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文物保护的策略研究

2022-02-22 01:03贾芳
参花(上)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馆藏文物

文物是历史遗留给后人的珍贵记忆,经过千百年时间洗礼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博物馆是收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文物进行科学管理,为公众提供欣赏文化、体验文化的空间。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对于实现文物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博物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出发,从健全管理制度、优化管理环境、重视人才培养、加强文物开发、做好宣传管理等角度给出建议,希望对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一、新时期加强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文物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凝结物,它们穿越漫长的时间,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也为后人呈现出特定历史年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各方面信息。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文物保护,能够有效保护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遗产,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为现代人提供一个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窗口,让历史文化得到重现,进而培养现代人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具体来讲,在新时期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社会教育的发展。文物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同时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文物本身承载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使得它在社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物的研究成果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展现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以及社会发展状态,这其中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与民族精神,即便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其依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近几年兴起的博物馆热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地走进博物馆,与文物进行面对面的接触,获得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并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了解到文物的由来,认识文物的历史背景,诠释历史年代的发展过程。此外,各级学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并通过与当地博物馆合作共同打造教育项目。由此可见,社会教育需要博物馆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而保证文物的安全、完善,加强文物的研究与开发,能够为民众提供文化教育的载体,让民众感受民族精神的内涵,激发其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更加深切地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

第二,有利于推动文物研究,达到鉴古知今的目的。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记忆,透过文物我们可以看到若隐若现的历史痕迹。文物保护是文物研究的前提,考古工作不只是为了发现古代的精美文物,更是要通过研究这些文物,来还原和传承中华文化,厘清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脉络。因此,博物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能够有效支持文物研究工作。通过科学全面的研究,后人可以还原历史发展的过程,并从历史中总结教训和经验,即所谓的“读史明鉴”,进而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历史资源。

第三,有利于推动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文物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轨迹,是历史科学研究的第一手史料。文物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通过文物科研工作的开展以及形成的历史研究成果,可以为历史的重现提供重要的参考,为历史研究提供借鉴,进而丰富历史文化的研究,完善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

二、新时期加强文物保护的策略

(一)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文物保护工作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规范相关部门的文物保护工作。各地区博物馆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文物管理规范,完善管理制度,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例如河南省三门峡市的虢国博物馆,为持续推进馆藏文物的保护工作,针对馆藏文物精心筹划制定了科学的保护修复方案,管理人员一方面通过全方位的摸底调查对亟须修复的馆藏文物进行登记,另一方面与具备文物修复资质的单位进行联系,并通过委托的方式落实修复方案。例如虢国博物馆委托北京某文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制馆藏金属类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委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制馆藏竹木器保护修复方案。经过双方人员前期沟通、现场调查、检测分析、编写方案等过程,最终完成了两项方案的编制工作,形成了《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馆藏金属类文物保护修复方案》,该方案对馆藏的116件套(442件)青铜器及铜铁复合文物进行修复保护;编制了《三门峡虢国墓地虢仲墓(M2009)出土竹木器保护修复方案》,该方案针对馆藏的63件套竹木器文物进行保护修复。

此外,虢国博物馆长期以来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管理措施,结合馆藏文物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馆藏文物保护工作。虢国博物馆中的文物主要包括青铜器、玉石器、纺织品等类型,这些文物十分珍贵,在修复过程中对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保证修复与保护的协同推进,虢国博物馆积极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单位进行合作,利用这些博物馆的专业资质对馆藏的青铜器、玉石器、纺织品编制保护修复方案,同时争取国家专项资金,通过与其他博物馆的合作,组织专业的修复团队,执行修复方案,保证文物的完整性,延长文物的寿命。在预防性保护工作中,虢国博物馆组织编制了《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利用国家专项资金对文物库房进行升级改造,根据不同文物类型在预防保护中的要求优化环境,提升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

综上所述,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博物馆应加强制度建设,围绕馆藏管理的要求完善管理规范,为文物的保护创造条件,完善管理流程,让文物保护工作能够在规范中持续推进,实现对文物的长效保护,提高文物的保护效果。

(二)优化管理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技术手段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价值逐渐凸显,因此,博物馆应积极引入科技手段加强文物保存环境的建设,并开展文物修复工作,提高文物保护水平。

