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宇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魄,它紧密地与中华儿女文化精神联系在一起。语文教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自然担负着传播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担。《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课文中蕴含的“和”文化
和"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基本精神,更是中华民族坚持不懈探索的最高理念境界。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都提出了和的人文科学基本理念,首先可以从管子曰:学之于道故名和;庄子曰:知和谓久,知长谓明;孔子曰:礼之用,人和为贵;孟子曰: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荀子亦曰:知和者世界之大道也。
五年级下册语文中的《将相和》中就讲了这样的一个关于"和"的故事。课文改编自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秦赵二国的政治冲突为历史背景,以蔺相如的各种活动为主要故事线索,经由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从和到不和,再到和好的过程。
在授课前,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了解了文中的“将”和“相”分别指谁?课文又讲了哪三个故事。授课过程中先分析题目《将相和》找准矛盾焦点,了解不和之缘起。可以从《史记》中联系课文找到描写的蔺相如和廉颇的片断去对二者进行评议。接下来通过紧扣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形象。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找出了描写蔺相如面见秦王说的话作上记号,并通过句子分析体会有着大智大勇、运筹帷幄的蔺相如的人物形象;紧接着进入文中的第二个小故事“渑池之会”和第三个小故事“负荆请罪”来进一步探讨人物形象角色,提炼人物形象精髓,看到了包容大方的蔺相如和知错就改的廉颇形象。而最后,二人和好有更深一层的因素,那便是二者心里都有国家大义。
最后结合了二零零八年奥运会上的开幕式中的"和"字进行点题并带给学生更深的体会,表达了我们国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的愿望,寄托着中国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崇高理想。
二、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节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的节日有很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文化精神内容丰富多彩。每一种节日,都承载了炎黄子孙的文化记忆。而这些节日的历史文化内容也深入到了日常生活之中,直至今天,这种传统的节日文化仍然在传承。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既通过"登高"、"茱萸"写出了古代时重阳佳节的习俗,又通过"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表现了诗人无限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以及当时一些游子漂泊在外的真切感受;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出了孟浩然深深被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在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明将于来年的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到故友人家赏菊和品酒;林杰的《乞巧》一诗为我们展现了古人是如何度过七夕,通过望月和对月穿针习俗描绘了唐代的民间乞巧盛况,也表达了中国古代人民在过节时候的欢快情绪;王安石的《元日》描绘了新年元日热闹、欢快和萬象更新的生动情景,这是一篇描述古人怎样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诗中多描绘了民间风俗,捕捉了富有标志性的日常生活细节:点爆竹,喝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展示出了春节时候的欢快气氛,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世易时移,时空虽然大有不同,但人类的精神生活依旧大体没变,这种穿越时空的相同乃至相通,诠释了千古不易、一脉相承的精神和文化传统。
三、爱国情怀教育
古代的《礼记·大学》写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的中国古代文人,要以家国天下为一生的奋斗目标。而纵观古今文人墨客们,他们在自已的文学作品中,都表现了对民族命运和国家发展前途的极大关切,也抒发了自身对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巨大热情。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说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唐朝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王昌龄的“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宋朝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代抗金名臣李纲“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如六年级语文上册中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历史背景。全篇仅用五十六个词,便从高度总结了长征途中的各种艰难险阻。并通过横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的经典的例子,歌颂了我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勇敢坚强的革命斗争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奉献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通过讲述了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等五名战士,在狼牙山上作战抵抗敌军的事迹。在战争中他们临危不畏,勇敢阻击,在炮弹打光后,又用石头回击,面临着步步接近的敌军,他们都宁死不屈,毁掉了武器,并义无反顾地纵身跃下了数十丈深的山崖。五位壮士的壮举,都体现了高尚的爱国情怀、革命英雄主义奉献精神和坚贞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气节。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渊博精深,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所以我们要把中华文化与日常教学相融合在一起,而语文教学恰恰是一个很重要的载体。我们将运用好我们教学经验和课堂,引领学生深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利用古人的智慧教学生明理懂理,同时也借此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