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艳,叶明确
(1.上海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444;2.嘉兴南湖学院 现代金融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长三角地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交汇地,要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离不开区域一体化的支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1]。文章采用科学计量方法对2001—2020 年的国内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的相关文献所涉及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统计,试图分析出国内长三角一体化相关研究的文献发表量、开展长三角一体化的主要研究人员及机构、长三角一体化相关的研究热点、长三角一体化研究的演化及进展等[2]。因此,文章将可视化软件运用到长三角一体化研究中,将传统文献分析法与可视化软件Cooc 相结合,通过分析国内长三角一体化的相关研究,有助于了解并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与趋势,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研究的发展。
为全面分析中国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现状和演化趋势,文章参照徐迎迎、魏端斌(2015)的做法[3]以长三角一体化为研究内容,以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选择“高级检索”类型,以“长三角一体化”在篇名中进行检索,匹配方式为“精确”,检索时间为2020 年12 月31 日。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权威性,文章选择了2001—2020 年的SCI 来源期刊、EI 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 和CSCD 等期刊文献,共检索出来1188 条文献,利用Cooc 软件对文献进行合并、检验、删除、提取、去重等,排除了长三角一体化会议摘要、杂志征稿信息、消息、资讯、报道等,最终共筛选出1120 篇相关文献作为文章的数据来源[4]。
文章用Cooc 软件对样本进行处理,选用发文量、机构、作者、关键词作为主要判别指标,且选择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作者及高频关键词进行代表性分析。首先,文章对数据库文献的时间变化规律、作者、机构等进行描述性及可视化分析处理,以便明晰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现状;其次,对长三角一体化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及关键词的词云图进行分析,探究长三角一体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最后,绘制长三角一体化研究的关键词、机构、作者的演化趋势图等,探析长三角一体化领域的演化趋势[5]。
通过对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发表的1120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得出,2001 年的发文量为0,而且通过查询CNKI 数据库发现2000 年的发文量也为0,这说明国内学者在2001 年之前对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未开始在各核心期刊上发表长三角一体化的文章;2001—2010 年的发文量整体迅速上涨,且于2010 年发文量达到顶峰,为113篇,这说明国内学者对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主要受益于2008 年国家出台的《长三角一体化指导意见》。2011—2020 年的发文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从2011—2017 年国内学者对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热度有所下降;2018—2020 年的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且2019 的发文量为104 篇,仅次于2010 年。从趋势线来看,从2001—2020 年趋势线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在该样本期内学者对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视和引领。由此趋势可预见,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接下来将有更多的学者进行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从侧面反映出长三角一体化领域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同时,通过分析得出,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作者总数、关键词总数、期刊总数、机构总数的变化趋势跟发文量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2001—2010 年的发文量整体呈迅速上涨趋势,且作者总数、关键词总数、期刊总数、机构总数在2010 年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9、306、78、138;2011—2017 年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关键词总数、期刊总数、机构总数、作者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2018—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关键词总数、期刊总数、机构总数、作者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分别于2019 年达到最大值321、69、136 与186。综合来看,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作者总数、关键词总数、期刊总数、机构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由此可以预测2021 年以后学术界有关长三角一体化领域的研究将会越来越多。
通过对发文机构合作情况进行分析得出,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领域的发文总量大于5 篇的研究机构共有17 个,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该机构从事长三角一体化领域研究开始的时间较早,研究经验和知识丰富,发文主要登载于《经济地理》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地理学报》等多个期刊上;其他研究机构的发文总量差别不是很大,且参与研究的机构中高校占了绝大部分,因此,以后一定要充分发挥和提升高校的研究力量[6]。
发文机构合作方面,长三角一体化研究中含有机构文章总数1068 篇,合作率为0.27;合作度为0.98,其中包含1 个机构的文章篇数为777,包含2 个机构的文章篇数为226,包含3个机构的文章篇数为45,包含4 个机构的文章篇数为17,包含5 个机构的文章篇数为2,包含9 个机构的文章篇数为1,这整体说明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研究中机构合作的不是很紧密[7]。
