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的聒噪与婉转

2022-02-23 21:08:53祁桂菊
青海湖 2022年12期
关键词:麻雀

祁桂菊

春天里,我和小伙伴相约去一村的崖头上看红嘴鸹娃。晚上回家后,家人问询踪迹。说去一村的崖头看鸹娃了,大人便不屑地说,那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忘警告小心从崖头上摔下来。

说起安全,那崖头的确高。底下便是人家后院,不是脏兮兮的猪圈、马厩之类,就是拴着一条超级凶猛的藏獒。那家伙谁不怕?凶起来,不顾一切地扑咬,但那又有什么呢?我可以站在高高的崖头上,看那一家一户后院的红嘴鸹娃欢快活泼,上下翻飞,自由裁剪着春光。

蓝莹莹的天空下,明媚的阳光溢满了我的双眼,和煦的风,越来越柔软的枝条,快要冒芽了的平整的田地……大自然的一切,有魔力般变化着,吸引着我。我看见一只鸹娃钻进洞里,一只守在洞门口欢唱或嗛啄着洞口的土,嘎嘎叫着,表达着它的欣喜。这个方才出洞,那个又钻了进去。那时,我认为这些精灵的家如同我看过的露天电影《地道战》里的地洞一样。我还看见那些红嘴鸹娃在自己心仪的地方用嘴挖洞。啄下的土块用爪子推下崖,又开始啄,刨土,一直专注于它建设家园的伟大工程中。等洞深度差不多了,飞下后院叼回一些毛羽,或者破线头绳段之类的东西钻进洞里,不再出来。就为这窝,它们夫妇起起落落不知飞了多少回。有时飞向崖头,在崖上占据有利的地形,经过简短商议,又一起飞向崖后的地里,或者更远的河滩。这一切,是我和伙伴站在崖头隐蔽的地方偷看的。若叫红嘴鸹娃发现,它们再也无心安心做窝,便以尖利甚至凄厉的叫声警告,甚至放弃它们进行了一半的工程。

过了半月再去看,鸹娃明显少了,也不那么忙碌了。再过一段儿时间,鸹娃又多了,这只翻飞,那只就赶紧落下,还争吵抢夺,翻飞间,一片片羽衣悠悠轻飞。有次有个眼尖的伙伴指引大家看一个窝:在一个裂缝里,用一些树枝搭了窝的雏形。简单铺放了些细枝、草秸之类的,粗糙至极。偶尔有一只鸹娃稍作歇息,又振翅飞走了。不确定它是主人还是不速之客。待看清之后,有个伙伴说了一句,噢哟,贼娃子到来福家了啊(来福是崖下面后院的主人)。大伙儿都笑了。这不大方的鸟,理不直气不壮,偷偷摸摸,原来走捷径偷衔人家的搭窝草来了?鸟界与尘世,谁能说得清!

四月以后,是鸟声最丰富的时候。各类鸟儿在清晨,早早找好它们的歌台。我愧于自己的孤陋寡闻,不知这些歌唱家的大名,却很享受它们带来的美妙清音或者合唱。这些歌者有很多。麦苗长过驴蹄子,老家叫“长谷”的灰杜鹃鸟来了。它的悠长的“长谷,长谷”的叫声和锄草阿姑的花儿声促使庄稼疯长。一天到晚,它们从前阴山飞到河滩,又从河滩飞到后湾梁,庄稼地头都有它操心的声音和飞过的身影,怪不得老人说长谷鸟不叫庄稼不长。说来也怪,不过几天,整个枝叶由初露的鹅黄,淡绿变浓,已经初显夏的葳蕤。沟沟梁梁,河滩山涧,放眼望去,皆是深深浅浅的参差的绿。有人告诉我,长谷鸟笑了,天就会下雨。于是我躲进长谷鸟出没栖息的密林中听它笑。在长空里飞,它的确声声叫“长谷”,而落在枝头时也确如哈哈大笑的声音。此时,还有叫“大老怪”的鸟的叫声也极具诱惑力,这鸟据说叫土百灵,是土著,声音清脆,悠远,总能钻进耳膜,敲击耳鼓,极具穿透力。而且,无论在山野或者河滩,只要有树的地方就有它的声音。

