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巧,罗 璇
(贵州民族大学 图书馆,贵州 贵阳 550025)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高校的师生都会去图书馆寻找自己需要的相关文献及书籍资料。由于高校学生属于年轻群体,因此,图书馆需要发挥更好的教育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高校图书馆需要结合信息化技术来实现自身的服务升级,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分析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并且结合读者的个性化特征作出适当的革新和优化,从而更好地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满足读者的需求[1]。
为了更好地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就需要了解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状况。在目前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高校发展中,学校在各个方面都结合信息技术来进行转化和升级,图书馆也需要结合信息化技术来提供个性化服务。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从服务内容方面来进行优化;其次,要全面把握读者的阅读偏好及习惯,保存读者的个人读书阅读记录,及时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从而显著提高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能力。
目前的图书馆管理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相关工作人员没有高度重视自身的工作。对于图书馆服务工作岗位来说,岗位职责不明确,部分工作人员对于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流程不了解,不能够更好地开展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工作。图书馆在学校地位偏低,这也导致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工作开展非常困难。高校的图书馆服务工作需要做好相应的文献图书的收集以及整理,并且还要将读者的查阅情况与阅读偏好进行记录保存,为个性化服务做好准备。相关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没有意识到个性化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也会导致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工作开展困难。学校需要提高重视度,提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且积极地支持图书馆服务工作。
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许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图书馆服务工作不仅仅是整理和收集文献与图书,而且还需要建立读者个性化的服务平台。对于目前的图书馆服务工作来说,工作内容只局限于整理简单的资料和传递相关的文献等工作,并没有及时地搭建个性化服务平台。同时烦琐的图书馆服务工作会导致馆员学习更加专业的信息技术来搭建个性化服务平台的时间受限,从而降低了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服务质量。
在实际的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缺乏相应的经费投入和基础建设。这是由于对图书馆服务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导致相应的经费投入也逐渐减少,并且没有对图书馆管理相应的设备进行重新建设,这也是导致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工作开展困难的重要原因。读者的相关资料并没有做好保存和利用,无法为个性化服务提供基本的保障。
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制度不够完善,也是导致目前个性化服务落后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对于从事服务工作的工作人员的职责规定以及相关的工作考核制度不完善;另一方面没有建立起更加系统完整的体系和信息网络。在相关工作方面,信息资源与信息化时代的新媒体技术融合程度不高,很多工作仅通过手工录入等方式来进行管理,这导致个性化服务工作无法提高效率。图书馆管理必须成为系统性的服务系统,将读者作为整个服务网络的核心。
要优化个性化服务,需要明确服务内容。一般来说,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常规服务之一,也是最基础的服务类型之一。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料,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其他的学习资源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总体上来看,图书馆的图书借阅功能是图书馆工作的基础,但是图书馆不仅要发挥基本的借阅功能,还要发挥教育功能,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对高校师生开展调查,从而帮助馆员掌握学生的基本需求,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但是对于硕士及博士而言,就需要更加关注他们的专业化内容,这是因为硕士及博士大多数要进行科研工作,为这部分读者提供的图书馆服务要满足基本的文化需求[2]。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转型阶段,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也需要进行升级。目前来说,现代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及服务理念需要有所转变。首先要进行服务模式及管理理念上的转变,将纸质资源转化为电子资源,并且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资料的使用价值,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料。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优化,使管理模式系统化、智能化及个性化,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帮助高校图书馆优化管理模式,提高读者的阅读感受,也能够让读者进行交流,从而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要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地点中产生的移动化阅读行为,让读者能够通过智能终端展开阅读,从而提高个性化服务质量。
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就需要转变图书馆的服务体系。(1)图书馆需要利用网络化运营,将优质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和普及,并且通过管理模块和客户端模块为读者提供专属的网络图书馆。(2)高校图书馆通过后台的管理模块来实现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3)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转变,能够解决数字资源的应用问题,并且将数字资源的利用价值进行放大,改善这一方面的服务方式,从而为今后的服务做好基础。图书馆的信息检索方式也需要进行转变,让读者在短时间能够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且能够对数字化的内容进行查阅和应用。
