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方
数千年的厮守,让人们对蜡烛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是无私和利他精神的最好写照。汉语中,人们用“洞房花烛”“风烛残年”来形容人生的重要时刻;西方文化里,蜡烛象征着永恒之光,是基督教仪式中不可或缺的器物。虽然在电气化时代,人们已不需要蜡烛;但当夜幕降临,几根蜡烛燃起,顿时也能营造出浪漫舒缓的氛围。
单从照明的角度看,蜡烛是人类为了丰富夜晚生活进行有益探索的结果。现有考古发现显示,古埃及可能是人类最早使用蜡烛的地区,当时的蜡烛以动物脂肪为燃料,造型和大小与火把相似。随着古埃及与周边地区的交流,蜡烛旅行到欧洲西部罗马、希腊等地,并在一路旅行中不断改善。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东方,中国先民也发现了用动物脂膏和蜂蜡生火发光的秘密,并制造出中式蜡烛,进而点亮了亚洲东部的夜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工艺技术的发展,以蜂蜡为材质的蜡烛逐渐成为照明的理想材料。蜡烛不但照明效果好,还能散发生物的天然香味,因此成为人们照亮黑暗的首选。
国际知名调查机构Verified Market Research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蜡烛产业的总产值高达71.5亿美元(同年全球LED照明产业的总产值为380亿美元)。研究公司预测,从2021年至2028年,蜡烛产业的年增长率为8.2%,也就是说,到2028年,全世界蜡烛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133.8亿美元。尽管人类社会早已进入电器时代,但照明效果更好、更廉价的电灯并没有取代传统的蜡烛,世界各地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对蜡烛的需求不降反升。从蜡烛消费的区域看,欧洲是蜡烛消费最大的市场,占全球的30%;美国和中国紧随其后,共占40%。从照明到浪漫,蜡烛在人类社会经久不衰的旅行现象,不得不让我们对这个小小的器物刮目相看。
远古时期,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生活内容的丰富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落之后室内便捷照明的需求愈加强烈。因此,中国先民发明和设计出“庭燎”和“庭燎制度”,确保人们在黑暗中也能继续工作或娱乐。
汉语典籍中较早提到庭燎的是《诗经》和《周礼》。如《诗经·小雅·庭燎》篇说:“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这是一首叙述周宣王在位时诸侯来朝的诗歌。用现代汉语表述就是:“现在夜色如何啊?夜色正浓无晨光,庭中火烛明又亮,诸侯大臣快来到,听听车铃叮叮当。”诗人巧妙的文字安排,将“夜未央”与“庭燎之光”相互对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西周夜晚的政治生活画面。
西周时期,周王室还专设“司烜氏”这一官职,专职负责庭燎的使用和管理。《周礼·秋官》篇记载,司烜氏的工作是“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即在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时刻,点起亮光,将夜间的厅堂照亮。汉代郑玄对此注释说:“坟,火也,树于门外曰火烛,于门内曰庭燎,皆听以照众为明。”
那么,庭燎是什么呢?与我们今天的蜡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庭燎,大烛也。诸侯将朝,则司烜以物百枚,并而束之,设于门内也。”也就是说,庭燎是夜晚用于室内照明的器物。关于庭燎的材质和样式,朱熹没有说明,单从“以物百枚,并而束之”的表述来看,庭燎应当是条状细长的样子。清末孙诒让先生在《周礼正义》中这样表述:“庭燎所作,依慕容所为,以苇为中心,以布纏之,饴蜜灌之,若今之蜡烛。”由此段记述不难看出,那时的庭燎和火把更为相似。
在分析大量文献之后,浙江大学的黄金贵教授也认同孙诒让先生的观点。他在《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中指出:“古人称‘庭燎’,是置于门内庭中照明的大烛、大火炬。以布缠绕苇束,灌以饴蜜(蜂蜡)而成。”关于“庭燎制度”,他进一步指出:“中古以前,君主公侯的庭燎是一项宫室照明的礼制,属于迎宾之礼。君主所设,在宫廷的端门内外,庭燎者,均是灌蜂蜡的大火炬。”
