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忠富
(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都匀 558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要求相呼应,更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有助于实现从“德育课程”向“课程德育”转变。高职院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其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凝练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专业课程知识教学与价值指引相融合,与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程形成协作效应。因此,基于高职院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理论对覆盖第二课堂的学生工作进行创新,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学生思政工作队伍建设,这在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型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未建立起正确的思政道德观念,难以正确认识网络发展历程,导致无法辩证地看待网络上传播的思政与价值观念等。同时,思政教育者缺少社会责任意识,难以接受网络新鲜事物,限制了网络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一些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往往凭借惯用的教学思维与落后的教学方式等,难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甚至一些迂腐思想影响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世界。
高职院校若想开展网络思政教学,应以网络作为有效媒介。由于当前高职院校网络设备相对落后,并未做到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学生难以在学校网站上学习思政知识,甚至接触网络的时间都相对有限;同时网络上缺少完善的思政教育相关的课题和资源,仅有的资源也是与党政方针相关的宣传等,致使思政教学质量明显下降,且缺少反馈渠道,难以充分满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教学的合理需求。
按照常理来说,高职院校重在以学生健康发展作为教育目标。但是在网络思政教学课题的设置上,并未做到科学化管理,导致高职院校思政教学难以顺利开展。虽然思政教学涉及一定的网络化内容,但通常过于形式化,缺少执行力度,且内容过于枯燥单一,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并未真正起到网络思政教学的作用。
针对上述出现的价值观模糊,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宣传和教育上加大力度,将这一价值观体系作为引领现代思潮的正确方向,让更多的高职院校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理念,在深入理解与全面掌握基础上,坚决抵制不良思潮带来的影响和作用。高职院校学生还要系统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能符合相关的要求和标准,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形成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社会风尚,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高职院校应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实际需求,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影视艺术作品,如《建国大业》《战狼》《红海行动》等,让高职院校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断增进对政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好地起到凝聚人心的教育效果。
在多种文化形态并存的时代下,有必要在高职院校学生的精神世界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使得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有文化自觉和警觉,能够自动筛选出哪些是正确的文化、哪些是错误的思想,并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地进行文化创造和创新。
首先,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只有加强了文化的自觉,才能加深对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想要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具有更强的认同感,需要将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作为重要的来源,从而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爱国情和报国志,使其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更为坚定,不会出现被同化或者被腐蚀的情况。
其次,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高职院校应让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管是从思想上,还是立场上都要坚决地认同和支持,以正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方向坚决抵制各种不良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和相关工作中也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引入和教育,引导高职院校学生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进行社会认知和理解,转变僵化、凝固的、形而上学式的思维方式,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的革命以及建设、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在政治上认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历史选择,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革命性,通过党史和党的基本路线政策的教育理解党的执政理念和宗旨。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引导和教育学生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异质文化的产生背景及对我国现实的各种影响,认清当前我国的国内外形势、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当然,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自觉不仅要在理论教育上切实加强,还需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实践教育,进一步培养参与意识以及责任意识等,让高职院校学生与政治建立起紧密的联系。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或者革命纪念馆等,使得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得到升华,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最后,培育和谐互促的校企文化。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多元化新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针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高职院校学生产生的急功近利的迷惑影响,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主体作用,融合各类资源和人才的力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和促进校企合作,实现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基于独立性、开放性的原则,汲取企业文化的优势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校企文化,并在社会力量、校企力量的密切合作和多方配合下,形成和谐共处的校企文化融合模式,有步骤、有计划地制定校企合作的可行性方案,将企业家的胆略和意志、企业者的经营理念和思想融入校企文化建设之中,借鉴企业在技能培训、管理模式的优势特点,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资源,使学生在校企文化融合的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益。高职院校还要构建校企课程文化融合的桥梁,严格依循岗位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对课程进行系统性改革,以提高职业院校课程文化的实用性为重要抓手,在校企文化融合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让学生拥有更为优质的职业道德素养。
