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晴炜
“无锡景调”又名《侉侉调》《探清水河》《照花台》等,是一首流传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时调小曲。最先需要提及的是,本文所用的“无锡景调”是流传在京杭大运河一带的版本,因为通过版本考释得出,该曲调集中流行的地区分布在京杭大运河沿线。
“无锡景调”亦是曲同词异的同宗民歌,即“变体是源于同一曲调的母体,大多数唱词都不尽相同”①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第3-4页。的民歌。所以,唱词是划分“无锡景调”不同版本的依据。“无锡景调”比较早的名字或许叫做《侉侉调》:“《无锡景》是由北方传入江苏的一首时调… …《侉侉调》流传到江南,被填上反映各种风土人情内容的词,其中尤以… …《无锡景》流传最广。”②吴岫明:《几首民歌的渊源及流传》,《艺术百家》,1998年,第2期,第84-87页。但本文仍以“无锡景调”为题的原因有二,一是从早期的流传程度看,《无锡景》这个名称更广为人知。当在同宗民歌的某一个歌名后缀上“调”一字,它便成为这首曲调的代指,比如出于“鲜花调”的《茉莉花》最流行,于是这首曲调常常被称为“茉莉花调”;二是《侉侉调》的版本并未找到原始版本。本文旨在考释不同唱词版本,探寻其集中流行的时间和集中分布的地区。
“无锡景调”最早的唱词版本暂时没有明确记载,只有其曲谱最早的记载的记录③“无锡景调”曲谱最早记载于《小调器乐谱》,其抄本存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图书馆,信息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资料室的《中国音乐书谱志(先秦—一九四九音乐书谱全目)》【增订本】:“1635小调器乐谱 程仲铨抄 1901抄本(工尺)218”,记录于本书的第44页“前期部分(六)器乐曲3.民族器乐合奏”中。词条中的“218”指的就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图书馆。虽然该图书馆保存着《小调器乐谱》,但遗憾的是笔者未借阅到,因为工作人员告知:该“古籍存在散页或缺损的情况”。:“《无锡景》… …最早的工尺谱见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程仲铨抄《小调器乐谱》。”④吴岫明:《中国民歌赏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4页。由于笔者未找到最原始的版本,所以便用唱词内容、文献记载等信息来推断“无锡景调”集中流行的时间和区域。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采访调查,共收集到近十个不同版本。在整理之后,将各版本的“无锡景调”大体分成两类:第一是写景类,包括《无锡景致》《苏州景致》《西湖景致》等;第二是叙事类,包括讲述的故事内容为特指和泛指的两种,前者包括《探清水河》《李方巧得妻》《卖油郎》(《侉侉调》),后者有《照花台》(《侉五更》)等。另外,在诸多版本中,即便是同一唱词内容的“无锡景调”,在不同地区也会有不同的名称,本文只采用了最为常见的名称。
写景一类的歌词,有《无锡景致》《苏州景致》《西湖景致》等,歌唱的都是各地的风景或是出现的新鲜事物。数量不在少数,但样式上基本都是一样的:地名后缀一个“景”或“景致”。而且,有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在这些可找到的歌词里,书写到的风景几乎只在南方。似乎是由于相比于略显单调的北方,南方风景总是更好一些。另外,这一类写景的歌词,均为仿《无锡景致》而作⑤李秋菊:《清末民初时调研究》,2007年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52页。,故本文中只关注《无锡景致》一版。
