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工作了几年的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经常在一些老师反复讲过的知识点上出错,为此颇为苦恼。比如,一道题的知识点、解题方法甚至规律反复跟他们讲了很多次,下次稍微变化一下甚至出原题,竟然还有不少学生反复出错!这种情况还都是发生在层次不错的班级。
我也曾多次找学生了解学情,问他们哪里不懂,但是他们很多情况下都是迷迷糊糊的,我只能发现一个点解决一个点,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怎么操作才更有效。我也尝试调整教学方法,比如偶尔让学生来讲解题思路,气氛虽然不错,但还是有较多的学生没有掌握,或只听懂了一点点,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我也会让学生互相讨论,但整个小组可能都没有一两个同学是清楚的,只能老师自己多讲一点。
作为老师,我们希望学生掌握得更好,听课更有效,即使自己累些也觉得值得。问题是,即使让自己累一些,但学生接受效果的不理想也着实令人着急。学生在课堂上对重点问题似懂非懂,结合考试、平时做题呈现出来的情况,以及不少学生缺乏问题质疑、探究意识的现状,让我对授课的有效性产生了很多疑问,希望老师能指点迷津,谢谢!
(提问者:广东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青年教师何军华)
何老师:
你好!
你所说到的问题,由于没有举例说是什么样的知识点、什么样的题型、自己是怎么讲的,所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回答显得有点困难。总体来说,你提的问题其实可以归纳为两个:“教、学、考”三者的关系问题、教与学的有效性的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
中学语文教什么?为何教?如何教?这三个问题对应的是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教和学的问题又直接决定了考的问题:为什么考?怎么考?考什么?试卷的编制总是要立足于对教和学的问题的研究,也总会体现对教和学的问题的研究水平。作为一个老师,关注考试是很重要的。考试有其导向功能,研究试卷,就能明确“教什么”的问题。
你说“发现学生在一些老师反复讲过的知识点上出错”,首先必须分析这里的“知识点”属于语文学科的知识目标分级中的哪一个层级;还应该明确你是以哪种测试类型考查学生的,才能分析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具体是怎样的。语文学科的知识分类目标分为四级:识记、理解、应用、评价。比如说是在“识记”上出问题,那么就可能涉及学生的识记意愿是否强烈、理解是否透彻、识记技巧是否到位的问题,教师在教的时候应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就会相应有所不同。
考试有不同的分类,只根据考试属性来分类,有智力测试、人格测试、教育测试和能力测试四种类型。语文考试是教育测试的一种,目的在于考核学生经过语文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但语文考试也可以是能力倾向的测试,发现被试者经过语文教育或训练之后达到的能力水平,同时也可以通过考试考察其智力发展水平和人格类型、人格水平。倪文锦在《语文考试论》里对一道考题进行了分析——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 )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 )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 )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 )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在学过的孟子文章中,哪一篇的观点与本文类似?
(2)在括号内解释加点的词语并翻译划线句。
(3)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与“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意思相近的一个成语。
(5)以《评孟子的“乐”“忧”观》为题,写一篇约200字的短文。
倪文锦认为,第(1)题是在识记水平上命题;第(2)题和第(3)题是在理解水平上命题,不过前者是初级的简单理解,后者则是一种高级的综合理解;第(4)题是在应用水平上命题;最后一题是在评价水平上命题。倪教授是从语文学科的知识分类目标层级上进行分析的,如果从考试属性看,可以说这个题目是智力测试、人格测试、教育测试和能力测试的一道综合性题目。
研究“考”,是为了明确教什么、为何教,才能进一步研究怎么教的策略、方法,不致于出现偏差而且有效。如果教师对这些问题不清晰,学生学起来自然就会无所适从。关于考试学的书,推荐几本:顾之川《语文课程与考试论》、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倪文锦《语文考试论》。
接着说第二个问题:教与学的有效性问题。
何老师说到学生上课接受效果不理想,这其实是“是否记得住”“能否理解”“会不会运用”的问题。说到“是否记得住”的问题,我想起以前和厦门大学老师王卫聊天时,他提出了一个很让人深思的问题:“有没有关于语言与记忆关系的研究定论?比如3 岁以前的记忆几乎都是空白的,是否记忆大部分依赖语言描述来构成,即便是形象记忆也是如此?”3 岁之后的某个阶段,小孩会出现词语和句子突然大量“涌现”的现象,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语言的宫殿初步建成?一旦语言的宫殿建成,记忆就像砖块被嵌在建筑中,我们通过事件嵌在整个建筑中的位置来确定细节,这就被称为记忆。而原来的细节反而湮没在整体建筑中,所以没有记忆的宫殿时,记忆虽然也存在,但因为整体性的缺失导致它们似乎不存在。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是制造和使用符号的动物。”他的这个符号指工具,也指语言。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人类有了清晰的意识,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邓晓芒认为“清晰的意识是伴随着语言(即口头言语)而产生的。最早的一种,我们称为‘类意识’。”有了类意识,原始人将自己和禽兽、石头、树、河流等区别开来,形成“我们”和“它们”的观念,进而形成“我”和“你”“你们”“他们”的观念,也就是有了自我意识。邓晓芒在《哲学起步》里说:“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就把自己的表象抽象化、对象化,提升为具有普遍性、抽象性的概念。概念也是一种表象,但它不是一般的表象,而是一种高层次的表象。这种表象通过命名而成了概念。”小孩3 岁之前还不能使用“我”这个称呼,小孩开始用“我”这个称呼时,就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清晰地形成了类意识,于是就能够将事物归入类别,事物的名称因为被嵌入类别而获得牢靠的依存,这时就出现了词语和句子突然大量“涌现”的现象。
如果单从记忆和理解的角度来谈教与学的有效性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启发?应该将语文知识的学习放在语文知识整体框架的建构和语文能力的整体层级中,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理解知识框架和能力层级,从而明确自己当下所学的知识点和所训练的能力点在框架中的位置。在上下左右的关联中,就能借助相关联的对象使当下学习的知识表象变得确切而肯定。
在整体性中考虑语文教学的设计,只是其中的一个思考方向,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效接受,我觉得了解不同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特点是很重要的。不同阶段学生、不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其共性,也有其个体差异,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依从思维发展规律去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层次及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效果会有显著提高,这里介绍彭华生的《语文教学思维论》,这本书条理清晰,举例恰当。另外,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谈到人类的躯体、大脑同语言思维之间的关系;约瑟夫·房德里耶斯的《语言》对语言与人的思维、心理、人类的观念、文化的洞察深入浅出,其扎实的考察让人动容。
谈及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当然还要记得叔本华说的:“突出的智力是以敏锐的感觉为直接前提,以强烈的意欲、亦即强烈的冲动和激情为根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让语文学习就能超越考试学意义。如果自己是真正喜欢语文的老师,相信学生总会受到感染的。
与何老师共勉!
(解答人:福建厦门松柏中学 资深语文教师连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