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可以以个性化理念为指导思想,为读者提供一个自由的个性化数字阅读空间。为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图书馆需要结合现代化大数据及云计算来构建新的服务平台,从而进一步满足不同服务群体的需求,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高校图书馆需要树立新的服务理念,充分考虑不同读者群体的不同需求,优化自身的服务模式,转变自身的服务理念,为读者提供更加自由的数字化阅读空间。比如高校图书馆结合云计算技术来构建信息基础设施模块,整合多样化的资源,构建现代化图书馆服务平台,从而加强服务内容的建设工作,优化服务模式,构建新时代的智能化图书馆[3]。
由于传统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无法建立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导致个性化服务无法顺利开展。因此,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需要结合图书馆的类型来制定图书馆人员的岗位职责,让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及时对高校读者群体进行分析。除了建立专业化的服务体系,还需要让高校图书馆管理员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并且具有专业的操作能力及服务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专业的图书馆馆员要精心设计合理的个性化服务计划,计划覆盖全体师生,让他们都能够及时得到自己想要的文献资料。图书馆的服务人员根据学生和教师的不同需求设计合理的服务方案,激发学生和教师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质量。比如,针对本校的学生及教师,需要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分析他们的阅读及查询信息,研究他们的阅读特征,从而为其构建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及方案。
传统的图书馆要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就需要建立移动服务平台。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移动开放平台,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业务进行创新,并且结合平台的互动及传播功能,及时地为读者传递相关的信息。移动服务平台不仅能够优化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还能为读者提供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比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创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将优质的图书及信息进行有效推送,让读者能够及时接收优质的导读服务,从而优化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体系。学生能够通过导学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图书进行阅读,服务人员能够通过导读服务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进行研究。图书馆员还可以建立不同的阅读微信群,让读者有机会对同一主题进行深度的探索与研究。高校图书馆建立移动服务平台,还能够让读者进行更加有效的线上阅读。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时间普遍减少,导致阅读能力降低。高校图书馆的移动平台建设,能够帮助学生结合新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从而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并且能够通过推送经典的文学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4]。
对于高校来说,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进行转型与升级不仅需要对基本的服务模式进行优化,还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平台及时获取读者的阅读记录来预测读者未来的阅读趋势,从而更好地采取措施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读者行为的深度分析,是指对读者的阅读及浏览记录进行研究和分析。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能够帮助读者及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所以进行读者行为的深度分析,能够更好地提高个性化服务质量。图书馆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及处理,从大量的数据内容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有效地预测读者的阅读偏向及阅读兴趣。比如图书馆可以利用读者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及网站中的浏览记录来进行评估,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从而推送更加精准的信息,确保读者能够获得有用的信息资源。
丰富的文献资料及图书是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本保障,因此,需要完善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要结合自身的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将图书馆内的资源数字化,然后通过移动服务平台传递给读者。电子资源更方便保存和管理以及分享,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电子资源的价值,加强读者之间的交流,让读者能够及时获取所需要的电子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在电子资源中嵌入网络搜索引擎,为读者提供更方便的资料检索方式,同时结合相关的信息技术,使图书馆的各项资源都能够充分利用起来。除此之外,为加强文献资源建设,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法。
高校应提升相关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素质及专业能力,从而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学校定期安排馆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且总结每一期的培训效果,从而优化服务人员培养体系,提高馆员专业素养。对于馆员来说,良好的素质是进行个性化服务的基础。馆员通过参加学校的培训、交流活动,设计出合理的个性化服务方案。在服务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馆员要及时更新每一位读者的阅读记录,并且及时为读者推送符合读者阅读习惯与阅读偏好的资料与信息,从而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服务工作。除了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提升,还需要对图书馆的基本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进行建设。
总之,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应结合信息化时代的新媒体技术来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确保读者能够获取文献与信息。同时,需要提高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以及服务水平,确保馆员能够使用现代化的服务设备准确分析读者行为,预测读者的阅读偏好,及时为读者提供系统化和全面性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