图1 为长三角一体化领域20 年来发文总量在5 篇以及上的主要研究机构合作的可视化图谱,从中可以看出:这些研究机构主要形成了4 个较大的合作网络,分别是由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为中心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形成的合作网络;由以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为中心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形成的合作网络;由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中心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形成的合作网络;由以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南通大学商学院所形成的合作网络。这些合作网络主要分布在南京、上海、浙江、北京,基本都是同省市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跨地区合作的情况特别鲜见。这说明要加快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步伐,提高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加强研究机构之间的跨地区及跨领域的合作[8]。
图1 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主要机构合作情况分布
利用Cooc 对2001—2020 年各发文作者进行频次分析和共现分析,以便分析各作者的发文总量及作者合作的情况[9]。分析得出,2001—2020 年发文总量为5 篇及以上的作者共有20个,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南京大学的刘志彪,其他作者的发文总量不是很高且差别不大,这说明各学者对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发文作者合作方面,作者的合作率为0.46,合作度为1.41,这说明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研究中作者合作率和合作度都较低,作者合作有待提升。图2 为长三角一体化领域20 年来作者合作的可视化图谱,从中可以看出:从事长三角一体化研究的学者主要形成了两大作者合作网络,具体为以王能洲、刘曙华、沈玉芳、马仁锋、张婧、曾刚、陈雯、陈建军为主研究形成的合作网络,及以曹卫东、张敏、李程骅、黄南、朱俊成、张宇为主研究形成的合作网络。相对而言,这两大作者合作网络的合作人数及合作发文量较多,合作强度较大,但合作伙伴多为师徒或同门,跨单位或跨学科的合作较少。此外,还有其他较小的以朱舜、杨上广、吴柏均、黎文勇研究形成的合作网络;以王振、曾刚、洪银兴、李娜研究形成的合作网络;以唐亚林与于迎、宋伟轩与季菲菲、黄洁与陈国亮分别研究形成的合作网络。综合来看,长三角一体化研究并未形成较广泛和紧密的作者合作网络,作者合作有待加强。
图2 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主要作者合作情况分布
关键词可以反映某时期内某学术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发展方向[10]。文章首先绘制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长三角一体化的一般研究热点;接着去掉意义不大的高频关键词并绘制词云图,分析长三角一体化的具体研究热点[11]。
首先,文章从数据来源中的1120 篇文献中提取关键词,共得到关键词2365 个,其中,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说明关键词在该研究领域越重要。图3 为出现频次在10 及以上共41 个高频关键词的共现谱图,通过图3 综合分析可得:这些关键词的节点和中心性较大,构成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研究方向,紧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研究内容本身,是构成“长三角一体化”研究的基本要素。结合这些关键词出现的最早年份和半衰期发现,这些词都出现在2002 年,即长三角一体化研究的早期,加之频次高、中心性突出,可以判定这些关键词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研究领域[12]。
图3 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主要关键词共现图谱
文章结合长三角一体化领域的相关研究,将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41 个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得出长三角一体化的一般研究热点主要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研究、协同创新研究、发展与合作研究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四个方面,这四大领域可以整体反映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领域的研究热点[13]。其中,基础研究主要是对长三角一体化领域所包含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及与珠三角、京津冀对比分析等进行研究;协同创新研究是在基础研究的前提下,对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的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及协同创新进行研究;发展与合作研究对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合作、经济一体化及协同机制进行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是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一般研究热点的分析基础上,文中去掉了长三角、长三角地区、长三角一体化、长三角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等这些并不能体现具体研究热点的高频关键词后,绘制了2001—2020 年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关键词的词云图(图4),以便简单明了地看出长三角一体化的具体研究热点[14]。
通过图4 可以得出: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领域的具体研究热点可以归纳为经济方面、城市群方面、空间结构方面、上海方面这四个研究方面[15]。其中,经济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为经济、经济增长、人才管理、企业管理、比较优势、金融、财政金融、市场、经济区等关键词;城市群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城市群、珠三角、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化等关键词;空间结构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为空间特征、安徽、浙江、接轨上海、江浙沪等关键词;由于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很多学者开始重点研究上海的经济、金融、人才等方面。通过对20 年来国内学者关于长三角一体化领域的具体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学术界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研究的方向,同时为今后学者进行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也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或方针提供理论参考。
图4 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词云图
按照五年为一个阶段,文章把2001—2020 年划分四个阶段,绘制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研究文献中出现频次排名前10 的关键词演化趋势图(图5),直观地体现出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关键词演化趋势[16]。
