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亦舒的《承欢记》是一篇对现代家庭伦理进行思考的小说,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承欢记》借助爱情婚姻问题展示亲子关系,揭示家庭伦理发生变迁的过程;二是《承欢记》试图超越传统孝道的束缚,探索新孝道的精神,麦承欢追求的新孝精神是在亲子人格平等前提下尽子女对父母的道德义务,是量力而行的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作品的叙事视角为家中女儿,以传统家庭弱者的视角切入家庭亲子关系的思考,展现出年轻人对孝的理解,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庭新伦理;三是《承欢记》延续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对家庭伦理的探索,它有一般言情小说浪漫的理想色彩,但也超越了一般言情小说,它因为对现代家庭伦理关系的探索,对中华传统美德传承的思考而获得现实意义。
关键词:亦舒 《承欢记》 现代家庭 伦理关系
当代作家亦舒被称作香港的“言情师太”,她勤于笔耕,善于抒写都市女子的爱情故事,创作了《我的前半生》《玫瑰的故事》《她比烟花寂寞》等风靡的小说。其作品的特别之处在于“能够把握到生活与浪漫的辩证关系,写出了现代男女的恋爱困境”a。 爱情和女性主题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大家注意到亦舒借助爱情塑造男权价值体系松动后的都市女性,却忽视了其作品包含了对现代亲子关系、家庭伦理、女性自处等方面的积极探索。《承欢记》就是其中一篇对现代家庭伦理进行思考的典型,在亦舒小说中独树一帜。
一
《承欢记》借助爱情婚姻问题展示亲子关系,揭示家庭伦理发生变迁的过程。
亦舒小说里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常常是主人公跌宕起伏的感情经历,像《玫瑰的故事》中玫瑰经历了三次爱情,每次都惊心动魄;《曾经深爱过》周至美、邓永超深深相爱却天人分离;《开到荼蘼》左文思与王韵娜磕磕碰碰好不容易走到一起,却意外发生了左文思杀人事件……由此引发人们对爱情本质的思考。亲子关系的议论偶然会融入在这些爱情故事里,却不是作者表現的重点。《承欢记》几乎是个例外。它的叙事内容并不复杂:美丽年轻的都市女子麦承欢一向是父母老师眼里的好孩子,勤奋而听话,大学毕业后顺利入职,前途光明。毕业不久就与人品家境皆不错的男孩辛家亮恋爱,开始谈婚论嫁。大婚将至却骤生横枝,麦妈妈事无巨细干预女儿的婚事让麦承欢心累,辛爸爸地下恋情曝光拂去辛家的光环,男友不知所措的应对让承欢失望。生活真相突然呈现,生活节奏被打乱,麦承欢逐渐看清生活的本质,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决定延迟操办婚事,甚至于停止与男友交往。经历一系列变故的麦承欢认真反思自己的人生,厘清与父母兄弟的关系,重新考虑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开始人生的新旅程。作品虽被认为是言情小说,但作者并不热衷表现爱情的缠绵悱恻或两性关系的激情澎湃。对比亦舒其他作品,小说对麦承欢与辛家亮的爱情描写笔墨不多,爱情只是一个引子,家庭亲子关系才是她想探索的问题。
麦家是和睦相爱的四口之家,是众人眼中父慈子孝的典型家庭。父慈子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家庭伦理协调亲子关系的最理想化的表达与诉求,其中双向良性互动彰显了人之初的人伦本爱。所谓“父子之道,自然慈孝,本乎天性,则生爱敬之心,是常道也”(《孝经》)。“为人子,止乎孝;为人父,至于慈”(《大学》)。小说里的麦家,“父母总是让子女,姐姐愿意迁就弟弟,弟弟性格温和,并且都懂得缩小个人范围”b。作为一个从内地移居香港的移民家庭,其温馨程度让周围许多人心生羡慕。麦妈妈是一个以丈夫、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妇女,她勤劳善良隐忍,从家庭初成立到孩子长大成人,一直省吃俭用,默默劳作,为家庭付出一切,有时还偷偷省下钱来寄给内地的父母。麦爸爸是个老实本分的老好人,几十年来一直在一家公司当司机。他本来也有不错的家境,但遗产被继母霸占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他没有太大的怨恨,还不时告诉孩子要去看望年迈的祖母。偶尔被妻子无理的责骂还宽解儿女要多多包涵母亲的不容易。正因此,家里的两个孩子从小便很懂事,知道孝敬父母,用功读书,也知道互相关心。“人之所学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上》)。孟子希望的爱敬在天然的人伦关系中自然生成,这似乎在麦家得到较好的实现。
然而,麦家并非圆满的理想家庭。长期为家庭辛劳,麦妈妈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她的生命已融入子女丈夫体内,他们好即等于她好,已无分彼此”。也正因此,等到孩子成人即将离她而去时,她无法接受现实的空虚,在麦承欢的婚姻上,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她否定亲家对婚礼的安排,要求承欢大摆宴席,广请宾客;不顾女儿自己对未来的计划,要求承欢早早生孩子“嫁过去三年抱两,好好主持一个家庭”;生完孩子要把孩子带到外婆家照顾。她在许多具体的事情上强硬表达自己的意愿,“母亲处处刁难她,企图在女儿的婚礼上争意气,多年来的委屈欲借此发泄到她身上”。拿她跟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做比较当然不太公平,她没有像七巧一样变态地折磨孩子,但她作为失去自我的母亲确实又有与其相似之处。后面她还阻止儿子与女友往来,无端发火责骂丈夫无能,把怨气都倾泻在丈夫与孩子身上。这是一个把儿女当作私有财产的传统女性无法面对现实而做出的失态反应。麦妈妈不自觉中渐渐变成有强烈控制欲的家长;而麦爸爸超然物外的处世之道,多少是个逃避现实的父亲。
