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
裙带是女子衣服的配饰,不是主要的衣着,但是附于裙裳之上仍然有着重要作用,既实用又美观,所以人们便用裙带来喻指女子的亲属,这些亲属因为女子的姻亲关系获得一定的好处。根据宋代赵升的考证,宋代专门有一类人通过做亲王的女婿获得一定的官职,民间戏称之为“裙带头官”。其实,不仅仅是“裙带头官”,宋代因为姻亲关系而得利的还有不少,北宋的蔡卞就是一位。蔡卞是蔡京的弟弟、王安石的女婿,王安石的次女嫁给蔡卞,成为蔡卞的七夫人。根据周煇《清波杂志》的记载,七夫人颇知诗书,写就一手好诗词,于政事亦能有所见地,蔡卞每当有政事需要议论之时,必定要事先征求七夫人的意见,等到第二天上朝议政,蔡卞将事先与七夫人商定的意见宣之于外。时间一长,朝中大臣对此皆有意见,说原来他们每日里要执行的决议,都是七夫人余下的唾液。后来蔡卞官拜右相,于家中大摆筵席,还请了戏班子热闹热闹。没想到,其中有一个伶人在演唱过程中唱道,蔡卞之所以能够官拜右相,都是因为沾了七夫人的光,言外之意,蔡卞能够登上右相之位,乃是王安石的功劳。伶人的戏言,一时间传为笑谈,实际上也道出了很多人的心中所想。
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王安石也确实推荐过蔡卞,这些都不假,这些都是伶人戏言的由来,但在蔡卞为相一事上,还需要进一步考察。蔡卞本身是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的进士,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精通诗书礼仪,为官之初亦能做到爱民如子。蔡卞在任江阴县主簿时因同情百姓疾苦而推行王安石的“青苗法”,在青黄不接之时解百姓的燃眉之急,深得王安石喜爱,王安石才决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蔡卞为妻。对于蔡卞为相之事,王安石曾经说过,蔡卞能够胜任右相之位,主要还是因为其本身有宰相的才能,而不仅仅因为他是自己的女婿,不仅仅是裙带关系的原因。
裙带关系,可以为人的升迁提供一个绿色通道,走过通道之后,如何行事,就得看个人的自律了。与杨国忠发迹极为相似的是汉代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他们都是外戚,自己的姐妹都极受皇上宠幸,一家人也连带受益。当时民间因为这种情况亦有相似的歌谣流传:“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但是,卫青在裙带关系下没有丧失理性,而是一直自律自守,成为人臣之楷模。
在征讨匈奴、扬威大漠的历程中,汉武帝以“英雄不问出处”擢升的卫青成为重要功臣,他七出边塞,打击了匈奴的嚣张气焰。但历代对卫青的评价可谓褒贬参半,褒者言卫青的卓越战功、低调行事,贬者则主要是从他的裙带关系说起。那么,真实的卫青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卫青发迹前的个人简历。
卫青,男,西汉平阳县人,私生子,父亲叫郑季,是县中小吏,母亲是平阳侯的小妾卫媪,两人私通而生卫青。
家庭关系:无温暖。作为私生子的卫青小时候从平阳侯府回到父亲郑季家里,父亲让他牧羊。郑季前妻生的儿子们都把他当作奴仆来使唤,不把他当兄弟看待。
工作经历:平阳侯家骑兵,跟随平阳公主;建章宫职员。
发迹预兆:卫青有一次曾经跟随别人到甘泉宫,有个脖子上戴着铁枷的犯人见到卫青之后,仔细打量了他一番,然后意味深长地说:这人是贵人之相,将来必定能当大官,位至侯爵!卫青听后,颇觉惊讶,浅浅一笑说:我是奴仆生的孩子,这一生只要是能不挨打受骂就心满意足了,又怎么可能封侯呢!
卫青从小受尽折磨,突然之间贵极人臣,面对沧海桑田的变化,他没有乐昏头脑,而是怀着感恩之心为汉武帝尽忠。他多次出兵匈奴,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屡立战功。元光五年(前130),卫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元朔元年(前128)秋,衛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斩首匈奴数千人;元朔二年(前127),卫青兵指陇西,捕获数千人,畜数十万,迫使白羊王、楼烦王逃走,遂以河南地为朔方郡;元朔五年(前124)春,卫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得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千百万;元朔六年(前123)春,卫青出定襄击匈奴,斩首万余人;元狩四年(前119)春,击匈奴单于,捕斩首虏万余级,得匈奴积粟食军,等等。他一生所得的长平侯、平陵侯、岸头侯、宜春侯等封号,都是在征战有功的情况下汉武帝对他的赏赐。
《资治通鉴·汉纪十》中有记载:“青虽出于奴虏,然善骑射,才力绝人;遇士大夫以礼,与士卒有恩,众乐为用,有将帅才,故每出辄有功。”卫青虽然出身低微,本为奴仆,但骑术箭艺高超,才力过人;对士大夫以礼相待,对待士卒有恩情,故而大家都乐于为其所用,加之卫青本人又有将帅之才,所以每次出征作战都能建立功勋。(摘自《历史从未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