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可
先是吹过一阵风,随着下了一场雨,就看见落叶在小水洼里打着转儿。终于,深秋已至。此情此景,使我心里无不翻腾着关于秋天的点点滴滴。
在四季里,我最喜欢秋。她少了春那花红柳绿的娇羞气,也无夏那骄阳似火的黏腻感,更没有冬那寒气逼人的萧瑟调。秋天,是沉稳的,是舒适的,是矜持背后带着些活泼的。
属于秋天的滋味,于我而言,往往从一锅好汤开始。秋天袭来的寒意,大抵有点缠绵悠扬的味道。爽口清新的小菜和沸腾麻辣的火锅似乎都不是最佳选择,这时,汤便成为秋味的主角。先要磨炼着耐性一一备齐食材,随后又需折磨着饥肠进行熬煮,还需消磨上大半天等待开锅,好在最终磨出的满屋飘香足以舒缓一身疲倦。秋夜,一家人围在餐桌旁,各自手捧一碗汤,耳边是窸窣的喝汤声,嘴里品的是鲜浓的汤,身体暖洋洋的,好不快活。
秋天也是螃蟹出产的好时节,就连我这种吃海鲜极少的人也翘首秋蟹的滋味。古人早就将秋与蟹联系在了一起,有诗云:“湖田十月清霜堕,晚稻初香蟹如虎”。亦有“紫蟹霜肥秋纵好,绿醅蚁滑晚慵斟”的饮食情调。秋天的螃蟹个个膏肥黄满,质朴的清蒸吃法便是对秋蟹品质的最大信任。每至深秋时节,我便期盼着与螃蟹的约会。晚自习结束回家,倘若嗅到一丝葱姜味,我定会兴奋地走近厨房的蒸锅,笃定那里面正孕育着秋的鲜美。
秋天的声音,到底是脚踩落叶时迸发的脆响,还是傍晚秋风扬起万物的微颤或许已不重要。在秋天这个兼具温柔与力量的季节里,我的脚步声也变得比以往更加轻缓,思绪一律放空,不去想恼人的杂事,只是慢慢悠悠地在秋日里晃荡着,晃荡着——听见落叶飘扬,风声低吟,昨夜残存的雨出其不意地被抖落成一串音符。
属于秋天的颜色,无论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仿佛都能被一片叶详实记录。在我的家乡长沙,秋天的岳麓山美不胜收,大片大片如火般燃烧的红色枫叶几乎覆盖了半座山。爱晚亭就静坐在那片红浪之中,姿态优雅,气度不凡。正应了诗句所吟:“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在我上学的城市昆明,秋日的色彩主角当属银杏树叶。尤其是在校园,一贯低调的银杏树到了秋天,便被染上深深浅浅的黄色,或灵动亮眼,或大气内敛。这是秋天的魔力,当我感慨着植物有换上秋色的巧妙构造时,我们每个人也都不约而同穿上了暖和的秋裝。
秋天的念想甚是浓烈。翻开郁达夫先生写的《故都的秋》一文,作者细致地描摹北国的秋景,字里行间无不淌着深沉的思念,令人颇为动容。我想起自己第一次阅读这篇课文正值高一的秋天。秋天的物象也都笼罩了层薄纱似的,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愁绪。难怪有“伤春悲秋”的说法——当秋天的雨在深夜敲打寂寞的窗,当中秋的月挂在异乡的夜空,当暮秋的风带走最后一片黄叶,那些细碎的念想就悄悄滋长,或许是遗憾,是思念,又或者是感慨。
这是秋天。尝秋之味,听秋之声,观秋之色,怀秋之思,倘若再来一床温暖的被子,我想我能做许许多多秋天的美梦。
一学就会:
多角度写景,
更容易出彩
关于季节的文章有很多,如何脱颖而出是难点。本文巧妙地将秋季分为四个方面:浓鲜可口的秋之味、细柔和谐的秋之声、绽放叶面的秋之色、悲伤愁思的秋之思,将秋季的魅力娓娓道出,结构巧妙,值得观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