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超
1937年秋季,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对日作战。八路军与日军的第一次交手是平型关战斗。此战中,八路军115师独立团所属由冉征率领的部队在驿马岭阻击日军,以配合主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的行动。
在驿马岭阵地上,冉征的部队挖掘了比较坚固的阵地,并且将阵地前河上的桥炸毁,迫使日军只能涉水攻击。日军先用炮火进行猛轰,然后步兵发起猛烈冲击。第一次冲击的日军遭到八路军的猛烈火力打击,接着又被预埋的炸弹炸得晕头转向,最后被全部歼灭在河岸上。
日军的试探性攻击遭到失败,又在炮轰后以主力发起攻击。我军在抗击过程中弹药消耗殆尽,与敌展开肉搏战。最终,我军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压倒日军,将其击退。这时,上级传来命令:平型关方向的战斗取得了胜利,完成任务的冉征随即率领部队退出战斗。
在休整并准备随主力转移时,冉征到团里接受一项新任务。这个任务是配合友军(也就是国民党军)营救遭到日军追捕的国民党密码专家郑忠。这项任务对于冉征来说不简单,他和部下金开庆都与郑忠相识。在抗战之前,郑忠曾在国民党特务机构力行社特务处工作,率人抓捕冉征、金开庆和金开庆的姐夫赵新杰。为掩护冉征和金开庆,赵新杰在与郑忠带领的特务交火中牺牲。
此时,郑忠刚从美国学习最新的密码编制方法回国,准备成立密码情报室与日军展开情报战,因此成为日军的“眼中钉”而被追杀。种种复杂的关系令冉征对于这一任务感到五味杂陈,但军人的职责又让他做到了坚决服从命令。于是,冉征带着虽然同样服从命令,但一定要以后和郑忠算账想法的金开庆等6人组成小分队,去执行这一风险很大的营救任务。
郑忠正在军统派出的护卫小队(以孙泽为组长)护送下准备撤离应县,出城时遭到日军先头小部队的拦截而处境危险,冉征的小分队及时赶到将他们解救出来。双方接头后相互之间非常警惕,郑忠怀疑共产党的部队想把自己劫持走,因此坚决不同意按照我方计划绕路走黑户庄,坚持按自己的计划走近路鸡鸣渠,希望与那里的接应部队会合。冉征无法说服郑忠,只好率队跟随郑忠一行人。
影片中,捷克式轻机枪是改用苏式弹药的型号
利用提把射击的机枪手大岗
日军少佐桥本良一派遣芝田少尉率队在通往鸡鸣渠的道路上准备实施伏击,以活捉郑忠。当郑忠等人接近日军伏击阵地时,遭到日军的攻击而死伤惨重。情急之下,孙泽打算打死郑忠,不让其落入日军手中。冉征带人再次出手为他们解围,但郑忠的手下却全部阵亡,八路军战士邓北方也牺牲了。摆脱日军后,郑忠仍然坚持去鸡鸣渠找国民党军接应部队。僵持一段时间后,冉征以去鸡鸣渠找不到国民党军就按照我方计划行事为条件,同意护送郑忠前往鸡鸣渠。而日军方面也派出部队前往鸡鸣渠。
冉征等人到达鸡鸣渠后,发现这里已被日军大肆蹂躏。不要说接应的国民党军,就是村里人也被日军杀得只剩下一位老人——杠子爷。杠子爷在给冉征等人指明撤退道路后,不顾大家的劝阻留在村里与追来的日军拼命,最后死在日军枪口之下。
桥本良一得到报告,郑忠等人离开了鸡鸣渠,即率队前往黑户庄设伏,并与芝田所部共同实施包围。冉征一行人虽然在黑户庄发现情形不对而避开了伏击,却被日军困在包围圈里。在找船撤离时,八路军战士徐成也牺牲了,若非郑忠冒险相救,新战士憨娃也险些牺牲。
当天夜里,负伤的郑忠要求给自己留下手榴弹由他吸引敌人,掩护大家突围。冉征坚决不同意,提出小分队前往三峰口,突袭那里守大碉堡的敌军少量留守部队,然后利用三峰口悬崖下河边杠子爷打猎用的小船撤离。但船只能载2个人,其余人难以找到突围机会。因此,冉征征求大家意见,要大家自由决定去还是不去。狙击手倪强、机枪手大岗和憨娃都要求去,但金开庆认为不值得为郑忠这个人搭上自己的命。于是,冉征等人带着郑忠赶往三峰口。