端午节前后是环颈稚鸡的天下。一大清早,在田间地头刚没过足的麦苗中雄鸡高傲着头颅,身着华美的衣饰,伸长脖子从容踱步,偶尔低下头啄一啄草或苗,再放开喉咙高亢地叫一阵,好似一个满腹治国经验的国王出游巡视领地,不急不躁,沉稳,淡定。那咕,咕咕的叫声如同有人嘴对着一个长颈瓶口叫,略有回声。也许是对主权的庄严宣告,也许是同伴间的真挚问候。不久同样高亢的声音传来,又一个领主也来巡逻它的领地了,一身灰褐羽的雌稚鸡不知从哪里跟出来了,先是小心试探,怯懦、警觉,却没有与雄鸡高亢声和鸣。之后,大胆走向了它心仪的领地。随后的日子,可能会看见雄鸡继续高昂着头颅在早晚巡视它的领地。雌稚鸡在较为安全的地方刨个坑,把蛋生上,再填一层虚土、草屑之类的用来辅助保温,一层层地孵化它们的宝宝。

有一日,我听见阳坡的圈墙里一大清早有野鸡的叫声。这些生灵也知道了共居之类的生存方式——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夏秋时节的圈墙是飞禽们的伊甸园。没有人也没有其他天敌打扰。后来,圈墙里高亢的声音多起来了。环颈稚鸡大清早练完嗓子就从坍塌的豁口里飞出去,到墙后面的大田里去觅食,散步,锻炼。去看看地上的麦苗长高了多少,又去寻访下地里的大豆是否拔节了,或是操心那些附在地膜下的洋芋怎么还不探出头等等。等到各种鸟影不再忙碌,放眼望去,田野已是葱茏。植物、动物都忙着完成了它们的孕育生命历程之时,最美好的季节悄然来临。

这时,最受欢迎的就是当地人叫作“红雀”或叫“火焰焰”的鸟了。大概是腹部红色或者黄色,因而得名的吧,形体和麻雀差不多一般大,只是没有麻雀的滚圆。稍显瘦,背和羽翼的颜色是褐色,喜欢在拂晓和黄昏站上高枝,开始独属于它的演唱会。它的声音将手里拿着打笼(一种捕鸟的笼子)的人引来了,打笼里的诱子定然是毛色鲜亮,精气十足,叫声独特的。主人将它调养得如此精心,恐怕它永远不知道哪只同类将被自己优雅动听的叫声诱到机关重重的打笼里。同类起先是警觉的,犹豫,试探却被心怀遇上知音的激动和喜悦替代。相近相亲的冲动就被一声机关关上的声音无情撕裂了。此时的新客惊慌失措,想用尽办法逃出笼子。明白太晚的它拿头撞,拿喙啄,甚至后悔到撕扯自己的羽毛近乎疯狂。几经折腾之后,花容失色的它渐渐接受现实,不吃不喝不叫地抗争,慢慢被捕手轻言慢语的调教和诱惑改变了,再加上那个诱它失去自由的诱子的开导,于是在数十日后无人的早晨,它开启了自己与山林里一样的唱歌声模式。殊不知,躲在暗处观察它的那个捕手根据它的这叫声,已盘算出它新的价值。直到笑眯眯把它捉出打笼,装进另一个鸟笼,交到另外的一只手上了。而打笼里的诱子的叫声似乎更动听了。将阴谋布置得更加美丽。一只只可怜的新客,没弄懂是什么原因使它失去了山林和自由。只有声回山林,梦回山林喽。有时,这些红雀们也会把家安在院子里的探春或碧桃树上。一个夏天,它一边安全哺育它的子女,一边则用音调长短高低不一,清亮低沉尖利齐聚的天籁之音感谢屋主人的荫蔽。

白露前后,雁阵唱着整齐,铿锵的进行曲“咕嘎——咕嘎——”掠过高远空灵的秋空。天气晴朗时,一波接一波,一队赶着一队。它们在碧色长空里休整,队形随意切换,以不可逆转的气势一路向西南,去天空下的人们没去过的大海边。引得孩子们伸颈仰面大喊:“雁儿,雁儿一溜儿,阳坡根里撒豆儿,你一碗,我一碗……”歌谣没唱完,又一拨客人飞来了。此时的天空真富有啊!农人可以根据第一拨雁阵的高低程度,判断近期的天气情况而安排农事。那时,镰刀割到一块大地里,田地的深处,地形略微凹着的地方,总有块地叫稚鸡一家卧得光滑。不远处大概是它们的卫生间,有成堆的粪便。有时还会遇上惊慌失措的大野鸡带着它的宝宝们往更深处逃窜。有的就出演“野鸡藏头”的大戏。农人停下忙碌的身影,出现追野鸡的场面。上下地的人挥舞着镰刀大呼小叫,惊慌的野鸡忙着逃命。加上无意前来添乱的野兔,这又是应季之景。打碾完成的农历九月十月时节,闲了的农人会去离村子较远的地里抓“嘎啦鸡”。嘎啦鸡是因它的叫声而得名吧。比起稚鸡,嘎啦鸡其貌不扬,衣着甚至有点寒酸,土褐色的褐褂遮不住它的小短腿,褂子上布满白点。而且,夜晚被强光手电筒一照它们就集体失明,几乎不逃不跑。只能蜷缩在塄坎窝里,被人家一一装到麻袋里。

