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对策分析

2022-02-23 07:57:40李海幸
南方农业 2022年24期
关键词:河南省农民融合

王 怡,王 可,李海幸

(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2021年,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1 073.879万hm2,居全国第二,仅次于黑龙江省的1 443.840万hm2。虽农村人口数占到河南省总人数的46.47%,但第一产业总产值仅占GDP总量的11.73%。由此可见,河南省农业虽然总量大,但发展效益较低[1-2]。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22》的数据,河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保持逐年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5 619.70亿元上升到2021年9 956.3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6%,经济总量即将突破1万亿元大关。2010—2021年,农业产值由3 504.07亿元上升到 6 168.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6%;林业产值由115.29亿元 上升到126.6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0.9%;牧业产值由1 733.07亿元上升到2 855.8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5%;渔业产值由66.30亿元增长到117.6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由200.96亿元 上升到611.3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2%。从数据来看,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良好。

1 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依据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以农村产业融合的基本构成要素为逻辑主线,从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互动及经济社会效应2个方面构建河南省各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共含5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

1.1 农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互动

农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互动主要从农村产业融合的构成方面分析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水平,具体从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农业服务业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分析。

1)农业产业链延伸主要是指将农村产业融合中的农业由已有的生产环节分别向前、向后延伸至农业产前、产后的各个环节,包含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因为其是大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过程。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测度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情况。

2)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是测度作为第一产业代表的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特别是通过服务能力的提升促进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农业多功能性发挥是指在充分发挥农业基本生产经济功能的同时,深入挖掘发展其他方面的功能,特别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社会功能、优化环境的生态功能及提供教育、审美和休闲等的文化功能。

1.2 融合发展的经济社会效应

融合发展的经济社会效应主要从农民增收与就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两个重要指标出发进行评价分析:1)农民增收及就业方面主要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的发展效应方面分析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程度;2)城乡一体化发展主要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三农”的发展效应方面分析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水平。

根据以上分析,构建了12项指标评价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见表1。

表1 评价指标体系

2 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定

2.1 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分析2021年河南省各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与权威性,数据主要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2022》以及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22年的统计年鉴。

2.2 计算方法

运用极差标准化方法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并采用熵权法测度农村产业融合综合水平及其子系统水平。

2.2.1 标准化处理

正向指标:

负向指标:

其中,i为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中的某个,j为二级指标C1、C2、C3、C4、C5指标类;Xij表示最终统一数据单位的原始数据;Nij表示第i个城市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数据,max(Xj)和min(Xj)分别表示所有地区第j个指标原始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2.2 权重计算

式中,Pij为第j类指标下第i个方案占该指标的比重;Ej为熵值;Wj为各指标权重;m为河南省个18地级市。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证结果分析

依据产业融合标准化处理结果及权重结果,各地市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综合指数计算结果见表2。从表2的农村产业融合综合指数得分可以看出,郑州市作为河南的省会城市,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综合得分为0.373 1,在河南省内排名第8,处于中间位置;农民增收与就业和农业链延伸两层次排名相对靠前,分别为第2名和第4名,而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位居全省第17名;表明郑州市在农业产业融合各方面上有待提高,其中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方面应为重点。相对来说,南阳市、洛阳市及信阳市的农村产业融合综合得分分别为0.581 0、0.569 4和0.529 6,排名前3;南阳市农业产业链延伸排名第3,农业多功能性发挥方面为第1,而城乡一体化排名第13名,说明南阳市在农村产业融合中的城乡一体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洛阳市和信阳市发展比较突出的原因分别是在农业链延伸和农业服务业发展方面位居河南省第1。

表2 2021年河南省各地级市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综合指数表

对于农业产业链延伸发挥指标,洛阳市、平顶山市、南阳市3个地级市分别位于1、2、3名,体现出这3个地级市在农业上的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较大,与之对应的农业相关的总产值较大。而济源市、鹤壁市、漯河市排名靠后,主要因为地区之间各有优势,但受各种因素制约优势发展不明显。

对于就业促进和农民增收指标,许昌市、郑州市、济源市3个地级市分别排名1、2、3名,说明农民可支配收入较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较高,城乡差距缩小程度大。而鹤壁市、漯河市、济源市3个地级市综合指数排名相对落后,可能是地区范围小、人口偏多,不适应农业发展,导致各指标排名相对落后。

3.2 发展策略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提升农民对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视度及发展能力。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成果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从事农村产业融合的积极性[3];政府部门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民从事农村产业融合的相关工作;为农民从事农村产业融合相关工作提供技术帮助与培训,提升农户发展农村产业融合的能力[4]。

2)农户是参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但由于单个农户力量有限,所以农户通常以雇员的身份参与农村产业融合活动,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劣势地位,不能真正从农村产业融合中得到收益的提升[5]。因此,应合理分配农村产业融合收益,使农民切实体会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益处,进而提高其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动性。

3)依据各地发展实际情况,深入推进适合当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在分析当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明确该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及劣势,在保障优势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发展劣势。

猜你喜欢
河南省农民融合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