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那房间,连空气中的尘埃都散发着世间最珍贵的家的味道。
——题记
无论是那老上海的香膏,还是那淡淡的衣料香,又或是那阳光的轻芬,都记录着世间的每分每秒,是爱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上了初三,搬了家,最后一次回到儿时的小屋。推开门,空气中的尘埃在阳光下粒粒分明。深吸一口气,原本模糊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细碎的阳光从偌大的落地窗洒进屋内,围在沙发上的姥姥身旁,形成美丽的光圈。姥姥银色的发丝轻轻飘起,在光下闪动,袭来了她最喜爱的上海香膏的味道。姥姥一手执针,一手在光下眯着眼睛穿线。她专注得没看到我回家了,待我走近,她才抬眼,眼中有着孩子般的单纯和喜悦。一针一线在布料间穿梭着,静止了时间。我也不知道能帮上什么忙,索性躺在补丁布料上,枕着姥姥的腿,闻着那独特的衣料香。她笑了,脸上的皱纹如菊花般徐徐绽放,眼中闪过光彩。
那时的我不懂,认为那味道随处可得。殊不知那是爱的沉淀,是世间的珍宝,是时间的伴手礼。
再次抬眼时,裤脚上已形成了漂亮的小十字。姥姥翻开里面,频频抚摸那补丁和不怎么明显的针脚,总认为不平整,感叹着人老眼花。我望向那双饱经风霜的手,忽然鼻子一酸,那似乎是名为心疼的味道。
我停止了回忆,毫不犹豫地奔向衣柜,找到了那条小时候的旧裤子。檀木的味道似乎有些复古,耐人尋味。姥姥如今在海南养病,我再次抚摸那被她补过的裤脚,嗯,是怀念的味道。
纵使生活磨平了棱角,模糊了记忆,不要忘记世间有味,将永存于心。那是家的幸福,是爱的千姿百态。
这份爱,值得我珍藏终生,留于世间。可谓世间有味,心中有爱。
【评 改】
小小题记,点破题旨,惹人遐思。
列举出三种香气,呼应题目与题记中的“味”字,又兼用“香”与“芬”二字,使语言更加丰富、灵动。
长短句的搭配使用,赋予语言以鲜明的节奏感。“分明”“涌”等字落得准确、生动。
对细节的描写很精致,如“细碎的阳光”“美丽的光圈”“银色的发丝”“眼中有着孩子般的单纯和喜悦”等等,尤其将姥姥脸上的皱纹比作徐徐绽放的菊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姥姥的外貌,既道出了年老,又突出了慈祥,文字精美典雅。
此处排比,层层推进,将味道的内涵一一揭开,“时间的伴手礼”一语尤其形象。
依旧是精彩的细节描写,“频频抚摸”“感叹着人老眼花”“饱经风霜的手”,突出了姥姥对“我”深不见底的爱。
“奔向”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的迫不及待,祖孙两代人的深情从文字中洋溢出来。
“纵使……不要……”,一组关联词语将温情与哲理浅浅道出,拨人心弦。
“世间有味,心中有爱”,一组对称句,揭示了人生的真谛,韵味无穷。
总评 作者以小见大,将世间之“味”聚焦于温暖的亲情,写得温情脉脉,仿佛能融化人心。文章构思巧妙,由现实转入回忆,再由回忆走向现实,两部分叙事相互交织,插叙手法驾轻就熟,使行文曲折灵动。选材方面,作者精心摄取了生活中“姥姥为我补裤子”的小镜头,通过精心雕琢的细节,将姥姥的慈爱和浓浓的祖孙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环境描写的点缀与渲染更见作者功底。这是一篇至真至美的考场佳作。
(讲评教师 张桂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