在三峰口,小分队成功突袭了日军,将留守的少量鬼子全部歼灭,占领了大碉堡。就在他们在碉堡里准备抗击追来的日军时,金开庆返回了部队。日军在包围圈里反复搜索却找不到小分队,于是由芝田带部分日军前往三峰口的27号碉堡附近搜索。芝田率队到达后,发现八路军已经占领了碉堡,就立即发起攻击。
有了碉堡内武器弹药和物资保障的小分队战力猛增,经过战斗全歼了芝田所部。但金开庆为了阻止日军接近碉堡大门,与日军同归于尽。得到消息的桥本良一立即带领大部队赶来包围大碉堡,最后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冉征给憨娃起了个大名薛凯,然后命令他护送郑忠离开。此时,眼见国民党军一路溃败而八路军却在与敌浴血奋战的郑忠,受到很深的震撼。在冉征的坚持下,郑忠不得不与憨娃一起撤离大碉堡。日军以炮火轰击碉堡后,发起攻击。冉征和大岗、倪强都战斗到最后一刻,重伤的冉征用手榴弹与桥本良一等日军同归于尽。
憨娃和郑忠顺利找到杠子爷的小船,终于突出鬼子的包围圈。此后,郑忠回到国统区建立秘密情报室,在对日作战中起到很大作用。他目睹了国民党的腐败,秘密加入共产党。而憨娃则返回部队战斗到新中国建立时期。
《幸存者1937》的故事有2个真实的背景。其中一个是国民党情报机构和共产党的情报机构都曾经在对日作战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提前获知日军将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另外一个是影片开始冉征率部阻击日军的战斗,是以平型关战斗中的腰站战斗为背景。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1937年8月25日,根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其中,八路军115师主力最先于8月22日和25日出征开往抗日前线。9月25日,115师发起平型关战斗。在师主力于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运输部队的同时,115师首长命令由红1师改编的师独立团进至腰站、冯家沟地区,准备阻击从涞源、广灵两个方向可能向灵丘、平型关增援之敌,并担负截击从平型关溃逃之敌的任务,以保障师主力的作战行动。
独立团接到任务后,即以2营为前卫营,向腰站地区急速前进。9月24日上午,2营1连进至腰站以东地区时,与日军一个30多人的侦察队遭遇。1连当即发起攻击,将当面日军击溃,共击毙日军7人,并缴获几匹战马。
当日16时左右,我军获得情报得知日军约1个联队(相当于1个团)的兵力,正从涞源方向向腰站、灵丘、平型关地区推进。我独立团立即展开部队,准备对其实施阻击。我1营占领腰站以东的山岭,担负正面阻击任务;2营进至灵丘东北三山镇地区,切断广灵通往灵丘的公路,负责阻击广灵之敌的增援;3营为预备队。团指挥所位于腰站以南的白羊堡、安甲一带。《幸存者1937》中提到的驿马岭就位于腰站以东山地,是一个山隘口要点,对于日军来说则是向东进攻的必经之路。
25日7时左右,继续推进的日军进入我阻击阵地前方,随即遭到我方火力猛烈打击。骄横的日军立即展开队形向我阻击阵地发起攻击,并且很快占领驿马岭隘口。我1营立即组织部队实施反击,从右侧隐蔽接近驿马岭,然后发起冲击重新夺回该阵地。
战斗开始后,我独立团即将预备队3营前推,开始配合1营作战。战至15时,独立团接到师部发来的平型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的电报,指战员的斗志加倍高涨起来。独立团立即布置对敌反击的作战,以1营从正面出击,以3营迂回至敌侧翼攻击。反击开始,我军勇猛冲入敌阵地。日军遭我两方面的夹击后军心大乱,仓惶丢下300余具尸体后逃回涞源城。我军乘胜追击,直逼涞源城下。对峙几天后,我军于10月1日在夜间发起对涞源城的攻击,日军趁夜撤逃,我军顺利收复涞源城。
