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舒扬 曹宝山 任晓永 王红尧
摘要:近年来,西方国家通过技术封锁对我国高科技发展进行“卡脖子”,这一困境的背后,是关键技术的不足和高科技人才的缺乏。虽然我国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这和我国的经济体量、人口数量、产业规模严重不匹配。唯有高科技人才培养的自主化,才能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化,进而打破西方技术霸权,远离被“卡脖子”的风险。“十四五”至二〇三五时期,我国应当改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充分实现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联动,根据我国当前和未来的实际需求来培养高科技人才,并以此促进我国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关键词:“卡脖子”;技术封锁;技术霸权;高科技人才
在2021年9月27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人才战略的重大意义,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这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判断。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可以认识到,高科技人才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基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必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注重技术原始创新,特别是在科技前沿领域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这些重大科技项目必须有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支撑。因此,培养高科技人才也是推动国家发展战略的客观需求。
培养高科技人才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第一,“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方针。但是,由于快速发展的经济对科学技术和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培养机制暂时难以满足需求,因而必须首先考虑对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
第二,“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的规模和素质获得了巨大的提升。在引进人才方面,国家和各地政府出台了一大批政策,对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造就了大批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但是,由于人才培养机制滞后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在如何用好人才,如何培养青年后备人才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将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提到重要位置,是确保科技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三,“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人才评价体系是人才发展战略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当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唯论文”等“四唯”是人才评价的主要导向,偏离了国家经济战略和科技战略。因此,构建以创新能力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考评机制,是人才培养刻不容缓的工作。
第四,“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首先要尊重知识的价值、人才的价值,尊重知识和人才的价值要通过完善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落实分配政策来实现。因此,对激励、保障、分配等机制进行改革,也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基础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高地,因此,聚集国内外优秀人才,办好研究型大学是人才强国的重要战略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科研经费投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海外人才也大批回流,高科技人才数量实现了快速增长,自立自主培养人才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2019年我国R&D人员发展状况分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R&D人員的规模、结构、分布和产出,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一)R&D人员结构
截至2020年,企业R&D人员总规模为366.8万人年,占全国R&D人员总量的76.4%;科研机构和高校的R&D人员占比分别为42.5万人年和56.6万人年,合计占比为全国R&D人员总量的20.6%;R&D研究人员占所有R&D人员比重为43.9%;基础研究人员为39.2万人年,占全国R&D人员总量的8.2%;应用研究人员达到了61.5万人年,占全国R&D人员总量的12.8%;试验发展人员在三类人员中数量最大,达到了379.4万人年,占全国R&D人员总量的79.0%。
(二)R&D人员产出
截至2020年,R&D经费支出约2.17万亿,同比增长10.5%,占我国2019年GDP的2.19%;2019年全年,我国R&D人员共在境内外申请专利438万件,同比增长1.3%,授予专利权259.2万件,同比增长5.9%。R&D人员创造的有效专利达到了972.2万件,其中,在境内申请的有效发明为186.2万件。2019年全年共签署技术合同48.4万份,涉及总金额将近2.24万亿,同比增长26.6%。
尽管近年来我国高科技人才的绝对数量有了快速增长,但是相对数量远远不足,即:人才的供给无法满足需求。这一供需矛盾体现在高科技领域的方方面面。按照现有的条件,高科技人才总缺口难以估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高科技人才的总需求远大于总供给。
(一)高科技人才的供给
2010年,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仅为33.6万人年。截至2020年,这一数字达到了62.0万人年。 不仅是R&D人员数量持续增长,R&D 研究人员的培养也逐渐走上了快车道。2010年,万名就业人员中R&D研究人员仅为15.9万人年,至2020年时,这一数字便达到了27.2万人年。 截至目前,我国R&D研究人员的全时当量达到了211.0万人年。
尽管我国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带来了R&D人员和R&D研究人员的快速增长,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R&D人員总规模与其差距达到了两倍以上,和多数发达国家甚至相差四倍。
高科技企业也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人才的培养和自我供给。例如,在人工智能方面,百度计划通过与国内各大知名院校合作,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培养500万以上相关人才。尽管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我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向高科技领域供给人才,但是人才的培养速度仍然跟不上需求。
(二)高科技人才的需求