冬天,谷物归仓,麻雀倒是很多。呼啦啦从上院的屋顶飞到屋后。又飞到院子里的樱桃树上。仿佛整个冬季只属于它们。人们习惯上把家麻雀叫“家啦啦”,而把地里的麻雀(不知是不是云雀)叫“哔丢丢”。它们同叫麻雀,但居住在不同的地方,生活方式也不一样。据说是叫刘秀的皇帝给分封的,皇帝被敌军追得无路可逃,最后趴伏在了刚翻开的犁沟里避险。这时云雀尖叫到“犁沟里看,犁沟里看!”快言快语的家麻雀赶紧开骂云雀闭嘴。追兵最终掉头而去,皇帝躲过了一劫。于是登基后册封家麻雀住在屋檐下。麻雀就心安理得在人家屋檐下,椽缝里搭窝,与人共享华屋。地麻雀则因自己的一句实在言语,付出的代价是:“要飞就得钻天飞,三天喝不上一口水,落地还得吐一口血。”那时总觉得地麻雀好可怜!我自己不止一次在地头犁沟找它吐的血。还担心它会不会吐血而亡。因为它每天要飞那么多次,每次边飞边凄厉地叫。至于“家啦啦”家麻雀,好着呢。人们说,三月三,梁上的雀儿肥蛋蛋。那时候春寒料峭,别的飞禽在雪地里找些草籽果腹都勉为其难时,而家啦啦把农人的房顶堆的、屋檐下码起来的粮食吃得饱饱的了,没有觅食之虞,也无住所之危,就无所事事,成伙结对呼啦啦飞。我家的樱桃树挺大,就成了它们的议事厅,我藏在柱子后面看胖嘟嘟的家啦啦开会。早晨叽叽喳喳讨论永远没有结果的话题,声浪一波高过一波。傍晚都落在树上,或假寐,或发呆。或者唧唧叫着它们的忧郁。此时,定然是天气变化了。我在树下仰望它们,天天统计他们的数量,但永远也清点不清。它们总喜欢占别人的树枝。直到那枝条颤巍巍地摇晃,它们有的退出,有的又加入,如此往复。我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往玻璃瓶里捡鸟粪。而且被指定只能捡大一点的弓形的雀屎。我常常分不清公雀屎。捡回去,奶奶研碎,和上枣,猪胰子,再加一小块香皂,糖块等物,在捣臼或青石台沿上反复捶打,搓成小块状放在瓶子里,加点蜂蜜水,有美白功效的护肤品就做好了,晚上妇女们就可以美容了。尤其待嫁的姑娘,擦雀屎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我则可怜美女被叫擦鸟屎的尴尬。却也理解不了她们爱美,向往美的心。我常常被使唤捡麻雀屎时,我不再关注麻雀的叫声乃至身姿了,只关注院子里的哪棵樱桃树上麻雀多,在尽快完成任务后,也像麻雀一样,在巷子里和伙伴们一起享受属于我的冬日时光。

如今,退耕还林带里,鸟的种类就更多了,有了寿带鸟,鹡鸰……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鸟常常在晨昏唤醒记忆。北川河畔,也有许多水鸟游弋嬉戏。引人们驻足观望。大片的山林,既是鸟的天下,也是记忆的复苏地。

猜你喜欢
麻雀
麻雀欲往何处飞
悲伤的小麻雀
麻雀面包
拯救受伤的小麻雀
1958年的麻雀
小麻雀的教训
快乐语文(2018年18期)2018-08-18 02:50:22
麻雀
趣味(语文)(2018年2期)2018-05-26 09:17:55
小麻雀乖乖乖
燕子和麻雀
紧盯着窗外的麻雀
山东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