腰站战斗实际上是平型关战斗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115师独立团与日军的首次交战。这次战斗大大提升我军对日作战的信心,也极大鼓舞了当地群众的抗日热情,为此后以独立团为主力的115师部分部队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幸存者1937》影片以腰站战斗中驿马岭地区作战作为故事背景,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影片中,使用中正式步枪的八路军战士
影片中八路军和国民党军装备的轻武器基本上符合当时实际情况,但也存在瑕疵。影片中八路军基本是由国产的中正式步枪和捷克式轻机枪武装起来的,这些装备虽说都是当时中国军队用于抗击日寇的主力装备,但八路军在当时难以做到如此装备整齐划一。
中正式步枪和捷克式轻机枪都是当时国民党军特别是中央军的制式装备。中正式步枪在1935年开始装备国民党中央军部队,从这一时间点到八路军出师抗战,红军与国民党中央军的交战并不多,事实上也难以缴获大量这种步枪。因此,当时八路军的主力步枪仍然是汉阳造和各种杂式步枪,甚至还有不少老套筒。这也是那时八路军刚刚开上抗日前线时,被国民党军看不起的重要原因。
影片中有一处与中正式和汉阳造有紧密联系的细节之处。当冉征的小分队在黑户庄找船撤退失败被日军包围后,他们曾凑在一起清点剩余的弹药。当时,冉征只剩下9发7.92mm步枪弹,金开庆则剩下50发7.92mm圆头弹。金开庆对冉征说:“可惜了,咱俩子弹不通用,不然还能支援你点儿。”如果从影片中的道具来说,他们都是用的中正式,弹药当然也是通用的,但金开庆这么说实际上是更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
前面已经提到,当时八路军装备较多的主力步枪应该是汉阳造,也就是我国仿制德国M1888委员会步枪(即老套筒)去掉套筒的改进型。按照影片中的说法,金开庆使用的是汉阳造。而这种步枪的弹药与中正式确实不通用,尽管它们都是德国毛瑟7.62mm步枪弹。这就涉及到当时2种德式7.92mm步枪弹的问题。
当年,德国还在使用黑火药作为步枪弹发射药时,法国就率先将无烟火药作为步枪弹发射药投入部队装备,这就是著名的勒贝尔8mm步枪弹。德国人在获得这种步枪弹及勒贝尔M1886步枪后,立即开发了口径近似的无烟火药步枪弹,即著名的M1888毛瑟步枪弹。
这种枪弹采用圆头平底弹头,弹头直径8.1mm,质量14.64g,初速640m/s。但随着法国于1898年开发出性能更好的尖头平底弹头,德国不得不再次追随法国的脚步。德国于1905年开发出S步枪弹,也称为轻尖弹,弹头同样为尖头平底结构。这种弹头质量虽然减轻到10g,但初速增加到870m/s,弹头直径增加到8.2mm。这就需要将原来步枪膛线的阴线加深,否则很可能出现炸膛现象。
倪强咬着的枪弹从外形上看更像是日本三八式步枪弹
倪强的狙击步枪瞄准镜是用夹具直接夹在枪身上
此后,德国人又研制出弹头质量12.8g的重尖弹,以达到远距离存能更高的需求。但因为使用弹径更大的尖头弹需要加深膛线的阴线,因此步枪不经过改造或改进设计是不行的。这也是毛瑟M1898步枪与M1888委员会步枪的重要区别之一。
我国早期生产的无论是老套筒还是汉阳造都是浅阴线步枪,只能使用弹径较小的圆头弹,使用尖头弹有炸膛危险。中正式则使用新式尖头弹,因此两者弹药不能通用。这是影片中考究比较到位,但却因为道具原因未能充分展现的细节。
影片中出现的老式步枪弹在外形上特别接近于弹头更长的日本三八式步枪弹,而不太像弹头较短的毛瑟尖头弹。就是说,影片中狙击手倪强咬着1个5发弹夹的镜头明显存在瑕疵,因为他的中正式步枪是打不了日本步枪弹的。而且,倪强要5发弹夹没什么用,因为直接夹在枪身上的瞄准镜遮挡了装填口,会妨碍使用弹夹的装填,他只能一发一发地填入枪弹。最后一战时,倪强到碉堡外面去搜集日军弹药的同时也收集了很多日军的步枪,这符合双方主力步枪弹不通用的特点。
