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玲 毕嘉耘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99)
大学生信息素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对基本知识信息的掌握能力、对信息重要性和真实性的认识辨别能力以及从技术角度划分的技能运用能力。具体主要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渠道以及工具获取、积累、掌握、利用信息的各种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从中提炼抽取为我所用内容和结果,能够进行判断评论的能力以及通过信息搜集解决实际学习工作中问题的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是他们即将走向社会的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的一个集中学习阶段,在这个时期,学习的目标不再只是对基本文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多地是要让他们掌握学习的能力以及保持学习的能力,他们要适应社会,学以致用,并且保持知识更新能力。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素养非常必要。
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人本、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教育,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世界前列,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这份文件明确提出了大学毕业生必备的基础信息素养,要做到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以及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海量并不完整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归纳总结,综合使用并使之条理化的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较多,各种信息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以及其他视频网站等层出不穷。对于民办高职类院校的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快速地抓取信息,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甄别信息准确与否,并加以精准地运用,最终通过信息素养带动提升思维整合是尤为重要的。考虑到民办高职类院校学生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较弱,学习自觉性普遍不高的情况,信息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大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更是进行当代大学生终身教育的最佳途径。只有学生具备信息素养,才能自觉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自身技术技能,提高各类信息真伪辨别能力,提升自身在信息社会中的信息利用素质,不仅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同时也是为了能够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积累了能力和技能。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始建于2009年,是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校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由世界500 强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出资举办。学校秉承“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使命,围绕“办优秀职业学校,培养优秀职业人才”的办学目标,坚持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以服务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手段,发挥举办方吉利集团汽车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和产业、科技、教育整合优势,探索出高质量职业技术高校融入区域发展的办学路径,深入对接海南自贸港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
学校经过十二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为主体,以发展职业培训、技术服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办学格局。学校拥有全日制专科生7 022 人。学校现有23 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67 个校外深度合作实习实训基地,3 个国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学校拥有世界500 强吉利控股集团的产业背景,是全国唯一一所校内拥有沃尔沃高端汽车4S 店的高等职业院校,同时也是海南省拥有教学实训整车最多的院校。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新闻中心负责学校宣传事宜,自建校之初便成立,至今已经十余年,日常负责学校对内日常宣传和对外树立品牌,下设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社团大学生记者团。主要宣发平台为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短视频账号。学校宣传平台一直以来一直致力于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校园新闻采集和制作过程中,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教育方面有很多实践实例和实践渠道。
民办高职类院校新闻宣传主体为学校教师和学生,附加人群为社会上关心关注该类院校的家长、学生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般来说,民办高职类院校新闻宣传平台的宣传内容多为学校信息实务、学习知识传递、特别的师生故事等,以传递阳光、青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新闻宣传主体受众的道德教育和思想价值引导。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信息素养课程,因此,作为学校的新闻宣传窗口,宣传部门对此情况采取了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吸引学生阅读并参与活动,各模块已经成为学校固定的文化传承。按照三亚理工职业学院的教学、学工等运行特点,针对培养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特色活动有以下几类: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建校以来,十分重视新生入学教育与军训意志锻炼,新闻中心每年进行一系列的主题策划报道,选题设置有“军训特辑”“军训剪影”“最美方阵投票”“军训视频送祝福”“军训表彰大会”等。通过军训系列活动的引导,强化了学生们的纪律意识,磨练了意志品质,体会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更促进了青春友谊,每一位同学能够更好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为实现自身的目标而艰苦奋斗。
说一声“毕业快乐”,道一句“日后珍重”。每年凤凰花开之季是大三学子毕业之时。在毕业前,新闻中心进行主题策划报道,相关内容有“毕业离校攻略”“毕业作品汇报”“毕业印章”“毕业生独家记忆”“优秀毕业生”“校长毕业寄语”等。通过毕业季系列活动的引导,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责任心,树立了对未来的信心。在心理学上,仪式是一种有意义的特定行为方式,三亚理工职业学院隆重举行每届毕业典礼,毕业生代表齐聚典礼现场,典礼进行抖音直播,让热切关注该活动的师生、家长便捷参与其中。全校老师精心筹备、充满仪式感的毕业典礼,为大家三年的大学时光留下一个最难忘的终点符号,也是人生另一段旅程的良好开端。
在每年特别的时间节点,如十一国庆、七一建党、八一建军节,每逢国家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如全国两会、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期间,是高校宣传平台发挥宣传引导作用的重要时机。时代赋予中国青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新时代赋予中国大学生更高的期许和梦想,中国梦是我们大家的梦,这是幸运更是挑战。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仅要学会理解使命,懂得责任,做到担当,更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高校宣传工作承担着思想政治引领教育的功能,努力培养同学们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意识,培养他们“爱国、爱家、爱校”从自身做起,从此刻出发。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在专业设置上特色鲜明,依据海南省第一特色,开设了汽车、旅游、烹饪、健康、航空、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数字媒体等相关专业。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坐落在国际旅游岛内,为了让学生们学以致用,提高浓厚的学习兴趣,宣传部门根据各专业特色开辟了多个栏目,如:“大厨驾到”“健康讲堂”等栏目,其中,“大厨驾到”以烹饪专业为主,展示各地特色名菜制作步骤为主,通过栏目举办,引领学生们对知识活学活用,通过新媒体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全方位展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还提高了学生们运用新媒体手段的能力,全方位培养学生。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社会对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方面的,为了更好地面向同学们开展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新闻中心定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专项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新媒体知识,拍摄图片、短视频、学习策划、写作、编辑微博、微信公众号文章。学生们通过培训学习书本以外的新媒体知识,提高摄影、摄像、写作技术水平,拓宽学习渠道同时,掌握最新的新媒体等信息技术,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多年来,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新闻中心通过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对学生们综合素养的提升带来巨大影响,具体表现为:
