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3 08:41王凤贵
小学生优秀作文(高年级) 2022年12期

王凤贵

斟字酌词

波光粼粼 似水流年 水滴石穿 山重水复 涸鱼得水 滴水穿石

遇水叠桥 水波不兴 水月镜像 波翻浪涌 波光潋滟 湖光山色

高山水长 波涛汹涌 风起水涌 水色一天 山高水低 琉璃千顷

悠悠烟水 浩浩荡荡 杯水之敬 波澜壮阔 水不扬波 水乳交融

溪流淙淙 碧波荡漾 泛起微波 水碧山青 白浪滔天 水涨船高

水光山色 木本水源 水落石出 覆水难收 滴水成河 碧水微澜

急流飞溅 流水无情 波涛澎湃 万水千山 水中捞月 风平浪静

其中:L代表直流电机电感系数,i为电机电枢回路通过的电流。此处忽略系统的暂态响应性质,故可忽略项。有:又根据代入可得:

细水长流 涓涓细流 山清水秀 水村山郭 潺潺流水 清澈见底

嘉言雅句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宋]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唐]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元]贡泰父《黄河行》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

——[宋]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唐]王勃《山中》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

——[明]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唐]卢仝《有所思》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宋]李纲《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精彩片段

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绰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贞;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孔子集语》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孟子》

一江秋水,依旧是澄蓝澈底。两岸的秋山,依旧在袅娜迎人。苍江几曲,就有几簇苇丛,几弯村落,在那里点缀。你坐在轮船舱里,只须抬一抬头,劈面就有江岸乌桕树的红叶和去天不远的青山向你招呼。

——郁达夫《烟影》

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山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

——沈从文《湘行散记》

水流虽然比起上游来已经从群山之中解放了,但依然相当湍急,因此颇有放纵不羁之概,河面相当辽阔,每每有大小的洲屿,戴着新生的杂木。春夏虽然青翠,入了冬季便成为疏落的寒林。水色,除夏季洪水期呈出红色之外,是浓厚的天青,远近的滩声不断地唱和着。

——郭沫若《峨眉山下》

美文共赏

王兆胜

我们生活的世界包罗万象,无奇不有,但如果说有什么最不可思议和不可或缺,恐怕就不多了,比如“空气”和“水”。因为“空气”无色、无味、无形、无状,我们无从把握感受,所以很难去说它;“水”则不同,它随时随处可见、可感、可用,所以颇值得好好观察、体会与感悟。“水”就如同父母,它不仅给人以形体、营养,还给人以思想、感情、精神和灵魂。作为人生的孤独者,通过“水”,我获得了安全感、快乐、力量与美感。

当手捧水时,好像什么都没有,我们不知道这水到底是什么,尤其当它顺着指缝流失之时,这种感受尤其强烈。此时,我们不像拿着一块面包、一本书那样实在可感,但水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几乎渗进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每一细胞,甚至它就是我们自身,也是细胞本身。比如,没有食物只要有水,人还可存活一段时间,若无水则生命很快就会结束;我们吃的水果、蔬菜等都含有大量水分;就是生活中不求解渴的酒、醋、酱油等也都离不开水。据说,人体中水分的含量高达70%以上,可见,人几乎是“水”的代名词。将“水”说成人类的生命线和血脉一点儿也不过分。更有意味的是,每个人都生活在“水”中,但却对它理解甚少,甚至于常忽略其存在。关于这一点,“水”颇似人之血液:它如此重要,却不显山露水,更不张扬狂妄,沉默与静穆是其本色。所以,“有”与“无”在“水”上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当失去它时,方感其可贵;当拥有了它,往往又将其淡忘。可是,作为“水”本身,它却一如既往,无言无怨。

水以柔软著称,却无坚不摧。这看似矛盾却可以理解。老子有言:“柔弱能胜刚强。”即是此理。最典型的是水滴石穿,以滴水之功积月累年可洞穿硬石。用钢钎在巨石上打洞,必借水的滋润。钢铁在水汽中会不知不觉慢慢被腐蚀、消失。于是,我开始认识到柔弱的伟力,人生观和思维方式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又如慈母,她比严父柔弱,但对子女的影响却是永恒的,不会因时间的流逝变弱,更不会消亡。又如羽毛,它是轻而又轻的事物,但“积羽”可以“沉舟”。可见,一人的聪明天资固然重要,但对成功来说,意志与恒心更重要。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采取温情和平、慈爱柔弱的态度往往非常重要。一人若能做到此点,就几近于道。所以,我喜爱温和的阳光、款款的春风、绵绵的细雨、纯粹的婴孩儿、平淡的心境以及会心的微笑。

自幼年开始,我就注意母亲以水和面,本是一盘散粉,转眼间却变成完整、结实和光润的面团。后来,又注意父亲用水将泥土、石灰和在一起,将许多分离之物黏在一起。其实,完整世界主要是靠水结合的,它是物与物间不可缺乏的“纽带”与“桥梁”。可以设想:没有水,这个世界就是一盘散沙。另一方面,水又是分解万物的“融化剂”,因为它的存在,世界才有了个体与清洁。像大陆因为河流而被切割开来,于是大峡谷产生了,不同的大陆与国家得以独立。还有,衣服、器皿、汽车、房间,甚至身上和脸上的污浊,只有水才能将它们洗涤干净。有时,我悠悠地冥想:水可真是奇物,它既统一又分裂,有时黏结而有时又分离。人恐怕也应该从中受启发:他是否该像水一样有黏合力,又必须保持自己的孤独寂寞。这既是指外在的,更是指内心的。不知道中国古训“不即不离”是否内含了这一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