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东
(广东省野生动物监测救护中心,广东 广州 510510)
由于穿山甲独特的生理习性和特化的食谱,使得该物种的人工救护、饲养成为世界性难题。目前,只有台北动物园和新加坡等地在中华穿山甲的人工救护、饲养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结合工作经验,从介绍穿山甲野外生存习性入手,围绕饲养环境和人工饲养两个方面开展论述,为更好的开展穿山甲迁地保护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全球现存穿山甲有8 种,中华穿山甲、印度穿山甲、马来穿山甲和菲律宾穿山甲分布在亚洲地区,大穿山甲、树穿山甲、南非穿山甲和长尾穿山甲分布在非洲地区。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属于哺乳纲(Mammalia) 鳞甲目(Pholidota) 鲮鲤科(Manidae) 穿山甲属,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该种分为3 个亚种:华南亚种(M. p.aurita)见于浙江、福建、江苏、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河南、安徽、四川及西藏等14 个省区;指名亚种(M.p.pentadactyla)分布于台湾;海南亚种(M.p.pusilla)产于海南。由于过度利用和栖息地丧失,中华穿山甲种群数量急剧下降。2016 年9 月29 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第17 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缔约方大会上,将中华穿山甲从CITES 附录Ⅱ提升至附录Ⅰ;2020 年6 月,中华穿山甲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
中华穿山甲体型狭长,体背、四肢及尾部覆盖棕黑色甲片,甲片之间有刚毛。头部和眼睛比较小,视力差,没有牙齿和声带,嗅觉灵敏,会发出类似闻嗅的声音,舌长,可自由伸缩,舌表面带有粘液,用于伸入蚁道获取食物。腹部为乳白色,有毛无甲片;四肢粗短,前足趾爪强壮,善于挖土打洞,前肢挖土推向两侧,后肢往外推土。行走时前掌背着地,站立时后腿着地,尾部粗壮有力,站立时用于支撑身体重量,攀爬时能牢牢缠住攀爬物。中华穿山甲生性胆小,通常昼伏夜出,感知到危险或者遇到敌害时。立刻蜷缩为球形,其坚硬的外壳可以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伤害。白天栖息于洞穴之中,晚上进行较为频繁的活动。喜欢独居,只有在繁殖季节才会成对存在。
中华穿山甲主要生存环境为海拔500~1000m的亚热带和热带的阔叶林、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以及高山和丘陵的灌木带。中华穿山甲洞穴多筑在坡度较缓的山坡上,喜向阳、潮湿、疏松、弱酸性的土壤。挖洞时大多会选择土层较厚、地表有机质丰富的黄壤土,特别是有白蚁巢穴的地方,用来躲避天敌并获取食物。除此之外,穿山甲筑穴的位置会随季节变化,夏洞多在山上层的山岗处,洞距离地面较近方便外出觅食;冬洞多在向阳山坡下层,洞口隐蔽,洞距离地面较远,洞道末端有宽敞凹巢并且铺设有植物碎片,冬洞的结构和铺设物使得洞内温度变化不大,减少了穿山甲因气温变化而产生的病变。平时穿山甲洞穴无固定位置,多居住在为觅食所挖临时洞穴内,但在育幼期间雌性穿山甲则会居住在固定的洞穴内,一般穿山甲的固定洞穴的位置极为隐蔽,与冬洞相似,洞道深且有铺垫物。
中华穿山甲喜食白蚁和蚂蚁。白蚁和蚂蚁群体大多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生态系统中,具有巨大的生物量,被称为“超有机体”。中华穿山甲高度特化,食性专一,主要以白蚁为食,有着“森林卫士”之称,其他蚂蚁、幼虫以及蜂类也是穿山甲的食物来源之一。中华穿山甲的食量很大,通常一只3kg 的成年穿山甲一次就能够摄入300~400g 白蚁,对控制白蚁的种群数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穿山甲一般选择在针阔混交林、地面富含有机质处取食,不喜在裸地上取食,这可能与白蚁和蚂蚁的分布以及中华穿山甲有较强的隐蔽习性有关,裸地上白蚁和蚂蚁数量少,不是最佳取食地点。中华穿山甲由于没有牙齿,食物经舔食后直接吞咽到胃中,吃进去的蚂蚁等其他昆虫通常形态完整,易于区别;有研究表明,蚂蚁等昆虫由于身被甲壳素外科,如触角、上颚、足节等不易消化的部位在粪便中通常保存完好,可用于辨别昆虫种类。但是白蚁只在颚、足节等部位有外壳覆盖,且不如蚂蚁坚硬,所以在粪便中残留量较少,所以在野生穿山甲的食物来源比例中,白蚁的占比可能被低估了。
