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国
文化的熏染与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教学应该担负起的时代责任。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教师可以借助道德与法治教学优势,根据学生认知能力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道德的成长与发展,挖掘蕴含于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的认知特点,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法治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道德能力与法治观念的重要学科。道德与法治学科也担负着培养学生民族自信、提高文化认知的任务。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的感知与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立德处世、学习生活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规范与引领作用,具有丰富的思想价值与内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合于教学过程,让学生深切体验与感知,从而对中华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认识到文化是一种力量,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传承与弘扬。同时,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与理解之后,就会更加热爱民族文化,从而增强学习动机,增强民族自信,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非分辨能力不强,正确的价值观还没有最终形成,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历史上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与社会活动所创造的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形成立志成才的信念,树立人生远大理想,将来踏入社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报效国家,实现自身价值。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还不能全面而深入地理解生活中的一些事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处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如对人要有礼貌、遇到困难要增强克服挫折的勇气以及立志学习而实现人生理想,努力报效祖国等,小学生对于生活中渗透的文化现象还理解得不深、不透,也很难落实于行动上。学生通过学习内化这些知识和树立这些理念,不仅可以更好地认知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还可以以这些优秀的文化为引领,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一定要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不注重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重理论说教,而忽视了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这是因为抽象的理念与学生的形象思维产生了矛盾,即不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动力,也不会积极主动地体会与体验,影响了优秀文化融入的效果。教师不能从现实出发让学生认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不深,影响了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着较为丰富的优秀文化教育内容,但是由于教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不注重对教材的分析与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优秀文化教育元素缺乏重视,常常一言带过,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分析教材内容,根据新课标教学目标,确立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与主题,在教学中紧紧围绕主题展开教学,促进学生互动探究,完成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直观,即学生认知事物多以感性的形式,对于抽象的说教不感兴趣,也难以引发情感共鸣,因此不能深入理解优秀文化内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历经漫长的历史长河,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需要教师创设具体的感知情境,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如讲解我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元素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在生活中所经历的节日庆祝活动,理解其中的诸多文化元素,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文化内涵的理解。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需要课堂理论层面的学习,还需要重视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认识。而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却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体验,学生只局限于对于课本的理解,不能上升到实践层面,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如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学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开展系列活动,为老人表演精彩节目,使学生品尝到帮助老人的快乐,不但深化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行动,落实与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理论与行动的统一,提高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文化的融入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水平,否则,教师对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设计就会超出学生的能力。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常以古诗词、书法、国画等为载体,以对联、灯谜、古典文学等形式呈现。国学体系庞大而繁杂,其内容与形式也是多元化的,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很难全面了解,在现代社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一定要分析学情,了解小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与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与学生认知能力相适应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在教学“大家排好队”时,教师要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行考量,选择与学生年龄及认知能力相吻合的传统文化资源。教师将汉字放于田字格内,并且提问学生:汉字放在格内好看,还是放在格外好看?为什么呢?通过这个例子,使学生对规范和规则的观念有一个更充分与直观的认识,然后再引用我国古典诗歌促使学生思考,如“不拘一格降人材”,让学生探究“格”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内涵,思考为什么要排好队?在什么情况下要排好队?怎样排好队?加深学生对规范与秩序观念的理解。这样学生易于接受,能够达成教学目标。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挖掘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以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如学习“开开心心上学去”这节内容时,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加深学生体验,让学生分别扮演“父母”和“孩子”,表演送孩子上学的情景,让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树立学习信心,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其中蕴含着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文化内涵,学生通过直观的形式,更易于感受与体验,效果更好。再如,学习“多提问题勤举手”一节时,教师根据学生不喜欢与他人交流探究的问题,引入古人善于质疑、勤奋求学的相关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学贵有疑,有了问题就要敢于互动探究与交流,要敢于向别人请教,才能“学然后知不足”,不断激发学习欲望,积累知识,丰富经验,提升综合能力。
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对于教师的理论说教式教学不感兴趣,他们适合在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学习知识,深化情感体验。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情境教学能促使学生进入相关场景,加深学生的体验,学生可以对相关抽象理论有直观与深切的感知。也就是说,如果教师以理论性的方式向学生讲述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学生常常不会产生什么体验,而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与内化知识。如学习“吃饭有讲究”一节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把洗手的要领播放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时还将其他卫生习惯和我国用餐时的礼仪融于其中,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用餐时需要掌握哪些要领。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的用餐形式与习惯有所差别,在学习本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各地风俗习惯,并且结合学生所处地域的文化风俗,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中相互尊重的内容;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卫生教育,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同时,让学生了解餐桌文化,在餐桌上学会尊重他人,讲究文明礼仪。再如,在学习“多样的传统”时,让学生分别扮演老者、年轻人,扮演在节日年轻人与老年人相遇时的情境。在情境中,学生能够更深切地体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关心照顾老人的内涵,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设计文化渗透环节,可以使学生在心灵与精神上得到良好的熏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与习惯。然而,只依靠课堂上理论性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引领学生走进社会、家庭,开阔视野,让学生将课堂上理解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运用于社会开放的大环境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落实于行动中。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理解与内化,并能以自身行动落实文化内涵。例如,学习“让家人感受我的爱”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让家人感受你的爱?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父母和家人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我们就要回报父母”。于是教师在课后引领学生开展了“我为父母做点事”的活动,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房间卫生、整理房间等,让学生体验帮助父母做事的快乐,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与报效国家的精神内涵,促进学生加深道德认知。
传统文化的融入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相关渗透环节。传统文化的融入不能独立在教学内容之外,不能脱离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与内容,要遵循潜移默化的原则,在知识技能教学中无形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文化内涵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并且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水平,要精于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处理好优秀文化渗透和道德与法治教学技能的关系,使二者相互渗透与促进。教师还要避免理论说教式教学,以免给学生带来厌倦情绪,注重创设具体感知的文化情境,加深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同时,教师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将文化素养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文化传统的传承能力,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与发展,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