《无锡景》,有时也写作《无锡景致》,它可以从狭义与广义两个方面解释。狭义地看,这是一首赞美无锡景致的民歌,在民间广为流传。从流传度上看,它不及《孟姜女》《茉莉花》的名气,但也是一首流行于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小曲。广义地看,《无锡景》又可以当作这个曲调的名字,即“无锡景调”。
《无锡景》源于江苏无锡的结论,从标题以及内容都能得出。关于其产生的大致年代,在周青青、江明惇等学者的书中,都写到其开始流行的时间是清末民初。除此之外,未找到更为确切的记载。不过,可以从歌词内容以及留存资料的时间进行推测。
《无锡景致》是描写无锡城自然与人文景象的,第二段歌词的第一句“一到宣统三年份,后来呀,新起光复门”中提到的“光复门”,建立于民国元年(1912年),歌词中写的是宣统三年,不过都是同年。另外,目前可查到的最早的《无锡景致》的歌词记载于《时调大观》中,该书出版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由上海文益书局出版。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演唱录音,收录在民国九年(1920年)上海百代唱片录制的唱片中,由湘林四小姐演唱,歌名就叫做《无锡景致》。所以,由此可以推测,这首《无锡景致》大概开始流行的时间就是民国初期。
叙事一类的歌词,讲述的故事有具体的,亦有泛指的。前者包括《探清水河》《李方巧得妻》《卖油郎》,后者包括《照花台》《侉侉调》。
在这些具体的故事中,最为知名的就是《探清水河》,(有些地方也叫做《清水河》)。简单来说,这是大莲与小六的悲惨爱情故事。情投意合的两个年轻人于夜晚私会,大莲父母发现后暴怒,结果逼得大莲和小六先后跳河自尽。
《探清水河》一般被认为发源于北京。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及其他书中找到的九个省市⑥九个省市分别是黑、吉、辽、京、津、冀、鲁、苏、湘。的歌词里,均出现了“京西”“蓝靛厂”“火器营”等字眼。蓝靛厂和火器营是北京海淀区的两个地名,位于北京城西边,于是也顺便引出“京西”二字。由此可以推断,《探清水河》产生于北京一带,至少也是流行于北京。虽然在2004年版《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天津卷》第178至179页“探清水河(二)”中,歌词里写作的是“河南李陵县… …有个宋家滩”。不过,笔者推测这个河南李陵县宋家滩的说法或为误传。原因有四:第一,河南省没有查到李陵县;第二,与“李陵”同音的“醴陵”在湖南株洲;第三,李陵为地名的李陵村在合肥市;第四,宋家滩查到在上海和兰州都有。无论是涉及到的哪一处地点,都与《探清水河》大多数歌词留存中提到的“蓝靛厂火器营”不相符,所以基于此,笔者推断这版是误传。
1998年版《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第710至712页《无锡景》附录的《探清水河》,注有“《探清水河》的歌词与曲谱均刊载于清末的修德堂印本”。可惜,这版修德堂出版的印本并没有找到。目前,能找到最早的印本是由扬州聚盛堂出版的,被存放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只有歌词。该印本出版的具体时间不确定,歌本上亦没有标注。根据国家图书馆的查询结果为“清[1644—1911]”,这只能推断该曲调在清朝就已经流传了。更详细的推论,或许可以从《探清水河》故事的起因—“大烟”入手。而且,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探清水河》就被叫做《卖大烟》⑦山东省聊城地区艺术馆编印:《山东省聊城地区民间歌曲选编》,聊城:聊城地区艺术馆,1981年,第104页。。