对比麦家,辛家是趋向西化的民主家庭。因为家庭经济较早获得自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必事事关照,父母孩子都彼此独立,孩子不论提出什么要求家长即刻便能答应,有什么问题立刻能妥善解决。实际上它是一个失去生命力的家庭,父亲早已变心,母亲忍辱偷生。传统伦理在这个家庭没有具备约束力,平等民主的亲子关系徒存于表面。
通过两个家庭的对比,作者得出结论“婚姻这制度与爱情无关,不过它的确是组织家庭抚养孩子的最佳保障”。看清楚了现实家庭存在的种种问题,承欢后来与家人相处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她努力摆脱受控制的局面,想办法把与父母的相处转变为平等的关系。“反正麦承欢认为她将届而立之年,生命与生活都应由自己控制,不容他人插手”。这类亲子关系的转变也出现在亦舒其他作品中,比如《嘘——》 《银女》等小说中的家庭关系,它们不同于传统,是新型的家人相处方式。
中国伦理关系重要特征的差序格局,随着西方文明的影响和社会的进步,正逐渐发生变化。《承欢记》表现的就是转变下的现代家庭伦理关系。
二
《承欢记》试图超越传统孝道的束缚,探索新孝道的精神。
孝,一般指善事父母,可以说是中国伦理的核心精神。黑格尔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c梁漱溟认为“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d。追溯孝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周初的尊祖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到春秋战国的善事父母,再到孔子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提出以及《孝经》的专论,历朝历代官方的民间的不断阐释补充,孝由人伦而政治,深入中国人的血脉骨髓,参与塑造了中国人的国民性。肖群忠认为积极来说孝“促使中国人形成了仁爱敦厚、忠恕利群、守礼温顺、爱好和平的品质”e;消极讲则导致了国民的权威主义性格、因循守旧、保守落后、权利意识淡薄、忍耐不争的人格特质。
封建社会中由于统治者统治的需要,孝文化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倾向长者本位,看看二十四孝图里面几近变态的“卧冰求鱼”“郭巨埋儿”之类孝行的推广,拿它们作为日常教育版本无疑只能教出愚孝的子孙。这种国民性弱点在近代西方列强侵略面前暴露无遗,“孝”由此受到猛烈批判是必然的。谭嗣同的《仁学》、鲁迅的《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十四年读经》《二十四孝图》等都对“孝”文化进行了深刻批判和反思。“此后觉醒的人,应该洗净了东方古传的谬误思想,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力思想却大可切实减,以准备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f, 便是对长期“长者本位”的反驳。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五四以来的精英文化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对传统文化进行猛烈抨击,建立起新的文化体系,其丰功伟绩功不可没,但是它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孝文化的批判是不是有矫枉过正的嫌疑有待商榷。平心而論就是当年在理论批判上激进的现代知识精英鲁迅和胡适,他们在婚事上的选择都遵从了母亲的安排,尽管心里不愿意,行为上还是标准的孝子,究其原因皆是回报早年守寡又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成人的母恩。也让我们看到“孝”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复杂,需要我们存其精粹去其糟粕。
麦承欢接受过比较传统孝文化的熏陶。前面我们也说到过,麦家虽然生活在现代香港,麦承欢从小受到的文化启蒙教育从麦承欢和弟弟或闺蜜的这些对话如“还有负荆请罪、孔融让梨、守株待兔、卧冰求鲤……统统在儿童乐园读到;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勤有功,洗无益,满招损,谦受益”中不难看出,他们是在传统文化耳濡目染中长大的。麦承欢名字取自“承欢膝下”,也可以看出当初她父母多么期望她具有孝顺的品格。父母无言中的无私付出是自然天性,也是文化传承,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麦承欢无疑懂得孝顺的内涵,哪怕被母亲无理要挟,她在父母面前仍柔色怡声。她对待祖母、弟弟、邻居、同事,甚至其他人都仁爱谦逊有礼,几乎可以是孝悌礼智信的代言人。
成长后的麦承欢没有抛弃孝,但对孝有新的理解,她的孝顺不再是听话、逢迎,而是在父母面前不卑不亢,既自重自爱又关爱对方。面对母亲的无理要求,麦承欢不再逆来顺受,她一面照顾母亲失落的情绪,一面积极沟通,妥帖处理好相关事宜。她搬离父母的住所是为了获得独处的空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约会是为了享受感情的释放,摆脱父母的控制是为了更好与他们相处,与他们保持适当的距离又不时回家探望正是责任心的表现。她不是叛逆的孩子,也不是顺从的女儿,而是超越原来的自我,在与父母关系上找到新的共处方式。她的聪明让她苛刻的继祖母都夸她“你是个出色的女子,我祝福你”。承欢追求的新孝精神是在亲子人格平等前提下尽子女对父母的道德义务,是量力而行地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