高职院校对当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占领网络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阵地,在切实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同时,及时发现网络中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政治观和文化思潮,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分析和批判。同时,还要注重对网络意见领袖的培育,善于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使得高职院校学生能够以自己的真知灼见破除网络谣言,以更强的网络影响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理念。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发生深刻变革,构建全面型人才培养体系成为“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点提出构建“大思政”格局的要求,开创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论和实践。建设“大思政”格局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不断深化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认识,创新学生思政工作理念,构建适合教育理念发展的学生思政工作体系。
首先,强化新时期学生思政工作的内在认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求高职院校运用相应的思政观点与道德规范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最终使学生形成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更侧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立足全面型人才培养,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思政引领、德育培养出发,融合专业课程的大背景,加强第二课堂德育功能,通过教风引领、学风养成、思政创新,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任务贯穿始终,才能持续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指引性和时代性。
其次,树立思政引领与德育培养的学生工作思路。青年的价值观常常决定着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正处在树立与确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为此,青年时期关于价值观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角度出发,十分注重青年的进步与成长,围绕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为人修身、创新奋斗等方面,从“五点希望”到“八字真经”,从“十六字诀”到“四点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殷切嘱托,更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思想政治引领指明了方向。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引领社会思潮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
最后,强化学生工作中教师思政育人意识。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党政领导干部主要将工作核心放在了人才引进、学科建设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有精力深入探讨;辅导员、班主任等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日常事务、专业课程学习、学生课后生活及就业安全等,难以从思想政治育人角度去设计、组织活动。因而,参考高职院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开展形式,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在处理学生工作过程中,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及时了解政策法规等,适应和紧跟时代发展,进行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设计和激励机制,形成可推广的思想政治育人经验。
为更好培养全面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学习要与思想政治课程相融合,构建一体化的思政工作培育体系,课内与课外一起抓,校内和校外同步进行,发挥教师队伍与学工队伍的思政育人合力,实现第一课堂理论培育和第二课堂实践引导的高度融合。构建一体化思想政治培育工作体系,需要从工作流程协同、校内校外协同、线上线下协同三个方面入手,有效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培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2.5.1 工作流程协同,形成全员育人的思政格局。培养工作涉及教育教学过程、学生工作管理、社会实践活动等多个领域,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往往分属不同的机构部门,而各部门工作中关于思政教育方面的预期目标、工作任务及方式方法都不尽相同,这为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整体实施提升了难度。为此,就需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符合实际的服务一体化的协同机制,实现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2.5.2 校内校外协同,发挥育人合力。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培育工作不仅仅是高职院校自身的事情,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在学生思想政治培育过程中也需要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通力配合。其中,地方各级政府更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培育工作的重要支撑。因此,在“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只有同各个方面紧密协同,才能更好发挥育人作用。社会实践基地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服务活动主要地方,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是高职院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培育工作的第二课堂。
2.5.3 线上线下协同,全方位育人。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由此衍生的线上学习、娱乐和社交活动占据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大量的课余时间,因此,将思政工作与线上教学紧密联系越发显得重要。然而,线上教育模式的思政工作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与线下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网络时代”的教师主导地位持续下降,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多元化。为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线上线下的协同机制,才能充分实现两者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全方位的育人环境。
现阶段,关于如何加强思政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以专业教育为主,因此,围绕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未来从事专业领域工作的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应立足于“高位起步、精英培养、尖端打造、特色发展”的办学宗旨,指引和帮助学生树立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接纳国际文化的专业学习意识。基于高职院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理论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求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与方式不断创新,在“大思政”格局引导下,构建一体化思想政治培育工作体系,以课内外合力育人为抓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培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持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如何加强新时代学生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是一项长久的任务,其任重而道远。各院校要明确高职学生教育重要性,充分履行高职院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时代重任。在新时代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育人体系。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作出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