大烟是鸦片的俗称,这种被当作麻醉药的东西,本身是没有太多罪过的。但在17世纪初,与烟草一同吸食的方式传入中国后,它就变成一种能够侵蚀人心以及肉体的东西了。而且,负面影响在后来的两个世纪里愈演愈烈。起初只是向中国进口,“乾隆初年,鸦片输入每年约四百箱,每箱约百斤… …嘉庆初年,输入… …每年约四千箱… …道光元年(1821年)… …五千箱,道光十五年(1835年)… …三万箱。”⑧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6-17页。再往后,由于银两的大量流失,广东有一帮士绅甚至提倡种植鸦片。当然,由于皇帝以及一众大臣的反对,这一倡议在当时并没有流行开来。可自1840年,中国进入近代之后,鸦片在中国境内的流传愈发不可收拾。山西有一首叫做《种洋烟》的民歌,歌词道:“咸丰登基十一年,口里口外种了洋烟。”⑨胡小满:《文化视野中的晚清燕赵小曲》,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36-140页。咸丰十一年是1861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一年后,因为《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让中国北方大多数地区都已被帝国列强侵占。所以,歌词中唱到长城关口的里里外外都被种上鸦片,也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由此可见,这时的北方已深陷鸦片的泥沼之中,鸦片在中国已然成为一种比较普及之物。那么,通过这个大背景来看《探清水河》,一户寻常百姓的松老三夫妇,却能够以卖大烟为生,大概率也是19世纪中后期的事儿了。
另外关于《探清水河》,有一事需要提及,即“窑调”。李家瑞先生在《北平俗曲略》⑩李家瑞:《北平俗曲略》,北京:文津出版社,2018年,第131-133页。中,写到《探清水河》曾经属于“窑调”一类,(称其歌词中还留有窑调的痕迹,如“长青万字”与“荷花万字”是“松”与“莲”的隐喻,这一般只在妓院中通行),也就是在下等妓院“窑子”中演唱的曲调,也叫窝娼调。不过即使这类曲调曾在妓院等场所流传,但对音乐本身似乎并没有太多不妥。《探清水河》可能因为演唱场所以及歌词涉及情色,所以被归在“窑调”中。但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民间传统音乐,内容由民众主导,其中最多的便是情爱一事,这是本能,是自然。正如陈树林老师所说:“内容为自由爱情的《探清水河》,在封建礼教压抑的年代,肯定受大众欢迎。”⑪2018年11月24日,笔者在陈树林老师的家中采访了陈老师。这句观点是在采访中陈老师表达的。陈树林老师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专家组成员、北京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尤其是妓女,由于渴望自由的情爱之事,便更能在其中流传开来。另外,风花雪月的场所接待的南来北往的人,他们对音乐的喜好各有不同,除了小曲小调,京剧、大鼓等估计也会在这种场所中传唱。
据北京艺术研究所的陈树林老师说,北京这一带与《探清水河》曲调相同的有一首《李方巧得妻》⑫辽宁卷中将“李方”写作了“李芳”,只是同音不同字,并不影响含义。。不过,相比之下,它的知名度并不如前者。这一首演唱的是李方与汪兰香的爱情故事,故事内容与《探清水河》类似,讲述的都是自由恋爱的青年男女。但与《探清水河》的悲剧不同,《李方巧得妻》是皆大欢喜的结尾。
有关《李方巧得妻》的起源地,虽然陈树林老师表示这是北京的小曲,但笔者却推测其为河北唐山一带的民歌。在1994年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北京卷》第593至597页的两首《李方巧得妻》的歌词第一段里,写到这件事情出在“小集城东”。以“小集”定名的城镇,有一个名为小集镇的地方,隶属于河北唐山的丰南区。在1997年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黑龙江卷》第367至370页的《李方巧得妻》中,直接点名此事出在“乐亭”。乐亭亦属于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地理位置在“小集”的东面,也算对应上了城东之意。由此,起码可以推断《李方巧得妻》是流传在唐山一带的。