国产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中的捷克式轻机枪基本上是ZB-26及其衍生仿制型,本片中的是解放后改用苏式7.62mm中间威力步枪弹的型号。
影片中出现了一个严重的细节错误。大岗批评刚刚参军的憨娃不能打仗时,又被冉征说起他初次接触九六式轻机枪时整不明白保险而走火的事,弄得大岗挺不好意思。实际上,大岗使用的是捷克式轻机枪,并非日本九六式轻机枪。日本九六式轻机枪是为了克服十一年式轻机枪(即歪把子)的缺陷而研制的。
十一年式轻机枪是日军在二战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轻机枪之一,但因为其独特的弹斗供弹方式却喜忧参半。有利的一面是其可以直接使用日本三八式步枪的5发弹夹供弹,在弹斗内装6个5发弹夹就可以完成装填,做到了步、机枪供弹具的统一;不利的一面是因为要连续装填6个弹夹,因此装填速度不如弹匣供弹方式。
为此,日军于1936年研制定型了九六式轻机枪。这种轻机枪仍然发射6.5mm步枪弹,但采用上方弹匣供弹方式,与捷克式非常相似。该机枪仍然需要提前在枪弹上涂油,以保证顺利供弹。该枪比较奇葩的是可以装刺刀,这在机枪里比较罕见,特别是该枪质量高达9.08kg,如何与对手拼刺呢?由此可见,当时日军的某些顽固战术思想,如重视白刃格斗等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虽然《幸存者1937》影片中对于大岗使用的轻机枪表述有误,但影片中提到大岗从日军那里补充了3个弹匣,与其使用九六式轻机枪相符合。但是,影片中的日军都是使用的十一年式轻机枪,即使缴获了弹药也要使用九六式的弹匣进行装填才能使用。从这一点来说,制片方应该是清楚九六式轻机枪的主要特征,只是苦于没有这种枪的道具才不得不以捷克式轻机枪来“客串”。
影片中,大岗端着捷克式轻机枪进行无依托射击的方式符合实战要求。那种更常见的握住枪身下部导气管部位扫射的方式怕是只能打几发弹,射手就得被烫到把枪扔掉,因此只适于影视剧拍摄。而大岗左手握住提起的或折向左下方的提把进行射击,就避免了这一缺陷,也是当时实用的射击方式。
影片中,护送郑忠由孙泽率领的国民党军小分队,看样子是一支特别精锐的小队。其成员全部装备德式伯格曼MP18冲锋枪,该枪也曾经是国民党军的重要装备之一。
MP18冲锋枪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冲锋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经被协约国禁止装备于德军。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国产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中往往直接用我国存量较多的英制司登冲锋枪代替伯格曼冲锋枪,以作为道具枪使用。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外形差异,此后即开始在司登冲锋枪基础上进行改装,如加装木制枪托、延长枪管套筒等,这样就大大缩小了两者的外形差异。
本片中的伯格曼冲锋枪则不是用司登冲锋枪改制的,而是一种新造的道具枪。该枪的照门位于枪身中部上方,而不是像司登冲锋枪那样位于枪身尾部。该枪制作较为粗糙,其准星过于粗大,几乎无法瞄准。拉机柄是直接焊接在枪身上的,应该不能拉动。抛壳窗也显得过于死板。
影片中的日军轻武器,最大的亮点是掷弹筒的出现。从影片中来看,日军使用的掷弹筒是八九式重掷弹筒。这是因为该掷弹筒比其前身十年式掷弹筒长一些,而且能够发射为其研制的专用榴弹。
八九式重掷弹筒虽然与十年式掷弹筒都是50mm口径,但其全长较长,达到623mm。其质量达到5.2kg,比十年式几乎重一倍,这是其被称为重掷弹筒的原因所在。更重要的改进是,八九式重掷弹筒增加了8条右旋膛线,以适应新的专用榴弹。在发射新的专用榴弹——八九式榴弹时,该掷弹筒的最小射程为120m,最大射程可达670m,与轻型迫击炮处于同一级别。
