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莉,屈国标,谭慧华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特检科,广东 江门 529000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主要因脑血管病变所致,临床表现为认知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发病人群多以老年人为主,发病后若不能及时进行治疗,极易引发偏瘫或记忆力下降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因此,尽早对VD患者进行诊断,明确其疾病严重程度,才能为其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而保障其整体治疗效果。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头颅CT均是临床常用于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技术,前者具有无创性及可重复性等特点;后者可通过三维成像清晰显示患者的脑部状况[2]。为进一步提高VD的诊断准确率,本文将90例老年VD患者开展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头颅CT检查,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取90例2020年7月-2021年9月时段进入本院诊治的老年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评定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结果对其进行分组。轻度组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0~82岁,平均(63.64±6.24)岁;病程1~8年,平均(4.45±1.15)年。中度组患者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50~81岁,平均(63.78±6.16)岁;病程1.5~8年,平均(4.56±1.12)年。高度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1~82岁,平均(63.72±6.21)岁;病程1.5~9年,平均(4.62±1.18)年。三组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患者家属已同意和签字,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标准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脑CT检查未发现脑梗死病灶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15μmol/L。
排除标准:年龄<46岁或>82岁;非脑血管因素而引起的痴呆;临床资料不全者。
头颅CT检查:仪器选择飞利浦 Incisive 32排CT扫描机,基线选择听眦线(orbitomeatal,OM),电压、电流、厚层分别为120kV、60mA、5mm,扫描后图像交由主治医师分析。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采用日立ALOKA-F37彩超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线阵探头为5~12MHz,凸阵探头为2~5MHz。让患者平躺于检查床上,垫高其颈部,保持头向后仰的姿势,随后对其侧对侧进行扫描。首先采用线阵探头扫描,主要扫描胸锁乳头肌前缘或后缘,针对肥胖的患者,可更换凸阵探头扫描,分别对其颈总动脉管壁、管腔和血流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图像清晰可见椎动脉椎间孔段长轴、颈内动脉长轴,随后观察血管情况,包括管内直径、管腔血流丰富程度等,并取样,取样范围包括第3至第5椎间隙椎动脉,同时在分叉处远端2.0cm处测量颈内动脉,并采用脉冲多普勒在管腔容积1/2~2/3的地方取样,同时对声束进行调整,使其小于血管夹角的30°,最后分别对椎动脉和颈内动脉血流频谱情况进行测量即可。
(1)分别对三组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指标进行比较,主要包括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RI=(PSV-EDV)/PSV,RI≥0.7为明显增高。
(2)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头颅CT检查指标(外侧脑裂宽度值、尾状核指数值、额角指数值、三脑室宽度值、侧脑室宽度值、额叶脑沟宽度值、平均脑沟宽度值)。
(3)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标、头颅CT检查指标与MMSE、ADL的危险评分的相关性。MMSE量表简单易行,国内外广泛应用,是痴呆筛查的首选量表。该量表包括以下7个方面:时间定向力,地点定向力,即刻记忆,注意力及计算力,延迟记忆,语言,视空间。共30项题目,每项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或答不知道评0分,量表总分范围为0~30分[4]。评分参考:分数在27~30分为正常;21~26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10~20分为中度认知功能障碍;0~9分为重度认知功能障碍。ADL量表主要测评进食、行走、梳洗、洗澡、如厕等日常活动,总分值为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5]。
高度组患者的EDV、PSV、RI明显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颈动脉超声指标对比()
表1 颈动脉超声指标对比()
注:与中度组比较,*P<0.05。
高度组患者的外侧脑裂宽度值明显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尾状核指数值、额角指数值、三脑室宽度值、侧脑室宽度值、额叶脑沟宽度值、平均脑沟宽度值明显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头颅CT 检查指标对比()
表2 头颅CT 检查指标对比()
注:与中度组比较,*P<0.05。
颈动脉超声指标、头颅C T 检查指标与MMSE、ADL的危险评分存在正相关性,见表3。
表3 颈动脉超声指标与MMSE、ADL 危险评分的相关性
VD的发病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有关,常见脑血管疾病以大动脉病变、心源性脑栓为主,危险因素以脑卒中、缺血性白质病变为主[6]。该病近几年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后患者的语言、认知及感性等功能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消失,处理不及时将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7]。因此,及时对其诊断并开展合适的治疗,促使患者尽早恢复,才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近几年常用于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该检查可重复性操作,能为患者提供清晰的影像图像[8]。据相关研究显示,VD的疾病严重程度与脑动脉和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密度有关,PSV、EDV、RI等指标可用于评估颈动脉的狭窄程度,提示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评估VD严重程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9]。头颅CT是诊断脑部疾病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相较于传统检查而言,头颅CT可将患者的脑部状况清晰完整地显示出来,以便临床医师及时找出异常之处[10]。在使用头颅CT对老年VD患者进行检查时,通过衡量其外侧脑裂宽度的方式,能够明确其额颞叶萎缩程度,以便临床医生判断VD的病情变化[11]。利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头颅CT联合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一检查的不足之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确保患者能够尽早接受针对性治疗[12]。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颈动脉超声指标比较中,相较于高度组而言,轻度组和中度组患者的EDV、PSV、RI明显更低;在头颅CT检查指标比较中,相较于高度组而言,轻度组和中度组患者的外侧脑裂宽度值明显更高。结果表明,联合应用颈动脉超声和头颅CT对老年VD患者进行检查,可根据其影像指标变化情况评估其疾病严重程度。除此之外,此次研究发现颈动脉超声指标、头颅CT检查指标与MMSE、ADL的危险评分存在正相关性。提示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头颅CT在老年VD早期筛查中可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VD患者,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头颅CT联合检查的方式,可尽早明确其疾病严重程度,以便临床医师及时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意义重大。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且未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极易可能出现偏差,临床若需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在后续研究中加大样本量,并与其他检查结果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