关于其起源时间,没有找到记载。不过,对比了《探清水河》与《李方巧得妻》的歌词后发现,两版叙事歌词在叙事方式上十分接近。比如开头两段⑬虽然对比都是北京地区的歌词,但和其他地区流传的歌词差别不大。。(见表1)
表1 《探清水河》与《李方巧得妻》前两段歌词比对
从表1看,两个版本交代地点和人物的方式是相同的。再往后的歌词都是以时序体结构来叙述,一个是十二月体,一个是五更体,而且两个故事的走向是类似的:一男一女无意间相识,私定终身,然后被父母发现。区别在于被发现后,《探清水河》是双双跳河的悲剧,而《李方巧得妻》是两人喜结连理的大团圆结局。显然,《探清水河》的流行程度是优于《李方巧得妻》的。所以,笔者大胆猜测《李方巧得妻》是在《探清水河》之后出现的。或许是因为《探清水河》的内容过于悲情,所以民众模仿其歌词的叙事体式,创作出皆大欢喜收尾的《李方巧得妻》。《探清水河》是至少于清晚期间流传开来的,那么《李方巧得妻》最早可能也是清末民初时出现的。
“无锡景调”的叙事歌词,大多都是一些直接从民间“诞生”的人物故事,并没有出处。而《卖油郎》则是流传的版本中,歌词内容唯一“另类”的。它的歌词出自明代文人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卖油郎独占花魁》。不过,《卖油郎》并没有演唱全篇故事。只选取了卖油郎秦重照顾醉酒的花魁女莘瑶琴的段落,从入夜到天明,从一更唱到五更。
关于这版兴起的时间,在目前找到的文献中并未发现。在已知的乐谱中,出版时间最早的是在1953年9月⑭华东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处编选:《苏北民间歌曲集》,上海:新音乐出版社,1953年,第61页。。此曲名为《卖油郎》,被收录于1953年出版的《苏北民间歌曲集》 里。由此推断,《卖油郎》在20世纪中叶,已经流行于苏北地区了。最早的时间节点,可以从歌词入手。其歌词出自《醒世恒言》,这部明代小说出版时间为公元1627年。于是,至少能得出1627年至1953年的结论。不过,时间跨度过大,显然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
更加深入的推论,在一个演出视频中找到了眉目。这是由江苏镇江的姚恭林老师表演的视频,录制于20世纪90年代初,也是目前留存的演出版本里最早的一个。而且在采访姚老师的时候,他很肯定地表示,《卖油郎》这首曲调至少在“文革”之后是被他唱火的。因为在他之前,《卖油郎》并没有在舞台上单独表演过。虽然演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但姚老师说,自己四岁就已经从苏北的外婆那里学会这首曲子了。姚老师出生于1947年,四岁即1951年。他学此曲于长辈,所以这首曲调流行的时间,大致可以向前推进三四十年,至民国初年。从这一点来看,倒是契合了前述几个版本推断出的清末民初的流行时间。
至于这首曲调兴起于何地,文献中亦未发现。不过《卖油郎》的乐谱,在韦人编著的《扬州清曲》里出现过。书中有一首《侉侉调》,与《苏北民间歌曲集》中《卖油郎》的曲、词完全一样。或许,《卖油郎》就是从扬州清曲中传出来的。因为《卖油郎》歌唱的男女情事取材于文学,相较于其他版本,略显出一些文学性。所以它诞生于有着专职、半专职艺人的扬州清曲,可能性是远大于由普通民众创作的民歌。不过,这也只是笔者的推测,就像姚恭林老师说这首曲调一直就是苏中苏北一带流行的小曲一样,无处考究。
叙事的版本中,大多是特指,即歌词中的主人公皆有名姓。而名为《照花台》的版本则例外,从头至尾并未有具体人名出现,用“奴家”“郎君”等词代指,讲述了一个苦等情郎一整夜的姑娘。
