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南岸平原海蚀地貌的发现及意义

2022-02-19 02:46李长安王伟侯红星祝晓松孙永辉
地质论评 2022年1期
关键词:海王杭州湾慈溪市

李长安, 王伟, 侯红星, 祝晓松, 孙永辉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430074;2)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河北廊坊,065099

内容提要: 杭州湾南岸是我国近代海岸线变化最大的海岸带之一。前人曾利用史料、遥感、土地利用等手段对这一带岸线的变化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最近,笔者等在慈溪市滨海平原中距海岸线2~3 km的二座孤山—伏龙山和海王山发现了海蚀崖、海蚀沟、海蚀穴等海蚀地貌,从而提供了对历史海岸线位置有明确指示意义的地质地貌证据。分析认为此乃20世纪60年代的海岸线位置所在。此发现不仅对杭州湾地区的岸线变化、人类活动对滩涂改造等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这也是杭州湾地区难得的历史海岸线地质遗迹,对开展科普宣传、研学旅行、地学旅游等具有重要意义。

图1 杭州湾南岸伏龙山和海王山地理位置Fig. 1 Geographic location of Mount Fulong and Mount Haiwang, south shore of Hangzhou Bay

图2 杭州湾南岸海王山地貌景观Fig. 2 Geomorphologic landscape of Mount Haiwang, South shore of Hangzhou Bay

图3 杭州湾南岸海王山海蚀崖Fig. 3 Wave-cut cliff on Mount Haiwang, South shore of Hangzhou

海蚀地貌是基岩区海洋环境和海岸线确定重要依据及地质遗迹。杭州湾南岸是我国近代海岸线变化最大的海岸带之一(侯西勇等,2016;李加林等,2019)。前人曾利用史料、遥感、地质、地貌、土地利用等手段对这一带岸线的变化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李炎,1993;冯利华和鲍毅新,2006;王珊珊和韩曾萃,2014;叶梦姚等,2017;王力彦等,2020;李加林和工丽佳, 2020;胡成飞等,2021)。最近,笔者等在该区进行地表基质层调查时,在慈溪市滨海平原中距海岸线2.5 km的二座孤山—伏龙山和海王山发现了海蚀崖、海蚀沟、海蚀穴等海蚀地貌。该海蚀地貌提供了海岸线变化的确凿证据,对杭州湾地区的岸线变化、人类活动对滩涂改造等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这也是杭州湾地区难得的历史海岸线地质遗迹,对开展科普宣传、研学旅行、地学旅游等具有重要意义。

1 两座孤山的地质地貌特征

伏龙山和海王山(也称海黄山)位于杭州湾南岸呈扇形向北凸出的滨海沉积平原东部(图1),平原高程 2~5 m,两山距海岸线约2.5 km。海王山地处慈溪市观海卫镇东北部,山体呈NW—SE走向,与海岸线大致呈平行展布,长约339 m,宽 171 m,最高处海拔约22 m。伏龙山位于慈溪市龙山镇东部,山体呈北东东走向,与海岸线近于垂直。山体最长2552 m,最宽处约844 m,最高处海拔282 m。两者岩性大致相同,主要为早白垩世大爽组中酸性—酸性火山碎屑岩。岩较坚硬,有较强的抗风化、抗侵蚀能力。

2 海王山海蚀地貌类型和特征

图4 杭州湾南岸海王山海蚀沟Fig. 4 Wave-cut groove in Mount Haiwang, South shore of Hangzhou Bay

海蚀地貌分布于海王山的北东侧(向海一侧)。由于中部有厂房及人工堆积物遮挡,可见的海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山体的南北两端(图2),海蚀地貌主要为海蚀崖(北端)、海蚀沟和海蚀窝(南端)。

2.1 海蚀崖

海蚀崖是基岩海岸的常见地貌类型,是海蚀和重力崩落共同作用的产物。海王山的海蚀崖位于山体北西端,地貌特征明显,保存良好(图3)。海蚀崖崖壁高6 m多,可见长度40 m余,坡角80~85°。沿崖壁发育了错落型崩塌,可能因下方存在海蚀凹槽(因崖脚人工建筑垃圾堆积未露出)而引起的。

2.2 海蚀沟

海蚀沟是基岩海岸的一种常见地貌。海蚀沟分布在海王山向海一侧的北东段(图4)。在平面上,海蚀沟呈下宽上窄,下部宽约1.2 m,高约2.5 m;在纵深方向上,海蚀沟走向NE—SW,与海岸线近于垂直;深度3.0 m余,口宽内窄似喇叭状。由其形态特征可见,下部侵蚀强向上变弱,由外向内侵蚀逐渐变弱,且海蚀沟两侧的崖壁上有明显的海水溶蚀现象。该地貌特征显然系海水沿岩体中走向与岸线呈近垂直的一组节理侵蚀的产物。

图5 杭州湾南岸海王山海蚀窝Fig. 5 Wave-cut caves in Mount Haiwang, South shore of Hangzhou Bay