八九式榴弹采用高低压发射原理,利用弹体内产生的火药燃气从弹体底部排气孔排出,以推动榴弹飞出筒身。八九式重掷弹筒的射距调整是靠弹药在筒身内不同的位置来调节的,通过筒身尾部的距离调节手轮可以调整筒身内击发杆的位置,以此确定弹药在筒身内的位置。弹体越靠近筒口,后部空间就越大,导致火药燃气膨胀时容积增大,作用于弹体上的能量低,射程近,反之则越远。
影片中出现的伯格曼冲锋枪道具。该枪制作较为粗糙,其准星过于粗大,几乎无法瞄准。拉机柄是直接焊接在枪身上的,应该不能拉动
八九式重掷弹筒配用2种完全不同的主要弹种,其射击标尺分为2套,分别对应不同弹种,最大射程分别为670m(八九式榴弹)、190m(九一式手榴弹)。除这2种主用弹种外,八九式重掷弹筒和十年式掷弹筒都能发射信号弹。
掷弹筒在日军的火力配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主要用于对中国军队的火力骨干——轻重机枪进行轰击,很容易使得阵地防御中的中国军队失去火力支柱而陷入被动。这种武器后来也被中国军队大量使用和仿制,同样对日军予以很大的打击,甚至很多掷弹筒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幸存者1937》影片中的八九式重掷弹筒应该是自行制造的道具,其筒身过于简单,距离调节手轮、标尺等细节都没有得到体现。日军在发射时,也没有拉动击发机上的皮带实施击发的动作。
与八九式重掷弹筒紧密联系的还有影片中另一种道具,即小分队攻占日军大碉堡后缴获的一箱手榴弹。这种手榴弹是可由八九式重掷弹筒发射的九一式手榴弹。该手榴弹是一种多用途武器,既可以像普通手榴弹一样用手投掷,也可以用枪挂掷弹筒发射,还可以用十年式掷弹筒和八九式重掷弹筒发射。九一式手榴弹弹径49.5mm,正好可以装入口径为50mm的日本掷弹筒内。在发射时,由于九一式手榴弹弹径较小,弹体与筒内壁之间的空隙较大,会导致火药燃气大量泄漏,是其射程比八九式榴弹近得多的重要原因。
九一式手榴弹长度125mm,全弹质量为450g,内装TNT炸药60g,采用十年式引信,击发发火方式,延期时间为7~8s。该手榴弹弹体外面设有刻槽,可以保证弹体在爆炸时分裂为50个比较均匀的破片。
九一式手榴弹可以多种方式使用的关键是其弹体底部设有螺纹槽,可以装上带有底火、发射药的装置。这时,将九一式手榴弹保险销拔除后装入十年式或八九式重掷弹筒筒身内,然后拉动扳机,击针就会击打底火,将手榴弹发射出去。该手榴弹在去除装上带有底火、发射药的装置并加装尾管后,还能用枪挂掷弹筒以空包弹发射。不过,据说效果很差。
从影片中来看,我小分队缴获的手榴弹是九一式手榴弹。金开庆就是用一枚这种手榴弹冲出碉堡,与冲到射击死角的日军同归于尽的。如果说本片中最逼真的道具的话,那么这枚小小的手榴弹一定能够上榜,也足够证明制片方的用心程度。
此外,影片中多次出现我方投掷手榴弹时的镜头。影片中的八路军官兵似乎非常偏爱投掷集束手榴弹,这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八路军在投掷集束手榴弹时却只将其中一枚手榴弹拉弦,这是极端错误的。手榴弹内装药量较少,不是炸药包,更何况其还有厚厚的弹体保护,通常情况下一枚手榴弹的爆炸难以引起其他手榴弹的殉爆。也就是说,投掷集束手榴弹时应该将所有的手榴弹弦全部拉掉,否则很可能只有一枚手榴弹爆炸,而其他手榴弹只是被炸飞而已,这就大大降低了集束手榴弹的杀伤力。真正的实战中,没有哪个有实战经验的人这样使用集束手榴弹。
