火夜通晨”(《京城元夕》)等,歌咏的都是当时的元夕盛况。在少数民族政权控制的地区,京城的元宵佳节也是“六街三市遍,列鳌山、辉映楼台。竞追陪,簇香车宝马,驰骋多才。……玉浆琼液泛,结刀圭、不让樽罍。恣开怀。任鸾迎凤引,游宴蓬莱”(金王丹桂《瑶台第一层·元宵》);“袨服华妆著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金元好问《京都元夕》)。明代的元宵节,是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诏令从正月十一起百官放假十天,于是元宵节放灯、观灯等活动更加普遍,“火树嶙峋夜放花,一天星斗烂晴霞”“诸王辇过鼓频挝,赏心谁忍负年华”(明李濂《浣溪沙·汴州元夕》),真可谓“歌也千家,舞也千家”(明王磐《古蟾宫·元宵)》。清代元宵节期虽缩短为五天,但热闹的氛围依然。不仅紫禁城内在乾清宫设鳌山灯,而且灯市遍布京城,以东四牌楼、地安门最盛,街道上“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清董元恺《御街行》)。花灯上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通俗小说里的人物和情节,或为剪纸,或为图画,都是时下百姓喜闻乐见的角色,为赏灯人平添了饶有趣味的谈资。因清代统治者兴起于冬季气候寒冷的东北,故而东北地区元宵节还有赏冰灯的习俗,成为灯节的一大亮点。

元宵节最美的风景不只是千姿百态的花灯,更有那灯下花枝招展的各色美女。“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唐陈嘉言《上元夜效小庾体》)。大约从隋唐时期起,每逢元宵,平日“宅”在深闺大院中的女子,通通被放了风,可以自由外出,甚至彻夜狂欢:“凤城连夜九门通,帝女皇妃出汉宫。千乘宝莲珠箔卷,万条银烛碧纱笼。歌声缓过青楼月,香霭潜来紫陌风。长乐晓钟归骑后,遗簪堕珥满街中”(唐袁不约《长安夜游》)。这时候“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唐张萧远《观灯》);“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女子均是盛装打扮,“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尤其是“中州盛日,闺门多暇”“元宵佳节”“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李清照《永遇乐》)。柔柔的月色下,美女们“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朱淑真《忆秦娥》),衬托以五光十色的火树银花,令人心旌摇荡。南宋灯节从正月十三至正月二十,届时“都城放夜”“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望千门如昼”“耿耿素娥欲下”“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嬉笑游冶,钿车罗帕”(周邦彦《解语花·上元》),仕女们夜夜佩结香囊,观赏花灯。对于当时女性节日里的头饰,朱熹的叔祖朱弁以传神之笔记录说:“都下元宵观游……妇女首饰,至此一新,髻鬓篸插,如蛾、蝉、蜂、蝶、雪柳、玉梅、灯球,袅袅满头,其名件甚多,不知起何时,而词客未有及之者”(《曲洧旧闻·附录一·元宵词》)。明清时期虽然社会对女性的禁忌越发严密,但并不禁止女性们“闹蛾簇著冠儿转,斗大明珠戏玉龙。一重琉璃一重锦,荡摇不定风前影”(清袁绶《放灯词》),而是一如既往地参与“遥想千门灯火夜,笙歌十里尽衔杯”“碧天金镜忽飞来,处处红妆绣阁开”(明叶纨纨《元宵》)的元宵佳节盛会。

“照耀浮辉明,飘飖落烬轻。枝多含树影,烟上带佩生。杂桂还如月,依柳更疑星”(南朝陈叔宝《宴光璧殿咏遥山灯诗》),南北朝时期元宵花灯已成规模。隋唐时期,张灯氛围更盛,诗人们留下了大量咏灯佳句。如王维的“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奉和圣制十五夜燃灯酺宴应制》);李商隐的“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马隘通衢”(《上元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等。宋太祖乾德五年(967),更以法律的形式把元宵闹花灯活动固定了下来,放灯也由原来的三夜增至五夜。“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宋王安石《上元戏呈贡父》)。商人们为追求商业利益,绞尽脑汁地推出了各式新型花灯,据南宋范成大的《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可知,当时花灯的品种有莲花灯、桥灯、犬灯、鹿灯、万眼灯、琉璃球灯、栀子灯、葡萄灯、月灯、小球灯、大衮灯、马骑灯、狱灯、水戏灯等十几种。花灯制作技术也更加精湛,以“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妙绝伦。……又为大屏,灌水转机,百物活动。……珠子灯,则以五色珠为网,下垂流苏,或为龙船、凤辇、楼台故事。羊皮灯,则镞镂精巧,五色妆染,如 影 戏之法。……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又有深闺巧娃,翦纸而成,尤为精妙”(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花灯中的“珍奇者”往往“数人醵买之,相与呼卢,采胜者得灯”。晁冲之的“鹤降诏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满城车马,对明月”(《上林春慢》);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青玉案》)等诗句,都描绘出了两宋元夕灯彩的辉煌夺目。