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高职类高校大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在学校期间锻炼好完备的信息化思维以及信息搜集整理能力。信息化思维就是用信息化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未来,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高职类高校的毕业生的应对能力要相对弱一些,在学校期间信息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他们如何面对信息化社会以及培养信息化思维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新闻宣传部门利用设立的特定版块,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所需的信息化处理的专题,可以从实际操作中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教育,启发他们综合运用网络和媒体平台,例如,在官方网站中接入学生迫切需要的创业求职版块,有学生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并从他们自身角度出发,从内容到设计,均可自行完成。
大数据时代,信息增量级爆炸,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如同会开车、会上网一样需要全民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素养”当之无愧地成为现代人必备的能力,甚至成为关乎现代人能否顺利融入社会的一种能力。大学生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及信息爆炸现状,如何培养信息素养,并将信息整理能力升级为思维整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在组织学生做信息整理和新闻报道的时候,学生们可以做到围绕采访主题进行相关知识的查阅和检索,对新闻事件背景资料进行基础性的整理工作,此外,指导老师还会相应地对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常识和新闻伦理等进行指导,由表及里,由外到内,不会显得高校新闻报道工作肤浅、简单和孤立。高职类院校的新闻信息传播平台是培养在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绝佳平台和渠道,通过参与其中,先从关注自身周边的大事小情入手,将之形成信息传递出去,在通过这个过程,总结经验,观察网络大世界中,信息的传达表述过程。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新闻中心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从而帮助学生们牢固建立正确的信息素养能力和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引导学生们把学习新媒体信息技术当成一种乐趣和爱好,主动利用自己课余时间寻找选题,挖掘身边感人的校园故事。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身处发达的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们对于《网络安全法》了解甚少,为了让学生们文明上网,体现新时代大学生素质养成情况,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新闻中心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也时刻督促学生们要增强正能量价值观,加强主流网络新闻事件的传播力度,让学生们一定要具备虚假信息的辨别意识和能力,师生共同营造安全的健康的校园网络信息环境。
民办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会受到一些制约,使得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被隔离在日常教学大纲之外,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用以专题教育或者是辅修。而民办高职类院校针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教育主要集中在社团活动或者是专题活动中,以大学生记者团或图书馆志愿者为主体的社团活动,才会有针对性地融入一些信息素养教育类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但这远远不够,因为社团活动的不固定性和不专业性,导致信息素养教育达不到目前各种要求。
因此,应该对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进行强化,开设专题课程,进行专业指引,聘请相关专家,开设主题课程。
从民办高校学生培养大纲和基本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当前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对高职类院校的学生尤其是非新闻类、信息类相关专业的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意识不强,培养标的不明确,形式呈现出单一化特征,同时也没有明确的教育教学方向和相关的举措。许多民办高校还没有主动发现和意识到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迫切性和紧缺性。大部分高校没有将信息素养列入学生日常教学大纲,没有专业的信息素养老师,而高校的宣传部门尽管会有一些指导和培训,但学生们接受程度不同,收效也不同。
民办高职类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运用学校的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小视频账号等新媒体途径,鼓励学生认真投入到各种媒介尤其是新媒体的实践活动中去,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熟练掌握新媒体运营的条件和外部环境,同时也可以积累信息传播领域的相关知识,从实践中总结自己面临海量信息时应该把握好的状态,从而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
目前,众多高校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大多集中在两个部门,一部分是图书馆,另一部分是高校新闻宣传部门。但是这两个方面都是对信息素养教育片面的理解,不仅缺乏创新意识,而且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该将信息素养能力中应具备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相结合,集体融入信息素养教育中。可以针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某项具体能力来设计组织专题教学,利用多种具有信息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信息技能,通过提供信息源、信息传播路径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搜索、自主处理并发挥信息效益的能力,要建立信息技能培养一批善打“信息仗”的人才,鼓励学生通过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其信息技能,鼓励学生具备创造信息使用方式的能力,具备根据自身性格、爱好等进行创作创造的能力。
综上所述,由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普遍存在不够重视信息观念的培养,存在部分大学生没有信息观念,获取信息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高校宣传部门尽可能想办法使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更方便、更快捷、更个性化地掌握新媒体技术和手段,同时,高校宣传部门要明确自身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责任,发挥自身优势,发展教育职能,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纳入宣传服务范畴,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是宣传部门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向。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信息从信息量最大、传播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的信息高速公路飞速而来。要想熟练地从网络中获取信息、使用信息,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信息科学技术,必须成为一个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学生心思想素养教育,才能让学生们成为未来符合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