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型海岛发展都市农业的探析
——以湛江特呈岛为例

2022-02-18 12:22:00黄艳娜杜丽清邓旭涂行浩吴刘萍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2年5期
关键词:火龙果海岛都市

陈 妹,黄艳娜,杜丽清,邓旭,涂行浩,吴刘萍*

(1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 524088;2农业农村部热带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湛江 524091)

都市农业是利用都市区的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体闲旅游、体验农业的高层次、高科技、高品位的绿色产业[1]。我国都市农业以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为主,倡导以“一、二、三”产业为主要内容,但是普遍地区均以第一产业,获得生产资料为主[2],休闲旅游所占份额比值较少甚至没有,且我国重点发展都市农业地区普遍集中在土地连片、农耕基础深厚且农业发达的区域。当下,在全域旅游和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旅游型海岛发展迅猛,以独具魅力的海洋元素吸引了不少游客,成为传统海岛转型发展的新出路和众多海岛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方式[3]。目前,国内海岛旅游开发以海洋为主要元素,开发与海相关的景观,包括红树林、渔船、海浪、海风、海盐、海洋动物等,然而在海岛这一特殊场域发展都市农业于国内地区十分罕见。在新时期国家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愿景下,将发展旅游型海岛都市农业作为一项兼具综合效益的良好实践,使之融入各层次的规划当中更具有其必要性,但目前针对这一现象,社会并没有特别关注与研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关于旅游型海岛都市农业的发展要素与策略。

湛江市地处“一湾多岸”的地理位置,由一个半岛、30 多个海岛组成,海岛是湛江市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资源[4]。湛江市特呈岛自2003 年胡锦涛总书记登岛视察后便开启了转型发展之路,从“无人知晓的小渔村”到“广东省首个国家海洋公园”再到“我国生态文明旅游示范区”,海洋资源作为特呈岛的特色旅游资源,得到了较大程度开发利用。目前,特呈岛以旅游型海岛为定位,制定了“红运之岛、文化之岛、欢乐之岛、生态之岛”的发展策略,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以增加岛内经济收益。岛内较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纪念中国巾帼英雄冼夫人的古建筑、古茂晖“盐田”遗址(今避风港)、解放战争时期支援海南岛渡海作战船工舵手集结地旧址、五百年以上树龄的原生态盆景式红树林群落带等。但是该岛未来的旅游发展之路尚未明晰,旅游经济也仅处在不温不热的状态,岛上的农田呈现“荒芜”和“无人问津”的现状。基于此,本文以湛江特呈岛为例,将都市农业引入海岛地区,探究都市农业在旅游海岛的发展方式,为旅游型海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启发和借鉴。

1 特呈岛发展都市农业的驱动力与发展要素

综合采用“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研究方法中的实地考察、文献研究、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以及网络文本分析法,综合探讨特呈岛发展都市农业的驱动力和发展要素。扎根理论法旨在以系统搜集和分析质性资料为基础,将资料分解并概念化,然后再上升到理论高度,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实质理论的定性归纳方法[5]。能够从深层次、多角度剖析特呈岛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得出特呈岛发展都市农业的趋势、方向、方式,从而为提出特呈岛发展都市农业策略提供具有科学性、可量化的依据。

1.1 发展驱动力

团队对特呈岛开展实地考察发现,特呈岛旅游开发区集中分布于岛屿边缘沿海地带,位于岛心且占整个岛屿面积约三分之一的陆地区域目前呈现荒芜状态,岛内游览路线均绕开此区域。该岛陆地用地现状为:撂荒地、荒草地、旱作作物种植地,场地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破坏、生态退化、耕地丢弃、灌溉用水不足等问题。岛内作物类型单一,呈零星、分散种植,规模小,农业效益差;土地为沙质土壤,易造成水肥流失和土质疏松等后果。通过现场调研分析,得出特呈岛旅游发展滞后、动力不足的核心问题,在生态层面上,土壤肥力下降、生态失衡、植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因素,导致旅游生态效益弱化,景观效果较差,影响岛内整体形象风貌;产业层面上,农业产业现代化程度低,现有农业效益低下,不具吸引力,产业单一、结构不稳定,导致旅游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层面上,岛内人口流失,劳动力不足,粗放式海岛捕捞、养殖业对海洋环境破坏严重,乡境遭到破坏,乡村归属感削弱。

针对上述问题,可知特呈岛未来旅游转型发展的驱动力在于合理、高效开发利用岛内陆地资源,打造陆地景观,突破海洋旅游的局限,增加新产业形态,调整产业结构。因此,特呈岛亟需引入都市农业来刺激海岛旅游发展,为海岛旅游增添新动力。

