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芳
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它是第一条标准轨运货铁路。
这条铁路是在光绪七年(1881年)修建的,由开平矿务局出资,主要用于运煤,全长30余千米,称唐芦铁路。次年又延至天津,增长80余千米,称为津沽铁路,这条铁路是单轨。
光绪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1889年3月25日),从塘沽发往天津的一列火车,装载着运往天津的煤油,等待出发。当时华北地区连续降雪,铁轨很滑,为避免发生意外,有关方面决定火车改时运行。
当年铁路管理部门通信设施落后,又缺乏经验。天津一方见迟迟没有火车发来,就发出一列火车,车上载有 28名乘客。按照这条铁路的设计,在军粮城设有一个停车处,有歧轨可供错车,以保证火车一来一往不发生撞车。
但这一天,天津车于下午五点零五分到达军粮城,迟迟不见塘沽方面来车。火车司机是雇佣的外国人,他等了一会儿,见杳无音信,就开车行驶。到新河时,已八点二十分左右。这时,塘沽开来的车蓦然迎了上来。
塘沽来车先发现情况不妙,赶忙停车。但天津发出的车似乎忘记了只有一条铁轨,依然前行,导致两车相撞。
列车相撞迸出的火星引燃了塘沽车上满载的煤油,顷刻着火。天津车上的乘客在慌忙之中,又将车上照明的煤油灯打翻,顿时火光四射,势若燎原。
车上的司机和20余名乘客大部分死亡,由此造成中国铁路史上第一起惨案。
这次火车相撞起火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乃至引发了一场争论。多数人认为,这次事故的主要责任者是天津车上的外国司机。但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如上海《申报》在报道此事的同时,也对此事进行了评论,认为:“夫火车之行,本有限定时间,不得差以累黍,此良法也。”
“乃该处火车所定行期,以下午四点三十五分由天津至塘沽,四点四十分由塘沽至天津,能彼此守此定章,一无紊乱,何至失事?……中国学西法而兴铁路,则必须全学此等一定章程。果其学之,则天津之车亦不必操急先开以往探之,塘沽之车亦不必濡滞而失时,又何碰撞失事患恋也乎?
“至于铁路之旁沿途一带,电线必不可少,纵不能如外洋之有表可稽,而以何事稍稽。先发电关会,则亦不至发车往探,以至酿祸。”
应该说,《申报》的评论不是就事论事,简单地追究责任,而是探本寻源,是有一定深度的。用今天的话说,不但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也要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方法。在100多年前即表达出这样的观念,不得不说是有一定先见的。
越是先进的技术,越需要严格的管理规章,这对于中国铁路乃至其他各方面的管理逐渐走向正规化,避免再发生像津沽铁路这样的惨案,不无裨益。此外,《申报》关于西方人法制观念强,而中国人相对较弱,建了铁路,却没有相应的通信设施,以致“音信渺然”等批评,也是大体得当的。
从道理上来说,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过程中,这些都是相当重要的。但事实往往非常复杂,是不能用简单而堂皇的“道理”来概括的。
据《申报》后来对这次火车撞车事件的报道,那个外国司机在军粮城喝得酩酊大醉,然后酒后行车。当火车开到新河时,车上的中国司炉阿尚发现了远处的来车,急忙告诉外国司机停车,但司机置之不理。阿尚忙举起红灯,示意来车停车。塘沽车司机发现后,果断停车,但天津车却继续前行。阿尚知道事情紧急,自己要去关闭火门,却被外国司机猛击手背,不让他停车。阿尚无奈,遂从车上跳下,上下唇被划开。撞车后,又有一玻璃管插入他的腰中,他昏迷过去。因此,这次事件的确是一起因外国火车司机在中国违章行车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案例,而车上的中国司炉是负责任的。
中国第一次火车相撞起火事故,给我们留下了多方面的、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