庭燎之外,先秦文献中也提到了“烛”,除了上文提到的《周礼》,《礼记·曲礼》中也有“烛至起,食至起,上客起,烛不见跋”的记载。这个“烛”当然还不是蜡烛,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注解说: “古者未有蜡烛,唯呼火炬为烛也。”既然是火炬,那么就与我们今天熟悉的蜡烛样子不同。黄金贵教授总结说:“照明用具,‘烛’贯穿始终。最早用火炬,上古至魏晋,‘烛’为火炬统称。”
蜡烛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小变细、便于携带的呢?清末学者俞樾说:“古人之烛或用麻,或用木蓼,或用胡麻,或用脂膏,并无所谓蜡烛。”真正以蜂蜡为“烛”(即我们今天熟悉的蜡烛)可能要到唐代才出现。我们能从唐诗中读到大量与蜡烛相关的诗句,如韩愈的“日暮汉宫传蜡烛”、王建的“秋夜床前蜡烛微”、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朱庆馀的“洞房昨夜停红烛”等。《新唐书》中有“烛密如昼”的记载,从唐诗和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蜡烛在唐代的使用已经相对频繁。
除此之外,在唐代墓室壁画中也出现了蜡烛,如英国公李震、章怀太子李贤和永泰公主李仙蕙等唐墓的墓道上,都有侍女秉烛而行的壁画。在这些壁画中,蜡烛的形状长且呈圆柱形,略粗,已和现代蜡烛非常相似。纵观文献与画像可知,唐代的蜡烛已用于灯座或烛台,其形制已趋精致多样。宋人陶榖在《清异录》中说,同昌公主(849——869年)去世后,其父唐懿宗非常悲伤,为她打造了一种“仙音烛”。这种蜡烛灯具不仅造型别致,而且还能发出音响,“其状如高层露台,杂宝为之,花鸟皆玲珑。台上安烛,既燃点,则玲珑者皆动,丁当清妙,烛尽绝响”,足见工艺的高超。
由于制作火把和蜡烛的材料很难长时间保存,加上用于盛放火把、蜡烛的支架或插座也不容易识别,所以考古发现一直都不能系统地呈现远古蜡烛的早期形态和使用范围,这也为我们追寻早期蜡烛旅行路线增加了难度。
从字形上看,中文的“蜡烛”(烛繁体为燭)两字都与“虫”相关,表明其燃料来源为昆虫。当然,动物油脂也是较早被使用的照明材料。《史记·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的骊山陵墓“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所谓人鱼即大鲵,俗称娃娃鱼。娃娃鱼的数量一直不多,属于珍稀物种,显然,以人鱼膏为烛颇为奢侈,只能与帝王生活相关,难以出现在寻常百姓家。
秦汉时期,中国人已经熟练掌握了养蜂技术。蜜蜂养殖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蜂蜜和蜂蜡。南朝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雅量》中就记载了“竹林七贤”阮咸的儿子阮遥集用吹火的方式给木屐上蜡以抛光亮色的故事。“吹火蜡屐”与“燃蜡取光”的技术相同,说明那时的人们已经能分离并利用蜂蜡了。
有关中国蜡烛旅行的最早记录,来自晋人葛洪的《西京杂记》。书中记载:“南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蜜燭二百枚,白鹇黑鹇各一双,帝大悦,厚报遣其使。”但这则记录的真实性,学界一直存疑,因为魏晋时期,照明虽普遍用蜡,但蜡和烛尚未结合。初唐欧阳询等人编纂的《艺文类聚》引用晋代文人范坚的《蜡灯赋》:“列华槃,铄凝蜡,浮炷颖其始燃。”从这一描述来看,魏晋时期的灯为凝蜡,靠燃烧发出亮光,并将凝蜡铄熔为液状。显然,这种凝蜡不是细长圆柱体。
另一则蜡烛旅行记录来自唐末五代王仁裕所撰《开元天宝遗事》。该书“妖烛”篇说:“宁王好声色,有人献烛百枚,似蜡而腻,似脂而硬,不知何物所造也。”唐代有“贡物”和“朝贡”制度,“有人献烛百枚”,说明这些蜡烛可能是外国的进贡或来自地方州县的“贡物”。
翻阅唐宋史册,未见外国进贡蜡烛的记录,但史书中却有多处地区将“蜡烛”作为贡物献给朝廷的记载,如《旧唐书·地理志》说“阶州武都郡……土贡:麝香、蜜、蜡烛、山鸡尾、羚羊角”。除了阶州,《旧唐书》中还有丹州咸宁郡(今陕西宜川)、晋州平阳郡(今山西临汾)、慈州文城郡(今河北磁县)、利州益昌郡(今四川广元)、成州同谷郡(今甘肃礼县)、夷州义泉郡(今贵州湄潭县)、汀州临汀郡(今福建长汀县)等15个地区都是蜡烛“贡物”所在地。蜡烛的产地分布显示,唐代蜡烛的产地集中在北方黄河流域(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南方地区仅有四川、贵州和福建三地)。另据《宋史》《元丰九域志》等史书,宋代向中央贡烛的地区与唐代大致相同,也以北方为主。由此不难推测,唐宋时期中国蜡烛的旅行方向应该是自北向南、自西向东为多。
中国蜡烛东行日本是从唐代开始的,佛教主张众生平等,禁止杀生,寺庙中不采用动物脂肪作为照明材料。所以,高品质的唐朝蜡烛伴随着佛教的东传旅行到了奈良时期的日本。日本学者认为:8世纪日本的蜂蜜、蜂蜡多从中国进口,属于贵重药品和货物,当时三斤蜂蜜的价值相当于豹皮六张。另外,日本文献中记述,唐代高僧鉴真从中国带来的药品项目中就有“蜂蜜十斛”和数量不等的蜂蜡。直到明代中晚期,中国蜡烛一直都是中日贸易的重要货物,三田村泰助在《明帝国与倭寇》中写道:“足利义政将军列出的(明朝进口)购物清单中,北绢、唐纸、砂糖、豹皮、麝香脐、唐墨、蜡烛等物品琳琅满目。”