1.2 发展趋势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国内外都市农业主要成为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促使农业成为城市和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6]。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现代人们对休闲旅游的渴望,都市农业在城市中运用的生产功能将逐渐弱化,转化为以景观性、体验性、生态性的休闲旅游功能,以发展融合创意性、体验性、美学的农业为主的都市农业为最高实现形式。

本文对国内具有海洋、滨海、滨湖资源,且都市农业发展势头较突出的城市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经分析,基隆市、福州市、舟山市、苏州市、大连市等滨海城市在发展都市农业时,都有意识地融合并突出当地的海洋、滨海或滨湖特色,弘扬海洋文化,凸显水元素[7]。

表1 国内典型都市农业城市发展情况

综上所述,经过城市化发展的都市农业体现出更多与休闲旅游相关的特性,不需要依靠大面积的农田[8-9],符合特呈岛发展旅游的需求。在特呈岛都市农业发展中,要充分把握都市农业最新的发展趋势,突出海岛都市农业的观赏性、体验性和生态性。并且,在开发都市农业过程中,应注重对海洋资源特色的结合,融入特呈岛海洋文化内涵,形成具有海岛特色的都市农业格局。充分挖掘与利用“海与陆、渔与农”的关系,使都市农业成为旅游型海岛在休闲旅游开发中独特、新颖且吸引力强的元素。

1.3 发展方向

采用文本分析法,围绕农业景观及体验,对特呈岛游客的体验评价的关键词进行提取与分析,使用八爪鱼采集器(V7.2.6)采集2018 年12 月16日—2021 年12 月16 日携程网、去哪儿网和马蜂窝网的游客评论,共得到521 条有效评论,并通过微词云本分析工具进行统计处理及可视化表达。通过网络词频分析(图1),可看出游客对特呈岛红树林认可度最高,其次是度假村体验、乘船、大海体验等与海洋相关性的体验感受,对于农田、农耕的体验与感受是空缺的。通过共词矩阵分析(图2),得出多数游客选择“早晨来——下午回”的方式,旅游时长大多不超过一天;餐饮主要是简便小吃店为主,餐饮特色主要是海鲜。究其原因,是海洋资源过度或不正确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由于海岛自生局限性导致的旅游项目形式单一、游览时间短、旅游动力不足等,极大的限制了特呈岛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且,由于特呈岛以往的旅游开发几乎围绕海洋资源,营造海洋景观,而位于“岛心”的陆地资源呈现荒废和“无人问津”的状态,发展呈现“空心化”和动力不足的现象。因此,都市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需要增设符合游客对于不同程度的农田、农耕的体验项目,如采摘、植物迷宫、利用农作物为原料进行DIY 制作等等,以满足游客在特呈岛获得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和感知。晚上特呈岛的景观与项目体验缺乏,旅游项目单一,未来特呈岛应围绕发展都市农业,设置丰富多样的体验项目,延长游览时间、刺激消费。在餐饮方面应根据不同人群需要,增设不同消费层次的餐厅,并且增设除海鲜外的特色饮食。

图1 网络词频分析图

图2 共词矩阵分析图

1.4 发展方式

团队面向特呈岛,共发放问卷50 份(见表2),访谈以开放式和半结构化的访谈方法进行一对一访谈,访谈对象分为当地村民、本地游客、外地游客三大类。针对当地村民群体,访谈内容主要围绕对特呈岛传统农业的印象、当地农业现状、特呈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态度。对于本地及外地游客群体,访谈内容主要围绕特呈岛的旅游特色、旅游产品、旅游感知、旅游时长等。

表2 被访谈对象信息表

通过对访谈和调研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图3),当地村民及游客对待特呈岛农业和农田普遍看法提及频率较高的主要是“荒废地”“缺乏劳动力”“不挣钱”“机械化程度低”“景观效果差”等,呈现出的是对海岛农业现状的“无奈”,对于农业的认可度不高。由于岛屿受海的影响,陆地面积稀少,干旱、缺水和土壤贫瘠制约着农业发展[10]。导致了岛内人们对于海的感知和依赖性强烈,生活较为独立、封闭,因此,出现了土地丢荒严重,对农业认同感不强等现象。

图3 访谈内容关键词

因此,特呈岛的都市农业发展需突出公众参与,在乡村治理中村民的要素是最为积极和不可或缺的[11]。要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强调一种自下而上的行径,通过对村民进行都市农业知识普及和带领村民参观优秀的发展海岛都市农业地区,使当地村民从内心接受和认可都市农业,调动其参与都市农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突出都市农业的景观性,改变人们对农业毫无美感的固有印象,挖掘农业的特色魅力,在选择主栽作物时要选择观赏价值高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并且,精选适合种植于海岛、产业链深、机械化程度高、耐干旱的作物,发展海岛旱作节水产业,并且形成具有可推广性、可指导性的都市农业模式,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助力特呈岛实现产业兴旺、乡村富裕的目标。