影片中的八路军官兵都身穿蓝灰色军服,除左臂上的带有“十八集团军”字样的臂章外,没有任何标志,这并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抗战初期,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后,身穿的军服与当时的国民党军是一样的,是一种以黄色为基调的服装。抗战初期,中国军队的制式夏常服主要以黄绿色为标准色,大约从1931年就开始使用,一直到1942年这种黄绿色服装才改换成土黄色服装。当然,由于国民党只是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特别是在军事上无法做到完全的统一,因此,各地军队除中央军比较统一外(即使中央军也有服装不统一的现象,如淞沪会战中的中央军87、88师就身穿卡其色军服),很多地方军都有各自不同的服装颜色。如北方部队的夏常服大多以灰棉布制服为主。不过,在冬装方面则基本上都是统一的,是一种带有浅蓝的蓝灰色制服。而八路军的夏装也主要采用的是土黄色制服,冬季则为蓝灰色服装。就是说,影片中八路军的服装颜色其实是采用的冬装颜色。
影片中,我军缴获的日军九一式手榴弹,注意该手榴弹带有底火、发射药的装置
影片中八路军官兵军帽上都只有2粒纽扣,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应该还有一个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帽徽才正确。这种国民党帽徽一直佩戴到解放战争的1947年才陆续全部取消(“皖南事变”后,曾有部分八路军和新四军部队取消了这一帽徽),也是整个抗战期间我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标准配备。
这种帽徽在我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时还曾引起了后来被称为“换帽子”的风波,很多红军官兵对于穿戴有青天白日帽徽的国民党军服异常抵触,甚至有人为此而离队去“单独革命”了。后来,经过部队费了很大劲进行思想工作,说明虽然身穿白军军服但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部队仍然是共产党领导的,最后才让部队顺利换了服装。因此,本片中帽徽的细节是不到位的。还有护送郑忠的孙泽小队,其典型的德械部队装备,却身穿晋绥军那种蓝灰色制服,显然也与中央军黄绿色制服相去甚远。
影片中,日军的八九式重掷弹筒和十一年式轻机枪
此外,就是影片中八路军官兵佩戴的臂章。冉征等八路军官兵统一佩戴着标有“十八集团军”字样的臂章,这不符合历史事实。红军主力部队改编初期的正式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此后不久的1937年9月11日,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照新的统一序列,将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但八路军的臂章变化要远比这一情况复杂得多。八路军的臂章也是采用了国民革命军的样式,即长方形臂章。八路军最早的臂章为白色麻布底,蓝色印刷,中间仅有“八路”二字。不久,臂章样式改为中间增加一个白色的椭圆形套住“八路”字样,两个字也有最初的右左顺序改为左右顺序,这一样式已经非常接近后来我们所熟知的样式。
1938年、1939年,臂章下部分别增加“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度佩用”、“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度佩用”字样。也就是说,带有“八路”字样的臂章在八路军部队中是一直使用的。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后,此后即开始制作带有“十八集团军”字样的臂章,仅将“八路”二字改为“十八集团军”,也就是影片中的样式。但是,这种臂章使用比较晚,而且当时115师部队已经于8月25日出发前往抗日前线,根本就来不及更换臂章。这种臂章后来的适用范围也大大小于“八路”字样臂章。