通过图5 可以看出长三角一体化高频关键词的演化发展脉络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1—2005 年,该阶段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研究的萌芽期,并且进展很大;第二阶段是2006—2010 年,此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加强了对长三角城市群方面的研究,并且涉及到城市群及区域合作等新的研究内容;第三阶段是2011—2015 年,此阶段的研究比前两阶段更加侧重区域一体化及区域合作的研究,同时学者还加强了对城市群的研究,并出现了京津冀这一新的研究热点,相关研究领域不断延伸;第四阶段是2016—2020 年,此阶段的研究出现了长三角一体化、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新的研究热点,这说明学术界开始侧重对空间结构、长三角城市群及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研究领域进一步延伸,研究成果日益丰富。
图5 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关键词演化趋势图
绘制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研究文献中发文量排名前10 的研究机构演化趋势图,如图6 所示:第一阶段是2001—2005 年,该阶段的研究机构对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发文量较少,研究机构地理分布较零散;第二阶段是2006—2010年,本阶段发文量大幅增加,且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南京,呈现地理集聚现象;第三阶段是2011—2015 年,本阶段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南京和上海,且南京在研究中继续起带头引领作用;第四阶段是2016—2020 年,本阶段上海的研究机构发文总量首次超过南京,起主导作用。总体来看,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还是以上海和南京为主,地理集聚现象日益明显,并且上海超过南京,在研究中发挥主导作用。今后,其他研究机构想要进行长三角一体化领域的相关研究,可以积极与上海及南京等的研究机构合作,以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17]。
图6 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机构演化趋势图
图7 为长三角一体化研究文献中发文量排名前10 的作者演化趋势图,第一阶段是2001—2005 年,此阶段发文量相对较少,但刘志彪发文量较多,且远超其他作者;第二阶段是2006—2010 年,此阶段发文量比上阶段有所增加,作者发文量的差距逐渐缩小,且陈建军发文量超越刘志彪,陈玉芳后来居上排名第三;第三阶段是2011—2015 年,此阶段发文量与第二阶段基本持平,但陈雯发文量最多,且超过了研究经验丰富的刘志彪、沈玉芳等学者;第四阶段是2016—2020 年,此阶段发文量最多,除了刘志彪外,还涌现了肖立伟、曾刚、王振等一批新的研究者。总体来看,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领域的研究作者中刘志彪、陈建军、沈玉芳等起带头引导作用,但随着对长三角一体化研究的深入,不断涌现如陈雯、刘曙华、肖立伟、王振等新一批的研究者。今后,随着研究者经验的积累及新一批研究者的不断加入,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将会越来越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将不断加深。
图7 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作者演化趋势图
文章利用Cooc 软件,结合相关计量学统计方法对2001—2020 年这20 年间发表在CNKI 数据库中的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研究的1120 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主要包括对2001—2020年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发文总量、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演化趋势等进行深入分析,系统分析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作者、机构、研究热点与演化脉络等,整理出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大致框架[18],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通过对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发文量进行分析得出: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且近年来在国家层面来看,国家及地方都在不断出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的政策、纲要及建议,这从侧面反映出长三角一体化领域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第二,通过对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机构进行分析得出: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内,发文量及学术影响力较大的机构主要集聚在南京和上海,机构合作不是很紧密,跨地区、跨领域及跨单位合作较少。因此,要加快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步伐,必须提高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加强研究机构之间的跨地区、跨领域及跨单位的合作。此外,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机构主要为高校、研究所及研究院,几乎没有企业,在目前强调产学研结合的形势下,长三角的各高校、研究院及研究所应尽快拓展与企业间的合作。
第三,通过对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作者进行分析得出:2001—2020 年作者发文总量不是很多,差别也不是很大,这说明各学者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对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同时,长三角一体化研究的作者间开展合作的强度不大,合作关系不太紧密,作者合作有待提升。因此,为了提升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进度,应该建立广泛、紧密的作者合作网络,加强作者之间的合作。
第四,通过对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出: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领域的一般研究热点为基础研究、协同创新研究、发展与合作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四个方面;具体研究热点为经济方面、城市群方面、上海方面、空间结构方面四个研究方面。今后,学者进行长三角一体化相关研究时可根据这些研究热点,不断深化对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
第五,通过对长三角一体化研究的演化趋势分析可以得出:2001—2020 年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每阶段的关键词、研究机构、研究作者都有相应的演化趋势,通过该演化趋势分析不但有助于进行长三角一体化研究前沿的分析,而且为今后学者进行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总体来看,长三角一体化领域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首先,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领域的作者、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研究[19]。其次,要加强长三角一体化领域各研究机构的跨区域交流、合作与共享,加大合作的力度、深度与广度。最后,长三角一体化研究兼具自然学科及社会科学特征,因此,学者们要具有宽阔的研究视野,加强跨学科间的交流合作,注重跨学科领域的研究融合,努力为长三角一体化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