有研究表明,中华穿山甲最喜爱的蚁类依次是台湾乳白蚁、黄翅大白蚁、双齿多刺蚁;冬季通常以白蚁为主,夏季以蚂蚁为主,黄翅大白蚁、台湾乳白蚁、双齿多刺蚁在冬、夏季食谱中均出现,可能是穿山甲食谱中重要的食物;白蚁的偏爱指数为正值,蚂蚁的为负值,表明穿山甲更喜欢白蚁,这一研究结果与野外观察一致。中华穿山甲的取食特征可能与季节相关联,原因是在冬季气温较低,蚁类躲在更深的巢穴之中活动,因此中华穿山甲无论取食哪种蚁类,都必须通过挖掘行为来获取食物,而白蚁的生物量远远超过蚂蚁,因而在冬季中华穿山甲主要以白蚁为食,因此在冬季能够发现中华穿山甲的新鲜洞穴,而在夏季时期,蚁类通常在地表或者接近地表进行活动,但由于白蚁和蚂蚁的生态位不同,蚂蚁活动范围基本在地面上,相比于活动在地表下蚁道的白蚁,更容易被发现,因此在夏季中华穿山甲主要以蚂蚁为食。
中华穿山甲对白蚁的偏好程度可能与最优化觅食理论相关联,动物选择什么样的食物,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巨大的进化选择压力有关。进化选择压力要求动物的觅食效率达到最大,最大限度地减少搜寻、猎取、处理和消化食物的时间和能量,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食物,偏爱那些容易获得、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单位时间内摄取量大、反捕食能力差的食物,以较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被摄取的食物是“投资- 收益”充分权衡后的结果。
穿山甲的饲养场所一般包括隔离室、饲养室和仿生态笼舍。隔离室主要针对刚救护的穿山甲个体,鉴于穿山甲在野外主要于傍晚和夜间活动,建议隔离室保持黑暗环境,与其生活环境保持一致,以减少救护个体的应激反应;救护巢箱内部尺寸要足够大,以便为人工圈养个体提供摆放水盆和食盆的位置。在笼箱内部设置可调控地热装置或其他加热装置,用于保温,并铺有毛巾、毛毯或柔软的垫子方便更换,减小伤口感染几率和保持环境干净。
建造饲养室应选择便于清洁和消毒的材料,以便于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国内穿山甲救护饲养机构多采用混凝土围墙和瓷砖地面,设有通风口和观察窗口。在提供遮雨庇护的同时,也要保障通风,通常采取一半笼舍具有顶棚,一半笼舍采用不易攀爬的材料制成围墙,并内设有游泳池、沙池和供其攀爬、藏匿的丰容物件。笼舍内应装有管道或中空的树木以及人工搭建的巢箱,为穿山甲提供一个安静、较暗的居住环境,必要时装设红外监控,以观察穿山甲各种行为活动。这种环境能够保障穿山甲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来表达它的行为习性,减少人工圈养条件下穿山甲的刻板行为。
为了保障长期圈养穿山甲的福利,仿生态笼舍所需要的面积更大,与自然环境更相似,以满足穿山甲日常的攀爬、挖掘、游泳等行为空间,以提高穿山甲对人工圈养环境的适应性,也可以减少穿山甲的刻板行为。其他地区长期圈养穿山甲的大多数场地都以天然土层作为圈舍内地面,较深的土层为穿山甲提供了挖掘和掩埋粪便的条件,以满足它们的自然习性。当提供土层地面时,穿山甲会花大量的精力用在挖掘上,从而焦躁的状态和异常行为会减少很多。在混凝土地面上会使穿山甲四肢的脚垫因摩擦而导致擦伤,但较为柔软的土层地面会减少穿山甲四肢因为挖掘导致的擦伤。如果以软土作为笼舍地面时,则要考虑穿山甲的逃跑问题。需要在土壤深层设计防逃基底。由于铺设铁网有可能会对穿山甲造成伤害,所以建议利用混凝土铺设底部,此外还要考虑排水系统的安装。通过调查野外中华穿山甲生境选择,发现它们会在被枯枝落叶覆盖的土壤中打洞,根据季节时间和目的的不同,洞深约20~217cm 不等,所以仿生态笼舍铺垫土壤的理化性质、厚度和其他环境因子也应尽量满足中华穿山甲自然选择的习性。