“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机敏方解疑”(清佚名《猜灯谜》)。自南宋开始“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时有别出心裁的“贵邸尝出新意,以细竹丝为之,加以彩饰,疏明可爱”。宋理宗赵昀非常喜欢这种新颖的谜语花灯,立即下诏“令制百盏……遂以黄草布翦镂,加之点染,与竹无异,凡两日,百盏已进御矣”(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各种花灯中,堪称巨无霸的便是“鳌山”,乃用千百盏彩灯扎结成山。楼上鳌山灯光灿烂,香烟馥郁;楼下百戏喧闹,乐舞欢乐。明代时“鳌山灯”会扎在午门楼上,臣民可以在午门外观看三日。时人刘邦彦有诗云“风扫烟花春烂漫,云沉星斗夜阑珊”“试看烧灯如白日,鳌山无影海漫漫”(《上元五夜观灯诗》)。明代最负盛名的花灯是宛平的米家灯,其法是“堆纱叠縠,作山水花鸟人物”,“百尺冰荷可喜。况满壁、尽张罗绮。剪縠为栏,堆纱作树,不数米家山水。隔屏人指。道人在、隔花屏里。金粟玉虫累累。光到处、辘轳齐起。鸡戴珠竿,龙衔火籥,总是数条红紫”(清毛奇龄《剔银灯·咏米家灯》)。清代的元宵花灯更为壮观,袁绶的“六街风软香尘细,鱼龙曼衍银蟾底。宝树琪花照眼明,赤城霞拥鳌山起”“花市花灯灿列星,暖香熏透十分春。柳梢月上清新句,姓字依稀误淑贞。君不见广陵灯、秦淮月,此时光景尤奇绝。欲倩仙人幻彩桥,旧游重溯离心豁”(《放灯词》),为元宵花灯的真实写照。北京城内专门开了灯市,据说现在北京的灯市口大街,便是当年的灯市。

“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唐韩偓《元夜即席》)。至迟到唐朝,元宵闹花灯就已有了舞龙灯的节日活动。宋朝元宵舞龍灯之风更盛,人们“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晁冲之的“鹤降诏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上林春慢》);朱淑真的“元宵三五”“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忆秦娥》);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青玉案·元夕》),都反映了宋代元宵节舞龙灯的热闹场景。

元宵又称“汤团”“沙团”“浮圆”“浮圆子”“乳糖圆子”“澄沙团子”等,作为正月十五特有的应节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唐朝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是面蚕,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所记唐人“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面蚕”宋朝人称之为“蝌蚪粉”,但宋朝的应节食品更为丰富。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民间还流行元宵节吃浮元子的饮食习俗。范成大的《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即有:“捻粉团栾意,熬稃腷膊声。”南宋时所谓的“乳糖圆子”,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人周必大云:“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时节三吴重,匀圆万里同。溲浮虽有法,烹煮岂无功”(《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坐间成四韵》)。这是最早描绘元宵(汤圆)的诗,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元宵节的一轮明月、玲珑汤圆、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美好意境。唐宋时期还有一种称之为“糖”的应节食品,又称“焦” “油” 等。其制作方法是:“取油铛烂面等调停……银盒一枚,银篦子、银笊篱各一,候油煎熟,于盒中取子豏,以手于烂面中团之,五指间各有面透出,以篦子刮却,便置子于铛中,候熟,以笊篱漉出,以新汲水中良久,却投油铛中,三五沸取出,抛台盘上,旋转不定,以太圆故也。”(宋李昉《太平广记》卷234引《卢氏杂说》)其实这种油炸食品,早在南北朝时即已有之,唐代则成为北方人过元宵节时的主食。至明朝元宵这一称呼才被广泛接受,刘若愚的《酌中志》中就记载了当时元宵的制作方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当时北京城内马思远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闻名,符曾的“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歌咏的就是赫赫有名的马家元宵。

“旱船遥似泛,水儡近如生”(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说的就是我国古代的民间舞蹈跑旱船。至迟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山车旱船,“唐玄宗在东洛,大酺于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内县令刺史,率其声乐来赴阙……山车旱船、寻撞、走索、丸剑、角抵、戏马、斗鸡。……每正月望夜,又御勤政楼观作乐,贵臣戚里,官设看楼。夜阑,即遣宫女于楼前歌舞以娱之。”(宋李昉《太平广记》卷204引郑处诲《明皇杂录》)宋田况《儒林公议》记载:五代时前蜀皇帝王衍“侈荡无节,庭为山楼,以彩为之,作蓬莱山。画绿罗为水纹地衣,其间作水兽芰荷之类,作折红莲队。盛集锻者于山内鼓橐,以长籥引于地衣下,吹其水纹鼓荡,若波涛之起。复以杂彩为二舟,辘轳转动,自山门洞中出,载伎女二百二十人拨棹行舟,周游于地衣之上”。宋代山车旱船仍是闹元宵的重要活动,人们“夹道陆行,为竞渡之乐,谓之划旱船”。历史记载:宋太宗(雍熙元年十二月)丙申,“自丹凤楼至朱雀门张乐,迁四市货殖,五方士女大会,作山车旱船,往来御道,为鱼龙曼延之戏”(《太宗皇帝实录》卷31)。“看残大烛闹元宵,划出旱船忙打招。不放月华侵下界,烟竿火塔又星桥”(清顾禄《清嘉录·正月》引蔡云《吴歈》诗),划旱船更为正月十五的闹元宵增添了热闹气氛。