另外,作品用女儿的叙述视角表现更能显示新孝精神特质。亦舒擅长从女性角度讨论问题,《玫瑰的故事》《寂寞鸽子》等篇中的主人公都以自身的经历直接否定“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传统婚姻伦理,显示她独特的现代爱情观。《承欢记》的叙事视角为家中女儿,以传统家庭弱者的视角切入家庭亲子关系的思考,展现出儿女对长辈的理解,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庭新伦理。
三
《承欢记》有一般言情小说浪漫的理想色彩,但也超越了一般言情小说,它正视孝的现代传承,在亲子关系处理上有一定的启发性。
亦舒的小说常被作为通俗文学看待。从大众性的角度讲,亦舒小说确实拥有大量的读者。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说:“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 g亦舒成名于20世纪60年代,此后笔耕不辍,作品不断被出版。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亦舒的小说全线上网,各大文学网站都可以方便地点击到亦舒的作品。还有人创办了“亦舒书友会”“亦舒专栏”,交流亦舒作品阅读心得,她的名言不断被引用。甚至有专家把她的小说比做白领女性教科书,称“广州环市东路上翩然而过的白领丽人们,互相推荐,引亦舒的书作为‘办公室秘友’,模仿其中的行为方式,以应付工作上、情感上、生活上的困惑”h。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作为通俗文学作者,亦舒小说题材比较局限,她承认“我的小说是主要表现小布尔乔亚和知识分子的”i。 《承欢记》里麦承欢也属于此类人。甚至她的经历带着某种理想性。她出身都市普通人家,如果说长得美,头脑聪明,会读书,善解人意算是普通人中出类拔萃的,那么毕业就找到好的单位,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对象便是老天的眷顾,而可观遗产从天而降就不是每个人都可能有的幸运了。从这个角度说承欢的形象带有浪漫的色彩。小说中许多问题解决的方法是依赖意外得到的金钱,确实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通俗文学因满足大众阅读需要的娱乐性而一向为某些知识精英诟病,认为它一无是处,登不了大雅之堂。这种偏见可能会导致我们对通俗文学的客观评价,无视它们可能的价值。“‘俗文学有它的许多好处,也有许多缺点,更不是像一班人所想的’俗文学‘是至高无上的东西,无一而非的杰作,也不是像另一班人所想象的‘俗文学’是要不得的东西,是无一可取的”j。对于《承欢记》一类的言情小说,我们要学会明辨它的娱乐性及娱乐性之外的其他可能。
传统伦理问题是中国现当代作家关注的一个重点,许多作家对父子矛盾的书写投以巨大热情。《家》《雷雨》《寒夜》《沉沦》《金锁记》等无数名篇统统涉及伦理问题的讨论。提起对孝文化的批判,人们难免一下子就会想起巴金的《家》这部经典之作。主人公长房长孙觉新的悲剧,在于一个饱读诗书又受到西方进步民主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最终敌不过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其成为传统孝思想的牺牲品让人有锥心之痛。孝在封建社会后期登峰造极的愚昧化使千千万万子孙成为殉葬品,也是因为看清楚了愚孝的泯灭人性,作家们才毫不留情地口诛笔伐。觉慧离家出走不是因为外面世界诱惑力太大,而是对家完全丧失了信心。其他如周朴园与周萍、周冲的矛盾,曹七巧对长安、长白的虐待,无不处处显示家长的威严。孝,很长时间里被痛斥得一无是处,它有价值的一面似乎被淡忘了。《承欢记》延续了文学史对家庭伦理的探索,但它不再对孝作全盘否定。它对孝的现代诠释是积极之处,不应该被忽视。
近一个世纪来孝文化在许多地方被遗忘得很快,老无所养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如今让新一代年轻人正视和传承传统美德变得更加迫切。发端于亲子血缘天性,深刻影響中国人人伦关系的孝文化,在当代如何去伪存真获得升华,是新时代面临的重要问题。《承欢记》因对现代家庭伦理关系的探索,对传统道德传承的思考而获得现实意义。
a 刘登翰:《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3页。
b亦舒:《承欢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c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d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 1987年版,第307页。
e 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f 鲁迅:《鲁迅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4页。
gj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插图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第19页。
hi钟晓毅:《亦舒传奇》,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6页,第89页。
作 者: 林茵,文学硕士,韩山师范学院文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