与中国的“人鱼膏”类似,欧洲人最早使用的是由牛、羊等动物脂肪制作的“牛脂烛”,由于牛脂烛燃烧时烟雾很大,而且味道很难闻,所以一直不是理想的照明器物。随着西方照明技术的发展,“蜡”开始出现在西方人的照明方案中。根据古罗马作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的说法,在1世纪,希腊人和罗马人都使用涂有蜡和沥青的亚麻线燃烧照明。这些蜡有的从杨梅、小烛叶、西班牙草(针茅)或巴西棕榈、欧里库里棕榈树上获得,有的是由鲸油、龙涎香和蜂蜡等动物脂肪纤维或分泌物制成。
1975年,查尔斯·辛格等人编著的《技术史》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2021年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关于蜡烛技术的发展,该书第一卷第十章“取火、燃料和照明”中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见蜡烛在欧洲的旅行信息。
《技术史》选用了一幅来自埃及底比斯墓葬中的壁画(公元前1300年),为我们展示了一些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蜡烛。书中介绍说:“古埃及人制作的蜡烛较细,是将纤维材料缠成细长的筒形,再灌入动物脂油或蜡制定的,那时的蜡烛——或称为特殊的火把——很可能已有了烛蕊,但这一点还不太确定。”随着蜡烛和蜡烛技术的旅行,“罗马人改良了蜡烛,他们的蜡烛既有油脂的,又有蜡做的。蜡除了来自蜜蜂以外,还可能从其他昆虫和某些树上得到,在油绳外面涂上一层油脂或蜡,就成了罗马版的细蜡烛”。
“为了得到稳定的蜂蜡,罗马人还在公元前229年发动战争征服了科西嘉岛和西西里岛,两地都是蜂蜡的主要产地。”斯特凡·博格达诺夫在《蜂蜡:使用与贸易》一书中指出,“从古罗马开始一直到中世纪,蜂蜡在欧洲都是税收的重要来源,有些时候,甚至充当一般等价物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化工系的詹姆·维斯尼亚克教授在《蜡烛,照亮过去的一盏明灯》一文中写道:“照明工艺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人类文明。自古以来,蜡烛就被认为是远古人们最聪明的照明方式。从方式上看,人类首先学会用火,然后延展出火的不同用途。而蜡烛进化过程的开始可能被认为是人类为了自身利益而学会用火的时刻。”维斯尼亚克教授认为,蜡烛在西方的旅行与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传播发展密切相关。
的確,基督教诞生后,蜡烛成为教堂宗教仪式中不能缺少的器物。基督教早期教父德尔图良曾写道:“我们从未举行过一次没有蜡烛的礼仪,并且我们使用蜡烛并非仅是为了驱散漆夜的昏暗,我们亦在白昼时分进行我们的礼仪,就是因为其(蜡烛)象征基督。”在基督教文化中,蜡烛除了照明,还象征着圣洁之光,有人甚至认为东正教教堂的洋葱头式的顶部就是在仿照蜡烛燃烧的火焰。
有观点认为,1330年成立于英国伦敦的The Worshipful Company of Wax Chandlers是中世纪欧洲蜡烛旅行的原点。这是一家至今仍在运营的古老蜡烛行业企业,在成立之初,该公司的学徒曾在伦敦城区挨家挨户地收集动物脂肪,制成蜡烛后又挨家挨户地销售。随着蜂蜡和蜂蜡技术应用于蜡烛制作,公司便致力生产燃烧时没有异味且少烟的蜂蜡蜡烛。一开始,蜂蜡蜡烛在中世纪的欧洲是一种奢侈品,主要用于宫廷和教堂的宗教仪式,因而价格高昂,销路很好。1484年,国王理查三世还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权,以确保他们的蜡烛产品能够在欧洲市场拥有强劲的竞争力。17世纪中叶,伴随着新大陆的发现,蜡烛与欧洲殖民者一起旅行到了美洲。
近代蜡烛工业起源于19世纪中期,法国化学家米歇尔·欧仁·谢弗勒尔在对动物脂肪进行分解和皂化反应的实验中,提纯出了硬脂酸、油酸等脂肪酸,为科学制造高品质蜡烛打下坚实的基础。自此,现代化蜡烛工厂在英国和法国出现,不久,我们熟悉的白色、银色细长蜡烛从欧洲旅行到全世界。
1860年,来自英国的“洋烛”就已经出现在我国沿海地区。如1877年,满载洋布、洋火、洋烛等“洋货”的英国怡和洋行“康克斯特”货轮抵达温州。据吴翔等人研究,到20世纪初,我国洋烛进口量很大,属于典型的大宗商品。洋烛呈白色,细而长,燃烧亮度要优于当时国产的红烛,所以颇受人们的欢迎。鲁迅先生还曾在《彷徨·高老夫子》一文中写道:“不多久,每一个桌角上都点起一枝细瘦的洋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