2 特呈岛发展都市农业的策略

2.1 引入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根据特呈岛自然气候、地理条件和种植环境的基础上,借鉴湛江地区同类型海岛成功的种植经验,选择了具有都市农业特性,即具有较高营养价值、观赏价值和加工价值的作物——火龙果,作为特呈岛发展都市农业的主导作物[12]。围绕“火龙果+特呈岛+旅游”重新整合与利用现有丢弃或利用率低的农田,构建生态景观、体验性景观、标识性景观、历史文化、产业提升的五度价值体系,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规划策略(图4):“一产”,发展现代智慧农业,生产高品质、生态、绿色的农产品;“二产”,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制造名特优产品,打造产品品牌化;“三产”,发展都市农业旅游,重点打造街巷景观、采摘体验、自然科普教育、健康主题体验、大地景观等。形成多层次、可持续的效益,突破当前特呈岛发展旅游的局限,为特呈岛的旅游发展增添新亮点新动力,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一条新时期旅游型海岛都市发展成功之路,引领海岛旅游新发展。

图4 “三产”融合规划策略图

2.2 挖掘火龙果的文化内涵

特呈岛都市农业规划以火龙果为整体形式;在景观设计上提炼出“火龙果”的新文化符号,设置火龙果的雕塑和图案等。具体通过种植模式、街巷景观、标识体系、产业体系实施综合改造与提升。

(1)街巷改造:把火龙果来源、品种等知识结合卡通、动画故事情节在街巷通过墙绘进行展示,一是把火龙果文化展现给游客,二是此形式更加生动独特吸引人。沿特呈岛码头入口的主干道设置一段种植火龙果的心形廊架,让火龙果元素从游客一踏入特呈岛就展现在他们眼前,给游客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

(2)标识体系改造:融入火龙果元素的配套设施及标志体系与火龙果主题呼应,强化特呈岛整体的火龙果主题氛围,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

(3)产业升级改造:围绕火龙果,延长产业链,增加火龙果补光增效技术,并开发夜间旅游新业态。整体规划了火龙果现代农业种植区,包含新品种展示园种质资源圃;火龙果精深加工区,包含农夫集市、手工作坊等;火龙果休闲景观区,包含火龙果健康养生基地、火龙果婚纱摄影基地、自然科普教育基地;以实现打造特呈岛的“一村一品”新亮点,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3 为特呈岛都市农业融入创意理念

规划都市农业特色项目,如图5,利用火龙果的特性设置特呈岛晚间旅游项目,例如规划果影之恋婚纱摄影基地,利用火龙果的火红色彩与火龙果夜晚灯光形成的浪漫元素,将火龙果的光与影巧妙结合,供夫妻拍摄婚纱夜景,成为情侣夜晚约会的浪漫圣地。发挥火龙果食用、营养价值,开设可食餐厅,开发火龙果特色餐宴,从采摘到加工、食用,全程采用生态理念。自然科普教育基地采用火龙果元素,如雕塑、小品等,适当种植火龙果和其他作物,形成供不同年龄阶段人群进行自然科普教育的场地。火龙果精深加工区(农夫集市)运用火龙果结合卡通造型等手法,打造一个适合儿童、成人游玩,充满童真的火龙果产品销售、展示区,延长火龙果产业链,增加效益。

图5 特呈岛功能分区图

3 结语

本文为旅游型海岛探明突出都市农业休闲旅游功能,增加观赏性景观、体验性项目的发展趋势、增设农业景观和项目,以营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和感知的发展方向,以及强调公众参与的发展方式,依此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都市农业策略。为国内同类型岛屿解决“海与陆”“渔与农”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新时期下,结合海岛实际,发展都市农业,为海岛陆地和农业重新赋予其新形式和增加新内涵,将都市农业引入海岛地区,突破海岛旅游因岛内陆地丢荒而导致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的局限,使海岛中传统被丢荒的农田重新焕发新的功能和价值,达到对耕地的保护和利用,延续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发展都市农业对海岛农田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能够丰富海岛旅游元素、稳定旅游项目和改善供给结构,而且能够延长游览时间、增加消费,最终实现海岛旅游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火龙果海岛都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车迷(2022年1期)2022-03-29 00:50:28
红心火龙果不神奇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奥秘(2020年5期)2020-06-30 10:12:10
在海岛度假
穿越水上都市
琴童(2017年8期)2017-09-04 20:38:53
火龙果
小布老虎(2016年18期)2016-12-01 05:47:41
都市通勤
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 02:46:13
美味的火龙果
小主人报(2015年23期)2015-02-28 20:45:21
神奇的海岛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