这首曲调的兴起时间,大约能从一个歌词本的出版时间判断。这是一本由扬州聚盛堂出版的歌词刻本,是这一版目前已知最早的留存,存放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虽然出版时间没有标注在歌本上,但在图书馆的查询结果里,提到了一个区间—清末民初(1851—1921)。通过这个信息,我们至少能得出结论:《照花台》在晚清就已经存在且流传开来了。时间通过出版时间大概能推断,可兴起的地点就不得而知了,一般被认为是流传在北京一带。但根据此善本,得知出版社是扬州聚盛堂,地点设在扬州,但并不能因此断定《照花台》兴起于扬州。暂且不论扬州在清代逐渐兴起的刻书之风。单单是各大书坊(即书店),在扬州就开了两位数之多,聚盛堂只是其中一家。所以,扬州的书坊刻印了这个小曲的歌词,只能说明清末民初之时,《照花台》在扬州已经流行。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这个歌词刻本,其实并不叫《照花台》,而是叫做《五更里侉侉调》。这是因为该版歌词的格式为“五更体”,以及该曲调名在有些地区被称为《侉侉调》。所以该版本被叫做《五更里侉侉调》,甚至有更简洁的《侉五更》。不过,有些歌名只为了体现“五更体”,于是也有地区写作《五更鼓》。之所以有《照花台》之名,是因为歌词第一句“一更京儿里,月影(儿)照花台”,故称其为《照花台》或《月儿照花台》。另外,由于歌词内容是姑娘苦等情郎五更,所以又名《盼情郎》《情郎哥》《哭五更》等。
“无锡景调”这一版的歌名最多,本文中一律用《照花台》来指代,因为以“五更”为歌名的民歌繁多,但歌词内容和曲调都各不相同。所以用“五更”之类的名字容易混淆。另外,如果是《盼情郎》之类的歌名为准,那么确认过歌词内容之后才能判断是否符合。相比之下,从歌词第一句就能确定的《照花台》或《月儿照花台》更直接。而且,《照花台》的名字也更为人所知一些。
在释义《照花台》时,提及了《侉侉调》一词。《侉侉调》指的也是“无锡景调”。在民歌之中,《侉侉调》就如同《卖油郎》《探清水河》一般,只是“无锡景调”的一个版本。当名称中带有“侉”字的时候,类似于《侉五更》《五更里侉侉调》,一般都是唱《照花台》的内容,即描绘一个苦苦盼望情郎的姑娘。不过,《侉侉调》在说唱与戏曲中,则没有专门相对应的歌词,且出现频率更高。
《侉侉调》的兴起地点并无文献记载。而且由于其民歌的歌词与《照花台》相重合,所以无法从歌词中判断。不过《侉侉调》中的“侉”字似乎给了一些提示。《新华字典》中关于“侉”的解释是:“口音不正,并特指口音与本地语音不同。”⑮《新华字典》软件,v2.6.9。朱自清先生的《我是扬州人》一文中写道:“其实扬州人… …称徐州以北的人为侉子,那些人说的是侉话。”⑯朱自清:《我是扬州人》,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4年,第6页。从方言区上来看,扬州地区属于南方的江淮方言,而徐州以北地区,则属于北方方言区。从这里能看出,北方方言在相对的南方人眼里,就是“侉”的。另外,民间似乎一直都有“南蛮北侉”的说法。而且,淮河文化的研究者也都“喜欢用‘… …南蛮北侉’来概括淮河南北文化的差异性”⑰邓林:《信阳楚文化及其相关问题探讨》,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
淮河与秦岭是中国南北的自然地理分界线,那么南蛮北侉的表述,大概也能印证“侉”一字是用来形容北方人的。由此可见,《侉侉调》的曲调定名,极有可能是曲调流传地的人,用来表示该曲调是北方曲调,且用这曲调唱的歌,口音奇怪、不正。
除了从“侉”字的解释中推断,还可以从“侉调”一词进行分析,因为文献中没有找到“侉侉调”的详细内容,但却有“侉调”的记载。