2.3 海蚀窝

海蚀窝是海水对基岩海岸的岩石进行机械侵蚀和化学溶蚀海蚀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小型地貌; 吕洪波等(2017)认为这是盐风化成因地貌之一。海王山的海蚀窝主要分布在海蚀沟外侧的侵蚀崖壁上,其形态各异、大小深浅不一,似不规则的蜂窝状(图5)。根据其与海蚀沟的关系,推测该海蚀窝应为潮上浪花带附近,因海水的溅蚀和溶蚀共同作用而成。

3 伏龙山海蚀地貌类型和特征

图8 杭州湾南岸伏龙山海蚀窝Fig. 8 Wave-cut caves in Mount Fulong, South shore of Hangzhou Bay

伏龙山山体走向近东西。海蚀地貌主要存在于山体的东端向海一侧的位置。发育的海蚀地貌类型主要有:海蚀崖、海蚀沟、海蚀凹槽和海蚀窝(穴)等,以及海蚀崖的后期崩塌地貌。

3.1 海蚀崖

此处的海蚀崖高大,由于发生在伏龙山山脊的末端(图6),剖面形态成侵蚀三角面状。海蚀崖最高处达近20 m,中部靠左海蚀崖下方有一崩塌体,系海蚀崖后期的重力崩塌而成。海蚀崖的下部发育有海蚀凹槽、海蚀沟等。

3.2 海蚀沟

伏龙山的海蚀沟极为发育,仅海蚀崖中部以北可见海蚀沟十余条,主要的海蚀沟如图7所示。海蚀沟共同特征是呈楔状,表面上总体为下宽上窄,高2~3 m左右,宽0.5~1.5 m;向内呈外宽内窄,逐渐尖灭,延伸一般2~3 m或更深。在海蚀沟外侧崖壁上见有残留的海蚀窝。由剖面可见,海蚀沟的发育与岩体中的节理密切相关,并在海蚀沟周边形成的后期垮塌。

3.3 海蚀凹槽

海蚀凹槽是基岩海岸下部的岩石在遭受海水的侵蚀后形成的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的凹槽,通常形成于潮间带。伏龙山海蚀凹槽虽不十分典型,但仍清晰可见。主要分布于海蚀崖的底部,向岩石内部凹进30 cm左右,高约0.5 m左右。

3.4 海蚀窝

在整个海蚀崖上海蚀窝几乎到处可见,主要分布于海蚀崖底部的海蚀凹槽之上,或海蚀沟的上部没有发生崩塌之处的岩石表面。海蚀窝形态特征与海王山所见基本一样(图8)。

4 关于海蚀地貌的形成时代

上述两座孤山的海蚀地貌没有发现指示其形成年代的证据,但根据地貌保存特征和岩石的新鲜程度判断,其形成的时间距今不会太久,应为近代之产物。据人工修筑海塘的记录资料,海王山正处在“九塘”的位置(图1),关于九塘的修筑时间,有人认为是在1968年(冯利华和鲍毅新,2006),有人认为是1977年(李炎,1993)。另据新中国成立后的海岸监测资料(王珊珊和韩曾萃,2014;胡成飞等,2021),海王山和伏龙山处在1959年海岸线上。由此可以确定海王山和伏龙山海蚀地貌位于上世纪60~70年代海岸线的位置。但该海蚀地貌的形成可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海蚀作用,据该区海塘修建的资料,慈溪地区最早的海塘——大古塘修筑于1047~1341年,位于内陆大约7~12 km的慈溪县城—观海卫镇—掌起镇—龙山镇(老329国道)一线,即至少自此时起海王山和伏龙山就开始接受了海水的侵蚀。

5 海蚀地貌发现的意义

(1)杭州湾南岸的近代岸线是我国东部近代海岸线变化最剧烈的区域。前人对杭州湾南岸慈溪一带的历史海岸线变化的确定,多是基于历史记录和遥感资料的推测,这是首次发现的对海岸线位置具有明确指示意义的地质地貌证据。

(2)由20世纪60年代海岸带地貌确定可知,近70年来杭州湾南岸慈溪市一带的海岸线向东移动了2500 m,平均移动速率约为36 m/a。如此快速的岸线变化,可能与十塘、十一塘的修筑有关。由此导致大量滩涂和滨海盐沼的消失,其对沿海生态环境的影响值得关注。

(3)滨海平原的历史海岸线遗迹一般难以直观看到,慈溪平原海岸带海蚀地貌现象的发现,是难得的历史海岸线地质遗迹。除了其科学意义外,还有重要的景观价值,对开展科普宣传、研学旅行、地学旅游等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海王杭州湾慈溪市
基于临界点的杭州湾水体富营养化多年变化研究
史前海王争霸战(下)
史前海王争霸战(上)
杭州湾跨海大桥信号中继站设置方案研究
走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
浙江省慈溪市阳光实验学校
《海王》会扑街?还是会翻身?
海王龙
慈溪市桥头镇森林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古灵精怪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