中华穿山甲因其特殊的食性特征以及对生存环境的高敏感度,使得人工圈养的成活率极低,被认为是非常难以饲养的哺乳动物。目前各机构救护的穿山甲死亡主要原因是肠胃疾病和呼吸道疾病。从野外带回来的穿山甲个体尸检显示,死亡原因大多都是胃壁损伤或溃疡。在现有的文献中,关于穿山甲饲料营养的研究较少,有少部分效果较好的饲养配方发表出来,例如为符合中华穿山甲食肉动物的饮食习性,在人工饲料配方中加入米糊、肉末、狗粮、牛奶、炼乳、商品猫罐头、黄粉虫干以及一些婴幼儿食品,食物状态多以糊状流质为主。一些穿山甲幼崽比较喜欢猫罐头和奶油制品,但另一些则完全排斥人工食物,并且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台北动物园对人工饲养中华穿山甲的食物组成、营养需要和消化系统进行了较为的全面研究,研发的中华穿山甲人工饲料是目前较为成功的,他们在饲料中增加高蛋白昆虫的数量和种类,主要由家蚕、低脂奶粉、酵母粉、椰子粉、蜂蛹、面包虫、蛋黄、米饭、红薯、苹果及土壤等组成,粉碎搅拌之后加热煮熟,同时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高中华穿山甲的食欲和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并减少食源性细菌的威胁,保证食物安全,也能使动物能够更快的适应人工饲料。这为其他动物机构组织救护中华穿山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在新加坡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成功繁育穿山甲的饲料配方以蚂蚁等昆虫为主,在长期的人工圈养和人工繁育方面取得较好效果。此外,有其他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5%的磨碎甲壳素(几丁质)或者土壤可改善粪便黏稠度,利于粪便成型,降低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消化率。这种饲料添加方式可能有助于控制在人工饲养环境下穿山甲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改善穿山甲的健康状况。
据了解,20 世纪90 年代初,国内部分机构对穿山甲的人工饲养技术进行了探索,广西平南野生动物饲养场、江西林业科学院白蚁研究所、福建省福清县穿山甲养殖场,对马来穿山甲的饲养条件、食物配比、繁殖技术、疾病防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重庆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西省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在马来穿山甲人工饲料研发和人工繁育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但是目前国内针对中华穿山甲的人工饲料研究工作较少。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笔者所在单位研发出一种中华穿山甲救护期饲料及救护期诱食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使救护的中华穿山甲已成功存活3 年,并成功繁育子一代。
目前国内的穿山甲饲料配方大部分是以黑蚂蚁和黄粉虫干(与其类似的黑水虻幼虫虫干)和其它高蛋白的昆虫作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物质和添加剂组成的饲料配方,并没有深入研究中华穿山甲的营养需求,中华穿山甲的人工饲养领域还存在诸多空白。
建议今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该物种的研究:(1)加强野外调查,摸清野外种群资源现状的同时,调查野生种群的生活习性,如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穿山甲洞穴的矢量数据(洞穴构造、土壤性质、洞穴内温湿度等),为建造科学的人工饲养环境提供基础数据。(2)研究中华穿山甲在不同阶段的肠道菌群及代谢物差异,了解该物种肠道菌群结构,分析其肠道菌群多样性,明确其肠道菌群的代谢通路变化,为中华穿山甲的人工饲养、疾病治疗和种群复壮提供科研理论基础。(3)调查野生种群的食物组成和收集野生穿山甲粪便,分析野外种群的食谱组成以及营养成分,构建“野外调查收集数据→指导室内人工养殖→放归野外复壮种群”的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科学迁地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