“侉调”,一般又可以称为“侉戏”“侉腔”。与作为民歌小调的“侉侉调”的不同,侉调则与戏曲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关于侉调比较早的记载,是明代万历年间沈宠绥的《度曲须知》,其中关于“北曲”的描述是这样的:“弦索曲者,俗固呼为北调… …业经厘剔… …渐近水磨,转无北气… …【山坡羊】等曲… …尚存一二… …而江左所习【山坡羊】… …虽非正音,仅名‘侉调’。”⑱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99页。从这一段文字,我们能得出两个信息:“北调”像“水磨”的腔调,不被认为是俗气的;还带有俗气的“北调”,会被称为“侉调”。也就是说,某个曲调是俗或不俗,侉或不侉,其实是要以水磨调的昆山腔为标准的。而且,南曲昆山腔发源的江苏昆山,处在南方的方言区内。所以在这里北曲被称为“侉调”,似乎也能印证上文的推论。于是由此可以得出,“侉侉调”是一首来源于北方的曲调。不过,具体来自北方何处,就暂时没有办法推断了。
“侉侉调”的兴起时间亦无记载,但是韦人在记述扬州清曲艺人张洪时,有记载:“其从事清曲活动时间,在1880—1900年… …以擅唱【侉侉调】得名。”⑲韦人:《扬州清曲·曲论卷》,扬州:广陵书社,2006年,第1 985页。若19世纪八九十年代,张洪能够以唱【侉侉调】而闻名,那么以此推断,“侉侉调”至少在清朝晚期就已经流行。
叙事歌词里,除了以上较为典型的版本。在近现代,还有许多以“无锡景调”填新词的新民歌。这些新民歌的歌词大多是与时事相关,或者与近现代发生的大事有关。比如《东北解放军》,歌词大体赞颂的是东北解放军,因为他们入关解放了天津。这首歌词的背景就是1949年1月的天津战役,作战主力之一就是东北军。再比如《洋烟侉侉调》,歌词大意是恨洋人到中国卖鸦片,害得沾染上的人钱财尽失,身体与精神皆被弄垮。这首歌的背景就是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无数国民主动或被动惹上鸦片之祸。还有一首《难忘“九·一八”》,唱的是不能忘记“九·一八”的耻辱,要积极参军奋起反抗。显然,这首歌词的背景就是“九·一八事变”。诸如此类的新民歌不胜枚举,但歌词背景大多都是近现代中国发生的一些大事件,故本文不再一一列出。
以上便是几个“无锡景调”的主要版本。“无锡景调”的同曲异词版本,应远远不止以上这些。一首民歌小调,尤其是流传范围较广的小调,同宗的版本是数不胜数的。但凡民间比较流行的小调,被填以各类歌词都是显而易见的。歌词内容不同时,歌曲名称亦会随之变化。不过,当一个版本的内容流传开来后,名称也就与其内容“绑定”了。在文献中显示,“无锡景调”流传至今,较为流传的歌词内容无外乎以上这些。
综上,“无锡景调”集中流行的时间和地点,无论是从资料留存的时间来看,或是从细枝末节处推断出的年代来看,其较为活跃的时间,基本都是清末到民初的几十年。主要流行地区,《无锡景致》在江苏无锡;《卖油郎》在江苏北部;“侉侉调”是由北流传到南方,大致到扬州一带;《探清水河》《李方巧得妻》与《照花台》这三首都是北京一带。所以,“无锡景调”的流行地区主要是北京和江苏。于是推测连接北京、江苏两地的京杭大运河,极有可能是传播的载体,京杭大运河的流域便是主要的流行地区了。究其原因,笔者分析歌词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影响了传播区域,比如《无锡景致》《苏州景致》这一类专门歌颂某地自然人文风景的,那么其他地区对其的接受度就可能不高,也就不会广泛流传开。再或者《李方巧得妻》《探清水河》等,是演唱某一个地区的具体故事的,那么广泛流传到其他地区的可能性相对低。虽然也有个例,《照花台》的流传地相对广,除了京杭大运河沿线,中国的中部(湖南、山西等)、西部(广西、四川等)亦有留存,但是《照花台》本身并未出现具体明确的人名和地名,所以,歌词内容也并未“局限”了传播区域。另外,作为全国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流,而且连通的是政治中心北京与经济重心江南地区,京杭大运河上人口往来必然密切,所以这支小曲在人口流动之中传播开也是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