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农业技术工作30余年,54岁的刘凤沂用双脚丈量惠州广袤的大地。在她看来,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她始终坚守“三农”服务第一线,在农技推广岗位上勤勤恳恳、开拓创新。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刘凤沂被老百姓誉为“行走在田埂上的女博士”。
记者:作为一名好不容易从东北农村走出来的姑娘,是什么机缘让你重回农田,继续和一亩三分地打交道?
刘凤沂:我当时考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后,的确是边读农业边“嫌弃”。我小时候常跟父母去田里,踩着泥泞的田间小道,当时就早早地意识到要好好读书改变生活,但绕了一圈,还是绕不开庄稼地。高考时歪打正着,最终选择了农作物病虫防治专业,毕业后我被分到黑龙江的农垦科学院,当时觉得搞农业研究也挺好,就安定下来了。
记者:后来在什么情况下,你选择离开舒适区,去南京农业大学读博士?求学4年,母女分离,有没有因此发生变化?
刘凤沂:女儿两三岁时,我的家庭和工作都出现了变故,机缘巧合之下,我决定辞职求学,并把女儿托付给父母。求学4年,巨大的学习压力没把我压垮,但夜深人静时对女儿的思念却让我的情绪时常崩溃。我一有时间就往家里打电话,积累了厚厚一叠电话卡。一别四年,孩子再回到我身边时,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两人难免有些摩擦。但作为母亲,我没有退路,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沟通、慢慢适应。
记者:这4年,对于你的事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博士毕业后,你到了惠州,在全新的岗位上一展抱负,实现自我价值,从东北到南方,你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有变化吗?
刘凤沂:2008年7月,我博士毕业后,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惠州市,进入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当时和12岁的女儿一起在惠州租了一间房子,母女俩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来到南方后,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确实很多方面都不太习惯,尤其在口味上,我很怀念家乡的味道。也因为这样,我冒出了“北菜南种”的想法。我知道,让北方蔬菜适应南方气候、土壤特性,是实现“北菜南种”要攻克的技术难题。于是,我和同事们反复试种改良,终于获得了成功,推动东北大葱、旱黄瓜、樱桃小萝卜、油豆角等十余个北菜品种在南方的种植和推广。“北菜南种”有大学问,既丰富了惠州当地市场的蔬菜品种,还更好地满足了老百姓的需求,提升了菜场的市场竞争力,看着绿油油的庄稼地,我特别有成就感。
记者:当地流传着“博士卖瓜”的美谈,作为其中的主角,能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吗?
刘凤沂:很多时候,农民是看天吃饭的。2017年5月,近一个半月的持续强降雨,“晓庆草莓合作社”的香瓜绝大部分失收,亏损近30万元。我很着急,思来想去,周末主动约上瓜农晓庆到集市上卖瓜。其他摊位的老板羡慕地对晓庆说:“我们卖的是普通瓜,只有你卖的是博士瓜。”一传十,十传百。大伙儿纷纷跑来,一则买瓜,二则看博士卖瓜。一天忙下来,一车香瓜卖得精光,我虽然累得双腿发软,但看到晓庆脸上的笑容,觉得一切都值了,我们这些农技人心里要装着老百姓,给他们温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大农民群众是主力军,我特别重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教他们科学防治病虫害的知识,提升他们的种田技术,就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助推农业现代化。我的微信好友绝大部分是农民朋友,我常常发送农事管理、病虫害预报等短视频给他们,方便他们随时随地查看和学习。很多农民朋友白天忙于劳作,我就晚上去村里,和他们围坐一起,像唠家常一样,把稻、菜、薯、果常发生的病虫害、安全用药等知识讲解得清清楚楚。我还开通了“刘博士微信课堂”,在线上及时为农民的种植问题把脉问诊,大家都叫我“滴滴植物医生”。
下乡时,我会随时随地在稻田、菜地、果园“坐诊开方”。我感觉地头讲课、现场开药方,既实用又有效,农民朋友也容易接受。
我一直倡导农药零增长,指导农民通过多种方法对病虫害进行综合性控制,尽量不用化学农药。
记者:很多人说,你工作不仅拼技术,还拼命。这些年,你不仅因为工作忽略了对女儿的照顾,还拖垮了身体,你觉得这样值得吗?
刘凤沂:值,当然值!国家培养了我,我理应把所有的知识加倍奉献给广大农民朋友。只是,让女儿跟着我一起吃苦,我心里挺内疚的。工作实在太忙的时候,我不得不把女儿带到办公室一起熬着,女儿很懂事,自己写作业,自己玩,累了就在沙发上睡着了。遇到出差,我没办法带着女儿,晚上她独自在家特别害怕,我想了个办法,对她说:“你把家里的灯全都打开,坏人看到屋子里有人,就不敢进来了。”
现在女儿已经长大,常常叨叨我,把工作的事、农民的事当成头等大事,唯独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确实,我喜欢“硬撑”,旁人怎么劝都没用。近些年里,我动了五六次大大小小的手术。除了手术,摔断胳膊、跌进水沟,那是常有的事,微不足道。虽然浑身伤痛,但我用真心换来农户的真情,更换来遍地稻花香,内心特别满足。
记者:虽然是农业博士,但你从不以高学历自居,常常一身运动装出现在庄稼地里,和农民们在一起,有人说你“不是在乡下,就是在下乡的路上”,你是怎么看待博士这个身份的?
刘凤沂:田间工作能够发现实际生产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它,这个我觉得更有价值。第一次下乡,我看到种在路边的香蕉,觉得很奇怪,香蕉竟然长在树上。同事开玩笑说:“博士的香蕉长在地下?”这话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学历不代表能力,如果不能帮农民解决问题,再高的学历也没用。
于是,我下决心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摸透当地农业情况。通过频繁下乡、不断学习,不到两年时间里,我就掌握了南方各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与治理、肥水管理、栽培技术等。
虽然我是博士,但学无止境,我觉得每一块农田都是课堂,每一位农民都是前辈,我到农村菜地、稻田、果园做病虫调查、了解生产实际,遇到问题向同事、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求教,不断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经验,提升自己,我觉得一个农业博士就应该扎根农村,与农民为友,与泥土为伴。
现在,我和我的团队每年指导全市300多万亩水稻、蔬菜、果树等作物的种植,发布的病虫情报准确率达95%,解决生产疑难杂症上千个,及时为农民挽回作物损失,义务技术培训百余场,万余农民受益。
我在工作岗位上获得过不少荣誉,可在我心里,最高的荣誉是农民朋友的赞赏,记得有个农民曾评价我说:“这个女博士不一般,风里来雨里去,一点不矫情,是个实在人。”我听了,打心眼里开心,我愿意做这样一个“实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