第一,加强文物保存环境建设。在博物馆内,展厅、展柜、文物库房、柜架、囊匣等构成了文物保存环境,而构成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有害气体、粉尘等因素会直接影响文物保存效果。当前,博物馆会配备调控设备来构建相对稳定的环境,以减少环境对文物的破坏。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一些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例如某博物馆在库房改造中配置了微环境调控智能恒温恒湿系统、无线温湿度传感器及物联网、文物专用储藏柜、文物专用库房门等设施,极大地改善了文物保存环境。还有的博物馆针对文物的类型,利用调控设备对环境进行实时管理。例如某博物馆利用专业设备对竹木漆器文物库房的温度、湿度、照度、甲醛、有机气体挥发物、尘埃粒子、木材含水率、风速等进行测量,发现库房温湿度急剧变化,远远超出漆木器类文物保存环境要求,检测人员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对金属文物柜架加强密封管理,确保柜架能够对外部温湿度变化发挥缓冲作用,降低环境對文物的影响。

第二,做好文物修复工作。文物修复是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修复文物需要在不破坏文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还原文物,对技术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博物馆应加强技术研究,积极展开合作,利用技术手段还原文物的面貌。例如陕西某文物研究所运用现代技术在秦俑彩绘保护工作中取得了重要成果。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研究发现,秦兵马俑彩绘由生漆底层和颜料层构成,彩绘保护的关键是稳定生漆层。专业人员通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找到了运用聚乙二醇与聚氨酯乳液联合处理和单体渗透——电子束辐射聚合这两套保护方法,对秦俑彩绘进行加固,并保留了原有的色彩,有效地保护了一批出土的珍贵彩绘陶俑,同时也为陶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提供了实践经验。

(三)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文物保护水平

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專业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博物馆应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专业的文物保护团队,为文物保护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第一,立足文物保护工作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文物保护是博物馆的主要职责之一,专业的人才队伍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并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基于此,应把博物馆文物保护人员的培养纳入整体发展战略中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指导文物保护人员积极参与相关工作。

第二,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科学开展文物保护人员的培养工作,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始终保持人才的先进性,满足新时期国家对文物保护的要求。在人才培养中,博物馆应针对文物保护人员进行职业规划,并从博物馆基础学、文物管理、展陈设计、宣传教育、安全保护、文创开发等方面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

第三,加强馆校结合,实现对人才的联合培养。博物馆应积极与高校合作,针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吸纳专业人才,同时为高校提供人才教育实习基地,确保专业学生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提高其专业能力,为以后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四)坚持保护开发并举,加强文物开发

根据《意见》指导,新时期博物馆应该坚持文物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基本原则,延长文物寿命的同时挖掘其蕴含的文化价值。

第一,利用技术手段,让静止的文物“动”起来,丰富民众对文物的感官体验。例如目前许多博物馆已经开始引入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利用先进技术让这些原本静止在展览柜中的文物以新的方式展现出来,并与参观者进行互动。这样的体验可以增强文物的艺术观展效果,提高文物对参观者的吸引力。此外,在技术的支持下,参观者还可以对博物馆的文物进行自动识别,通过技术手段访问文物档案,更加细致全面地了解文物,以丰富传统文化知识。

第二,加强文创产品开发,挖掘文物价值。博物馆应该在熟悉、了解馆藏文物的基础上,加强与专业设计师的合作,确保文创产品的设计能够形成可以凸显自身文化特色的符号,并通过产品的开发构建文创产品的体系、风格、卖点,结合民众的需要设计多种类型的文创产品,促进博物馆文化精神的传播,进而做到在发展中保护文物。

(五)做好宣传管理,吸引民众参与

文物保护工作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博物馆应做好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引导民众,提高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例如博物馆可以利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宣讲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讲博物馆的消防安全常识和安全用火用电常识等,不断普及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强化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消防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文物安全保护氛围。

此外,博物馆还应积极组织文化活动,围绕文物保护工作组织相关活动,促进文物知识的普及,让民众更加全面地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以及艺术价值等,以提高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都参与到保护好国家文物的工作中来。同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应以身作则,做好文物的日常维护,不断学习和进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主动参与到文物保护宣传工作中来,引导民众主动参与。

三、结语

总之,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特点,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记录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物化体现。加强文物保护不仅可以将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守护好,更是对历史、对民族高度负责任的一种体现,对研究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博超.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思考及策略探讨[J].文化产业,2021(33):91-93.

[2]丁梦婷.关于文物及文博工作的几点思考[J].收藏与投资,2021,12(11):117-118.

[3]邵黎.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开展策略[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8):148-150.

[4]孙胜利.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文物保护意识的思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8):121-123.

(作者简介:贾芳,女,本科,阿拉善右旗文物保护中心,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博)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馆藏文物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馆藏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名胜古迹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