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蓉,秦小银,张燕玲
(甘肃省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
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已成为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1]。2021年,甘肃省市场主体累计达到203.27万户,比上年增长8.87%;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0.98万户,同比增长10.4%;企业总数累计达到53.91万户,同比增长11.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 037户,中小企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9 601.7亿元,同比增长29.6%,其中:民营经济完成2 085.7亿元,占比21.72%,中小企业完成3 603.0亿元,占比37.5%。甘肃省50强民营企业总营业收为1 036.2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4.5亿元;中小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3.1亿元,中小企业完成税金总额74.3亿元,同比增长22.6%,远超规上企业平均增速。
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促进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切实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改善提升营商环境,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如下。
甘肃省高度重视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和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将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支持引导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等关键指标和重点工作纳入实绩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行网上申报办税缴费服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网上申报率达98%以上;积极推进创新工作,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部分市州积极推进和落实政务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行出各项措施,见表1。
表1 甘肃省部分市州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措施
部分市州建立了“一个企业(建设项目)、一套帮扶方案”和重点企业(项目)领导帮扶工作机制,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各市州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土地、环保等方面的问题,激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业创新,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通过多形式融资对接服务,支持各级融资担保公司担保降低费率,减轻中小企业融资负担。扩大中小企业融资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陇信通”“信易贷”等平台作用,目前,“陇信通”平台注册企业9 059家,入驻金融机构130家,实现融资146亿元;截至2021年10月底,“信易贷”平台已覆盖全省53万多户企业,4 599户次企业在平台发布融资需求562亿元,市场主体活力和企业生存能力不断增强。金融支持方面:截至2021年6月底,甘肃省中小微企业新增发放贷款达到538亿元。社保惠企方面:对12.10万户小微企业的工会经费于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减免社会保险费24.54亿元,为1.03万户企业返还失业保险稳岗资金4.56亿元,惠及职工79.75万人。降低成本方面: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承租国有房屋可免3个月房租。稳岗就业方面:2021年,全省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4亿元,城镇新增就业33万余人。
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创建技术研发中心,大力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工作。2021年,甘肃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42%,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53.71%,截止目前,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 832家,高新技术企业1 371家,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34家。通过不断加大对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培育认定了一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行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组织企业研发工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技术市场。
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项目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制度,截至2022年9月底,甘肃省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系统录入企业42.9万户,注册登录企业214 979户,企业累计登陆397 301次,发布政策1 155条,政策阅读399 676次。通过发挥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惠企政策“不来即享”服务平台作用,完成服务平台升级运行,加快政务数据联通共享,提高政策知晓率。组织并开展中国创新创业(甘肃赛区)大赛、“创客中国”甘肃分赛和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甘肃省选拔赛;深入实施甘肃省“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进一步鼓励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创新,促进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建立清欠工作保障机制,协调转办、分办清欠投诉问题有效维护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截至2021年10月底,已累计清偿无分歧账款315.21亿元,受理转办拖欠中小民营企业投诉线索214件,经核实已清偿16 191.43万元。不断持续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拓展职业培训、管理咨询、信用评价、创业辅导等服务机构,服务中小微和民营企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调研走访、座谈研讨、协调督办等各项工作,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更好服务市场主体,更大激发市场活力[2]。
市州、县区、部门在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方面职责还有交叉和不足,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合力仍需加强;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不足,企业信用等级普遍较低,融资供需矛盾长期存在;市州县区建立中小企业统计体系还需全省统一自上而下构建,目前运行监测工作还比较薄弱,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总体上缺乏联动,部分中小企业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管理经营水平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同时缺乏做大做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转型升级的动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在管理、营销、创新等方面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和转型升级。
对外交通条件、区域基础设施条件仍然存在明显不足,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对重大项目的承载力不强;工业园区产业规划引领作用较弱、平台建设还需完善,对优势产业、优质企业的吸引力不高;对招商引资的重视、跟进、考核等还需加强。
部分中小和民营企业因其规模小、工作稳定性差、福利待遇不足等问题,难以吸引高端型专业技术人才,现有的技术人员往往又因为专业素养的不足无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高端型专业人员匮乏、人员思想不稳定、人才流动性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
要在企业主动研究政策、对接政策、用好政策方面,帮助企业补课,完善民营企业权益维护机制[3]。一是发挥协会的作用,政府定期向各商协会发布政策信息并组织专项培训,培养一批商会、协会政策辅导员。商协会政策辅导员根据各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帮助企业对接相关政策执行部门,为企业一对一服务,逐条落实政策,政府对落实惠企政策好的优秀单位和优秀辅导员给予表扬奖励;二是发挥工商联的牵头组织作用,由工商联牵头组织各商协会和民营企业,对接政策、宣传政策、对企业反映的政策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限时协调解决,反馈政策落实情况,提出工作建议。
全面落实《甘肃省关于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若干措施》,组织专业社会组织、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以解决企业现实问题为目的,围绕优势产业链开展产业帮扶活动。不断完善中小和民营企业投诉举报办理工作机制,妥善解决矛盾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问题。特别是在补短板、疏堵点,优服务、保要素,解难题、延链条,减审批、柔监管,政府出台一系列强力措施服务企业发展,营商环境大幅改善,为企业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
组织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帮扶政策专项研究,通过政府搭桥,引导各类资源和服务向企业聚集,建立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储备库,形成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模式。不断推动中小企业在创新能力、市场开拓、智能转型中打造不同类型的特色载体。加强“专精特新”和“规下转规上”中小企业培育,围绕补短板、锻长板、强企业,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改造,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加快产业协同创新和产教融合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建设,让高层次人才能够引得来、留得下。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在加大对企业集中区的生活设施投入的同时,在交通设施上也需要改造,提供更多更便利的交通工具,使园区人居环境更优美,人们的生活更便利。对中小企业特殊人才职称评审开通“绿色通道”,放宽学历、专业、论文等条件限制,推荐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级职称评审的工作,有力调动企业技术人才工作的积极性。
发挥各类平台作用,通过组织用人单位举办招聘会、发布用工信息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招工、用工难问题。加强与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地区劳务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帮助企业规避用工风险、降低用工成本、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积极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紧密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实现互促共赢。
建议用现代营销理念,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广多种创新合作模式,建设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为产业链企业、创新创业中小和民营企业提供人才、市场、技术等方面服务;鼓励股权结构改革,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民营企业之间互相兼并重组,促进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增强技术优势,开展管理创新,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转型升级;主动延伸产业链条,围绕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升级改造,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省属企业实力与民营企业活力相结合,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通过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改造、创新科技和提质增效,带动上下游、产供销、大整体配套的中小和民营企业发展,提高全产业链整体效益和水平。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培育库,精准服务企业,全力做好“规下转规上”工作。加快新兴产业、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增加新产品数量和质量,聚焦产业发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创新产业集群,全面助推甘肃省工业了绿色地摊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