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 果
2021年初,本人受中国戏曲学院2021年度研究生跨系部共同创作剧目——黄梅戏小剧场舞台剧《经年别梦》剧组的邀请,为该剧进行音乐创作,创排数月。该剧于2021年6月初在北京首演成功,演出期间受到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浙江戏剧网、搜狐、网易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被评为第八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暨第二届大学生戏剧展演优秀剧目。
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多年来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其自身的音乐特色和较高的传唱度,是黄梅戏这一剧种广为流传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戏曲小剧场这一舞台创作模式,是近年来在戏曲发展中崛起的一种新兴舞台艺术形式的定位,受众面广泛,其受众群体大多以青年观众为主。如何使黄梅戏的音乐元素,更贴近当下年轻观众的欣赏标准,如何使全剧更符合“戏曲现代的审美需求”是我创作这部剧所需要思考的课题。
首先在音乐创作主体上,秉承黄梅戏一贯传统的板腔音乐特性,突出音乐的整体性,在音乐的编配上,需要注意的是,要符合小剧场演出小而精的演出模式,这和以往的传统戏或者其他形式的创作,是截然不同的。以往的创作中,有相对充足的空间,去铺展音乐本体的展示。然而在小剧场黄梅戏中,对音乐自身时间长度的控制,以及音乐本体与演员之间、场次之间、调度之间的契合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必须要把控一种总体紧凑的戏剧音乐模式,同时在有限的舞台空间、时间下,展示出彼时人物的状态情境等,这都是小剧场戏曲模式下的一种挑战。但小剧场戏曲也是具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在音乐的呈现上能够更加多元,更能体现黄梅戏音乐的特色。那么在具体创作中的体现如下:
在音乐效果的呈现上,除了使用具有黄梅戏特色的乐器,如高胡、竹笛、琵琶、古筝等之外,为了表现肃杀时的紧张气氛,还使用了琵琶+太鼓+弦乐交替进行的表现模式,这是一种创新性的尝试和吸收,可以增加和提高音乐的层次感,突出对这种氛围的渲染,增加整体的气氛。另一方面,在表现女主角的悲情和绝望时,就使用了大提琴演奏旋律声部+键盘弹奏暗淡的小三分解和弦做织体的模式进行,简单的搭配,往往起到巨大的效果,加强了对剧中女主角悲凉的渲染,同时使每个人物的音乐都能随着风格的转换、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产生变化,音乐的进行在这之中起伏翻转。
在特定场景下体现出音乐的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和发展,比如在《毒杀》这场戏里,女主角杜婉青发现男主角金定被大将军毒死后,为了突出女主角情绪上的变化,音乐上使用了“火攻”“哭介”“阴司腔数板”等腔体来表达当时的情感氛围,而在女主角要表达悲愤到绝望的情感转换时,在音乐调式转换的处理上,则采用了以往黄梅戏音乐中很少使用的“直接转调”这一手法来表现。这更符合当时的情感表达。
对于黄梅剧音乐的创作,我认为应该坚守初衷,探索不等于抛弃传统,只有坚守自身剧种的特色和传统魅力,才是更好的发展和继承,保护和建设,才能更多地创作出被大众接受和满意的作品,才能赢得较好的口碑和市场,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黄梅戏这一传统戏曲的魅力。加之黄梅戏本身具有戏剧可塑性较强,艺术表现形式能被更多人接受的优势,我们要将这种客观优势转化为主观艺术的价值追求,更加敏锐灵活地发现艺术创作新形势新载体。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创作出更多更高质量的黄梅戏艺术作品,创造黄梅戏艺术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