画面中,憨娃身穿蓝灰色军服,除左臂上的带有“十八集团军”字样的臂章外,没有任何标志,这并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到了抗战中后期,还有部分八路军部队佩戴“18GA”(其中的GA代表集团军)字样的臂章。这就是说,影片中的115师部队最有可能佩戴的应该是最早期的只有“八路”字样的臂章,或者也可能佩戴第一次改进的臂章,甚至可能因各种原因就没有臂章,而根本不可能佩戴“十八集团军”字样的臂章。至于片尾平型关战役纪念馆中陈列的八路军军服的臂章,则比较符合历史事实。
《幸存者1937》影片在战术表现方面有欠缺。例如,冉征率领的小分队是按照现代特种部队标准组建的,这在当时是很难做到的。这个小分队里既拥有远距离精确射击能力的狙击手倪强,又有擅长爆破的金开庆,还有拥有面压制能力的大岗,是一个多种作战能力相结合的小队,其中最不可能出现的就是狙击手。在当时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部队里根本就没有狙击手的概念,只有优秀射手或神枪手的称呼。这些优秀射手都使用普通步枪作战,也不是固定的编制,而是在战时临时发挥其作用,对较远距离上的重要目标实施精准射击。当时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中就没有几个人见过真正的狙击步枪,更别说能够将其装备部队并应用于战场。直到抗战末期,我党召开七大时,山东代表团团长的林彪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的陪同下,仔细查看一支那时候对于我军高级将领来说都很“新鲜”的日本九七式狙击步枪。由此可想而知,当时的八路军部队无论是高级指挥员还是基层官兵对于这种装有瞄准镜的武器比较陌生。不过,狙击手“穿越”到抗日战场上似乎已经成为了国内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惯例。
在影片的驿马岭阻击战中,交战双方的战术运用都有较大问题。八路军在抗击日军第二次冲击时弹药耗尽,跳出战壕与日军展开肉搏战。这里的问题是八路军从战壕内冲出的时机太早,此时,冲击中的日军离我方战壕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如果这时冲出去,就立即暴露在开阔地上,从而遭到日军优势火力的杀伤。在肉搏战结束后,部队应该立即撤回阵地,而不是像影片中那样打扫战场。要知道,远处日军的掷弹筒和火炮正愁找不到杀伤我军的机会呢!
反观日军,除进行几轮炮火准备外,几乎完全是步兵单一的冲击,毫无火力掩护。实际上,当年日军表现最为活跃的并非是其重炮兵,而是步兵建制内的掷弹筒、步兵炮(日军将90mm以下的迫击炮称为曲射步兵炮,与著名的九二式步兵炮同样被列入步兵装备,并非炮兵装备)等武器。这些武器一直伴随着日军的冲击动作,对我方的火力骨干——轻重机枪特别是重机枪形成极为严重的威胁。
影片中,我军小分队似乎总是集中在一起呈一路纵队行动,从来也不派出尖兵,这样的动作极易遭到对方的伏击。不过,影片中小分队在攻打三峰口的大碉堡时战术运用较好,首先将大碉堡侧翼的地堡用手榴弹炸毁,使日军失去交叉火力的优势,最后才一举拿下大碉堡,从而在日军的包围圈上打开缺口。从影片中的实际情况来看,打下大碉堡后小分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撤离。日军桥本良一的大部队赶来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其装备较重(有山炮和重机枪),在山地行进速度不可能很快。即使杠子爷的小船只能载2个人,小分队其他人员也可以选择其他路线绕行突围,并非一定要死守碉堡到底。当然,这又是商业片的剧情需要,也不能对这一点进行过分指摘。
片尾平型关战役纪念馆中的八路军军服,注意其臂章(图中置于胸前)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