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经济管理对策

2022-02-19 21:20云三战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

云三战

摘要: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已然成为国家领导越来越重视的工作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具有重要作用。先简要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再从薄弱点出发,寻找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善经济管理措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农业经济管理;创新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中国进入了新常态发展阶段,市场经济逐渐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工作及农业经济发展给予了支持,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很多偏远地区并未建立起现代化的农业經济管理模式,从而导致农业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对当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带来了较大影响。除此之外,管理体制没有紧密贴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也是现如今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不利于充分发挥农业经济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推动作用[1]。

1.2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薄弱

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农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联系密切。为了农业经济发展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诸多助农政策,帮助相关地区建立严密的农业管理制度。这些战略和措施为我国发展农业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虽然上层领导部门抓住了发展机会,但是下层实践落实过程中却很容易出现问题。一些部门的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不能够及时落实上级策略,拖慢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一旦某一项工作疏漏没有及时处理好,被无限放大。那么农业经济发展首当其冲。

1.3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差

很多农民由于文化层次及综合素质不高,很难清晰认识到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他们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认可程度及响应积极性较差,导致很多农业经济发展方针政策难以切实落实,不仅会对当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成效造成影响,也对当地新农村建设进程及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经济管理对策

2.1完善农村经济制度

我国各个地方的农村发展情况不同,新农村进程也不同,所以在制定农业经济发展管理制度时,要进行差异化的考虑和完善。对于经济发展趋势向好,且各项建设指标良好的新农村,相关管理部门可立足于实际,制定有利于建设目标扩大化的经济制度。如,对发展集体经济有一定成果的农村,可进一步推进其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落实,以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对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环境闭塞且新农村建设进度推展不力的地区,相关管理部门则要先放缓执行原定目标,反思当地的实际情况,如果实际情况摸不准,就积极派遣人手下基层调查,当真正掌握了其经济发展特点时,在具体研究对策,推行对应的经济制度[2]。如,部分农村地区过于偏远,且地方的基础设施严重缺乏,让他们严格跟进大方向的新农村建设进程是不切实际的。相关管理人员要把步子慢下来,查清原委再做制度上的调整。此外,经济制度完善也涵盖对各地经营管理理念的改良。

2.2通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各方面发展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平时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加之农业经济发展本身就极具复杂性,因此新农村经济管理还有赖于专业性较强的管理人员的参与和指导。很多时候,人们更注重政策本身与自身利益的关系,只是盲目贯彻落实政策,履行理论指导,进行实践活动。但其实,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并不在于政策制度,而在于操盘、管理的经济管理人员。作为经济管理的主体部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甚至可以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最终效果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程度[3]。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新农村经济,不让复杂、繁琐的产品经济问题阻碍新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建议有关部门提高参与新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选拔标准,给熟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一个机会。如果认为选拔的工作人员还不足以独当一面,还可以组织开展集体培训教育工作,从思想到行为培养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明确各

方承担的责任和问题。再者,近年来信息化技术不断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去。选拔出一个高学历、高水平、高效率的管理员工可以尽快摸清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形式和趋势。

2.3提升农民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农民群体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对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加强农民群体文化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先进农业技术及生产理念的普及和应用,并加快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步伐,另一方面还有助于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可以通过专项培训活动及不定期开展专家讲座等方式,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水平;相关部门应大力推动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及新农村建设[1]。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趋势

3.1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现代化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不仅应与农业生产活动紧密贴合,更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升级,农业经济管理应与时俱进,其管理理念的现代化转变也成为了必然趋势,特别是在现如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使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多的问题与挑战,农业生产除了需重视产品质量及产量外,还应重视农产品经营管理及深加工行业的发展。

3.2生产信息化

近年来,信息化向农村、农业的渗透加快了脚步,使农村经济发展又新获一大助力。其信息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农村群众获取生产、销售等相关讯息依赖于信息化技术,农业经济管理依托于信息化的系统、手段对管理内容、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反馈等。另外,信息化技术已成为农民群众与经济管理部门、市场、外界社会进行互通有无的媒介,其便利性、功用性越来越受到认可[2]。

3.3生产标准化

当代农业越来越走向规模的、标准的方向[3],且不少地区也在推进合作经营的机制。标准化的农业生产以及管理,能够带动一方产业链的形成,进而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民带来更多收益,也让新农村建设步子加快。这主要体现在,标准化生产会联动相关企业,与之互惠互利,对标供与求、产与销,使农业生产更加规范化,也会相应在技术上进行升级。且在此过程中,农民减少了对农产品销售的顾虑,其产品还有机会获得深加工,附加更大的经济价值[3]。

结语: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农村的建设和农业经济管理问题都是能够推动农村经济朝向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抓手。现代化发展不仅仅体现于利用现代化发展手段,更重要的是现代化管理方式。经济管理体制问题、管理人员水平问题还有农业信息化水平问题是本文着重关注的三个方面。希望从这三个角度出发,通过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提高农村经济的管理和发展水平。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帮助农业经济发展步入现代化潮流中来。

参考文献:[1]张海丽.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探讨[J].农村.农业.农民 (B版),2020,534(6):27-28.

[2]杨莉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优化路径[J].中国市场,2020(15):58-59.

[3]贾文博,岑金花.新常态下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方法探析[J].轻工科技,2020,255(02):121-122.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