我国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低端科技人才数量较多,处于世界科技前沿的高端人才数量较少,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科技“帅才”数量不足,特别是在基础理论、基础科学领域,跟不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第二,国际水平的工程师数量不足,中低端工程技术人员有富余。我国是世界上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但总体上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在当前,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是面向国际市场、提升产业链水平的主要领域,但这些领域普遍面临工程师的规模和素质有待提升的问题。企业虽然有大量的工程师,但是相当一部分工程师处于中低端水平,难以担当大任。第三,具有发明创造精神的人才数量不多,水平不同,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人才供过于求。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大规模扩招,为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才。这些人才对科技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有能力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才供给不足,具有世界水平的创造发明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企业的研发活动,特别是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发活动,本质是高科技创新性研究活动,需要发明创造精神,而这些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创新性人才供给不足。
人才结构的不合理,是人才供需矛盾的突出表现形式。只有解决了这一矛盾,才能有效实施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才能高水平实施国家发展战略。
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是高科技人才的主要来源,对其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发挥其各自优势,以解决供需矛盾为导向来培养高科技人才,是今后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思路。
(一)改革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战略科学家更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所谓战略科学家,是指战略层面的科学家,是科学帅才。他们既能解决世界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也能准确把握国家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战略,引领学科发展新的方向,指引关键领域突破。在我国,战略科学家集中于国家级科研机构,因此,如何培养战略科学家是科研机构的重要任务。
科研机构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战略科学家人才高地。战略科学家是对一个国家科技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在我国,由于科研体制的不同,高质量的研究设施和高水平科学家较多集中于国家研究机构,因此,国家研究机构是培养战略科学家的主要基地。从新中国的科学发展史来看,重大的科学突破也大多是由国家研究机构来完成的,并且正是在实现重大科学突破的过程中培养出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战略科学家,为推动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科技人才。
(二)发挥高校的优势
高校的人才培养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五个阶段,是全链条培养机制。除此之外,高校还是吸纳高端人才就业的主要单位,即优秀博士毕业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走出校园后很多选择进入高校从事研究工作。目前,高校的工作模式与科研机构基本一致,人才培养方式也与科研机构相差无几,“课程+论文+课题”既是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又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根据《建议》的精神,高校一方面应当“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破前沿性重大科学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把培育战略型科学家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对接企业的人才需求
企业是高科技人才培养的使用主体,也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其对人才的需求直接反映了世界科技竞争的导向。因此,高校和研究机构一方面要瞄准前沿性科学问题展开研究,实现战略突破;另一方面,要把科学发展战略、国家发展战略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企业对产业升级、产品研发的人才需求。
一是建议高校制定灵活的招生方案。灵活的招生方案即是根据未来数年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需要多少人才,制定相应的招生计划。招生方案的灵活实施,能够有效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人才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二是不改变现行的培养方案,调整“二学位”制度。对于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将“二学位”资源专门用于专项计划。比如,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人工智能专项班”、“大数据专项班”、“工业互联网专项班”等专门设立的班级,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满足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三是企业可以和高校合作,制定人才的升级措施。针对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最新知识的人才,可以批量送回高校“回炉再造”,通过中短期的专项培训,更新专门知识,为产业升级、产品升级服务。
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全面、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取决于多类资源的积累和储备,对我国的软实力带来了巨大的考验。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未来,只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高科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科技人才培养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实处,根据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办法,才能真正将我国塑造成人才大国、人才强国,并最终摆脱被“卡脖子”,打破西方的技术霸权。
(作者简介:胡舒扬,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政策性金融、政府投融资、科技投融资;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挂职);辽宁顺达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作者单位:曹宝山、任晓永,辽宁顺达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王红尧,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