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岁末,《中国慈善家》杂志推出2021公益慈善十大新闻,第三次分配、生物多样性、气候危机等议题上榜。
对于中国公益慈善领域而言,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公益慈善为主体的第三次分配备受重视,将在共同富裕愿景中发挥更大作用。企业纷纷进入公益赛道,商业向善成为潮流。在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灾害的肆虐下,志愿者精神和慈善的力量成为灾难中的一束光。对自然的敬畏,对环境的保护,这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不光靠各国政府在会议中求同存异,更需要靠公益的力量来填补。
公益慈善被赋予重要地位,并不意味着就占据了道德高地,诈捐、套捐等公益乱象层出不穷,不仅是对善心的辜负,更会让整个行业陷入诚信危机,如果没有法律的惩戒,规则的约束,公益慈善就只能是行业的自嗨。
曾在99公益日被多次诟病的马太效应,也出现在2021年的灾害捐赠中,眼球和流量指挥着捐款的方向,河南的“野性捐赠”和山西的“无人问晋”形成鲜明对比,战略性捐赠再次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专业性或是未来企业公益不得不考虑的方向。
参与评选的专家认为,上至国家战略,下至行业痛点,都在这份年终盘点中得到呈现,在回顾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同时,也从公益慈善视角关注中国的改革与转型,以推动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中央再提共同富裕愿景,第三次分配作用不容小覷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并提出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企业纷纷响应,并拿出真金白银表态。
2.腾讯升级SSV战略,开启科技向善新模式
4月19日,腾讯公司正式宣布公司战略升级,新成立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首期将投入500亿元用于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对包括基础科学、教育创新、乡村振兴、碳中和、FEW(食物、能源与水)、公众应急、养老科技和公益数字化等领域展开探索。
3.曹德旺百亿捐建福耀科技大学,公益办学创举备受期待
5月2日,河仁慈善基金会宣布计划出资100亿元筹建福耀科技大学,这所学校将被定位为民办非营利性新型应用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将成为曹德旺在办学模式上的创新和探索。
4.网信办出手整治饭圈乱象,流量时代更应引导饭圈向善
6月,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打击5类“饭圈”乱象行为。艺人赵丽颖的粉丝群因“互撕”领首罚。为引导饭圈向善,本刊特制作以“向善星力量”为主题的封面报道。
5. 野生亚洲象出走引发全球围观,“象往之地”成生物多样性活名片
云南野生亚洲象群在400多天的时间里,从北移到南返,迂回1000多公里,引发全球围观。象群“千里赴会”成为COP15的一张活名片。
6.河南水灾引发捐赠狂潮,慷慨解囊背后还需战略考量
7月20日,河南郑州遭遇千年一遇的水灾,引发全社会关注,大量捐赠在短期内涌向郑州,却并未体现出资源分配的效率。为此,基金会救灾协调会、方德瑞信、资助者圆桌论坛联合发出战略性捐赠倡议。
7. “99公益日”开出第一张罚单,剑指套捐
9月5日晚间,腾讯公益平台对“不要烫伤我的童年”公益项目开出罚单,对其在“99公益日”活动中违规套捐的行为做出处罚,此举在维护规则的公平公正和维护公益慈善伦理方面,具有正面意义。
8.林生斌陷“诈捐门”,诺而不捐追责难
6月30日,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害人家属林生斌在悼念亡妻的微博中发布结婚生子喜讯,引发舆论抨击,更被发现其此前承诺的基金会并未成立,涉嫌诈捐。之后,陆续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公布收到“潼臻一生”的退款。
9.气候协定众口难调,全球气候大会能够拯救气候危机吗?
11月13日,197个国家参会的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6)通过《格拉斯哥气候协定》,同意将全球升温幅度限制在摄氏1.5度内,在环保组织眼中,这一目标相对于“末日前夕”的气候危机而言太弱。
10.全年处置非法社会组织3463家,屡禁不绝背后是无法可依
3月20日,民政部等18部委联合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为期三个多月的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之后,打击非法社会组织转入常态化治理。据民政部公布数据,全年共处置非法社会组织346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