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2-02-25 08:38:52胡志明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砖瓦 2022年1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钢结构

胡志明(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现阶段我国对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职业教育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流砥柱。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与目标[1]。尤其是“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将学历证书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是职教改革的一大亮点。各试点院校正严格按照证书标准,将证书技能标准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设置,落实课程标准建设,把1和X有机衔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实践技能[2]。

国外关于职业教育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知识结构、教学大纲、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估。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推行“工读课程计划”,工作与学习同步进行,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培养技能;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注重企业培训为主线,在学校课程中倡导实践活动的主导地位。国内职业院校在如何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中做了相关研究,特别是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区域经济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内涵。张俏[3]依托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就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刘晶莹[4]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产业需求对接,完善“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完成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的对接。赵冬[5]研究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课程内容组织、课程教学对策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发。孙清梅[6]研究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分段式”教学模式,同时阐述了教学模式的关联因素。

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土建类专业职业教育规模较大,但办学质量不高、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及标准很大程度上参照了普通高校模式,高职专业、课程、教材与施工现场需求脱节,并未完成培养高技术、高技能实践人才的目标。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中往往实践性环节薄弱,实训课程体系不够完整,缺少有效的实践性教学理念及方法,同时由于部分院校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的限制,教学中缺乏综合实训环节,导致学生实践技能缺失,且对专业课程及知识体系的梳理缺乏系统性。

本文基于“1+X”证书制度,将岗位技能需求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技能标准与实训课程标准进行融合,构件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对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训课程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增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划分实训层次,改变第四学期课程教学模式,并引入了五个模块的综合实训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且通过综合实训增强学生对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系统性的建立。

1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1+X”证书技能与实训课程融合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建设与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不能充分对应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受本科院校知识本位观念的影响,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与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贴合度不够,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与岗位职业技能需求不能充分对应,学生对工作过程、岗位技能点认识不足,不能很快的适应实际工作。

1.2 实训课程与“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缺乏融合

“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在实训课程标准及教学实施过程中体现的不够明显,固有的实训模式并未深度对接“1+X”技能点。需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通过试点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

1.3 “岗课证融通”在课程中缺乏有效的依据

由于课程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岗位技能标准之间融合的滞后性,现阶段只能单纯以课程教学标准作为毕业依据,致使学生在毕业后的职业技能远未达到岗位需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建设、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需落实课岗及课证的融合标准,实现技能与课程的双重考核标准。

1.4 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不合理

由于硬件设施、实训条件的限制,现有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授教方式,教学内容以通用性、概念性的知识点为主,如钢结构施工的技术、方法、标准、规范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性较强而实践能力不足,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新形势下,企业需要的是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一定动手能力的综合型人才,特别是对钢结构施工这类要求零距离上岗的企业来说,就业竞争更为激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

2 根据岗位及证书技能需求划分实训课程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企业需求调研以及实训教学改革研究探索,融入“1+X”技能等级证书和岗位技能证书,修订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岗位、证书和课程对应起来,建立“岗证课融通”的实训课程体系,制订符合“1+X”证书试点要求的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重点根据施工现场专业技术人员(八大员)、BIM类技能等级证书、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等级证书以及焊接工岗位证书技能标准,将实训课程体系划分为分项实训、专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三个层次,岗位、证书与课程的衔接见表1。

表1 实训课程体系划分表

实训课程体系设置14门实训课程,增强了实训课程占比。分项实训是针对专业基础课程和个别专业课,采用“理论讲授+实训技能渗透”的方式,即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讲授理论及技能,将岗位及证书需求技能点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环节,做到讲中有练,以手工作图、图纸识读、视频观看、模型室参观、课内实训等方式完成实训内容,该类实训课程无需专有实训场地及设备,实训灵活、可实施性强。专项实训是针对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采用“岗位技能标准+实践操作”的方式,即在实训场地针对岗位及证书技能标准要求,通过试验、测量放线、编制施工方案、CAD上机实训、施工操作实训等方式进行技能专项训练,该类实训课程对技能培训针对性强,实践效果好。综合实训是在专业课程知识点串烧讲解的基础上,在实训场地以钢结构工程建造流程为模块,各模块融入岗位及证书技能要求的全过程技能实训,技能点完善、体系性强。

3 实训课程改革

3.1 实训课程改革模式

通过前三学期的分项实训奠定专业基础,通过专项实训强化“1+X”技能,通过综合实训提升岗位技能。在第四学期,将专业实训课程中的《建筑钢结构识图与BIM应用》《TEKLA深化设计与BIM应用》《钢结构工程施工》及《建筑钢结构安装与质量验收》划分为专项实训课程,并在学期末梳理各专项实训课程完成基于整体案例的综合实训,固化课程及知识框架。

第四学期传统的教学安排为“16+2”模式,即前16周为正常课程教学,后2周完成实训课程,实训环节薄弱,知识体系分散。现采用“12+6”模式优化课程安排及教学,即前12周理论知识串烧,后6周利用完整工程案例完成模块化的综合实训的教学改革模式。在授课场景的选择上,充分利用校内全真实训室和钢结构工程实训基地的结构及模型,完成从识读图到零件拆分到零构件加工再到钢结构安装验收的模块化实训。

3.2 综合实训改革方案

在现有“2+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基于“岗课证融通”,将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首先,第四学期的实训课程调整为前12周的知识技能点精讲与后6周的模块化案例综合实训。在综合实训环节,始终以门式刚架结构及钢框架结构工程案例图纸为核心,将“1+X”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编制综合实训手册,以此为纲领指导学生完成综合实训。以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深化、加工、安装为流程,将综合实训划分为五个工作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对接岗位及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如图1所示。

图1 综合实训改革方案

4 实训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的关键问题

4.1 实训课程学时及教师的分配

在三个层级的实训课程中,需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编制要求,突出重点技能的培养,合理分配学时。 在实训教学环节,需采用团队包干式教学方法,按照“1+X”技能点,由不同教师负责不同的技能点培训,同时强化教师实训操作技能及信息化教学展示的能力。

4.2 实训课程标准的编制

本文涉及的实训课程有14门,每门课程分别对接不同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技能标准深度融入课程标准是研究的关键。

4.3 案例图纸、实训手册及教案的编制

钢结构案例图纸作为综合实训的核心,图纸需规范反映出五个实训模块的实训内容,且须有代表性。实训手册是综合实训的纲领,实训手册的技能点及任务点需严格对照课程标准,体现岗位及职业技能实训。教案作为综合实训课程实施的依据,是案例图纸、实训手册的详细体现,因此是综合实训的关键。

5 结语

本文以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为依托,在现有“2+1”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将实训课程划分为分项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三个层次,对接课程和岗位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完善课程体系及标准。同时在第四学期调整课程安排,采用“12+6”的安排模式,重点突出综合实训教学环节,以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深化、加工、安装为流程,将综合实训划分为五个工作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对接岗位及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八项技术技能,通过综合实训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系统性的建立。对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有良好效果,为土建类专业的课程建设及改革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钢结构
顶推滑移法在钢结构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探讨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草原与草坪(2022年1期)2022-05-11 10:44:40
首件钢结构构件确认机制在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山东冶金(2022年1期)2022-04-19 13:40:48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工会信息(2020年21期)2020-02-28 07:19:36
收录证书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学习月刊(2016年14期)2016-07-11 01: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