“一处飞槌一踏橇,锣声鼓韵走儿曹。无端士女如云集,也要丹青费笔描”(明徐渭《为杭人题画二首》),说的就是当时杭州正月十五闹元宵踩高跷的盛况。踩高跷,早在战国时即已出现,《列子·说符》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后来不同时代称呼不同,汉魏六朝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长趫”,周密《武林旧事》“元夕舞队有踏趫”即此。清代称为“高跷”“高蹻”。“正月十四坊市开,神泉高蹻南村来。锣鼓一声庙门出,观者如堵声如雷。双枝续足履平地,楚黄州人擅其技。般演亦与俳优同,名虽为灯白日至。其一老如姜太公,手持钓竿磻溪同。其一少如西施女,采莲端坐莲船中。其余髣髴台阁架,涂墨施朱吁可怕。金鍪银铠阔步来,恍若天上诸神下”(清李调元《观高蹻灯歌》)。表演者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

狮子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起传入华夏的,但狮舞的技艺则源自西凉的“假面戏”,最早以“花会”的形式出现于三国时期,在南北朝时开始流行。《旧唐书·音乐志二》记载:狮子舞,“太平乐,后周武帝时造,亦谓之五方师子舞。……缀毛为之,人居其中,像其俛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习弄之状”。至唐代,狮舞已盛行于宫廷、军旅和民间。狮舞“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龟兹部》)。“五方师子”即青、赤、黄、白、黑五色师子。官居太乐丞的大诗人王维于开元九年(721)之所以被贬,原因就在于他私自“为伶人舞黄师子”(《集异记》)。诗人白居易的《西凉伎》诗对狮子舞有生动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师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明清时期,节日期间舞狮子更加盛行:“许多西漆与南油,水上灯棚映画楼。莫笑邦人狮子舞,也曾乐府咏《凉州》。”(清潘素心《龙泉元夕》)

“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明周用《走百病行》)。明代元宵节里,妇人们穿戴一新,“队而宵行”,除了游园、观灯、约会外,又多了“走百病”这样一项新内容和新意味。节日期间,京城“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俱不闭,任民往来,厂卫校尉巡守达旦”(明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一》)。“八日至十八日,集东华门外,曰灯市。……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至城各门,手暗触钉,谓男子祥,曰‘摸钉儿’”(明刘侗《帝京景物略·春场》)。走桥之时女子三五相约,令一人手持香烛于前驱行人避让,遇桥则必相继而过,取渡厄之意,祈望免灾咎、祛百病。摸钉则要来到城门下,暗中举手摸城门钉,祈望女孩的心上人或家里的男丁平安吉祥。“走百病”大體上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线路及地标聚集点,即“桥”与“城墙”。“姐妹牵衣过小桥”“金吾不禁登城头”均为真实写照。人们见桥梁必过,遇城墙则登。“走百病”的距离、时间或长或短,以“走遍三桥灯已落”为限。明张宿的“白绫衫照月光殊,走过桥来百病无。再过前门钉触手,一行直得一年娱”(《走百病》);明袁宏道的“花火每攒骑马客,蜡光先照走桥姬”(《十六夜和三弟》);明佚名诗人的“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走百病上城头》),都是对这一风俗的高度概括。“元宵雪衬一灯红,走百病后摸门钉。但愿来年生贵子,不枉今番寒夜行”(清佚名《走百病摸门钉》),因此清代“走百病”声势更浩大,人们携手连臂,结伴成队出游,大街小巷人头攒动、熙来攘往,“城头游人如蚁,箫鼓管乐之声远近相间”(清甘熙《白下琐言》),她们“窄窄弓鞋步步娇,银花火树过元宵。出门不为寻亲友,一走能将百病消”(冯文洵《丙寅天津竹枝词》)。

(摘自《中华读书报》2021年2月24日。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华书局编审、山东教育出版社《新校园》编辑部)

猜你喜欢
百病花灯
花灯:正月里的一颗糖
猜谜能手
时尚是个谜,万物皆可“包”
找不同
正月十五“走百病”
“包,治百病”
赏花灯
素材积累·词语
花灯艺人
“百病生于气”与升降散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