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该怎么跟教授交流?

2022-02-20 06:40小精灵北京大学
大学生 2022年12期
关键词:小精灵教授交流

文/小精灵(北京大学)

在北大,到底该怎么与教授们交流?这是我研三以来被大家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每到此时,我并不会着急回答,而是先反问我的朋友们。我得到的最多的回答是:他们一定是远在天边!就算近在眼前,也是与学生们拥有“最遥远的距离”。但就我的亲身经历而言,其实未必。想跟教授成为朋友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首先就要破除思想壁垒,只有真把教授当成“传道授业解惑”的友人,才能获得“有直、有谅、有多闻”的情谊。

其实刚刚进入北大之后,我看到教室前方的教授也是有一些“畏惧“的,也曾和大家片面的客观印象一致,我总是感觉教授业务繁忙根本无暇与学生交流。所以我总是小心翼翼地来到课堂,又悄无声息地离开。

对教授印象的改观,跟我的一个小插曲息息相关。研究生第一学期的时候我选了美学方面的一门课,一开始我抱有强烈的信心,但是坚持了大半个学期之后,我的确被那高深而又难以理解的课程深深折服,我发现自己真的没有很强的能力去“hold”住这门课,我不得不承认,这门课对于非哲学专业的我来说非常困难,无论从理论基础,还是研究方向上。迫于无奈和现实的压迫,我找到哲学系王教授的E-mail给他发了一封诚恳的退课信。当时我写的内容大致如下:

敬爱的王教授:

我是艺术学院的xxx同学,在真正上了这门课之后,对于我自身而言的确不太适合专业性极强的美学原理,并且我在课堂上几乎找不到学习技巧,以至于我的期末论文完成出现阻碍。在此恳请老师批准退课申请。

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短短20分钟后我收到了老师一封长长的回信。

黄同学:

你好!看到了你的困惑,我非常理解。你在写作过程中,涉及到关于“气韵生动”的古代史料问题,你可以写信问我,我尽力提供帮助。

…………

在信的其他部分,老师仔细地询问了我的选课初衷以及我的专业方向,仔细地盘问了我的课程疑惑。这是我万万没想到会收到的一封回信,我以为老师只会回复“批阅”或者“未经批阅”,但事实上结果跟我的想象大相径庭。

老师还注意到我其实对于该门课程中一个具体的理论知识很感兴趣,所以他告诉我,如果我有兴趣可以到他的办公室和他具体探讨。这是我对北大教授的第一印象,严谨而谦和,负责而认真。最后我没有退那门课,而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我的研究方向,写了一篇关于朗诵的美学论文。这段经历帮我推开了一扇大门,从此之后,我似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与教授沟通的途径和方式。

今年是我在北大的第三年了,如果问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莫过于在人生迷茫中得到了恩师的哺育吧!从原来的疏离到慢慢地融入,我感受到了北大教授们的胸怀与格局,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获得的提升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出的。

我最喜欢的沟通方式就是发送E-mail,这也是最方便的一种沟通模式,因为每个教授都有自己固定的邮箱,而且有些教授还会定期开放coffee-time,所以这对于咨询者而言就变得方便了许多。但我不会很冒昧地在捋顺自己的问题脉络之前,就随便发一封邮件。我会先把所咨询教授的相关论文简单地通读一遍,在搞清楚他/她目前的研究方向领域之后,我才会把我的问题罗列出来。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问一些低级而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因为,很多学术问题之所以会产生,大多在于没有仔细阅读相关领域文章所导致。在做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所问的问题才会更有价值,教授们才更有兴趣去回复E-mail。

记得我上的《自然辩证法》这门公选课,虽然课中的许多知识与我的专业并不非常相关,但是在课程理论中关于角色论这一话题,深深地吸引了我,所以我在结课的时候给老师发了一封E-mail,之后我们约了一个coffee-time,聊了一下关于科学与艺术的话题,我收获颇丰。

我个人习惯是喜欢预约coffee-time,因为我更享受面对面咨询的过程,所以每次我都会仔细地看老师更新的时间,然后提前一个星期就预约,这样“面基”的成功率就大大提升。我曾经约过社会学的一位教授,因为我对于她的研究领域很感兴趣,在查看了她的时间表后,早早就给她发了E-mail预定。在那次谈话中,我向老师咨询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试图用另一种视角看待艺术学科。

除此之外,我的一种特有的沟通方式是——送玫瑰,但是这仅限于我与女性教授之间的沟通。就比如,我很喜欢我们艺术学院的舞蹈教授,所以,每次在与她相约见面谈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带一束玫瑰给她。送花,对于我而言是表达爱意最恰当的方式,而且鲜花的确可以带给教授们愉悦。就我自身而言,我并不是带着一种功利心去与她们沟通,而是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去交流的,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能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在这个纯粹是做学术的环境中,我更多地体会到的是知识带给自身的愉悦。

那么,我一般都会问教授大佬们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在此,仅分享一下我的思路,供大家参考。因为我的专业是编剧,所以我一般都会围绕着我的剧本、小说与教授们进行沟通。就比如去年我在创作一部关于未名湖的小说作品,在创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在小说框架上的问题,我会与我的导师进行沟通,她的学术方向也是编剧、导演,所以她的指导对我来说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更具有指导意义。但我觉得最奇妙的就是,其实音乐、美术、舞蹈、戏曲方面的教授对我的启发也是很大的。因为,我在上课的过程中会尝试着把一些理论融入我的小说里面,它们要么就成为了我的创作因子,要么就帮助我扩展了创作框架。再比如,我在《舞蹈概论》上听到老师讲关于“动力球体”的相关理论,我突然发现这对于我小说中的人物动作设计有帮助,于是我在仔细思考之后就会找老师进行沟通,尝试问老师如何让一个相对遥远而又陌生的领域与我的小说相切合。

还有一次,我在《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课堂上听到老师讲述关于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我尝试性地把音乐融入我的小说创作当中,丰富我小说的韵律性,但是在具体创作中我对于具体作品理解不深,让我产生了困惑,所以我找到了刘教授帮助我理解具体作品。在刘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把贝多芬作品的韵律感融入了我的作品中,试图让我的小说变得更加具有节奏感。我们也在这一来二去的学习碰撞中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私下里我们也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很多教授们都鼓励我出版我的小说,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信心,他们就像是我的朋友一样,为我加油打气。

今年是我在北大的第三年了,如果问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莫过于在人生迷茫中得到了恩师的哺育吧!从原来的疏远到慢慢的融入,我感受到了北大教授的胸怀与格局,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获得的提升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完的。

平日里,没事的时候我会去熟悉的教授办公室“串个门”聊个家常,也会拿出我的艺术作品请求教授们提提意见,送给她们几束玫瑰花表达爱意,偶尔和导师品一品红酒聊一聊人生。我们的距离不再疏远,当我怀着一颗敬意、爱意、尊重的心灵与他们交流的时候,我感觉我在逐渐地成长,我也一直保持我的交往方式与他们沟通。教授们平日里会习惯性地称我为“未名小精灵”,所以这也成为了我的网名,这也是我在北大的一个“艺名”。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小花絮,有一次在戏曲课堂上,老师叫我回答问题,他叫了我“未名小精灵”,我愣了一下,然后站起身来。下课后,有一个访问学者走到我身边对我说:“原来,你就是未名小精灵啊,在课堂上总是能听到这个昵称。”

在北大的日子的确很浪漫,不仅仅是因为写作,还因为有一群爱我的朋友和爱我的北大教授们。

猜你喜欢
小精灵教授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树上住着的小精灵
呆萌小精灵
心不在焉的教授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