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一淼
(广州市白云区培英实验学校,广东 广州)
学生的身心健康值得密切关注,不仅要加强身体健康的体育锻炼,具有强健的体魄,更要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学校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教育,如耐挫力培养、人际交往综合能力培养、青春期健康教育、学生情绪疏导等内容,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
中小衔接阶段,学生的心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实施中小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身心健康研究,适当增加抽象思维、目标管理等训练,有利于学生降低中小衔接过渡期的“坡度”,是发展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中小衔接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敏感期——心理半幼稚、半成熟阶段。他们非常渴望独立,有较强的自尊心,但缺乏自我管理,情绪不稳定。为了学生终身教育和全面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研究,探索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帮助他们轻松顺利跨越“中小衔接”难关,必然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学习适应性逐步提高。
2020年,笔者所在的培英实验小学和培英实验中学,正式合并更名为“九年一贯制的培英实验学校”。我们了解到,中小衔接阶段,学生呈现的学习适应性问题越发明显与直观,在与新初一学生交流的时候,很多学生表示无法适应初一繁重的学习和生活,无法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同学、新老师,情绪持续低落。为了让更多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整合小学和初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大大减轻过渡期的学生心理压力。
为初一新生开展以《有效的目标管理:促进学习适应性》为主题的专家讲座,使学生对初中生活有明确的目标和期待。在初一和六年级,通过组织系列活动(宿舍内务整理、进社区劳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管理能力。通过“目标管理每日打卡”的方式,及时评价和反馈六年级学生的学习、体育锻炼、内务整理等结果与不足,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家校协同,借用家庭的力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区劳动,促进其独立能力的发展。借助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学系师生和恒福社社工的专业力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开展“心理健康周”等活动。
九年一贯制学校在管理机制上,搭建中小衔接的沟通平台,形成制度、师资、资源的整合,鼓励教师小初流动制,有计划地开展中小衔接阶段学生的联动性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2021年4月,学校开展了两次“课堂教学改革暨语文科中小衔接研讨”活动。
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寻找衔接点,将中小衔接这一目标融入相关课程中。课题组成员均在各校所在班级,定期进行促进中小衔接学生的身心健康系列班会课程、心理健康辅导课。
1.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综合素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自2020年9月至今,我们对教师发表、学术交流及获奖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大胆实践、研究、提炼、总结,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学生的身心健康品质有了很大提升。2020年9月和2021年3月,我们前后两次对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信度检验: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通过测量克伦巴赫a系数(Corbnacha)来测量问卷的信度。
注:*P<0.05,**P<0.01;对角线上括号内的数据为各维度的信度Cronbach'sα系数。
如下表所示,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都在.746以上,具有较高的信度,符合统计要求。
配对样本统计平均值 个案数 标准 偏差 标准误差平均值配对1 独立性前 17.938 291 3.373 .197独立性后 18.154 291 2.197 .12880配对2 毅力前 15.611 291 3.977 .23314毅力后 13.704 291 3.411 .19997配对3身心健康前 20.498 291 4.314 .25293身心健康后 21.635 291 3.633 .21302
注:***表示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表示在.01水平上差异显著,*表示在.05水平上差异显著。
毅力分数越低,表明具有越高的毅力水平。如上表所示,在毅力和心理健康两个维度上前测与后测分数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达到了.001水平,说明后测的毅力和身心健康水平相比于前测有显著提升,可以得到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的结论。
3.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提高,学习成绩提高显著。初一学生,自2020年9月入学至今,随着学习适应性不断增强,在区五校联考中成绩逐步提高,从排名第四、排名第二,到排名第一。
1.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更加了解中小衔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加尊重学生身心变化带来的矛盾,用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顺利跨越“中小衔接”难关。
2.提高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品质。我们开展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学生的适应性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独立性、毅力、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一年多的实验,发现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提高是显著的。首先,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树立身心健康意识,学会运用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绝大部分学生能以积极心态对待中小衔接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其次,这些学生在独立性、毅力、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学生能坚持完成各项打卡任务,实现自我管理。初一学生入校后能比较迅速地融入集体,具有适切的人际交往能力。
3.改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式。通过家庭助力“目标管理每日打卡”的方式,及时评价和反馈六年级学生的学习、体育锻炼、睡眠等。大部分家长心理素质有所提高,由过去只关心孩子分数变为更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积极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和方式。
1.德育是实施课题研究的重要途径。我们将年级德育活动与课题研究有机融合,遵循中小衔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从而实现愉悦过渡,顺利渡过初中的学习时光。
2.合理评价,激励学生健康成长。通过“目标管理每日打卡”活动,促进学生充分关注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能以积极的心态发挥潜能,坚持进行学习、阅读、体育锻炼、劳动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探索中小衔接的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身心健康策略,让小学生在愉悦氛围中顺利过渡到初中生活。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摸索出了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家校社多方协同、小初资源一体化整合流通、心理健康辅导课、团辅等有效策略。通过一系列策略,整合小学和初中的教育资源,形成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的教育格局,引导学生渡过中小衔接的适应期,对中小衔接的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身心健康有显著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